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肯干
——赴宁波挂职锻炼总结
2014-03-29滕人海
滕人海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肯干
——赴宁波挂职锻炼总结
滕人海
按照 《大连市2014年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实施意见》和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我于今年6月至9月到宁波市教育局进行为期3个月的挂职锻炼,收获很大,既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也认识到了差距和不足,增加了工作压力和动力;既感受到了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也感受到了宁波的宜居和美丽;既感受到了宁波干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肯干的精神,更体验到了宁波文化的开放包容、敢闯敢拼等精神特质。
一、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
宁波是个景色秀美、文明宜居、开放包容的港口城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先进的发展理念,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宁波精神。要说起宁波精神,先要说 “宁波帮”精神: “树高不忘根的赤子情怀,不甘居人后的开拓精神,大海容百川的开明思想,至实而无妄的诚信品德,励业重义理的互助风格”。宁波商人也正是凭着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审时度势,灵活善变的本领和诚实信用的本质才成为商界的 “常青树”。新时期宁波精神——“诚信、务实、开放、创新”,来自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源于历史,又立足现实,为宁波人构筑了精神坐标,为宁波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1.以诚待人,恪守信用。历代 “宁波帮”人士都以诚信为本,勤奋创业,把信誉看作是经商的生命线。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精神中的诚信愈益凸显出它的不可取代性,宁波的民营企业驰誉全国,正是依靠以诚取信、以诚发展,使企业始终处于良性的运转发展之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在全国50个大中城市中,宁波金融生态环境排名第二,宁波是全国信贷资产质量为AAA的八个城市之一,其中企业诚信排名第一。
2.务实进取,追求实效。宁波精神的务实特征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新的演绎。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宁波土地上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宁波经济的显著特色和突出优势,是宁波的一大骄傲。宁波的民营经济占全市70%的GDP、75%的税收和50%以上的出口,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多方投入社会事业和城乡建设,大力吸纳城乡劳动力,有力促进了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为全市经济活力的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产销占据全国同行同类前10位的244个宁波工业产品,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宁波民企的经营思路不守成规,是一种实打实干的发散思维,多元化投资,涉足各个领域,体现了一种区域人文精神浸濡下的务实风格。宁波市创建 “智慧城市”不玩概念、搞噱头,追求实效。切切实实从改善民生入手,深入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国”字号的博览会——“智博会” (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连续三届放在宁波这样一个二线城市举办,说明这座城市该项工作不简单。宁波作为国内首批系统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始终坚持应用为先,通过示范带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在医疗、教育、交通、物流、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开放包容,勇于创新。 “创新”可以说是宁波精神的本质所在。自古以来,这座城市创造了无数的 “第一”,而这背后的力量正是 “创新”。宁波精神的开放不仅体现在商业经济方面,而是贯穿于社会各个领域,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包含着接纳的大气又蕴含着善于借鉴学习、运用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宁波的今天,没有创新更没有宁波明天的发展,这已是宁波人的一致共识。
科技创新。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宁波人创新精神的一大集纳。杭州湾大桥耗资巨大,宁波人很好地引入了民营资本参与,解决了资金问题 (民营资本占总投资一半,没有依靠国家投资)。是国内首次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在设计、建造过程,攻克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获得2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9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五项创新成果填补了世界建桥史的空白。习近平总书记6月3日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作主旨演讲时,向世界各地的工程科技专家学者推介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的创新之举。
教育创新。创新办学体制,激活民办教育;创新用人平台,提高师资水平;创新布局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投入机制,拓展筹资渠道……正是得益于创新,宁波教育摆脱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拘囿,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洋大学办到了家门口:功举办了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积极借鉴国际高等教育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办学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点的中外合作办学之路,为我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积极的借鉴经验。成立全国高校首个微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通过学科融合和流行“微”平台的运用,着力培养服务于 “微”领域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人才,建成集 “专业教学、职业培训、创新创业”三位于一体的特色学院。
社会管理创新。和谐企业创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81890公共服务平台、成立市舆情研判导控服务中心、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居家养老等一批社会管理创新品牌逐渐在全国打响。建立较为完善配套的社会管理体系,率先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打造全国社会管理创新样板城市。
二、不守摊、敢创业、求发展的创新精神
宁波人素有敢为天下先的 “吃螃蟹”精神。七千年前,祖先河姆渡人就缔造了一系列让后人景仰的智慧结晶。敢于冲破僵化观念和陈规陋习束缚的精神品质,使宁波人形成了不守摊、敢创业、求发展的优良传统,在这种精神孕育下,宁波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当代宁波人 “敢创业、不守摊”的理念也表现得十分强烈,宁波的众多企业已走出宁波,在全国许多重要城市的经济活动中塑造着他们非同一般的形象,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这也是 “敢创业、不守摊”创新精神最有力的见证。
只争朝夕、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的超前意识,是宁波市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用宁波人的话来说,中央红头文件明令禁止,不让干的坚决不干;中央红头文件没有规定,允许实验,在实践中创新经验,丰富中央文件;中央文件允许干的,要放开干、大胆干。这种弄潮儿式的大胆,一方面是由于宁波的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另一方面也源自宁波人审时度势,敢于抓住机遇的清醒与自觉。今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 “大运河”项目列入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 (宁波段)位于中国大运河最南端,是中国大运河内河航运通道与外海连接的纽带,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端点之一。宁波市在“大运河”项目申遗期间,早已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抓住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围绕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向国家申请政策,主动要求肩负起海上丝绸之路 “重要始发港”的新使命,在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发出 “宁波声音”。申遗成功后,就立即抓住这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开展实质性工作,吸引和集聚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三、民富为先、民富为大的民生原则
宁波市政府的决策导向遵循民富为先、民富为大原则,大力激发百姓的创业热情,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全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首先保证民富了,地方财力自然就强盛,民生就更有保障。
