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的郑州航空港E贸易发展分析
2014-03-30常广庶
常广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一、引 言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供应链管理也受到了国际贸易各参与主体的日益重视[1]。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压缩了贸易的时间和空间,使贸易活动更加快捷和便利。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主要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对供应链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供应链成员更加紧密地实现整合与集成,构成一个电子化供应链网络,并对供应链成员实施电子化供应链管理(Electronic SCM, e-SCM)[2]。美国运营管理协会(Association for Operations Management, APICS)的供应链管理专家David F.Ross博士指出,所谓e-SCM就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供应链系统内的生产能力与资源实现网络化的一种战术和战略管理哲学,以创造独一无二和个性化的客户价值资源[3]。虽然目前e-SCM尚处于发展的早期,理论研究非常不足,而且时常能够看到关于其应用失败的报道,但e-SCM仍被学术界和企业界认为是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供应链管理最终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4]。
事实上,近年来已有少数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贸易领域的e-SCM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例如:孙建军针对进出口贸易企业的特点介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进出口贸易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流程、内容及对策问题[5];李小杰和马海群介绍了版权贸易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理念和流程,并探讨了在开展版权贸易过程中版权产业内外部e-SCM的实施问题[6];He et al.运用Agent技术,建立了一种e-SCM平台——SouthamptonSCM,并阐述了其设计、实施过程与绩效评价方法[7];Li & Wang则提出中国服装贸易行业也应当建立e-SCM平台,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平台应当具备的一些主要功能[8]。此外,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还专门组建了e-SCM实验室,对相关的理论和应用问题进行研究。
在实践领域,目前已有不少国内外先进企业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实施了e-SCM,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GE、UPS、Ford、Home Depot、富士康、联想、海尔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电子商务指导组(ECGS)自2006年以来也已在多个国家(包括我国香港、三亚、重庆等地)举办了多期“电子贸易与供应链管理”培训课程,目的就是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并帮助发展中成员体实现无纸化贸易。
2013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以充分发挥河南省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基于航空运输的国际贸易,从而带动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实际上,早在2012年9月,河南省就已启动了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即E贸易)试点项目,目的就是利用快速增长的跨境贸易所带来的货物集聚效应,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配套服务体系的形成和产生,从而推动航空经济示范区的快速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我国唯一的综合性E贸易试点城市,郑州航空港的E贸易应当借鉴先进的e-SCM理论与方法,以便取得快速、健康而有序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先进企业实施e-SCM的主要动因,然后提出了e-SCM对郑州航空港E贸易发展的几点启示,以期促进郑州航空港E贸易的快速发展。
二、国内外先进企业实施e-SCM的动因
电子化供应链之所以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是因为e-SCM能从多个方面提升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1.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协同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生存空间从有形的市场空间转变为虚拟的市场空间。虚拟市场空间以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的集聚、匹配、综合、组织、选择等手段不断涌现出新的价值创造过程和方式。而且,在信息的动态变化和实时交换作用下,实体供应链和虚拟供应链通过在线市场(e-Marketplace)进行相互链接和交叉,共同构成价值创造矩阵,体现了价值创造链向价值创造矩阵的转化[9],打破了以往必须通过特定的有形市场区域才能使最终用户获取产品和服务、生产企业获取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限制,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化供应链的价值创造矩阵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不但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和改进内部经营与管理机制,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与开发,使其发挥出“1+1>2”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在线市场,在生产与经营的各个环节使企业自身并不具备的资源也能够为我所用,从而实现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协同与整合,达到优化整个供应链系统运营效率的目标,以提高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系统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协同是企业积极构建电子化供应链的最主要动因。
2.强化供应链管理与集成
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情况下,一方面企业为了利用有限的资源着重培育核心能力以提升竞争力,越来越多地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Outsourcing)给其他企业,导致供应链长度不断增加,供应链体系日益庞大,供应链成员的地域分布也日益广泛。据Aberdeen Group对美国69家离散工业企业的调查,平均达84%的原材料是由遍布美、亚、欧和大洋洲各国的供应商所提供的,特别是中国[10]。另一方面,供应商也不再像过去一样,只为某个特定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服务,而是向更多的供应链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尽可能增加收益、规避风险。也就是说,过去的层级机制(Hierarchies Mechanism)正在逐渐向网络机制(Network Mechanism)转变,供应链的虚拟化和动态化越来越强,这就使得供应链核心企业对其他成员的控制与管理也变得日益复杂与困难。
