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迁子女复原力的干预研究*

2014-03-30郑日昌

关键词:复原团体同伴

王 瑞, 郑日昌

(1.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0; 2.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务工人员以家庭为单位迁入城市,其子女也随之进入城市生活。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流动儿童人数已达3581万。[1]由于环境变迁,这一群体在适应城市生活、促进自身发展方面存在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促进随迁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往研究多集中在随迁子女的不利处境上,认为随迁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比城市孩子差;[2]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孩子,尤其是学习压力偏大。[3]随着积极心理学兴起,更多研究开始转向个体的积极力量,认为在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间存在调节变量——复原力,使得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心理特征并不比城市儿童差。[4]复原力(Resilience),亦称心理弹性、心理韧性,能够缓冲并调节应对压力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提高随迁子女复原力,切实改善其心理品质,能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也能为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破解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随迁子女复原力的保护因子及干预

(一)随迁子女复原力的核心是其特定的保护因子

早期复原力概念的界定大致划分为“特质、过程、结果”三种取向,近年来呈现能力与过程结合或独立的两种新趋向。Masten认为复原力是调节压力情境与消极结果之间关系的保护因子或过程;[5]McCubbin认为复原力是个体拥有的个人资源,包括内部自我复原力和外部资源,而复原则指个体在压力事件影响下,保持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6]综合以往研究,随迁子女复原力是指在面对或即将面对压力情境下,帮助个体适应并发展的保护因子或保护过程,表现为个体特质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后达到的良好结果。尽管对复原力界定存在分歧,在复原力内涵问题上却早已达成共识,即均认为降低或改变由压力情境可能导致的消极结果的保护性因子是复原力的核心,它是复原力发挥作用的必备条件。对个体而言,保护因子是庞大的数据库,探寻特定保护因子更有价值。

Benard根据有关复原力和人类健康发展的文献,研究整理出一个多维度复原力因素及其关系的理论模型,这一模型假设复原力包括内在特质和环境支持。[7]美国加利福尼亚学者2003年提出了心理韧性模型,该模型认为,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有关安全、爱、归属等心理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外部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和同伴群体等保护性因素。[8]可以看出,复原力通常包括内在保护因子和外在保护因子两个方面。内在保护因子指复原力内在特质,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效能、同理心、问题解决等维度;外在保护因子多指复原力环境支持,包括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家庭事务参与、学校有意义活动参与等方面。经过访谈和因素分析发现,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情境下,发挥较大调节作用的特定保护因子包括问题解决和自我接纳二维度的内在保护因子,以及同伴支持、家人支持、学校支持等支持环境因素的外在保护因子,5因子最大程度地预测了随迁子女的复原力水平。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外界变化,提高适应性。自我接纳能促进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进而增强安全感与效能感。同时对于处在“流动期”的随迁子女而言,同伴、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保护和支持也至关重要,同伴及学校支持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提高自尊。父母支持能够提高个体心理抵御力,进而顺应发展。

(二)随迁子女复原力干预应以保护因子为切入点

保护因子是贯穿复原力的重要线索。保护因子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动态变化的,保护因子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交互作用,形成了保护性过程,这一过程是复原力作用机制形成的关键,也是复原力模型建构的基础。因而,以保护因子为主体的复原力干预也是对复原力机制发展的进一步延续。Robert H.Bradley等以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其成长环境和抚养环境与成长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保护因素更多的条件下成长的儿童,复原力水平更高,适应能力更强。[9]进一步说明了保护因子越多,个体复原力的水平可能越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可能性越大,增强保护因子能进一步提升复原力水平。国内外学者多以保护因子为复原力干预主题来促进复原力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10]随迁子女复原力干预也应以问题解决、学校支持等特定的内外保护因子为基点展开,研发有效的干预模式,进而提升其复原力水平。

