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低速复苏下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2014-03-29吴瑾
○吴瑾
(江苏科技大学商学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规模和实力逐步发展壮大,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已发展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贸易中,民营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增长点,进出口规模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并不高,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加之当前受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债务和经济危机影响,大家对世界经济的前景普遍表现出较为悲观的情绪,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经济下行长期持续。2013年2月俄罗斯举行的G 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中就称:“由于政策不确定、私人去杠杆化、财政拖累、信贷中介受损以及全球需求仍处于再平衡过程中,全球经济继续表现疲弱。”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出口企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出口增长速度不断下滑、经济效益恶化。在这种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更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以使自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一、近年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概况
最新的《中国对外贸易民营500强企业研究报告》中指出,2002年至2011年,我国民营企业的外贸规模一直以稳定的速度增长,尤其是2011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0212.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36%,这一增长速度高出同期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13.5个百分点;其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额的28.4%,这一比重比2010年提升了2.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为6217.9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2.75%。到2013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占比已提高到41.5%。这一系列数据说明民营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已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
2014年下半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受世界经济低速复苏的影响,发达国家需求的微弱回升对我国出口拉动有限,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对我国出口也将带来不利影响。我国民营出口企业遭遇了较大的冲击。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稳增长的难度较大。因此,为了使冲击降到最低,就要在提升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上下功夫。影响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因素既有来自企业外部的,也有源于企业内部的。其中,影响民企出口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一方面是政府服务不规范、融资相对困难等;另一方面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设置贸易壁垒等。而制约民企出口竞争力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企业质量管理薄弱,管理者质量意识模糊,缺乏开展跨国经营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等。外部因素是企业无法左右的,因此就需要企业从自身存在的问题着手,不断完善自我,以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二、影响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因素
1、来自企业外部的主要影响因素
(1)融资相对困难。资金来源少、融资相对困难仍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下,银行的贷款仍然是“唯成分论”,即银行的信贷政策立足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民营企业虽然重视,但鉴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国有大中型企业弱,加之商业银行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为了降低风险,银行对民营企业融资过于谨慎。另外,当国内经济形势过热、通胀压力较大的时候,政府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商业银行的放贷规模,这种情况下主要减少的就是民营企业的贷款额度。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对资本和资金有着较高的要求,融资困难会牵制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步伐,严重影响其出口竞争力。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企业还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挑战。在欧债危机、全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的形势下,美欧等国向外转嫁危机的意图愈加明显,贸易摩擦政治化倾向不断抬头。2012年上半年,欧盟征收碳排放税、对我国无线通讯设备及光伏产业的调查等,还有美国、巴西等国家针对我国出口摩托车轮胎、无缝钢管和卡客车用轮胎等产品启动一系列反倾销调查。针对我国进行贸易调查案件持续增多,我国已连续18年成为贸易摩擦最多国。与此同时,欧盟为了更加强有力的保护经济体所属国制造的产品,正在大幅度调整贸易政策和规则,这将使“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欧盟遇到更多的贸易调查,中欧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可能进一步加剧。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已成为许多国家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最好手段。这使我国民营出口企业深受其害,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在海外的发展。
2、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
(1)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缺陷。管理是民营企业的薄弱环节。在管理方式上,目前一些企业仍然采用家族式管理方式,家庭的内部成员在企业中占很大的比例,造成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没有分开。这样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首先,缺乏科学、健全的管理机制。在组织、人事、财务会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缺乏严格规范。其次,面对陌生的国际市场和经济环境,民营企业缺乏市场研究,缺乏或不具备深层次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的知识。不可否认,这种管理方式在企业发展初期对企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来看,企业的决策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严重阻碍企业扩大规模、开拓经营范围,会极大地限制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
(2)缺乏开展跨国经营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跨国经营要具有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惯例、掌握多门外语、懂得现代企业管理和国际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跨国经营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部分民营企业在从事出口贸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民营企业尤其是从事对外贸易的民营企业,要想提高其出口竞争力,必须要有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国际经贸复合型人才。加入WTO后,这个问题愈发的凸现出来。有些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好,但由于外语能力有限,导致一些机会的丧失。另外,大部分民营企业不熟悉WTO的有关货物贸易法律、反倾销、反补贴法、知识产权法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等的相关知识,导致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在遭遇以反倾销、以技术和安全为借口的贸易壁垒案件时处于劣势地位。跨国经营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我国民营企业扩大跨国经营规模、提高跨国经营水平的最主要制约问题。
