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片的叙事特色分析
——兼评《新闻调查》

2014-03-29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孔岩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选题栏目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孔岩

电视片的叙事特色分析
——兼评《新闻调查》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孔岩

叙事理论认为,每一个叙事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故事——什么人碰到什么事;话语——故事怎样被讲述出来。扩展到新闻领域,新闻叙事学认为:“当代深度报道正是在此基础上将各类叙事技巧融会贯通,不仅遵循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而且从模式型的新闻叙述框架中解放出来,将新闻上升到一种艺术形式,在提供信息并解析信息的同时,力求达到求真与求美的和谐统一。”而《新闻调查》作为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求真”与“求美”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其获得空前成功的重要砝码。

一、内容上“求真”

1.叙事目的追求真实

《新闻调查》能够取得成功,与其对事实和真相的不懈追求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一点从其栏目定位上就不难发现。栏目开播一年后,打出的宣传口号是“重大新闻事件,全面深入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故事,一波三折,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2000年底提出“探求事实真相”的口号,节目越来越向调查性报道靠拢;2003年后,又提出来要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不难发现,十多年来,《新闻调查》栏目的选题标准在变,播出时间在变,栏目风格在变,但有一点始终没变,那就是对事实的追求、对真相的调查。内容真实一直是这一栏目的播出底线,而绝对真实又是它的最高目标。正如该栏目的名记者杨春所说的:“在充满了被扭曲的意义、被蒙蔽的现实的时光之水下,我只愿睁大双眼,做一个坚定的守望者,希望能把我和同仁们探求到的真相,大声地告诉这个世界。”

2.叙事人探求真实

目前,《新闻调查》的日常采访报道实行记者中心制,而他们的记者又特别擅长用层层剥笋、步步追问的方式来探求真相。特别是直面现实、富于个性的提问,更能为节目添彩。如《“黑脸”姜瑞峰》中,“你还怕什么?”“你真没有腐败?”这些突如其来的提问更接近观众的收视期盼,由提问进行直面交锋取得的效果也比偷拍带给人的震动更强烈,传递出一种正义的力量。《透视运城渗灌事件》《大官村里选村官》《第二次生命》,一个又一个优秀节目就是以这样一种展示记者调查行为为主的新闻报道方式来完成的。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方式成就了今日的《新闻调查》。“一个没有调查记者出现的节目,不应该是《新闻调查》的节目;而调查记者缺乏良好表现的节目,也绝对不是好的调查节目。”

此外,另一类叙事人也在《新闻调查》故事文本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便是采访对象。根据他们在新闻事件中的地位和所提供材料的性质,可以把他们分为四类:当事人、知情人、目击者和权威人士。而记者的深入调查采访也是围绕着这些人进行的,一期好的节目当然离不开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良性互动。

3.叙事表达逼近真实

电视是一种视听媒介,受众主要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来参与这一媒介的信息传播。因此,画面和语言也便成为电视节目的主要叙事方式。在《新闻调查》中,语言的作用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记者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很注意激发他们的说话愿望,给他们创造说话的语境和氛围,让他们的话语鲜活、即兴、有个性。更可贵的是,他们还懂得沉默的力量,懂得“沉默不语中有许多不可言传的信息,本身就是言语的组成部分”。像《农民连续自杀案调查》中,当记者问到那位乡干部,在李祥深夜自杀、家人呼救时,住在邻屋的他有没有救人的念头时,这位干部长时间沉默;《迟到的审判》中的审判长,遇到难以明言的苦衷,要求中断采访,点上一支烟走到窗前,长时间沉默。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话语”在电视媒介中能传达出丰富的潜信息。

画面赋予电视一种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可以对有声语言进行顺向的强化和激励,为其提供“看得见“的证据支持,如《双城的创伤》中,柴静面对心灵极度受伤的小学生,并没有像采访其他对象那样提出大量理性问题,而是朋友式地轻轻为之拭去泪水;另一方面,电视画面又可以对有声语言进行颠覆,建立更具说服力的规范,《透视运城渗灌事件》中,地区各级领导在采访中都信誓旦旦地说绝大多数渗灌都在发挥作用,而拍摄到的画面却是个个渗灌中都满是枯草、无法通水,将事实用无声的画面提示了出来,实现了对采访对象言语的彻底颠覆。

