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北省乡村旅游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2014-03-29胡柳
○胡柳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一、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美誉的湖北省历来就是中国农业大省之一,多样的地貌类型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促使湖北省农、牧、副、林、渔五业均衡发展,也造就了区域间山水、田园、村落、农特产品以及农耕文化等乡村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为开展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的荆楚文化拥有生动多样的表现形式,少数民族文化风情绚丽多彩,民族服饰、民族婚俗、民族节日、信仰与禁忌等异彩纷呈,这些都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增添了丰富的体验元素。如此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使得湖北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禀赋,乡村旅游的开发前景十分看好。
随着乡村旅游需求的日益升温,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湖北旅游热点,全省主要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综合发展体系,湖北省现已建成乡村旅游景点1674处,其中包括武汉谦森岛庄园、武汉农业生态园、洪湖蓝田农业生态旅游区、鄂州梁子湖生态旅游区、襄樊市锦绣园、宜昌中华鲟园等六个首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家乐经营户3904家,在建乡村旅游项目76个;在农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的进展过程中,乡村旅游接待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湖北省乡村旅游在产品类型和产品层次上也有了纵深发展,从过去单一的观光游览和餐饮娱乐形式,向融观光度假、民俗宗教、购物娱乐、绿色生态、文化科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格局发展。
二、湖北省乡村旅游规划现状分析
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初期,多为农民自发经营,缺乏必要的引导、管理和规划。当地农民作为湖北省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的主体,缺乏必备的经营管理素质和必要的市场调查分析能力。缺乏整体规划的指导一方面造成了管理混乱,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引发区域间乡村旅游恶性价格竞争,而且重游率难以提高,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未经规划的散户经营造成区域旅游功能布局的不合理,最终会导致旅游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游客消费主要集中在餐饮、游览等基本消费,而购物、娱乐、休闲等高层次消费较少,难以形成良好的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甚至出现破坏乡村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乡村旅游开发,首先得有乡村旅游规划,湖北省旅游局和农业局已委托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制订了《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使全省层面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清晰了,目标明确了,但作为一个省级的总体发展规划,它是宏观的,策略层面的,各地市、县级单位甚至是具体到一个乡村旅游景点项目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都应该结合当地条件制定相应层次的规划。武汉郊区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是比较注重乡村旅游规划的,江夏区、新洲区、黄陂区、东西湖区都先后制订了针对本区的乡村休闲游专项规划,黄陂区和东西湖区的一些较大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之前也大都请专家做了规划,而这两个区也刚好是武汉市的五个郊区中乡村旅游发展最好的,这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乡村旅游规划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规划是开发的龙头,进行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首先可以避免无序开发、重复建设、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其次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和经营者旅游开发的积极性,避免因重复建设而效益低下;三是有利于景点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的相互协调。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很多蓬蓬勃勃开展乡村旅游的县还没有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处于盲目开发状态,尤其是湖北省近年来漂流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全省已开发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水域漂流线路有20多条,对外营业的漂流景区、景点32个,其中大多数漂流景区管理不顺,缺乏整体规划,标准化程度低,配套服务能力不够,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笔者曾经应邀考察过湖北省某县的一个漂流景点,投资商是在外地经商致富的本地村民,我们去的时候该项目已经开始施工,因为需要有规划才能通过政府的审批,他说他的项目已经开工了,只是需要做个规划应付一下政府,问我们能否一两万元钱给他做一个,我们认为漂流项目安全隐患较高,必须在前期测量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设计,不能随意开发。对方表示这样成本太高了,没有必要,而且耗时太长,不能赶在第二年夏天开业,就让他上大学的侄儿随便拼凑一个交给政府了事。第二年夏天该漂流景点果然开业了。当时我即刻想到:原来对安全要求很高的漂流项目可以如此粗放开发,怪不得近几年漂流安全事故频发。
