APP下载

“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 “习惯”视野解读

2014-03-30赵振杰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4年1期
关键词:习惯读书实验

赵振杰

(常州工学院 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新教育实验”是由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先生于2002年倡导发起的一场被称为教育领域中的新希望工程的基础教育改革实验。

这项工程以全力打造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新教育学派、努力成为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和一个品牌为追求目标,明确提出了 “三大理论基础”、“四大行为改变”和 “六大行动途径”。其实验的旨趣在于通过对教育的重新阐释和实践,在理论和操作的层面上弥补当下教育中的 “营养不均”状况,最终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吸引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除了源于深厚的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理论基础之外,其以六大行动为特色的实践追求和积极倡导 “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理念相结合、互渗透的朴实做法也是日显其效,赢得认可的一大法宝。而从 “成人”和 “成才”的角度理解,“一生有用的东西”不是别的恰恰是良好的习惯。因此,“新教育实验”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孩子6年,我们就要为他未来的60年打好底色,这一 “打底色”的过程也就是形成一系列良好习惯的过程。本文就从六大行动的追求目的出发,对其进行 “习惯”视野内的理解和阐发。

一、教育学视野中的 “习惯”研究简述

我国博大浩瀚的教育资源宝库中,关于习惯的研究和论述是源远流长,脉系相承的。从先秦儒家孔子说过的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到近现代一些具有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的教育家提出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可证命题,直到当代教育学者指出 “习惯是人生之基”的口号,他们都有意无意的对习惯问题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汉书》、《左传》、《孔子家语》等著作中都曾使用过接近于习惯的概念。如 “习性”。宋代教育家朱熹就亲自编写 《童蒙须知》,从衣服冠履、读书写文、杂细事宜等五个方面对蒙童习惯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1]近代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创办南开学校时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他与严修置一明镜于南开学校校门入口处一侧,上面书写四十字镜箴:“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急。颜色:宜和,宜静,宜庄”。[2]其他如陈鹤琴、楚图南、叶圣陶等都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和长远目标。最近几年来,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习惯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台湾还成立了习惯领域 (habitual domain)学会。和港台相比,大陆目前这方面比较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还是比较鲜见的,关注此领域较多的主要教育学者有孙云晓、关鸿羽、朱永新等。孙云晓对少年儿童习惯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全面系统的,而且也做了很多的调查,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培养好习惯和克服坏习惯的建议、对策,并把习惯的好坏看作是评价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鸿羽作为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也从养成教育的角度说明了 “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这一命题的现实依据,并根据自己多年的调查和试验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非常细化的习惯养成方法。

在西方,类似于习惯的 “形而上”考察至少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美国实用主义者詹姆士(JamesoW)和杜威 (DeweyoJ)从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出发,把人的习惯看作是同情绪、冲动等生物性的本能活动一样的心理的基本内容,并认为它们是由遗传作用一代代传下来的。因此,由包括儿童的习惯在内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教学的过程乃是培养 “思维的习惯”的过程。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 《爱弥尔》中也认为从自然的角度看,教育就是培养适应天性的习惯。在儿童的自然教育中,习惯培养的首要任务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和如何去生活。关于怎样适应儿童的天性,让儿童按照自然原则发展,养成一系列自然的习惯,卢梭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应该有正确的儿童观。第二,要有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环境。第三,儿童要从小学会忍受痛苦。第四,从出生开始,就应该让儿童自由活动。第五,教会儿童认识自己。第六,习惯的养成不要过于严格。第七,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几种主要的好习惯。英国著名教育家,“教育之家”的创始人,被誉为 “家庭教育之母”的夏洛特·梅森(Charlotte Mason)在她的 《家庭教育》系列丛书中就一再强调:人在受教育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做两件事——形成习惯和吸收思想。

二、“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与习惯形成

作为当今比较活跃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活动家朱永新教授在阐述 “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向时,就开始极力呼吁应该把习惯作为一项重要的素质而为学生、父母、教师、校长等所有的新教育共同体成员所具有,而且在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目标中都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和体现。这种观点虽明显隐含有叶圣陶的习惯教育思想,但更突出强调了 “让习惯成为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 “新教育”理念。除了理论上的 “说”之外,实践中的 “做”更是朱先生青睐 “习惯”的表现。在 “新教育实验”的 “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中,每一行动背后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要让孩子们形成并巩固相应的习惯,以便为他们今后过上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营造书香校园,倡导读书习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伟人的诞生,一种高尚人格的建立,是不可能离开书籍的滋养和指引的,书对人类的力量,就好像黑暗得无边际的海洋中,灯塔对于航船的力量是一样的。”(高尔基);“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罗曼·罗兰);“生活中没书籍就如没阳光,没书籍支撑的智慧,就如鸟儿没翅膀”(莎士比亚)。名人论及的读书之重要性远非这些。而读书习惯的获得,不仅可以使一个人在未来生存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时,避免对外部 (别人)的求助,而转向对自我教育的依赖,并且可以从持续不断的学习中获得某种可持续发展和自我危机的拯救。有人做过统计,发现正常人90%以上的信息来源于阅读。阅读能力的高低和阅读习惯的好坏已成为个人能否成材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学生离校后,书籍就是自我教育的老师。如果生活就是读书,读书就是生活,每天读书就像是在吃东西,成为一种近乎本能的需要的话,“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培根语)就会趋之有望了。反之,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就好比 “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3]一旦离开学校和老师,就会失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意识而陷入发展的困境。因此,一个人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不断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及时与时代的脉搏合拍,才能在竞争潮流中永立不败之地。