经过多年的实践,《新闻调查》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叙事方式,除常规的语言和画面外,还增添了音乐、图示、文字、电话等多种元素,“形成了有利于发挥电视视听语言要素功能的文本结构”。

二、形式上求美

1.“视角”与“聚焦”独特化

在新闻叙事中,“视角”和“聚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视角讲的是谁在看,聚焦讲的是什么被看,它们的出发点和投射方向是互异的。”猛一看,《新闻调查》的叙事视角好像一直没变。但现实中,“谁在看”中的“谁”其实也是不断变化的。创办之初,《新闻调查》的选题理念是“新闻背后的新闻”,并由此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2003年,《新闻调查》正式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的口号,随后的《测谎仪解谜》和《偷渡揭秘》拍得“非常好看”。不难看出,虽然《新闻调查》的选题视角一直在变,但大的方向却没变,那就是越来越重视调查,而且“这里的‘调查’已不仅仅是一个形式”,已“成为选题的重要依据——节目应该是具有调查价值的深层问题”。而这种选题理念可以说开了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先河,其首创性和独特性不言而喻。

在选题“聚焦”上,它的理念更是独树一帜。在央视国际网站的栏目简介上,《新闻调查》栏目曾用了这样一段话来描述其选题原则:“一起骇人听闻的绑架案也许不会成为我们的调查对象,而一个小人物承包一列火车倒有可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前者可能只是一起偶然事件,而后者却预示着某种体制的变革。但同样是绑架案,如果它的起因表现了严重的社会痼疾,则可能成为《新闻调查》的选题。《新闻调查》的‘新闻’有时并不体现通常意义上的时效性,但一定要有厚重的时代感,可以少一些轰动效应,但一定要耐人寻味”。正是凭借这种独到、准确的选题理念,《新闻调查》才使节目具备了厚重感,给社会以震撼,加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2.事件讲述故事化

自《东方时空》率先把讲故事的理念带入新闻报道以来,“新闻故事化”手法在我国电视节目中的运用就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深度报道中。早在1998年初,《新闻调查》在明确自身的栏目定位时,其宣传词中就有”大时代背景下的新闻故事,一波三折”的表述,随后他们又提出了“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叙事策略。可见,故事化讲述一直就是《新闻调查》的一大表达特色。

而讲故事要想讲得好,就离不开悬念和冲突的制造,毕竟悬念与冲突是故事引人入胜的两大法宝。而在这两个方面,《新闻调查》一直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在《“非典”突袭人民医院》中,节目一开始就设置了几个悬念——为什么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陆续倒下了200多人,其中医护人员达90多人?短暂的时间里人民医院内部究竟发生过什么?人民医院究竟还有什么未解之谜?这一连串的悬念贯穿于调查的全过程,使报道衔接紧凑、耐人寻味。在曾获得亚广联大奖的《婚礼后的诉讼》中,节目利用矛盾冲突表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新娘认为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结婚,并在暴力下被迫与新郎发生了性关系,新郎的行为足以构成强奸,法院也认为两人并没有领取结婚证,其婚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所以认定新郎强奸罪名成立;与此同时,新郎及其家人、多数村民却认为在农村婚礼举行后两人就是夫妻了,要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所以新郎是被冤枉的。像这样的悬念和冲突在《新闻调查》“故事化”讲述中的运用可谓不胜枚举。

3.细节刻画人性化

“细节具有形象的概括力。”对于《新闻调查》,细节不仅是调查进展的关键,更是故事讲述、人物塑造、情感升华的关键。

柴静在《双城的创伤》中用手为心灵受伤的男孩拭去泪水,在《张润栓的年关》中用哑语同张润栓的儿子张胜勇交谈;《“非典”突袭人民医院》中坐在台阶上边流泪边接受采访的总务护士;《第二次生命》中母女同时手术时,透过电梯拍到的父亲的神情,病房里刚刚做完手术的母亲凝视着同样刚做完手术的女儿,直到女儿鼾声轻起……正是这些人性化的细节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在情感共鸣中加深了对事件的理解和对人物的体会。也“正是对关键细节的发掘和放大,使观众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变得活跃,使叙事变得丰满。

猜你喜欢

选题栏目
《探求》2022年重点选题方
关于栏目的要求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栏目约稿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