图2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供应链集成
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核心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需求或供应两个方面对部分供应链成员乃至所有成员加强管理与控制,并不断提升供应链的集成程度,如图2所示。在电子化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产品或服务信息交流和远程交易,将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与下游的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客户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垂直集成(Vertical Integration)或水平集成(Horizontal Integration),构成一个电子化供应链网络,使需求信息和供应能力在供应链中实现可视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加强了对交易风险的规避和控制能力,提高了运作效率,同时也消除了供应链网络中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和消耗,从而达到了强化供应链管理和控制的目标。
3.从根本上推动信息共享
供应链的透明性一直被视为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最高诉求之一,而信息共享正是实现供应链透明性的根本手段[11]。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共享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如货物描述、质量保证、发货时间、运输路线、配送状态、GPS定位信息等等。而如果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供应链系统的各个成员是不可能及时获得详尽的贸易数据的[12]。
然而,在传统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是一种线性系统,每个成员都是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实体,信息共享往往只能在相邻成员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方式是单向的(见表1)。这是由于信息化的高昂成本和企业自身人、财、物等资源的不足而造成的,使得相当一部分供应链成员难以达到信息共享所要求的信息化水平,其后果有两种:一是信息共享链条的断裂,即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出现信息孤岛;二是信息共享普及的断层,即在企业内部由于信息化程度和观念的不同,使得不同部门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在企业内部也出现信息孤岛。尤其令供应链核心企业感到无奈的是,虽然自身信息化水平已经较高,而且信息共享的需求非常迫切,但要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实现普遍的信息共享,仍需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信息化进程进行帮助和培训,甚至直接提供资助和进行维护,这就使得信息共享只能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空谈,无法获得实质上的推进。
表1 信息共享的结构与特征
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所构成的电子化供应链,可以通过Extranet、电子邮件、视频会议、数据库等手段,特别是基于Web的网络服务和基于ERP的集成技术,如在线市场、电子目录(e-Catalog)、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等,在所有成员之间实现无障碍的信息共享,不仅克服了传统供应链环境下信息传递中经常出现的信息扭曲和失真,而且信息传递的快速化也为实施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CPFR)、快速响应(QR)、有效客户响应(ECR)、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先进管理技术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和Web技术的普遍应用使信息共享的成本变得非常低廉,供应链核心企业不必再付出巨大努力和代价,有时仅仅需要按照供应链运营的需要和信息化标准对其他成员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培训即可,这就从实质上推进了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进程。
4.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深圳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袁庚1980年提出来的“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这句话无意中极好地诠释了实施e-SCM的一个主要动机。在竞争日益激烈甚至残酷的市场环境下,能否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成为一个企业乃至其所在供应链生存的关键之一。快速不仅意味着要做得“更快”,更要求做得“更好”。在传统供应链环境下,由于信息获取和传递速度较慢,组织结构也通常呈现为金字塔式的结构,一线员工所获得的需求变化信息需要逐级向上反馈,而管理层在获得反馈信息后所做出的决策又需要逐级向下传达,并且信息的传递过程经常会受到牛鞭效应的影响,因而要实现对客户需求快速而准确的响应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经常出现库存积压和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
而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不但可以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而且可以使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这样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客户的需求信息和管理层决策传达至所有供应链成员,并迅速组织供应链的相关成员,如供应商、经销商甚至客户等,开展协同的研发、设计、生产等任务,尽可能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在此过程中,供应商等合作伙伴可以随时掌握核心企业的生产经营进度和物料需求,并适时地进行补充,使整个供应链实现无缝链接,从而加快了产品的上市时间,并尽快将产品送达客户手中。事实上,几乎所有业已实施e-SCM的企业都认为快速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抢先满足客户需求,是实施e-SCM的主要动机之一[13]。
三、e-SCM对郑州航空港E贸易的启示
一般来说,供应链中有三种流,即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这三种流的正常流动,而如果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们也可以从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这三个角度来分析e-SCM对郑州航空港E贸易发展的借鉴意义。
1.推进郑州航空港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以信息化驱动E贸易的发展
企业是各个供应链系统的成员和郑州航空港E贸易的主体,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将直接影响电子化供应链的形成乃至E贸易的发展。
