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通选课的思考
——以《西游成长论》为例
2014-03-29李慧玲
孟 亚,李慧玲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党委组织部,重庆 400065;2.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重庆 400052)
《西游成长论》是我们开设的一门大学生素质教育通选课程。该课程是从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出发,以《西游记》(原著)的情节和案例为主要分析文本,来领悟、诠释成长的道理,而不是以文艺的眼光,评点《西游记》;也不是以考证的方法,研究《西游记》;更不是以戏谑的方法,调侃《西游记》。简言之,《西游成长论》是讲西游之路中的成长,是领着学生,从《西游记》中取成长经的一门课程。对该课程如何架构、如何建设、如何教学,我们有一些初步的思考。相信这些思考应该可以为大学开设素质教育通选课,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一、通选课如何定位
素质教育通选课必须面向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学生,着力于启发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人文与科学素养、培养基本核心能力。也就是说,通选课在定位上必须突出一个“通”字,体现基本性、主体性和整合性。《西游成长论》,正是这样的一门课程。
1.基本性
《西游成长论》的课程内容,体现了人文社科知识领域里经典、重要的元素,适宜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习,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成长是一个绝对开放的话题,每名大学生都会有话说,都会说出道理。因此,用老少皆熟的《西游记》讲成长,绝对“基本”,丝毫不担心学生听不懂。
2.主体性
《西游成长论》的课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所用的经典阅读、案例分析、深度讨论等方式,都是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拓展视野,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重在训练学生掌握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思维方式。成长泛指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生理的成长,也是心理的成长,更是心灵的成长;是个体的成长,也是团队的成长,更是组织的成长。这一过程,每名大学生虽然都有切身体会,但更需要让他们明白:成长的关键是,看到能否悟到,悟到能否做到,做到能否坚持,坚持能否持久,持久能否有成。从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是让他们去学习、思考、领悟如何去自我发现:审视自己、认清自己;如何去自我定位:定位自己、发展自己;如何去自我实现:挖掘自己、突破自己。
3.整合性
《西游成长论》就是鼓励打通学科专业分界,注重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涉及文学、管理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大小多种学科知识,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知识整合、思维迁移和多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因此,该课程充分体现了整合性的特点。
二、通选课如何选“点”
如何实施将“成人”教育与课程的内容设计有机结合,我们认为,这是开设一门通选课的重点和难点。对我们这门课而言,这个“点”就是要搞清三个问题:一是《西游记》与成长有何关系?二是《西游记》与组织行为学有什么关系?三是为什么学生可以从《西游记》中取成长经?
(一)《西游记》是教人成长的一部奇书
《西游记》是一本讲什么的作品?几百年来,人们对《西游记》主题的理解千变万化。有说是劝学的,有说是谈禅的,有说是证道的,有说是通《易》的,有说是“农民起义”的,有说是“幻想喜剧”的,有说是“游戏”的,有说是“童话”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单从“教”字出发,佛教徒说它是一部教人成佛的书,道教徒说它是一部教人修道的书,儒家信徒又说它是一部教人成圣贤的书。但不管怎样,教人成佛也好,教人修道也好,教人成圣贤也好,都是教人成长。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持何种观点,大家似乎总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从成长角度解读《西游记》,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正如有论者所言,《西游记》讲的是“成长与救赎”[1]、“成长的童话”[2],“往小了说可以启发人们用另一种目光来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进而反思现实生活;往大处讲可以透视影响我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的文化根基。”[3]就连曾在张纪中版《西游记》中扮演过孙悟空的演员吴樾,干脆就说:“《西游记》是孙悟空的成长史,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史。”因此,学生从唐僧师徒四人及其这个“最佳团队”一路坎坎坷坷、热热闹闹的历炼中,可以学到、悟到许多成长道理。