民生优先,着力提升宜居水平。宁波财政支出持续向民生倾斜,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城市核心景观带提升、 “治水强基”三大工程,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都市。今年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城乡社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支出分别增长13%、15.8%、10%和12.5%,均超过预算支出平均水平,提质增效最终体现在了民生改善上。
政策鼓励,引导民资参与社会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准入和创新突破的原则,在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民办与公办同等待遇,健全土地和用房保障制度,完善财政补助政策,加大税费优惠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点投向医疗卫生事业、教育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和文化体育事业四大领域。
全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宁波市今年开始推行权力清单——针对市直部门职权清理工作。就是把政府及政府部门行使的职能、权限、办事流程,通过清单的方式在政务服务网上完整晒出来。行政机关的职权有哪些,办理事项的每一个环节、所需材料、具体负责人和联系方式,企业和市民一清二楚,实现清单之外再无权力。既方便群众办事,也对政府部门形成监督。力争解决部门职权事项过多过泛、职能履行不到位、行政效率低下,及权力寻租、权力腐败等问题。
全面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政务诚信、司法公信、商务诚信、金融诚信、工程建设领域、农村信用等建设,信用信息平台逐步完善。2013年年宁波市政府部门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6.3万条。中国社科院发布的 《法治蓝皮书》显示,在49个较大城市中,宁波 “政府透明度”在过去的五年中四度排名第一。 《2014中国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研究报告》,宁波的居住满意度位居24个重点城市的第三位。在2013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活动中宁波连续三年被评选为 “2013中国最佳休闲城市”。
四、超前规划、严格执行的理念和实践
考察调研期间,我深刻体会到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并感受到强化规划的执行是关键中的关键。为推动发展,超前规划,宁波市先后制定了多个专项规划。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对规划的执行要求非常严格,规划一旦制定,绝不容许轻易改动。东城新区、杭州湾新区、鄞州商务区、北仑港的规划建设都体现了这一点。
宁波市始终把科学规划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准则。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行动指南。坚持规划先行,以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来推动城市发展,主动与国际接轨,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一是拓宽视野找绘蓝图。在城市规划、生态规划、产业规划等方面,都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社会城镇化、环境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准确定位,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在宁波城市规划展览馆,我们看到了她未来20年的发展宏图。二是立足市情定目标。根据自身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基础等因素,制定了 《城乡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构筑新型城镇化发展近期目标。为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强化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统筹和引领作用,增强规划决策的程序性和民主性,今年3月,宁波市成立了城乡规划委员会。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监督和稽查工作,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法定性和权威性,组建城乡规划监督中心。三是突出重点抓提升。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也是宁波发展的不竭动力。宁波突出临港工业这一重点,提出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在北仑港区后方,一条绵延20多公里的临港大工业带已经崛起,形成了石化、能源、钢铁、造纸、修造船等五大临港工业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已超过1/4。2013年,宁波港年货物吞吐量已居中国大陆港口第3位 (大连排第8位)、世界第4位。
五、锻炼归来的思考
作为大连人,我们经常会把大连与同样是副省级城市,具有很多相同点的宁波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找出其中的异同。通过比较,我认为:尽管大连地方经济与宁波有一定差距,但大连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紧抓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一定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不断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当前,在大连的各级干部中,还应进一步强化以下几种意识:
一是大力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倡导爱国爱家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全民道德品行。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不断弘扬 “宁波精神”,把宁波精神这一精神文化资源转化为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构筑宁波发展优势的强大动力。我市也应积极培育和弘扬大连城市精神,发挥其教育作用,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激发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活力,使之成为引领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加快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意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了解放思想这个法宝,就能冲破种种束缚和障碍,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无不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摒弃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牢固树立开放意识,进一步对外、对内开放,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与合作,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借助外力促进大连加快发展。
三是力求发展、抢抓机遇意识。在宁波等地经济发展奇迹的后面,都有一种干事创业、敢闯敢做敢为的强大精神支持。而我们与这些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表现在勇气、胆略和抢抓机遇意识的差距。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 “挑战和机遇从来就是并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的,关键看如何把握和应对。如果知难而进、趋利避害就能够把握机遇、掌握主动;如果悲观失望、无所适从,就会痛失机遇、陷入被动。”这话深刻阐述了抢抓机遇的道理。强化机遇意识,首先要强化对机遇的认识,这是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的前提。没有认识上的强化,即便机遇当前也会坐失。只有提高对机遇的认识,才能发现机遇。其次,强化机遇意识还要进一步强化把握机遇的能力。
四是务实为民、富民为先意识。一是要做 “为民”的表率。 “德高莫过于爱民,行高莫过于利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以 “富民惠民、利民便民”为指挥棒,把民生民意当作决策反映的 “睛雨表”,把服务群众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二是要做 “务实”的表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真抓实干核心就是要坚持以实干立身,以实干为荣,以实干为乐,时刻把思想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精力集中于干大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三是要做 “清廉”的表率。要自觉增强党的纪律观念,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洁从政各项纪律。
通过挂职锻炼学习,切实感到组织上派出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学习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好办法,对派出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对干部本人的成长进步都具有深远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把在挂职锻炼中学到的东西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求真务实,踏实肯干,争取更大成绩。
[责任编辑:李成林]
2014-10-08
滕人海,男,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秘书长、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