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确保电子化供应链中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通畅。据统计,2013年,河南省网民占全国网民数量的5.3%;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4.9%,与北京(72.2%)、上海(68.4%)、广东(63.1%)等地相距较大,远未达到美、加、日、韩及大部分西欧国家的高普及率水平;网站数和域名数分别占全国的3.5%和2.2%[14]。这说明,目前河南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引进MRP、ERP、CIMS、CPFR等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逐步实现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电子化和自动化,在企业内部与其他供应链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另一方面,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E贸易企业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E贸易应用,利用网络开拓全球市场,并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通过联合协作和标准化,建立一套一致的技术标准。对适合开展E贸易的行业在资金、土地、税收、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如外贸、服装、鞋帽、出版发行、软件开发等。此外,虽然目前郑州航空港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建立了自身的电子商务系统或信息平台,但由于在网上支付、信息交换、物流体系等方面所使用的协议和标准不尽相同,导致相互之间的兼容性和通用性较差[15],使得不同供应链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未能构成高效的动态供应链网络,这就限制了E贸易的快速、集约化发展。因此,政府还应促进各个电子商务平台间的相互兼容与合作,努力建成一个统一的E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E贸易的集聚效应,为建立和完善郑州航空港电子口岸信息化基础体系创造条件。
2.发挥郑州航空港的航空运输优势,加快E贸易物流体系的建设
一个快速、高效的物流网络是实现e-SCM和E贸易的先决条件。当前,由于地理环境、运输成本等因素,国际贸易的货物运输方式仍以海上运输为主,国际贸易中 85%的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海运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6]。与海上运输相比,航空运输的运输量不如前者,运输成本也高于前者,但航空运输也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运送速度更快,运送损坏率较低,尤其适合于易腐产品以及长距离运输和内陆运输,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郑州地处我国大陆的中心位置,在国际贸易中难以利用海运,但郑州是西部内陆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互动的枢纽,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独特优势。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拥有良好的空域条件,衔接东西南北航线,不仅便于接入主要航路航线、开展联程联运,而且有利于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经济区,以郑州为中心的1小时航程圈覆盖国内12个省6亿人口,2小时航程圈可覆盖国内27个省(市)12亿人口。2013年,全国民航旅客吞吐量较上年平均增长11%,而郑州新郑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达12.6%;全国货邮吞吐量较上年平均增长4.9%,而郑州新郑机场货邮吞吐量超过25.5万吨,同比增长达154.52%,增速在全国大型机场中居于首位[17, 18]。目前,已正式入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并开展营运业务的航空公司有南方航空河南分公司、深圳航空河南分公司和河南航空公司3家基地航空公司,10家非基地航空公司和3家货运包机航空公司。机场客运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均保持了高速增长,已开通国内航线52条,国际客运航线20条,国际货运航线18条,货物输送范围涉及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卢森堡、布拉格、芝加哥、新加坡、雅加达、首尔、曼谷等欧、美、亚三大洲重要城市。
便捷高效的物流网络为组建电子化供应链和实施E贸易提供了物流配送的保证。因此,应当充分研究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和电子化供应链所带来的一些契机,为航空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从而推动E贸易下供应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例如:建立航运信息公共平台,在各个电子化供应链体系之间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建设跨境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为所有电子化供应链系统的所有成员提供物流服务,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并帮助所有E贸易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入驻,促进E贸易的快速发展
郑州航空港E贸易的快速发展,关键取决于港区内市场主体即电子化供应链体系的培育。而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本身基本上都拥有一个成熟、高效的供应链运营体系,甚至是一个全球性的供应链网络,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于一身。可以说,这些企业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心综合资源配置与高端服务贸易功能的集中体现[19]。事实上,很多跨国公司之所以热衷于推进跨越多个大洲、多个国家的全球供应链的组建并不断通过供应链管理强化对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控制,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内部贸易来规避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并减轻税负。
与此同时,这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比较高,在研发、采购、生产、物流、售后服务、供应商管理等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都已经采用了各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技术与手段,构成了一个个遍及全国乃至全球的电子化供应链体系。因此,要推进郑州航空港跨境贸易中心的建设,促进E贸易的快速发展,应当继续大力吸引一些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的区域运营中心甚至总部入驻郑州航空港,这些企业自身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先进的e-SCM可以极大地带动E贸易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的众多中小企业集聚服务于这些企业,并加入其电子化供应链体系,从而促使区内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实现“借鸡生蛋”的目标。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全球“代工巨头”富士康。随着富士康项目在郑州的落地,来自香港、台湾、深圳、东莞、昆山、苏州等地100多个产业、400多个供应商、服务商、物流商等配套企业也纷纷落户郑州航空港和周边区域。富士康通过跨企业的协同供应链管理软件“E2open”高效地管理和控制着与所有客户、供货商以及贸易伙伴之间复杂的供应链流程,不仅供应链变得更加敏捷、灵活和具有弹性,并且能够迅速捕捉到快速变化的需求信息,从而实现了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缩短生产周期、确保有效供应并获得满足客户需求所需的灵活性[20]。借助于E2open,富士康有效地实施了e-SCM,其机光电垂直整合商业模式“eCMMS”也被誉为全球最短的3C产品供应链[21]。