目前,人们对《西游记》的解读或分析,主要有三条路子:一是学术研究路子,学术刊物上多见,说理有余,受众太小;二是“心灵鸡汤”路子,“畅销书”上多见,借鸡生蛋,有点牵强;三是戏谑调侃路子,网络上多见,好玩有余,“正经不足”。与这三条路子相比,我们是在忠实《西游记》原有脉络、故事和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提炼、总结、加工,然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成长智慧,会使我们“这锅菜”更有味道、更有营养、更利于学生吸收。
(二)《西游记》是组织行为学典型案例
我们用组织行为学的框架和观点,对《西游记》进行联想式解读,是站得住脚的。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为组织各阶层的个体与团队提供已经增值过的知识”[4]。从这层意义上说,组织行为学也可以看作是专门教成长的,因为它所探讨的个体、团队、群体或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也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促进团队成长。[5]它所关注的焦点和核心课题,包括个体行为中的各类人格特征、态度和满意度、动机、学习等因素,群体行为中的团队、沟通、领导、冲突等因素,组织系统中的组织环境、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等因素,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管理者以及潜在的管理者开发他们的人际技能”[6]。
而这些因素,《西游记》里不仅全有,而且绝对精彩。难怪有研究者直接把《西游记》看作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组织行为和性格类型的文学作品”[7],认为它就是把心理学、成功学、团队文化以及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的内容集大成的一部作品。《西游记》中这几名主角的成长、救赎之路,特别是第一男主角孙悟空,从猴到妖,从妖到仙,再从仙到佛的成长故事和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不断克服人性、人格诸弱点而最终修炼成斗战胜佛的,堪称励志模范,有太多可借鉴、可学习之处。而师徒四人组成的取经团队,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过程,也是一个团队成长的经典之路,是讲团队成长的“经典案例”。
(三)《西游记》是从“误”到“悟”的救赎式成长
“误”和“悟”是《西游记》的两个关键词。所谓悟,就是领悟、感悟、觉悟、大彻大悟的意思。“悟”字拆开来看,是“吾+心”,也就是“我心”对世事的理解以及“我心”如何想、如何做的过程。这一过程,毫无疑问就是成长的过程。悟,虽然是自我的悟,但其过程,却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被动的悟,就是救赎,就是从“误”到“悟”的成长。谁都会犯错,但关键看能否觉悟,觉悟后能否改,改之后的结果如何。唐僧师徒四人都是“戴罪之身”,都犯过或轻或重、或大或小的错误,即使在取经过程中,也还在不停地犯错误。最后,他们通过十四年从“误”到“悟”的取经救赎之路,经过九九八十一难,都获得了成功。
唐僧的三个徒弟,法名里都有一个“悟”字。无法无天的悟空,要悟“我之空明”,教人学会如何修心;醉迷声色的悟能,要悟“我之大能”,教人学会如何修能;杀人如麻的悟净,要悟“我之澄净”,教人学会如何修本。而修心、修能、修本,都是学生成长、成长、成功之必需。
(四)《西游记》直接讲明了一些成长的基本法则
《西游记》是一部以结果论成败的书,西天取经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直都是紧紧地围绕着“如何成长”、“如何成功”这条主线来写的。《西游记》中的成长、成功,主要是用功果、功劳、功绩、前程来衡量的,并非简单的好人坏人“二分法”。这种没有说教式、灌输式的成长法则,对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成长,更有实际意义和借鉴价值。《西游成长论》就需要把这些实实在在的成长法则,比如能力、合作、坚持等,讲给学生们听,由他们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去思考、领悟。对能力,《西游记》展示给我们的是:成功,不仅需要能力,更需要核心能力。你是精英,就学孙悟空,你是卖苦力的就学猪八戒,既不是精英,又不肯卖苦力,你可以学沙和尚紧跟着有望成功的团队。总之,有什么长处,使什么长处。对合作,《西游记》展示给我们的是:成功需要合作。唐僧靠徒弟保护,徒弟靠唐僧解脱,彼此扶持,各成功果,合作得以成功。如来靠取经团队,传经得以成功,取经团队靠如来封授得以成功。成功是互利双赢的。对坚持,《西游记》展示给我们的是:成功没有什么高深的秘诀,就是一个“汝今能持否”的“持”字。唐僧本打算三年左右完成取经大业,结果却用了十四年,这十四年要靠坚持,其中的任意一个时候,他只要一放弃,就会彻底失败。成长路上,无论有多少妙招、捷径,最后都要靠坚持。
(五)《西游记》所描绘的奇幻世界和现实社会有相同的成长土壤
《西游记》写的是出世的题材,表现的却是入世的思想。书中写的是仙魔鬼怪之故事,但用的却全是现实社会之情理,处处透着俗世的平实与朴素,与现实社会有着相同的成长土壤。在我们看来,原因有三:一是《西游记》本身就是一本“民间故事汇编”,绝对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故事中的许多人和事,历史中虽确有其人或其事,但很难一一对照。既是群众之事,我们自然可从中领悟、借鉴一些“我们身边”的成长智慧。二是《西游记》中千姿百态的神魔世界是错综复杂的世俗社会的幻化。正如著名政治学家萨孟武先生所讲:“仙佛怎么样,魔怪怎么样,常随各国社会情况而不同,而吾人由于小说所描写的仙佛魔怪,亦可以知道各国的社会情况。”[8]正与鲁迅在论《西游记》时称其“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是一致的。所以,《西游记》所描绘的文化背景、社会生态、成长环境等,与我们当今现实世界中的环境并无多少实质区别。可以说,彼时和此时、彼地和此地有共同的成长之根、之土壤。三是从《西游记》用词的小细节上,也可看出这部书绝对“接地气”。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统计出《西游记》中出现的带有明显口语化、俗语化的词汇就有近400个之多。[9]可见,《西游记》将深刻的道理通俗化,用连小朋友也喜欢听的故事加以阐述,看起来虚幻无比,却又令人感到极其实在。而这些真情实理,恰恰是成长必需的环境或土壤,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故事,不管哪个时代都是这样。
