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图书馆中的机读目录

2014-03-29沈松英

地方治理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编目书目检索

沈松英

(中共上饶市委党校,江西 上饶 334000)

浅谈图书馆中的机读目录

沈松英

(中共上饶市委党校,江西 上饶 334000)

机读目录是图书馆书目数据处理自动化的基础。机读目录具有目录数据质量高、更新快;编目工作效率高;检索利用方便快捷;便于集中编目,联机检索等特点。还可以进行地区间和国际间的书目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因而,它所发挥的效益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被图书馆所重视。

图书馆;数字化;机读目录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利用网络来了解信息、获取资讯。现代化的信息检索、浏览方式使读者不仅可以到图书馆利用卡片目录检索工具查找自己所需文献资料,而且可以利用机读目录通过联机快速检索各地文献信息,了解世界,达到资源共享。这就使纸质卡片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同时,网络技术的成熟也为文献数字化——机读目录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一、机读目录的涵义

机读目录(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简称MARC),是指将文献数据以代码形式和特定格式结构记录在计算机存储载体上,以便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编辑输出书目信息的目录形式,也称机读目录数据库、书目数据库。MARC是国际图联统一使用的、标准的、规范化的一种通用机读目录格式,各国都利用这种格式来储存和传递文献数据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机读目录具有以往任何类型目录都不具备的优越性。其主要特点是:目录数据质量高、更新快;编目工作效率高;检索利用方便快捷;便于集中编目,联机检索。图书馆的机读目录,是指将一批著录了图书馆所藏文献信息的款目或记录,按照一定次序组织排列而成的一种揭示、报道和检索馆藏文献信息的工具。它是供读者了解和检索文献信息的重要工具,是图书馆各项业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实现图书馆业务工作科学管理的必要条件。

二、机读目录概述

机读目录是在书本目录与卡片目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目录形式,它不仅兼有两者的许多优势,而且使目录体系更为科学,并由此对文献目录的编制与组织产生一系列影响。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于图书馆工作,给图书馆目录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数量激增,促使图书馆目录发生变革以适应新的需要;另一方面,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又为图书馆目录的变革提供了条件。从国际范围来看,图书馆目录由手工编目到使用计算机编目的变革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起步较早,50年代末就着手研究计算机编目,1961年试验机读目录,1968年正式投入使用。现在,这种变革继续向纵深发展,其发展速度或发展程度在不同的国家内虽有差异,但由机读目录代替传统的手工目录已是必然发展趋势。这种变革标志着图书馆目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仅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而且对图书馆工作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文献资源编目工作的组织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由分散编目到集中编目,又由集中编目逐渐地走向共享编目。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书目信息的交换与共享,首先要规范数据库标准,统一国际MARC格式。MARC格式是目前世界各国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主要表示格式,它提供了一整套完整、详尽、复杂的流式数据表示规范。为了使计算机准确地识别每一个著录项目的内容,MARC格式对每个著录项目设置了一个对应的字段,它包括字段和子字段两部分。MARC格式还规定了机读形式书目记录的字段标识符、指示符和子字段代码,以及记录在磁带、磁盘载体上的书目记录和它的内容标识符号的逻辑和物理的格式。此外,还有字段分隔符、子字段分隔符、记录分隔符。这些标识符都是保证计算机数据的准确性。MARC作为机器可读目录,是国际上和我国普通采用的文献编目、著录及信息存储机读目录标准格式。

机读目录体系关系到文献检索效果。文献编目是因文献极大地丰富从而导致图书馆的出现,人们有意识地整理图书以便于读者检索、使用,实施有效业务管理的过程中产生,并随着社会进步与文献多样化而扩展,文献编目的物化形式——目录是文献的缩影,它从外部特征和内容特点来反映、揭示文献、提纲挈领,以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精力,但囿于目录体系之功能的发挥有限,以往的目录效果并不理想。图书馆将社会上零散的无序分布的文献,进行系统收集、规范处理、合理组织后再投入传播,是当今信息时代所不可缺少的,其中,规范处理的核心是对文献目录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其优劣关系到文献检索效果。

