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与教学改革刍议
2014-03-29周汝豪
周汝豪
中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与教学改革刍议
周汝豪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课程群构建是中国高校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了课程群构建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其次以平面设计专业知识与基本理论为核心,从“改革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与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探索.
平面设计;课程群构建;教学改革
经过近二十年的大力发展,过去依靠规模扩张来实现高校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而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新的主题.此时,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最早的发展方向,平面设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并满足人们需要的以及符合社会需求的设计人才.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中国高校,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过去旧的教育理念,认真反思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在教学体系、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发展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应对之策.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群构建与教学改革首先应当满足学生学习与就业的需要,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来确立专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到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坚持教学改革的道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合理化课程设置,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丰富课程内容,转变旧的教学理念,解放思想并积极主动地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体系中得到更好地优化,从而达到强化课程之间的联系、压缩课时、减少内容重复的良好效果[1].
1 专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专业课程设置上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教学内容与知识点重复较多,专业课程比重较大.目前中国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尽管课程之间也有前后顺序的时间安排,但在课程内容上依然缺少整体性与系统性,不能以宏观的高度来把握课程体系的连贯性,课程建设仍然局限于单门课程进行.这种局限性对专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它更多地保证了单门课程自身知识结构的完整,以及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的合理性,但缺少对于课程体系的整体考虑,容易出现课程知识点重复与衔接不畅等问题,如《平面构成》与《装饰图案》两门专业课,在图案的造型法则这个课程内容上,有知识点重复的现象.除此之外,授课教师在单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各自为政,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往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迷茫与困惑.
1.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趋同,缺乏学科的交叉融合:目前中国每个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几乎都如出一辙,表现出很强的趋同性,平面设计专业也不例外.与此同时,由于缺少课程建设的整体性考虑,因此,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形成传统的“从一而终”的单学科观,缺乏学科的交叉融合,容易形成僵化、保守的观念意识.专业课程之间的重复性内容教学情况比较严重,造成教学与市场脱离,书本中的知识缺少务实、贴近市场的案例,实践性较差.课程设置上的趋同与课程结构的狭窄造成学生知识结构重叠单一,与市场脱节,不能迅速适应综合性的设计服务需求,缺乏对专业方向的定位以至于没有找准目标而作努力最终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
1.3 教学模式的“陈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平面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类似,实施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建构策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绝对主体,在传授方法上,教师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授的内容仅仅是教材上的知识点.在这种传统的教学背景下,过分强调知识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往往忽视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造成教师过于重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轻视社会实践,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离,成为僵化的教条,抹杀了知识的生命力,造成“教的无用,用的不教”.而且,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较为保守,严重缺乏创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现成知识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因此,中国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急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课堂教学新模式.高校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从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积极构建知识探究课堂.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不断拓展课堂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中的功能与作用,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好教材知识的同时有余力去探究、挖掘与之相关的新知识.
2 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与教学改革的意义
课程群的构建,可以有效地协调各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是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大实践力度,以提高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综合艺术素质及适应能力为主线,并根据课程中能具有完整教学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强化课程之间的整体联系,尽量剔除相关课程的重复内容,采取分层专业教学,因材施教,加快人才培养速度,进而构建成一个具有互动连环性强、系统性开放、集约化、教学成员团队化等特点的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并能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这样的课程群构建有利于克服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某一门课的完整性与独立性,忽略了课程之间内容的衔接和整体优化而导致的课程部分知识与技能交叉重复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3].现如今中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抓手、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主线,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结构体系.与此同时,教学改革也对高校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的发展使中国高校的教师不再只是扮演专业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是要更多地参与到社会与市场经济当中去,成为社会和市场经济的知情人和参与者,及时了解并掌握社会与市场发展的新动态、新知识、新问题,只有通过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教师才能从中得以锻炼与提高,才能更好更有效率地推动高校教师采用新而务实的方法与手段参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团队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3 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与教学改革思路
3.1 课程群构建以及教学改革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应该以平面设计专业所处的学科背景、区域背景、培养目标与定位等多种综合因素为出发点,制定出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专业培养方案,避免出现由于课程结构的不完善与知识内容的趋同而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不高,适应能力不强的情况.中国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应当通过课程群构建与教学改革,转变自身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并以“大课程”的整体意识优化课程内容设置与布局调整,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强化素质能力培养,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团队间协作,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使平面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任务得到衔接贯通.
3.2 以整体意识优化课程设置,大力推进课程群建设:中国高校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型的现代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对课程群构建的认识,站在整体意识的高度对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再构建.以课程的整体功能为目标,对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与升级,着重于专业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系列课程建设,强调课程内容、体系的整合,以达到课程之间统一协调的良好效果.进一步加强渗透应用性的教学方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和综合素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抛弃传统式的脱离社会实践的纯理论和技法的教学,转向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总体的把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融入市场,迎合市场需求,学会在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重点在于理清课程结构的逻辑顺序关系,构建目标明确的培养方案,对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整体地权衡与把握,合理化统筹安排课程设置,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课程群构建过程中,不仅要尽可能地避免像课程内容重复、知识界限模糊等问题,还要形成课程之间彼此照应、层次分明的课程结构.目前中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相对独立的,例如:招贴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等许多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相对较为独立,尤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因课程之间缺少连贯性与整体性而出现知识内容上的间隙与隔离.课程群构建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并在众多专业课程中提取二到三门课程作为主干课程,如招贴设计、VI设计、网页设计等,进而以此为核心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化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结构,及时整合教学内容.
3.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更好、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首先,在整个大的课程体系中,不同的专业课程之间需要建立更加清晰的逻辑关系;其次,要使学生意识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的叠加,而是整个“大课程”的、更加系统完善的知识内容.如此以来,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备课的工作量,以往授课教师只需准备自己课程的知识内容即可,而现在不仅如此,还要积极地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授课老师相互沟通并协调,进一步梳理课程内容,教师逐渐由单独备课转变为集体备课,这样一来,更有利于统一认知,统一进度,能够有效降低教学的失误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自身素质,因此,团队合作将成为教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中国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担负着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重任.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建设模式,平面设计的课程群构建顺应了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1〕张继东.设计课程群构建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J].北京:文艺争鸣,2011(2):175.
〔2〕王宙川.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8.
〔3〕韩鹏.夯实《资本论》课程教学基础地位的理论思考[J].北京:当代经济研究,2011(4):74.
〔4〕于浩.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长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3):160.
J524
A
1673-260X(2014)10-0027-02
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2jyxm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