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力人工上升流对水体温度的影响研究*
2014-03-29冷金英黄豪彩陈家旺樊炜葛晗林杉刘明洲杨景陈鹰
冷金英,黄豪彩,陈家旺,樊炜,葛晗,林杉,刘明洲,杨景,陈鹰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0 引言
自然上升流是一个关键的海洋物理过程[1-2],它可以把海水下层的营养盐带到中上层,使上升流地区的海洋初级生产力达到大洋的6倍,鱼类生产量达到大洋的75倍,使上升流地区成为世界上海洋生产力较高的区域[3-5]。海洋上升流是支持渔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能够很好地改善海洋生态环境[6],一方面可为浮游植物提供足够的营养供其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产生出更多的有机物供鱼类生长繁殖,世界主要渔场多数分布在上升流充沛的海域,如东海渔场、秘鲁渔场等[7-8];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上层海水的温度,缓解温室效应,为浮游生物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对环境起到良性的作用[9-10]。但是在自然界中,自然上升流海域占世界海洋面积的比例很小。
人工上升流技术利用某种特殊装置,将温度较低且含有丰富营养盐的深层海水提升至真光层,提高其作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本研究的人工上升流采用注气的方式,称为气力人工上升流[11]。目前人工上升流是国内外海洋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其研究重点为在工程上实现海域研究,但在如何监测和评价人工上升流的环境效应(如温度场的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日本在人工上升流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利用水泵抽水的方式提升营养盐,称为“拓海“装备,其中的监测系统能够监测温度和盐度曲线随距离的变化。
为给以后的海试做准备,本研究首先在千岛湖地区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注气式人工上升流的可行性,其中包括涌升管的设计、温度的变化以及注气量和液体提升量之间的关系。在千岛湖湖试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试验中的背景数值(如湖水温度和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建立VOF多相流模型对温度场进行仿真。在仿真过程中忽略管壁的摩擦和管壁的热传递,水体温度场的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1 试验研究
1.1 试验装置
为验证气力人工上升流提升海水的可行性和效果,人工上升流项目组于2011年10月25日在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地区进行了为期3天的试验研究。试验所在方位为北纬29°33′51″,东经119°11′9″,试验水域水深40 m,湖水静止。双体试验船上有试验所需的电源、起重机、甲板作业单元等,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人身安全。
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试验船(双体船)、数据采集系统、空压机、流体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气体流量计、注气管、起重机、注气口、电磁流量计、温度、压力传感器、配重块和涌升管等。其中试验所用涌升管管径为0.4 m,管长28 m。
图1 试验装置图
空压机产生的气体依次经过气体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气体流量计、注气管,通过喷嘴注入涌升管内;距管口8 m位置处安装电磁流量计;注气口位于电磁流量计上面0.5 m处;温度传感器共两个,分别位于涌升管管口的内部和管底的外部;数据采集器用于实时采集、显示和存储温度数据;计算机用于实时监测所测得的温度数据。
试验前,本研究对温度传感器和温盐深计(CTD)进行校准,然后进行设备组装,组装完成后进行数据采集,同时实时测量涌升管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试验现场图如图2所示。
图2 试验现场图
1.2 温度监测系统
该实验采用温度传感器(如图3(b)所示)测量湖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的探头由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组成,如图3(a)所示,其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质量轻、热惯性小、寿命长、温度特性波动小以及价格便宜等优点,可进行高灵敏度、高精度检测。对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来说,其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式中:RT—温度T(K)时的电阻值;R0—热力学温度为T0时的电阻值,R0=272.8 kΩ;B—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T0—基准温度,通常为298.15 K;T—测得的温度[12]。
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数据由传输电缆线传送到自主研发的数据采集器(如图3(c)所示)。数据采集器包含电源电路、处理传感器信号的调理电路、控制数据采集器循环操作和进行A/D转换的Flash存储器、通信接口。LabVIEW是一种多功能的图形化编程软件,计算机通过LabVIEW软件,可以在操作界面(如图3(d)所示)内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显示和存储,从而实现系统的原位、实时监测[13]。
图3 温度监测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操作界面
1.3 试验结果
试验采用空压机进行注气,注气过程中速度的调节方式采用手动,气体速度随时间变化不规则,注气管的直径为10 mm,注气时的平均气流量在300 L/min~400 L/min,气体的输入速度和水体上下层的温度数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水体温度和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如图5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没有注气过程发生时,距湖水表层1 m处的上层温度和距湖水表层29 m处下层温度的变化都不大,温度分别维持在22℃和16.8℃左右;
图4 气体输入速度和测得的温度数据随时间的变化
随着注气过程的开始,上层温度随着下降,在50 s的时间内,温度降低到16℃左右,并且低于涌升管底部温度,说明涌升管底部以下温度更低的湖水由于上升流效应被带至上层,涌升管底部温度保持不变;
随着注气过程的结束,在100 s时间内,上层温度又慢慢回升到22℃左右,说明由于湖水密度差的原因,密度高的低温湖水慢慢沉降,密度低的表层湖水仍在表层,底层温度不变。
图5 湖水温度和密度随深度的变化(由CTD测得)
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0~17 m的范围内,湖水温度变化不大,为22℃左右,湖水密度为997.8 kg/m3左右;17 m~30 m的范围内湖水温度逐渐降低,降至14℃左右,湖水密度逐渐升高,最高可达最低999.4 kg/m3。千岛湖位于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上,是中国北亚热带地区的大型深水水体,水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17 m处为温跃层,湖水温度和密度急剧变化。在以后进行的试验中,研究人员可以控制稀释后的深层海水保持在这个深度不变,这样可以解决沉降问题,所以温跃层的存在可以很好地指导以后的试验。