(三)团体辅导可作为随迁子女复原力干预的主要形式

随着对复原力探索的逐渐深入,干预性的实证研究已成为主要方向。研究表明,团体干预是儿童、青少年复原力干预的普遍模式,[11]具体包括课程和团体辅导等形式。Edward和Sandy于2009年借助团体辅导方式对14-16岁有特定行为问题的青少年进行了干预,有效提高了其适应能力。[12]团体辅导能形成团体动力,创设利于同伴沟通、互动的情感场,使成员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成长,团体本身就具有更多积极意义。由于小学阶段的随迁子女具有好奇、好动等天性,团体辅导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更易于激发其参与热情,增强个体主观体验,促进其分享与表达,利于情感升华和行为转变。同时,对于随迁子女而言,团体辅导组织方式更灵活,人员组成可以打破班级限制,与不同班级具有相同境遇的同伴形成小组,创建新的支持系统,增进彼此理解与认同,收获信任感与归属感,利于复原力的提升与发展。

二、随迁子女复原力团体辅导干预的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工具及干预对象筛选

本研究自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复原力问卷》,设置问题解决、同伴支持、学校支持、自我接纳和家人支持5维度,采用5级评分方法,从非常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对130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一学年3次施测。分别选取开学初、第一学期期末、第一学年末3次测量点中,复原力水平均值低的17名学生进行干预,其中二年级10人,三年级5人,四年级2人,根据生源校不同分为3个小组。由3名经过培训的心理专业研究生担任辅导教师,保证团体辅导效果,每个主题活动时间为1小时,分3阶段共两个月同步实施团体干预计划。

(二)团体辅导干预方案设计

复原力实际上不仅是随迁子女克服逆境、迎接挑战的保护因子,也是促进其自我实现的能量源。随迁子女复原力干预既要发展其特定保护因子,也要激发其保护性的优势元素。本研究将复原力干预设计为两个主题模块,一方面以问题解决、同伴支持、学校支持、自我接纳和家人支持等特定因子为出发点,兼顾内在特质和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根据以往针对儿童、青少年干预维度,抽取利于激发其向上的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社交技能等保护性因子,整体促进个体发展。基于此,共设计问题解决、自我悦纳、积极认知、情绪调节、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等7个单元活动主题(见表1),以体验性活动、游戏为载体,辅以讨论、画图等轻松活泼的形式调动团体动力,促进个体内外系统的协同互动,进而加速复原过程。

表1 团体活动单元设置表

(三)干预实施的基本原则

1. 创设安全的活动氛围

良好的团体氛围是团体动力形成、团体作用发挥的基础。为发挥团体的自愈性与支持性,在实施过程中,辅导教师尊重、关注每位成员,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给予强化与鼓励,创设了安全、信任、轻松的活动氛围,最大化地满足随迁子女被尊重、被认同、被爱、自主等心理需求,调动团体的促进作用,为复原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条件。

2. 强化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与复原力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的提升能促进复原力发展。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理论模型,个体发展嵌套于不同的系统中,个体与系统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复原力的提升不能脱离学校、家庭等微观系统的作用与支持。为此,实施过程中设计了同伴、教师和家长的介入环节,进一步还原了生活实际,增强了真实感,改变了系统的作用内容与模式,促进了个体从认知到行为的积极转化,有利于复原力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随迁子女复原力团体辅导干预效果分析

(一)团体辅导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干预效果显著

为了解干预前后复原力水平变化,对干预前后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量表总分上,干预前后复原力得分差异显著(P<0.05)。在具体各维度上,同伴支持、学校支持、自我接纳和家人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在问题解决维度上,前后测差异不显著,说明由于干预次数有限,问题解决能力本身作为个体特质很难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需要持续有效地改善加强。但比较结果发现,总分及各维度后测均值均大于前测。综合来看干预后复原力得分大于前测得分,干预效果明显(见表2)。

表2 复原力前后测差异比较

(二)关键词频次提取分析,验证辅导效果良好

项目组除量化分析外,通过自编活动反馈表进行质性研究,评估团体干预效果。活动反馈表主要考察参与个体的主观满意度,包括活动感受和活动收获两方面,题目作答形式分别采用选择和填空。在参与活动的感受作答中,88.2%的成员选择喜欢。82.3%的成员填写了活动收获,采用关键词频次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成员活动收获聚焦在社会支持、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等方面,“学会寻求帮助”频次占到了42.8%,“交朋友”频次比例为28.6%,“自信心”也是出现较多的观察点,频次比例为21.4%,此外活动收获还出现了问题解决、感恩父母、积极想法等关键词,说明借助干预个体习得了更多积极行为策略与技术,对活动满意度较高,干预切实有效。