4.建设和完善信用体系,保证E贸易的正常运转
从某种意义上说,E贸易本质上就是信用经济,一个成熟的信用体系是E贸易发展的重要保证。因为在E贸易活动中所构成的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电子化供应链体系,很多情况下交易双方从头至尾都不见面,这种供应链体系与传统的供应链体系相比脆弱性较大,随时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解体,因而信用风险和交易风险比传统交易要大得多,而某一成员的失信行为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如拖欠货款、延期交货甚至恶意欺诈等。因此,为确保资金流的顺利流动和电子化供应链的正常运转,避免因解体而给各个成员带来损失,必须尽快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信用体系,对交易双方进行独立认证,并约束和规范供应链所有成员的行为。
事实上,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期,一直未能建立起一个相对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贸易活动中信用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建立了个人信用记录,但这种记录的适用范围和时效都是有限的,因而其实际价值也是有限的,这必然会使参与E贸易的市场主体对于交易的顺利进行缺乏信心,从而影响E贸易的快速发展[22]。
因此,一方面要在参与E贸易的郑州航空港企业和消费者中加强诚信宣传,树立守法经营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在参与E贸易的各个电子化供应链体系及其所有成员中形成信用风尚;另一方面要在我国现有各项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E贸易过程中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规定,制订郑州航空港跨境贸易过程中的信保、维权、举证等一系列制度,特别是要完善信用评估与监管制度,建立市场主体的诚信档案,使交易各方能够通过合法渠道了解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并及时处理失信行为,从而从制度上降低失信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四、结 语
跨境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导形式,而作为国内唯一综合性E贸易试点城市,郑州航空港的E贸易策略应当借助于e-SCM,推进郑州航空港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发挥郑州航空港的航空运输优势,加快郑州航空港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构建一个个高效运转的电子化供应链体系,并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入驻,借鉴其先进的e-SCM理念和方法,促进和带动郑州航空港E贸易的快速、健康和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han H K, Wang W Y C, Luong L H S, et al.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supply chains: a lesson learnt from a practitioner [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9, 14(6): 407-410.
[2][9]常广庶.基于电子市场的电子采购策略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13]Ross D F.Introduction to e-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ngaging technology to build market-winning business partnerships [M].Boca Raton: St.Lucie Press, USA, 2003.
[4]Wu I, Chang C.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in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e-SCM diffusion: A multi-stage perspective[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2, 52(4): 474-485.
[5]孙建军.电子商务环境下进出口贸易的供应链管理[J].特区经济,2006,(12):212-213.
[6]李小杰,马海群.以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版权贸易的供应链管理[J].出版发行研究,2005,(2):63-66.
[7]He M, Rogers A, Luo X, et al.Designing a successful trading agent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nomous Agents and Multi-agent Systems[C].Hakodate,2006,(6)1159-1166.
[8]Li H, Wang W.A study of e-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clothing trade [A].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ervice System [C], Nanjing, China,2011,(7):122-125.
[10][22]Aberdeen Group.The supply chain visibility roadmap[R].Research Report, http://aberdeen.com, 2006.
[11]Heaney B.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trade drive renewed focus on supply chain visibility[R].Research Report, Aberdeen Group, 2011.
[12]Klievink B, Van Stijn E, Aldewereld H, et al.Enhancing visibility in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the data pipeline concep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Research, 2012, 8(4): 14-33.
[1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 2014.
[15]常广庶.基于电子市场的电子采购策略[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
[16]孙 浩.供应链整合视角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研究[J].开发研究,2013,(3):127-132.
[17]李 凌.郑州航空港区货通天下, 多少洋宝贝在这里“体检”[N].东方今报,2014-03-07.
[18]中国民航局.2013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EB/OL].http://www.caac.gov.cn,2014-03-26.
[19]黄丙志.发展供应链集成服务市场提速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J].当代经济, 2012,(5):36-37.
[20]蒋蕊聪.E2open的多米诺理论:访E2open大中华区技术行销总监周宏达(Jeff Jou) [J].中国储运,2007,(10):79-80.
[21]白万纲.富士康“新商业帝国”[J].董事会,2011,(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