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述评

2014-03-30亮,范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4年4期
关键词:寄宿制农村学校

白 亮,范 亮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青壮年文盲扫除任务的基本完成,国家和各级政府为了解决剩余少数地区仍没有实现的 “两基”任务这一难题,为了推进西部教育,解决这些地区的教育问题,国家实施 “两基”攻坚计划,重点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但是,农村寄宿制建设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学者们对农村寄宿制学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了一定突破,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一、我国 “农村寄宿制学校”研究历程

第一阶段 (2000年以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研究的萌芽探索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人民政府在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开设寄宿制学校。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末,为了整合当时的农村教育资源,改变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学校布局不合理的现实,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我国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1]布局调整后,学校数目减少,很多村小和教学点被撤并,学校分布十分分散,学校辐射半径变大,学生上学距离变远造成了对寄宿制学校的需求,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被逐渐推广开来。

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数量较少,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并不多见,国家出台的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政策也相对较少,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成因,影响因素,具体方式,创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为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创办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但从整体上来看,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主,研究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实证性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农村寄宿制的办学模式也没有得到大力提倡或推广。

第二阶段 (2000年至今)农村寄宿制学校研究的深化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学龄人口的不断减少,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农村地区不少学校出现生源明显不足导致的撤点并校等一系列状况。在这一背景下,为了适应农村现实需要,2001年国务院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在需求和条件达到双重满足的地方,可以逐步的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同时,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2003在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切实做好 “两基”巩固提高的规划和部署,继续推进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巩固提高普及教育的成果和质量。2004年,为解决西部 “两基”问题,国务院出台 《国家西部地区 “两基”攻坚计划》,提出了加快推进 “两基”攻坚,巩固教育成果,由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实施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在以上政策的合力推动下,寄宿制学校在我国农村地区进入建设的高潮阶段并得以深化发展。

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发表文章数量急剧增加,研究从思辨型转向实证性研究,研究开始逐步多元化,研究的内容更为深入,学者们多方面综合考虑,开展各式各样的实证性研究,为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后续工作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实的新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二、我国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文献的调查研究,我国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可大致分为有关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合理性的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的研究、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议的研究三个方面。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合理性及存在意义的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是否合理、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已有研究者不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论述了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积极影响,认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有研究者认为农村寄宿制学校促进了教育公平,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的规模效益,有利于调配家长的时间,让家长在生产劳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2][22]部分研究者认为西部农村地区布局调整后,集中办学和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办学效益,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有学者从学生这一维度探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合理性,认为寄宿制办学模式可以大大推进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劳动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4]杨毅认为寄宿制学校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寄宿制对学生的发展有利的方面表现在: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立精神,增强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获得安定的学习环境。[5]严鸿和、朱霞桃通过调查农村寄宿制学校 “留守儿童”和 “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思想状况和性格特征,发现寄宿制学校和学校的良好管理制度对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促进作用,认为家长的外出对 “留守儿童”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寄宿制学校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6]

(二)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的研究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整理,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一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硬件条件问题;二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管理问题;三是农村寄宿制学校财政困难问题;四是学生心理健康及课余生活问题;五是有关学生上下学难、对家庭负担方面的影响的问题;六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对村落社区文化的影响问题。

1.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硬件条件问题研究

李醒东、赵燕萍认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条件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生活和自然环境三个方面,而且问题比较突出。教学设施:一是当前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缺乏与各科教学相配套的实验室、图书馆和学生机;二是学校缺少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计算机;三是学校没有丰富的资料藏书室;四是学生的娱乐设施、活动场所设施配套不完善。生活设施:由于资金的缺乏,大部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食宿条件相当差,宿舍用房非常紧张,食堂不合格。自然环境方面: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缺乏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虽然地域比较辽阔,但却很空旷,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榜样模范宣传栏也没有维护和管理,只空有一副框架,也没有文化长廊、励志碑林,只有新旧不一的各种建筑用房,很多学校的操场都没有硬化。[7][23]