2 温度场仿真
2.1 Fluent计算模型
在计算过程中,水做不可压缩处理。在上升流过程中,湖水的温度和速度都随时间变化,所以为非定常流动,湖水的雷诺数为:
式中:V—涌升管内水的运动速度,最小速度设为0.1 m/s;D—涌升管管径,0.4 m;μ—运动粘度,湖水的运动粘度可取为10.09·10-6。
经计算得雷诺数为3 964,大于2 320,因此本研究采用湍流模型【14-15】。
2.2 计算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设置
计算模型中湖水所在竖直截面区域宽度为20 m,深度为30 m;涌升管长度为28 m,直径0.4 m,涌升管口离水面的距离为1 m;本研究在离水面9 m处设置气体产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长和宽分别为0.1 m,其中气体发生装置的上边界是气体的速度入口,其余边界为wall;网格个数:125 608。在计算模拟过程中,会用到千岛湖湖试测得的温度和密度随深度变化的背景数值如图5所示。气体入口处的温度约为22℃,涌升管底部水的速度入口,湖水速度入口处的温度约为16℃,湖水水面为出口,出口类型为压力出口。涌升管管壁,气体发生装置的外壁和整个流体区域的外壁的边界类型设为wall。由于涉及气液两相流,且气泡在水中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计算时笔者选取非稳态的计算方法,在求解过程中采用VOF模型和PISO压力-速度耦合格式,并保持所有变量的亚松弛因子设置为默认[16-19]。
2.3 温度场数值仿真结果
本研究运用Fluent对长为28 m,直径为0.4 m的涌升管内流体温度场进行仿真,气体输入速度如图4所示。仿真过程中,在离管口处设置温度监测点,监测点位置的温度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仿真过程中气体速度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从图6中可以看出,试验温度和仿真温度的趋势基本上吻合,温度开始下降的时间和下降的斜率吻合的很好,在温度回升阶段,仿真温度回升后的最大温度为20℃左右,试验温度为22℃左右。由于温度仿真模型中没有考虑大气辐射等因素,而且湖水内部实际是有流动的,试验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开放区域等,温度场仿真的结果会和实际测量的温度数据有偏差,在以后的仿真中需继续对模型进行修正,使仿真结果更加接近实验数据。
3 结束语
研究结果表明,气力人工上升流可明显提升湖水,上升流过程中上层湖水的最低温度要低于涌升管底部的底层温度,说明上升流可将涌升管底端以下的湖水提升至上层,实现底部低温湖水和上部高温湖水的冷、热交换,同时也可将水底丰富的营养盐带到表层,供浮游生物食用,从而提高湖水的初级生产力。温度场仿真计算模型考虑千岛湖真实的密度和温度梯度,与实验基本吻合,能够很好地预测上升流对湖水温度的影响。考虑海水中洋流等因素,从而可以用该模型预测气力人工上升流对海水温度场的影响。研究人员可以在以后的计算中改变涌升管管径和长度等,从而指导涌升管的设计和注气量的控制等,以期找到最佳的涌升管设计方案和最佳的注气量,更好地指导注气式人工上升流系统的设计。
(
):
[1]唐启升,苏纪兰.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1):5-11.
[2]苏纪兰,唐启升.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基础研究-发展国际趋势和国内需求[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2):139-142.
[3]吕炳全,孙志国.海洋环境与地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4]OUCHI K,OTSUKA K,OMURA H.Recent Advances of Ocean Nutrient Enhancer“TAKUMI”Project[C]//Proc.6th ISOPE Ocean Mining Symp.,2005:7-12.
[5]AURE J,STRAND O,ERGA S R,et al.Primary production enhancement by artificial upwelling in a western Norwegian fjord[J].Marine Ecology-progress Series.,2007(352):39-52.
[6]VAN G A,TAKESUE R K,GODDARD J,et al.Carbon and nutrient dynamics during coastal upwelling off cape blanco,oregon[J].Deep Sea Research Part II:Topical Studies in Oceanography,2000,47(5):975-1002.
[7]彭海鲲.注气提升式人工上升流之实验与理论[D].台北: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1999.
[8]LIANG N K,PENG H K.A study of air-lift artificial upwelling[J].Ocean Engineering,2005,32(5):731-745.
[9]黄邦钦,洪华生,林学举.台湾海峡微型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J].海洋学报,2003,25(4):70-79.
[10]IKEDA T,HAYASHI M,OTSUKA K.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effect and fertilization at deep seawater discharged area[C]//Proc 12th ISOPE.,2002(12):480-485.
[11]MCCLIMANS T A,HANDÅ A,FREDHEIM A,et al.Controlled artificial upwelling in a fjord to stimulate non-toxic algae[J].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10,42(3):140-147.
[12]俞阿龙.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非线性补偿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7,28(5):899-902.
[13]WEI Z,YING C,CAN J Y,et al.Design of low-power data logger of deep sea for long-term field observation[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9,23(1):133-144.
[14]朱红钧,林元华,谢龙汉.FLUENT流体分析及仿真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5]FAN W,CHEN J,PAN Y,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air-lift pump for artificial upwelling[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13(59):47-57.
[16]韩占忠.FLUENT-流体工程仿真计算实例与分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7]LU L,PAN H,FAN W,et al.A preliminary study on efficiency of air-lift upwelling[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422):424-429.
[18]白燕,毛洁,樊炜,等.深海热液速度场测量重建算法比较[J].机电工程,2011,28(5):52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