基于此,“新教育实验”出于教育的良知和民族的大义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朱永新)于是,“新教育实验”提出从培养读书习惯开始,办真正读书的学校,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使孩子在读书中进步,在读书中成长。同时,“新教育实验”也认识到:“开卷未必有益”。如果孩子阅读了不好的书,就可能导致精神的中毒,而精神的中毒和躯体的中毒一样令人可怕。因此,“新教育实验”还倡导教师和父母要为孩子挑选一些必读的书目,共同指导孩子会读书,读好书,书读好。一句话,就是形成良好的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但现实问题是,不少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感觉就是没有时间读书。教师们一天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批改试卷,还有各种会议,两眼一睁,从早忙到晚,哪有心情读书?学生们每天上课、写作业、参加辅导班、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哪有时间读书?这确实是当前很多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教育生活的不正常状态,也难怪他们无法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但是,当我们个人很难改变社会现实时改变自己总是可以做到的事情。如果你认为读书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么就应该首先把每天读书的时间留下来。把目前用于交际、娱乐、休闲、看电视的时间分一部分进行读书并坚持下来,习惯的形成还是很有可能的。

(二)师生共写随笔,形成写作习惯

谈话使人敏捷,写作使人深刻。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对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背景的最终检验。平常的思考和谈话只是一种历时性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逻辑的矛盾往往被遗忘所掩盖,当下所想或说出的东西可能与我们在前边所想或说出的东西有矛盾,但是自己很难发现这些不合逻辑的地方。可是,通过写作却把思想平面化了。历时性的思考被文字同时展示出来,这样就容易发现自己思考的漏洞和问题。对这些漏洞和问题的解决,就能够深化思考和认识。练习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就能够帮助孩子和教师形成有条理的连贯思维和深入分析的习惯。

一个孩子和教师是否有能力、有毅力形成这样的习惯取决于三个因素:对想法的理解、语言的表达和基本写作技巧。因此,为了实现连贯和逻辑的思考,“新教育实验”提倡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认真地体验生活,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通过每天坚持写教育随笔、写教育日记、写教育故事、写教育案例分析来记录、反思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释放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想法。双方进行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共同营造思想交流的真实平台,以此形成良好的写作和思考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在 “新教育实验”看来,写的内容和质量都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师生在 “写”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保存了思想流淌的轨迹,展示了进步中的起伏。

(三)聆听窗外声音,提升道德习惯

人是需要不断获取信息刺激,不断推动成长和成功的社会化动物。但是,这种信息既需要自己主动去搜取,也需要外界积极的输送。社会的复杂多变和人生的难以预料,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必须面对和及时解决的两大问题。加强交往与信息的沟通必然是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少走弯路、顺利成功的重要途径。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显得 “虚”而 “空”,重要原因就在于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使之产生了理想化和陌生感。

在这一点上, “新教育实验”在 “六大行动”中就提出了 “聆听窗外声音”的口号,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而不是脱离社会,热爱生活而不是厌倦生活,关注社会而不是漠视社会,促进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而不是把自己的命运就系在高考一根绳子上。“新教育实验”要求参加实验的学校必须定期邀请一些校外的各类名人和各行各业中的成功人士,到学校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和现身说法,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指导孩子正确的认识社会和把握人生。提供多角度、多侧面的世界观察和真理把握,让学生们聆听和感悟他们人生奋斗的轨迹,并与他们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从而减少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迷惘和失误,达到灵魂的提升和思想的融通,在多变的社会中建构起人生的秩序和准则,设置时间、空间和心灵的共同道德图景,从而生发出具有明显自我特色的人格模式,借助巨人的肩膀登上成功的颠峰,并形成不断追求卓越、向往成功的人生理想和崇高奉献的道德习惯。当然,这些 “名人”的闪光之点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父母、老师和校长也可能是很大的受益者。他们也许会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些“名人”既可以是青少年熟知和喜欢的娱乐明星,也可以是商界精英、学界名流、政界高官、军界英雄等。既可以来自五湖四海,也可以方便的 “就近取材”。既可以以面对面的演讲、讲座形式进行,也可采取录音、录像听看的形式。总之,只要让他们走进孩子,就比抽象的道德说教好一些。

(四)培养卓越口才,增强交往习惯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手段和媒介,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千差万别和思想情感沟通的障碍。在以前各自封闭的社会状态下,语言的不通和交流的不畅对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还不是太明显、太深刻,但是,在当今开放化程度越来越深和步伐越来越快的状态下,国与国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面对这种情况,教育师生了解基本的语言交往规则,掌握必要的语言表达技能,加强语言的理解和沟通,就成为未来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时代命题。

