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规范与创新并重
2014-03-29彭伶
○彭伶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建立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已成为当前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决定其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方针,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本科教育将更多地强调基础理论和应用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如何改革以适应这一要求,是一个值得探讨和交流的课题。
一、规范和创新实践教学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
1、规范性是保证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实践环节突出学生自主,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特点,要实现完全规范性是有难度的。实践环节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涵盖课程内的实验及应用型环节、专业性技能训练环节、综合性实习环节等多个层次,涉及到前期统筹规划、过程管理与执行、后期考核评价等方面,包括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共同提升。因此,必须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核心,构建规范的课程体系、管理体系和执行体系。建设好一个规范的系统工程,对于金融学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创新性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源泉
金融实践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金融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高等金融教育提高金融人才素质。90年代至今,金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培训学生掌握必备金融知识、获取金融从业资格是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适应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模式和业务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创新教学思路、内容和手段,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更好地促进其成长成才,是人才培养更深远的目标。实践教学是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及专业素养提升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创新与金融业的革新及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对于提高金融专业教学质量、实现“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业资格+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范实践教学的主要方面
通常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内实验和课外集中实训实习两个部分,分别有相应的教学管理要求,但是在内容体系、管理和执行上都需要加强规范建设。
1、创建多类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实验(上机)旨在训练学生在业务流程操作、观察和分析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完成实验报告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作风,是加强学生对证券投资、商业银行、保险等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的重要手段。教学必须明确各个课程的具体目标,理清各个实践项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保证体系内各环节之间的连续性、系统性、相互协调性和衔接性。例如投资理财课程实验与专业技能训练中的理财规划设计都是与理财相关的实践环节,但是前者注重于对理论的验证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后者侧重于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增强。
集中性实践教学由“基本素质和技能培养、专业知识运用与实践操作、专业综合设计、职业适应与创新”的递进式教学体系组成。低年级阶段,通过认识实习、财务会计等基础实训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中期由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核心课程的专业设计、学年论文写作和考证培训,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高年级阶段组织综合实训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项目,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小综合再到大综合,由低到高逐级递进整合,分阶段进行,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2、建立良性互动的管理和执行体系
实践教学过程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规范有效的管理和执行体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管理和执行并不是生搬硬套冷冰冰的规则,而应该有尺有度有互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与学生互动。实践教学本身的灵活性往往导致重两头轻中间,即前期计划和后期评价考核较严格,中期实施较宽松。实际上,教学任务从安排到完成的各个阶段,都应与学生进行切实交流和沟通,使其明确实践目的,确保实践效果。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期间的反馈信息,及时掌握学生所需和所思,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实践中让学生的自我管理、职业沟通、创新等核心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的现实表现和未来发展的融合。
第二,与自己互动。教师是管理方式和执行手段的实施者,实施是否到位和有效与教师的把控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因地因时制宜。通过广泛调研制定科学规范的实验大纲,编写实用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实训教材,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考试,进行产学研结合的课题研究等,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业务能力。通过实时的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思考工作中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切忌停留于表面和形式。这样,教学活动才能给教师带来满足感和价值实现,获得持续发展和成长的动力及方向。
第三,与教学载体互动。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场所,实验设备和实习岗位是重要的教学载体。对实验设备定期检测,评估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硬件软件的有效运行。对实习基地持续追踪,针对校外实习缺乏学校监督,实习机构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实习目的、要求和任务的情况,教师要定期到实习单位进行走访,了解实习岗位要求及学生在岗位的表现,同时对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以确保实习的效果。
三、创新实践教学的主要方面
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创新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和手段与之配套,大胆的教学改革探索非常有必要。
1、实践环节整合与再造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往往围绕理论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占主导,实践环节为辅助,重横向拓宽,轻纵向深入。这不仅易导致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效率低下,而且易出现课程割据状态,不能适应金融学学科综合发展的需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因此实践环节要体现层次性和综合化特点,既要实现课程实验、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实习等各环节的衔接,又要避免低效的不断重复。应将实践环节整合为必备理论知识、能力拓展知识、技能训练知识的结合,使学生理解好学科的整体构架和培养目标,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例如低年级开设的财务管理课程,同期将设置财务分析课程实验,首先巩固基础,培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接下来通过与专业课程如证券投资、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财等配套的实践环节,学生将更加深入的理解财务分析技能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高年级的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阶段,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和岗位实践进一步提高综合的财务分析管理能力。
2、组织模式拓展与革新
教学组织要遵循严谨的规范,常常受限于固有的课时和组织形式,这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会造成“吃不饱”或者“消化不良”的极端效果。而且由于形式枯燥使得学生失去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实践教学要构建更加开放的平台和模块,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首先,在内容上,丰富实践菜单,提供多层次的富于设计性和创新性的项目,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地演练、研究。例如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训,操作系统中既包括单项业务练习又包括综合案例练习,涵盖了相对简单的柜台业务和更加复杂的风险管理业务,所以应该充分利用系统库分阶段分程度向学生开放。其次,在组织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模式,多采取分组合作方式,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在配套措施上,优化专业实验室管理,对于能动性强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训练。
3、教学与评估手段立体化
教学与评估手段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多层面立体化培养和评价。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方法,强化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实验实习报告写作形式,增加策划和设计内容,提高学生观察认识、信息处理及表达能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加大个体指导,以学生为具体实践项目操作主体,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评估方面,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采用多维度的测评方法。实践教学的考评应侧重操作技能的考核,主要以创新性和实用性为标准,此外还必须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工作态度。测评方法应针对实践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进行评价,最终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结果。
综上,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规范与创新之间的各种关系:第一,课程实验、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实习三类教学环节的连续性、系统性、相互协调性和衔接性,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第二,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优化整合与教学过程中管理、执行的质量建设相互促进,既实现教学组织方式的特色与创新,又保证教学规范和效果。第三,学生能力培养与教师指导能力提高相互结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实践教学质量的较大提升,使我们的学生和教师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