(3)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依然在低成本、低附加值上谋求粗放型和数量型出口扩张,主要以价格优势取胜,缺乏技术创新,这样在国际市场上容易遭受到反倾销调查,加大了外贸风险。此外,大多数民营企业以轻工、食品、纺织品、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为主,缺乏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没有大规模进入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领域。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长期复制、仿制国外产品,出现大量“山寨”产品。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出口竞争能力的提高,使我国众多的民营企业在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时,陷入困境。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
三、“苦练内功”以提高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
影响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外部因素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并且国内所有民营企业均会受到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影响民企出口竞争力的内部因素是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因此要想在对外贸易中从众多民企中胜出,就需要企业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加以改进。
1、加强管理者质量管理意识,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质量的产品、合理的价格、周到的服务是赢得顾客的前提条件。因此,最高管理者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质量管理意识,认知质量管理与企业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引导员工,并让所有员工都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要意识到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要想站稳脚跟,必须要过“质量关”,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为此,企业要多研究并熟悉所生产产品的国际质量标准和规范,加强质量意识,在产品的性能、包装、款式、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上注重质量。要意识到,要想生产出达到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产品,缺少或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以的。低成本、低价格、低质量的产品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利益,民营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屹立不倒,必须要生产出具有高质量的产品。
2、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使其合理有效。首先,职能部门的数量必须符合企业正常运行的需要,不能多设也不能少设;其次,每个职能部门所有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有明确的界定,并落实到个人;另外,各作业流程的前后顺序必须合理,从哪一个部门开始到哪一个部门结束,必须合理安排,使用标准化的程序组织传递信息。
合理的组织结构需要管理制度、流程来填充、细化和完善。民营企业不管规模大小都应当有一个完整的运作体系,应当建立和完善包括财务制度、酬金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信用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比如建立并完善保障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等,最终使我国民营企业逐步建立现代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为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
民营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顺利前行,就要根据自己的经营和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培养和留住人才。尤其要充分重视引进和培养精通国际经贸规则和惯例、国际贸易、管理、技术、外语、法律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企业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人才的招聘、保障机制、激励手段上下功夫,制定一整套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很快,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稍不注意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企业还要注重对员工进行后续培训。另外,在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同时企业还要考虑留住人才的问题,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合理的收入分配等,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观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效益。
4、增加研发投入,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条永远不变的市场竞争规则,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只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才能使企业走在国际市场的尖端。民营企业要突破自主创新的制约瓶颈,不应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应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增加研发投入,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创新必须要有步骤地、循序渐进的进行。民营企业可以在对市场、自身能力和合作伙伴做出正确的评估后,制定技术创新战略。首先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现代生产技术为我所用,然后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技术,同时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中心,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用于基础研究、跨行业研究、重大项目支持,加强国际间技术创新的协调与交流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最终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5、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环境影响下,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不单单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促进社会的繁荣,关心社会大众的生活环境,即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家的培育和倡导,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发展品牌战略的基础。努力塑造企业精神,增强团队意识、进取意识、忠诚意识,以促进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发挥员工潜力,使员工同心协力,共同为企业的发展献计出力。鲜明的理念和独特的文化氛围会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敬业精神,这将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6、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市场多元化
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实现市场多元化。若过分依赖某一个市场,会使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受制于该市场的发展状况,一旦这一市场出现危机,那么企业就会受到很大的牵连。2008年底的美国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债危机对我国部分外贸企业的巨大打击就是现实的例子。因此,要摆脱对境外单一市场,或者单一经销商的过渡依赖。除了在发达国家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外,还要积极开发非洲、拉美欠发达国家市场,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出口多元化市场,这样当一个国家或区域市场发生风险以后可以转移到其他市场,即采取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策略,分散外贸风险、减少经济损失,从而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增强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整体实力。
[1]虞忠平: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2011(6).
[2]叶笛: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转型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
[3]吴兆喆:中小民营企业管理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