(六)《西游记》的成长故事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读者群或观众群可能是最广泛的。原因很简单,《三国演义》笔下的杀伐征战,《水浒传》笔下的江湖恩怨,《红楼梦》笔下的情感纠缠,都需要更加成熟的心智才能理解和体会。民间有一句俗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说的就是这意思。但《西游记》却是老少皆宜。例如央视版《西游记》,当年播出的时候就创下了空前绝后的89.4%的收视率,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经典作品。总之,《西游记》以拥有这么多读者和“粉丝”的小说为案例讲成长,应该很容易让学生听懂、记住,引发他们联想、共鸣,促使他们思考、领悟。
三、通选课如何架构
1.内容选择
大学生素质教育通选课,一般是教师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根据本校所需、学生所需,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学术方向和兴趣所在而开设的延伸课程。通常情况下,内容需要自己建构,教材需要自己编定,在开课之初并无成熟、成型的教材。因此,我们认为,通选课的内容选择,要强调符合素质教育导向,因应学生需求和本校需要,在延伸本人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基础上,由自己选择和建构,自编全面、系统的教材或讲义供学生选学参考,而不能为讲而讲、片面零碎,更不能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对《西游成长论》这门课,在无现成、直接的著作或教材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初步构建了5篇19章共30万字左右的较为全面的课程体系,具体分为个体行为与成长、群体行为与成长、组织行为与成长和《西游记》中的成长智慧百则等内容模块,为教学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2.任务考虑
与专业课相比,通选课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为目的,所实施的是“成人”教育,所强调的是通识而非专精。《西游成长论》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比较系统的学习,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西游成长故事中,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目标,主动思考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与成长的诸多关系和道理,然后能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成才、成功。
3.方法运用
与专业必修课相比,作为主要由学生自主选择、选学的课程,通选课对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要求其实更高。原因很简单,在众多通选课程中,学生选不选,绝大多数是由学生而非教师决定的。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在保证“有意义”的前提下,尽量使教学过程“有意思”,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来组织教学。《西游成长论》正是定位于此,并为之努力的课程。这门课不仅运用经典阅读法、课堂讲授法、提问讨论法等常用教学方法,还要运用案例分析法、视频展示法等更形象、更直观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有“百家讲坛”式的通俗普及,还要有“学究探秘”式的启发提升,在“HOLD”住学生的前提下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纪人.成长与救赎——《西游记》主题新解[J].江西社会科学,2007,(12):56.
[2]陶淑琴.成长的童话——《西游记》主题另解[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09,(2):59.
[3]崔岱远.看罢西游不成精[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4.
[4][美]赫尔雷格尔等.组织行为学(第九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6]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成君忆.孙悟空是个好员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8]萨孟武.《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1.
[9]王毅.《西游记》词汇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