有学者指出,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的扩大,许多学校校舍十分紧缺,这就出现了学生人数增多,校舍却没有增加的现象,大多数学校的寄宿生都是住在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教室里,学校宿舍配备严重不足,住房紧张,无法满足寄宿生的需求。同时学校的实验仪器等教学设备配备严重不足,需要采购,学生用床架组合件和教室课桌课椅等急需维修,这导致学校各项建设举步维艰。[8]有研究者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主管领导的访谈以及现场观察和卫生学测评得出结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食堂条件简陋并且严重不足,食堂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不足,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标准,餐用具洗消设施简陋,消毒池未专用,从业人员缺乏卫生意识,食堂卫生总体状况难以达到国家相关规定。[9]

2.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管理问题研究

在制度管理方面,有研究者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编制、办学标准、教育管理三个方面,食堂和学生宿舍的工作人员需进行编制管理;通过调查发现,西部偏远地区的学校校舍非常紧张,宿舍床板破旧,住宿条件和环境十分恶劣,部分学校的宿舍十几平米却住着20多个学生;同时,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普遍存在,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伤害了这些农民群众的利益与感情,对社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10]王叶婷认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制度本身存在着结构不完整、分布不均衡、形势不规范、内容不合时等明显的问题,学校制度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重 “管”轻“理”,反映出 “堵”的意图,缺乏 “引导”措施。[11]张眉、翟晋玉指出在推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与制度设计不合理、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因素有关。认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方面存在着三点问题:第一,制度设计与利益相关方的实际评价存在差距;第二,配套制度的建设不配套,缺乏管理人员编制,配套经费不足;第三,政策出台和实施中利益相关方的声音没有得到充分反映。[12]

3.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财政困难问题研究

肖长谦、张斌通过对永顺县的专题调研,认为实施集中办学,对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来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家财政虽然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安排了专项资金,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维持学校运转资金无来源,而且由于寄宿生大多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对其子女的生活费也难以按时保障,国家政府虽然实行了 “两免一补”政策,但是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由当地财政承担,这无疑又给国家级贫困县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雪上加霜。[13]雷万鹏、汪曦通过调研认为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费缺口较大,在当前拨款机制下,对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需求的低估程度最严重;认为人员经费缺口属于一种 “软缺口”,但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缺口很大,教师压力更大;认为均一化的拨款体制没有考虑到学校功能改变所带来的成本构成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严重的收支不平衡现象,现有财政拨款体制呈现出 “重基建轻运营、重学生轻教师”的现象。[14]

4.学生心理健康及课余生活问题研究

有学者认为农村寄宿学生正处在迅速发展趋于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的既丰富又矛盾,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健康心理状态: (1)依赖心理;(2)偏执心理;(3)孤僻心理。这导致农村寄宿制学生较难适应新的环境,很难搞好人际关系,学生往往离群独处,内心却既空虚又痛苦。[15]有学者指出农村寄宿学生的整体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并且存在着年纪和性别上的差异,认为造成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困惑的原因主要有亲子沟通缺乏,导致情感缺失、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导致压力过大、特殊结构家庭较多,导致心灵受创这三个方面。[16]

王景、张学强认为由于农村教师编制十分紧张,难以设立专门的生活管理教师,农村寄宿生的生活补贴费用又十分低,公用经费少且不足,学校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课余生活管理不能做出专门安排,这就导致了农村学校寄宿生缺乏课余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活动十分贫乏,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1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课余活动基本没有有组织、有计划、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学生课余活动以自发式为主,寄宿生课余生活十分单调,寄宿学生心理慰藉凸显真空,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课余活动都不是学生比较期望的,同时由于教师教师工作量大,待遇低,教师对寄宿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并没有很高的积极性。[18]

5.学生上下学难、对家庭负担方面的影响问题研究

有研究者认为集中办学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教育支出大幅度增加。学生要走很远的路,这就需要一笔交通费,路途中还会面临安全问题,还要承担更多的个人的生活费,在减少办学经费的同时又提高了家庭的教育支出。与此同时,路途遥远以及上学的艰辛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辍学率。当前,一系列的现实问题阻碍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学生上学路途遥远是制约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的最大困难。农村交通本来就十分不便,学生要么走路,要么就只能乘坐有限的几辆公交车到学校,走路路途遥远,也不安全,坐公交车则需要交通费用,这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都是严峻挑战。[19]

