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心理理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4-03-29杨虎民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理论模块

杨虎民

(阜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 阜阳236037)

儿童“心理理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虎民

(阜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 阜阳236037)

儿童“心理理论”已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的一个热点和前沿问题,本文对儿童心理理论的本质含义、理论学派以及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心理理论;影响因素;家庭因素;文化因素

1 问题提出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第三个浪潮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是有关儿童“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探究.从在一般意义上来说,所谓的心理理论就是指儿童具有 一种按“ 信念 ”、“意图 ”、“愿 望”等来 解释 人的 行 为 的 常 识心理学[1].Premack和Woodrlaff于1978年在对黑猩猩的研究中,第一次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概念,之后,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针对儿童心理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本文主要介绍心理理论的主要学派以及影响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因素.

2 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学派

2.1 理论论

理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尔曼(Wellman)、戈普尼克(Gopnik)和梅尔佐夫(Meltzoff)等.理论论认为儿童在最初并没有关于心理状态的相关知识,而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步建构起心理理论,然后据此来阐述自己的心理状态或别人的心理状态.显然,理论论研究者认为儿童对别人心理状态的认识与理解在本质上就如同是理论化一样的知识体系,与一般的科学理论具有相同性质的本质特征,它们能解释、描述和预测他人的行为与意识状况.理论论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假设:一是科学家、成人或和特定年龄阶段儿童能利用一种内在性的概念结构去解释、描述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二是这种心理认识的发展机制是一种理论形成的过程,与其它任何科学理论建构具有同样的过程[2].显然,理论论特别强调经验对儿童心理理论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有的学者也把理论论称之为建构论. 2.2模拟论

模拟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哈里斯(P.I.harris),他认为儿童具有一种能使用自己特殊心理资源来模拟他人行为与意识的能力.模拟论认为儿童之所以能够模拟他人的行为与意识,其中最关键的前提条件就是儿童必须意识到在心理活动中,自己与他人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都是具有等同价值的主体.这样儿童通过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主观认为自己与她人具有相似或相同的行为与意识,然后通过不断地仔细观察和内省,逐渐加深对这种等同关系的认知与理解,最终,儿童形成自己体系化的识别与理解他人的心理知识.这样他们就能准确判断他人行为与意识进一步发展的轨迹.模拟论的代表人物Robert Gordon也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随着心理的发展,通过移情能力的逐步获得而形成与发展的.总之,模拟论既强调社会观察、替代模仿在儿童获取社会知识和技能中的重要作用,也强调儿童个体经验的改造对其知识和技能促进作用;模拟论认为儿童通过内省观察来掌握自身的心理状态,然后通过激活模式把个体对他人的看法、意见和观点投射到别人内部心理状态之中.

2.3 模块论

Leslie和Baron-Cohen是模块论的代表人物,模块论关注的关键问题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起源的.模块论主要从儿童的天赋来说明其心理理论是如何形成与如何发展,该学派的研究者认为儿童心理理论不是其后天社会经验的积累所导致,而是儿童的一种先天的内在能力,从个体出生那一刻起,个体的神经系统便有了以模块形式存在的心理理论,只不过此时的发展水平较低.之后,当儿童的这些先天模块化机制在神经生理上逐步发展到成熟之时,他们就可以自然的的获取识别和判断他人心理的能力.Leslie认为儿童天生具有3个模块化机制:一个是身体理论机制模块,另外两个模块都是心理理论机制模块[3].显然,模块论主张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只不过是个体特定生物机能逐渐成熟的过程而已.这种只强调生理因素,而忽视社会因素的观点有明显的局限性.

.2.4社会文化结构理论

社 会 文 化 结 构 理 论 的 主 要 代 表 人 物 是Lilard和Trevarthent.最先提出社会文化结构理论的是Lilard,他认为儿童的社会文化经验在其心理理论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认为儿童并不是在真空中来形成自己的行为,儿童所处的环境中对其行为的形成至关重要,儿童是在自己所属的整个文化背景中来学习并揭示人类 行为的方法[4]. Trevarthent研究发现,如果婴幼儿与看护者之间能形成积极的关系,则会促进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反之,则对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起阻碍作用.

2.5 认知论

认知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Tager-Flusberg和Sulliban.认知论认为心理理论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成分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成分是儿童对自己、别人和人际关系的感知,主要包括能区分主体和客体、对他人的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语言表情所反映的真实内心世界进行迅速的识别与判断.如果儿童当从他人的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信息迅速判断与识别其想法、心境等心理状态时,他们就会自动地使用社会知觉.另一个成分是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成分涉及的是个体在社会层面对事物的认知加工状况,儿童能在头脑中对他人的意识与行为进行准确的表征和推理加工,例如错误信念任务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社会认知案例[5].