“新教育实验”就是站在这样的时代高度,本着对师生、对社会、对未来真正负责的精神,大力倡导对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进行实用性的、基于交往和发展目的的口才训练。通过讲故事,自由演说,专题辩论等形式,使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培养终生受益的自信心,增强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在交往和沟通中聆听的能力和技巧,使他们在有效聆听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并最终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五)构筑理想课堂,培养创造习惯

古人说:“善思则疑”。疑就是问题,疑产生于思,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良好的思考习惯有助于个体的成长,有助于潜能的发现和利用。古希腊的哲学巨人苏格拉底一再强调 “未经思考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正确的思想必然导致善的行为,错误的思想必然导致恶的结果”。儿童对知识材料只有通过自己积极地思考,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答案。同时,在这种思考中,会不断激发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办法,不断发现自身所蕴涵的智慧潜能。这样,教师要 “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意见交换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4]以此来 “唤醒未被知晓或沉睡中的能力,使得每个人都分享到人们完全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5]

“新教育实验”倡导要构筑理想的课堂,并提出参与度、亲和度、拓展度、练习度应该成为一个最好的课堂标准。提出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并追求个性的课堂。因为课堂也是真实教育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生活理所当然应该是民主的而非“一言堂”,应该是平等的而非 “居高临下”,应该是和谐的而非 “对立冲突”,应该是有个性的而非“平庸乏味”,应该是有效的而非 “废话连篇”。

从实质上来看,构筑这样课堂的目的,就是要整合课堂资源,改变过去和现在那种少数人表演的氛围,转向培养所有学生都拥有创造性的头脑,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之一。因为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倡导创造性也是后现代主义建设性向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思想家们最推崇的活动就是创造性的活动,最推崇的人生是创造性的人生,最欣赏的人是从事创造的人。在美国学者大卫·雷·格里芬 (David Ray Griffin)看来,从根本上说,我们是 “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类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的体现了这种创造性的能量 (至少在这个星球上如此)。每个人从他人那里接受创造性的奉献,这种接受性同许多接受性价值(例如事物、水、空气、审美和性快感等)一起构成了本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但是,每个人同时又是创造性的存在物,需要实现自己的潜能,依靠自己去获得某些东西。更进一步说,需要对他人做出贡献,这种动机和接受性需要、成就需要一样,也是人类本性的基本方面。作为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对创造更是推崇备至。他曾经谈到:人们为什么将一张桌子、一棵树当作艺术对象,而却不把生活本身当作艺术对象。在他的心目中,生活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创造,生活的真正乐趣就在于创造,因此是最好的艺术品。通过创造,不断把人的第一生命引向第二生命,从而实现人的生存价值。正因为如此,“新教育实验”才极力把课堂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整合度作为重要的实验目标。

(六)建设数码社区,优化时间习惯

弗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有句名言:选择时间是为了节省时间。人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跟时间有关。西方近代以来的时间观一直认为时间是一条由过去经由现在流向未来的一条直线,并具有永恒进化的可能性。这种线性的时间观虽然遭到了斯宾格勒 (Oswald Spengler)和柏格森 (Henri Bergson)等人的拒斥,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却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同。所以,过去的教育一直强调要珍惜时间,惜时如金,最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和工作上。在这种观念的教育下,一部分能够自制的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开始了为学习 (主要是学课本知识,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数、名次)而披星戴月、挑灯苦 (甚至是哭)读,和时间开始了漫长的赛跑,由此引发的却是家长和老师的同情和无奈。而另一部分不能自制的孩子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无意义的事情上 (如看电视),由此引发的却是家长和老师的担忧。因此,在一个有限的受教育时间内,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管理时间,也是一种成功必需的良好习惯。但是,时间管理的关键技巧和最大的难题是习惯,既可能因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而使什么都变得有序、有效,也可能因不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而使人的生活变得无序、无效。

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和上网时间矛盾的现状,“新教育实验”认为,未来信息化的社会将是电脑和网络的社会,信息化将是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加速器,不懂电脑,不懂网络的孩子将是未来新的文盲。因此,孩子的时间不能完全用在学习书本知识上,必要的 “浪费”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与其让他们痛苦地学习,不如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学生们上网玩游戏并不完全都是坏事情。所以提出在未来的学校里要 “建设数码社区”,目的是要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使他们畅游于自己喜欢的数码世界。同时这也是整个新教育实验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特色。学生只要学会克制,畅游有度 (比如一个星期玩上一天,每天不要超过两个小时),或许完全可以从中发现电脑天才或 “神奇小子”。与其 “堵”,不如 “疏”,这也是一个解决矛盾的基本规律。“新教育实验”主张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学习和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习惯养成对于教育活动的意义,我国的不少教育先哲和当代学人是有过专门提及的,甚至还有一些精辟的结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之一。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之下,“新教育实验”的教育理念和六大实践行动中所渗透的 “习惯”思想也许值得借鉴和推广。

[1] 陆林.中华家训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230.

[2] 南开大学校长办公室.张伯苓纪念文集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237.

[3]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54.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5] 岳龙,等.走进天才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40.

猜你喜欢

习惯读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做个怪怪长实验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