还有研究者认为由于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恶劣,寄宿制学校安全性问题比较突出。集中资源办学后,大量村小学撤并,有些学校辐射半径远远大于国家规定标准,学生要到离家很远的乡镇中心小学上学,路途遥远,道路曲折,部分山区泥石流、山洪时有发生,学生的安全问题根本得不到保证。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尚无自理能力,回家虽有家长接送,但还是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这直接催生了家长的 “陪读”心理,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村小和教学点的撤并,家庭住址较远的学生为了上师资更好的学校不得不走更多的路,很多学生回家时都是先坐汽车或摩托车然后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回家,时间都花费在路途中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集中资源办学的寄宿制学校仍然不能解决学生推迟上学年龄、学生学习质量低下、回家途中安全隐患多和回家时间过长等一系列问题。[20]

6.农村寄宿制学校对村落社区文化的影响问题研究

有研究者认为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很多学校和教学点都被撤销了,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因为乡村学校拆迁而不得不转校住读,导致村屯社区文化失去了载体,导致村寨社区普法教育、民主活动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等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给农民家长留下了更多的文化空白。同时,由于文化水平的落后,农民乡土观念又极为浓厚,农民家长及其子女的认识水平、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及行为模式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农民家长的负面影响得以形成和强化,制约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21]

有的学者认为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迅速发展,由于学生除了周末回家大对数的时间都在学校,这导致社区和家庭对儿童的影响被弱化。同时,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村小和教学点的取消,村屯社区文化失去了载体,降低了村子的文化气氛,影响了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村落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主体是儿童,但随着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学生都被集中在了寄宿制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文化传承主体的缺位。[22]

(三)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对策建议

已有研究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实验,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都提出了较为科学可行的针对性教育措施和较强的教育对策,这些对策和建议都对提升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相关问题。

有学者提出国家及省级财政部门根据教育发展需要,根据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上 “既要顾头,又要顾尾”,突出支持重点,加强薄弱学校配套建设,统筹设立专项经费,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各种专项资金如数到位。[23]杨润勇认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办学的特殊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国家层面出发,完善寄宿制相关政策体系,扩大寄宿制学校的支持规模和建设范围,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费支持和管理力度,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资金长效投入机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各项资金做到全面落实。同时,针对农村地区的特殊区情,政府出台相关的教育优惠政策,发动社会力量,多种渠道筹集食堂、宿舍等建设资金,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困难。[24]

范先佐、郭清扬认为应当适当放宽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编制,给寄宿制学校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和适当数量的后勤人员,学校组织人员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训练,提高生活教师和其他相关后勤人员的素质。[25]有研究者认为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必须合理规划,优化学校布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后勤人员的配备必须得到保障,以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朝着全面、有序的方面发展。[26]

盛鸿森通过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掌握,认为在学生心理健康及课余生活方面应做到:(1)开设生活技能课,培养学生在寄宿制学校中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卫生习惯。(2)开展以寝室为主的系列教育活动,增加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了相互解,增强宿舍和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让学生们有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3)进行一系列展示与竞赛活动。(4)开展 “走出校园,了解、关心他人和社会”等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锻炼自己的社交和自主能力,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传播新风尚。[27]

萧登银认为应全面覆盖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的生活补助,客观准确测算寄宿生的实际经济负担;建立从中央到学校的资金管理信息直通车,实时监控和核查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贫困程度确定不同的补助标准;国家全额承担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配套资金,改变过去资金 “分级负担”造成的项目功能削弱现象。[28]

三、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但由于时代的不断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要求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尚待进一步完善。

(一)研究缺乏深度,多停留在宏观层面

已有研究多停留在文献整理、经验总结的层面上。经验总结也以描述性的话语居多,从学术研究层面上讲,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研究的内容大多集中在影响寄宿制学校发展的表面和外部因素上,对寄宿制学校的现状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概括描述和分析,而在对策与建议上方面,多是从宏观角度呼吁加大资金投入和教师队伍建设等,缺乏对财务问题管理等实际工作情况的探究,对影响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内部因素探讨较少,缺乏对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的探析。