三、机读目录的作用

检索是书目的主要功能之一,著录信息中大部分与检索点密切相关。当今,书目形式已由传统的书本式、卡片式向机读式发展,检索过程也由人工查检改进为计算机操作。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图书馆的日常业务工作,如采购、分编、读者服务、典藏等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图书馆的机读目录。

(一)采购方面。文献采购自动化系统是应用电子计算机完成图书馆文献采购业务的数据处理系统,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图书馆在进行采购和补充新的文献信息时,要利用该系统提供的检索功能,对每一个新的订购要求,用书名、著者、国际标准书号(ISBN)等检索关键词查询本馆馆藏机读目录文档,以避免不必要的重购。图书馆要通过查阅各种目录,掌握现有的馆藏情况,正确地拟定采购计划,使图书馆有限的经费得到更经济、更合理的利用。

(二)编目方面。文献编目自动化系统,是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图书馆文献编目业务的数据处理系统,又称计算机编目系统。它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一个核心子系统。编目员对新购入的文献信息编目时,首先必须利用目录进行“查重”工作,以决定是自编新记录、或是直接下载已有的记录;编制新记录时,要参考使用权威机构、合作机构的书目与规范文档;新记录编出后,还要再次利用目录核对,以保证文献信息的分类与著录前后一致,避免产生同书异号、异号同书,或是上传记录时记录重复等问题。目录的应用贯穿于整个编目工作过程中,它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差错、确保书目质量的重要工具。

(三)读者服务方面。文献流通自动化系统,是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图书馆借还业务数据的系统,又称计算机化文献流通系统。文献流通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比手工系统有进一步的扩展与提高,它可以为读者提供查询服务,如查询读者的借书情况(如借了几本书,什么书,是否到期等),查图书目录。告诉读者库内有没有他要借的书,如该书已借出还可指出其去向(被谁借走,馆内何处还有此书等)。在外借、阅览工作中,馆员依据目录,还可以顺利地解决读者有关特定文献信息检索方面的问题,满足他们外借、阅览和复制文献信息的需要;在宣传辅导工作中,馆员利用目录,可以主动向读者推荐新颖、优秀的文献信息;在参考咨询工作中,馆员也必须利用图书馆目录,才能完成解答咨询的任务,或是编制出各种特藏目录、专题目录、推荐目录等。由于使用了计算机,大大缩短了处理各种问题的时间,提高了处理的准确性,避免了繁杂的手工劳动,节约了人力,因此,文献流通自动化系统深受读者和图书馆员的欢迎。

(四)典藏方面。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编目、典藏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其中图书典藏又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图书编目工作、读者文献借阅工作以及图书馆文献的开发与利用都息息相关。而典藏是否科学、合理、准确,主要取决于典藏人员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扎实的学识水平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典藏部门必须借助图书馆机读目录才能掌握馆藏情况、清点藏书。此外,编制各种统计报表、调整与调拨藏书等工作,都要利用机读目录。保存和传递图书情报的性质,既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又是它的基本职能。古今中外所有的图书馆,皆因这种基本性能,方能在时间长河中延续保存,在空间范围中扩展传递,以至在现在及未来,逐步实现资源共存共建共享。在图书馆工作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与目录打交道。

总之,机读目录著录科学详尽,可以减少图书文献情报机构的大量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也使人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下检索与利用书目信息,并能够直接使用目录中揭示的网络信息资源。在如今快速阅读的时代,阅读是我们的基本能力,如同呼吸一样不可或缺。与其让数字来“算计”纸质,不如纸质主动转变数字,这样的转身可能艰难,代价可能巨大,但也许只有转身,才能看到另一片风景,因为阅读永远存在。机读目录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它的广泛应用,必将给图书馆界带来诸多便利,从而真正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跨越。尤其是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机读目录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责任编辑查昆岩

G250.718

A

1008-6463(2014)02-0078-03

2014-01-10

沈松英(1964-),江西上饶人,中共上饶市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猜你喜欢

编目书目检索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在藏文图书编目中的比较研究——以ILASII和GDLIS为例
本刊邮购书目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