发展乡村旅游,有规划比没有规划好,高质量的规划比粗劣的规划更有助于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规划当然是完全没有方向没有思路,做了规划的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国建设报2007年11月23日第7版《我国旅游规划现状特征与主要问题》一文这样评价中国旅游规划的质量:“由于旅游规划业务的独特性,规划编制单位技术队伍的复杂性,旅游规划资质单位业务在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模糊性,以及旅游规划编制技术体系的不规范和规划评审与审批的政府主管部门的多头或缺位,导致了绝大多数旅游规划编制成果的质量低下,规划的可操作性不强。”由于名校聚集,人才济济,湖北旅游规划的整体质量应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湖北省省乡村旅游规划却至少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乡村旅游规划城市化;忽视了当地村民的作用;对规划区周边环境改造欠考虑;乡村旅游项目策划雷同缺乏新意;乡村旅游规划可操作性不强等。
许多乡村的旅游规划城市化、现代化倾向明显,严重背离了凸显乡村性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旅游服务的接待设施规划上,只强调新建现代化的酒吧、宾馆、度假别墅等,忽视了对现有农舍、乡村闲置建筑物的改造与利用。许多旅游规划将色彩艳丽的城市服务设施搬到了农村景区,有的甚至以影响美观为由,将原有的农舍拆除或改建成现代化的宾馆、别墅,破坏了景区的乡野气氛和生态环境。第二,在旅游景观设计上,只强调人造景观、现代景观,忽视了农田、农舍、农民、农事活动等自然景观。例如,在景区内建造游乐园、喷泉、水泥雕塑等,使景区浓郁的乡土气息丧失殆尽。第三,在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规划上,缺乏传统的乡土文化气息,脱离了农村实际,即便有也多是一些低水平的模仿、抄袭,品位不高。这些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安排,与游客对乡野风光、生活氛围的追求和体验大大偏离。第四,在农民新村的规划设计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丧失乡土特色的城市化小区,忽视了对乡村意境浓郁、风光独特的聚落景观的构建。
三、湖北省乡村旅游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1、湖北省乡村旅游规划的制订
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以及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也是近年来乡村旅游持续升温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制定乡村旅游规划时要树立“原生态”思想。在服务设施上,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乡村农舍,在旅游景观设计上应尽量体现自然美、生态美,将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在景观设计上要尽量减少现代建筑和城市人司空见惯的娱乐设施,尽可能多地打造田园山水、古朴典雅的乡村聚落和乡土建筑。
在旅游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人才不足、旅游规划产品供需缺口很大的情况下,旅游项目策划与规划设计缺乏新意,雷同模仿问题十分严重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但是,湖北高校聚集,旅游规划人才众多,旅游规划产品供需缺口相对较小,因此在选择规划单位时要注意挑选符合资质的、以前所做规划实施效果好的旅游规划单位,并向受委托单位强调要注重旅游项目策划的创新性。湖北省广大乡村自然景观、社会经济文化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乡村旅游规划人员应加强对乡村旅游景观异质性的研究,充分挖掘当地乡村旅游景观的内涵和特色,并在充分分析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区位和客源市场、环境容量等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旅游开发模式,有选择地重点开发和创新开发,避免相互模仿,重复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应该追求可持续发展,以达到乡村地区的生态可持续、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及乡村经济可持续,从而使得乡村旅游能取得经济效益,资源能得到有效管理,社区文化个性得到有效维护。
此外,乡村旅游规划人员必须根据景观类型和交通条件,协调旅游开发中乡村旅游景点之间、乡村旅游景点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的衔接,充分利用传统旅游景点知名度高的优势,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带动乡村旅游朝品牌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2、湖北省乡村旅游规划的实施
再好的规划做好以后不实施不执行,有等于无。有些地方做规划纯粹是为了应付,为做规划而做规划,专业规划人员精心设计的规划被扔在一边,依旧和做规划之前一样随意、盲目开发,正所谓“规划规划,纸上划划,墙上挂挂”,这种做法也极大地伤害了规划人员的积极性,也不愿意花费很多的心思和精力做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乡村旅游规划了。
因此,一方面,规划委托方既然请专业人员做了规划,就要认真组织实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让规划指导当地的乡村旅游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旅游规划人员也应该在制定规划时更加注重乡村旅游规划的可操作性和规划实施效果的保障性便于组织实施,如在规划内容增加项目策划、规划实施保障等规划内容的分量,加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内容,将近期行动计划作为规划的重点等等。最后,规划完成后规划委托方和规划编制单位的继续合作对规划的实施也很重要。从规划编制本身来讲,规划的正式稿审批的完成标志着规划的完成,“但旅游规划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在规划的过程中与过程后,旅游规划需要不断地监控,监控规划的目的是否达到并不断修改政策,以便及时解决问题(W TO,1994)”,乡村旅游规划也不例外。制订的乡村旅游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后,乡村旅游规划委托方与规划编制单位还需要继续合作,继续对规划实行监测,并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对该乡村旅游规划实行局部的调整与修改,以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
(注:本文系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2011jyte029。)
[1]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省旅游局联合课题组:湖北省漂流旅游资源开发与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EB/OL].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http://www.hbzyw.gov.cn/New s.aspx?id=10797,2012-12-28.
[2]我国旅游规划现状特征与主要问题[N].中国建设报,200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