在实地调查方面,一些研究缺乏深入的田野研究,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了解,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来调查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从而限制了操作性策略的构建。寄宿制学校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校教育形式,虽然相关研究关注到了其发展所遇到的难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但多停留在宏观层面,提出的很多建议和办法都不符合实际操作,其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都要进一步加强。

(二)研究方法单一,忽视多学科视角的研究

虽然目前有许多研究者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展开了相关研究,但由于研究者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每个学者研究的侧重领域不同,所以在已有研究中,研究成果的单一导致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无法作出全局性、系统性的分析,导致研究缺乏对于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全景式的反映。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文献法和经验总结法,一些实证性研究也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法,缺乏质性研究所展现出来的现实感。这种研究方法的单一导致学者们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学校运行背后的所产生的一系列日益凸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这就导致寄宿制学校在现实的建设中有着十分复杂的动因,很多非经济因素是决定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重要变量,仅从单向维度来解释,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已有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学或教育学等单一的视角出发,在研究过程总缺乏全面多角度多视野的研究,导致研究的实效性和本土适切性较差。

(三)建学标准模糊,没有相应的检测评估体系

已有研究对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发展前景、设施缺口及建设需求等方面还缺少全面深入的分析,寄宿制学校建设没有具体量化标准,建学标准模糊,没有一套全面的测算方法。农村寄宿制学校正处于发展的时期,其建设和发展迫切要求制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有了标准,就可以较为清楚的判断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否达标,还有哪些需要完善之处。

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的日益加重,为了合理的规划农村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有必要对影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筛选、整理,建立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在已有研究中,由于研究的深入度不够,相关的质量指标及监管体系的研究很难看到,这导致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实施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理论指导。

[1] 庞丽娟,韩小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J].教育学报,2005,(8).

[2] 万明钢,白亮.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整合的路径反思——对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的重新解读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

[3] 王哲先,于艺偎.西部少数民族族地区学校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 [J].中国教师,2009,(3).

[4] 朱国材.创办农村寄宿制学校好处多 [J].中小学管理,1998,(12).

[5] 杨毅.反思当前寄宿制对学生发展的利弊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9).

[6] 严鸿和,朱霞桃.寄宿制学校对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影响的调查 [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

[7] 李醒东,赵燕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困境与改进路径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3).

[8] 凌昌猛,兰新铁.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小学教学参考,2006,(9).

[9] 伍晓艳,陶芳标.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卫生现状 [J].中国学校卫生,2008,(9).

[10] 杜育红.农村寄宿制学校:成本构成的变化与相关的管理问题 [J].人民教育,2006,(23).

[11] 王叶婷.新基础教育研究 “中推进学校制度重建[J].基础教育,2009,(4).

[12] 张眉,翟晋玉.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大家谈 [J].中小学管理,2009,(6).

[13] 肖长谦,张斌.国贫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J].民族论坛,2006,(2).

[14] 雷万鹏,汪曦.寄宿制学校成本与财政拨款权重实证研究 [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15] 张星晔.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状况及应对策略[J].教学实践与管理,2010,(2).

[16] 董树梅.影响城市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原因探析 [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4).

[17] 王景,张学强.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问题研究 [J].教育科学,2010,(6).

[1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研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河北省丰宁县的调研 [J].教育研究,2008,(4).

[19] 冉亚辉.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策略[J].教育评论,2012,(3).

[20] 谢治菊,刘洋.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研究——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两山 “地区的实证调查 [J].中国教育学刊,2012,(8).

[21] 任运昌.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给农民家长带来了什么——项质的研究及其现实主义表达 [J].当代教育科学,2006,(18).

[22] 杨润勇.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与思考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23] 范先佐,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 [J].教育研究,2009,(1).

[24] 牛泉.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4).

[25] 盛鸿森.着力教合字生自理与交往——寄宿制学校教育优势探析 [J].教育发展研究.2000,(7).

[26] 萧登银.农村寄宿生经济负担的调查 [J].教学与管理,2009,(2).

猜你喜欢

寄宿制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学校推介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