总之,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众说纷纭,但不能因为观点不同而彼此否定.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辩证的分析并进行综合应用.

3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

综合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同伴关系的影响

研究发现,同伴关系的状况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Watson(1999)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论水平与同伴之间的积极交往呈正相关.那些具有良好同伴关系的儿童,他们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也较高,反之,则很低. Slaughter(2002)等人研究表明,在人际关系中,那些受别人欢迎的儿童大都比那些受别人拒绝的儿童能够更好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认知与理解别人的行为与意识.Badenes(2000)等人研究表明,4~6岁受别人拒绝的儿童与受欢迎组和一般组相比较,他们在欺骗任务和撒谎任务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相对人群.因此,通过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发展其“心理理论”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家庭成员与背景因素

研究发现,家庭成员的数量多少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有紧密关系.家庭规模之所以能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主要原因是拥有家庭成员较多的儿童自然而然机会与周围的亲人进行较多的交往与沟通,这种积极的人际交往则能有效促使儿童具有较高的洞察别人的意识与行为能力.Perner(1994)等人的研究显示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与他们所在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多少关系密切,两者呈现显著相关,但是错误信念任务与儿童拥有哥哥、姐姐的数 量 或 弟 弟 、 妹 妹 的 数 量 则 没 有 显 著 相 关.Jenkins和Astington(1996)研究也发现家庭成员的数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对错误信念的认知与理解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除此之外,研究发现来自经济状况好的儿童比来自经济状况低的儿童对于社会理解、情感表达等方面会表现出更高的发展水平;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水平对儿童理解谬误信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3.3 亲子之间的言语交流

Bartsch和Wellman(1995)研究表明,如果母亲喜欢谈论愿望,会使儿童较早的与其母亲发生认知或愿望冲突,那么他们就能比同龄人更早地、更多地提及信念问题.Mark和Maureen(1998)研究表明,儿童年龄与其使用有关心理状态术语呈线性关系,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有赖于父母较多地使用心理状态言语来回应儿童的程度.在最近,Douglas和Candida研究发现,仅仅参与亲子读完内容的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比参与亲子共读并讨论的儿童的水平要低.

3.4 儿童言语水平

研究发现,儿童言语能力影响着其心理理论的发展. (Taylor,1997;Cutting&Dunn,1999;Bosacki,2000)研究均显示,儿童语言发展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水平.由于有关儿童心理理论的所有测试都需要实验者用语言来给被试呈现实验材料,那些具有较高语言能力的儿童能很快完成测试,反之,则很难顺利完成.可以说,儿童具有较高语言能力是其能否顺利通过相关心理理论测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研究显示儿童能在获得自己语言之前就能够准确对别人的意识与行为进行较好的认知与建构.这可能原因在于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的思维水平.

3.5 假装游戏的影响

假装游戏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的游戏方式,研究发现儿童假装游戏的能力与他们认知能力、社会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游戏能帮助幼儿理解现实与心里的不同.因此,有人认为假装游戏影响着心理理论的形成,是其形成的动因.Youngblade和Dunn(1995)探究了心理理论与假装游戏之间的关系,把50名33个月和40个月的幼儿与他们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假装游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早期参加社会性假装游戏次数较多的幼儿对别人情感和信念的认知与理解具有较高的水平,反之,具有较低的水平.显然,这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Lillard(2001)研究表明,假装游戏能帮助儿童理解个体心理状态和周围现实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假装游戏可能是心理理论发展的部分原因.

3.6 文化因素

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多种多样,因此,他们可能对别人心理与行为的认知也就具有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正如Bartsch和Wellman(1995)研究表明,儿童理解别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是大致相同的,但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不同个体与种族对自身心理所形成的看法、观点或印象则是不同的.

〔1〕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第329页.

〔2〕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第339页.

〔3〕Leslie,A.M.Pretending and believing issues in the TOMM[J].Cognition,1994,(50):211-238.

〔4〕Angeline,L.(1999).Developing a cultural theory of M ind:The CIAO approach[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9,(8):57-61.

〔5〕王惠萍,张劲松,徐伟.儿童心理理论 的研究进展 及其发展前 景[J].鲁 东 大 学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08,25(8):82-85.

B844.1

A

1673-260X(2014)06-0078-02

本文系“地方高师院校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教研项目系列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理论模块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