(三)干预坚持优势导向原则,团体动力作用凸显

干预效果的取得得益于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坚持优势导向,研究摈弃了以往针对随迁子女的“弱势”、“劣势”等刻板印象,相信随迁子女同样具有优势和资源,具备自我完善的能力,干预的实质就是促进个体认识到自身优势并充分发挥,引导其朝向发展性目标。“I am I,I am better”活动让成员体验了自身的独特与价值,“快乐驿站”使更多积极情绪得以分享传递,利用行为技术帮助成员习得了更多积极的应对策略。良好的团体动力也是干预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注重团队建设,营造了轻松、安全、积极的团体氛围,借助暖身、讨论等多种形式的互助活动搭建彼此交流平台,注重成员间的分享、鼓励与支持,引导成员以信任、鼓励、引导、赞美等方式进行互动回应,进一步激发其内在积极力量,使其在团体中肯定自己、理解他人、学习积极思维与行为策略,共同收获成长。

(四)方案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可应用于随迁子女复原力发展实践

复原力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研究如何让个体更具自尊和效能,是影响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元素,也是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以问题解决、同伴支持等复原力保护因子为主体的系统化的干预方案,能调动个体自身潜能,促进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增进个体内外系统更好地发生作用,不仅关注当前,更聚焦发展,对于处在成长、变化期的随迁子女而言,影响更为深远。同时干预方案充分依据主体实际,切身设置多种实际生活情境,能够唤起随迁子女心理体验,激发更多积极情感。团体辅导干预强调指导性与操作性,方案中设计了行为的巩固训练,为后续的迁移转化提供了条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团体辅导干预能够应用于随迁子女复原力发展实践,解决随迁子女面临的共性问题,激发其优势和资源,进而优化其心理品质。

团体辅导干预能显著提升小学随迁子女复原力水平,但随着生活挑战的增多和发展任务的扩大,复原力水平能否持久有待进一步追踪验证。今后研究需综合团体与个体两种干预形式,进一步加大干预辅导力度,深化巩固干预效果。同时从国外儿童复原力干预研究的经验来看,综合了学校、家庭的复原力干预项目更益于青少年成长。家庭作为随迁子女首要成长环境,对其心理品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鉴于随迁子女家庭情感联接弱,家人支持不足等现状,未来随迁子女复原力干预应加强家校合作,开发以学校为主导,家庭配合参与的复原力促进项目,丰富复原力干预内容,整合教育资源,共同促进随迁子女健康、全面发展。

[1] 中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http://acwf.people.com.cn/n/2013/0510/c99013-21437965.html.

[2] 何资桥,黄宁,曹中平.进城农民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学习适应性的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5).

[3] 陈怀川.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赵淑娟,郑秀娟,刘嘉邦.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8).

[5] Masten A 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

[6] McCubbin HI,McCubbin MA.Typologies of resilient families: Emerging roles of social class and ethnicity[J].Family Relations,2011,(37).

[7] Constantine,N.A.,Benard,B.,Diaz,M.Measuring Protective Factors and Resilience Traits in Youth:The Healthy Kids Resilience Assessment[A].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Prevention Research[C].New Orleans:Coping.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1999.

[8] 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2).

[9] Robert H.Bradley,Leanne Whiteside, Daniel J.Mundfrom, Patrick H.Casey, KellyJ.Kelleher and Sandra K. Pope,Early Indications of Resilience and Their Relation to Experiences in the Home Environments of Low Birthweight[J].Premature Children Living in Poverty Child Development,1994,(65).

[10] Moshe Israelashvili, Orit Wegman-Rozi. Resilience: The A.R.Y.A.*Project[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03,(31).

[11] 夏斌,傅纳.儿童、青少年复原力干预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12] Edward Gillespie, Sandy Allen-Craig.The enhancement of resilience via a wilderness therapy program: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Australian Journal of Outdoor Education,2009,(13).

猜你喜欢

复原团体同伴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