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社会化视野中的“虎妈”“狼爸”现象分析

2014-03-29娟,刘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虎妈社会化观念

雷 娟,刘 浪

(1.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延安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家庭教育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在遵循国家大政方针的同时,有些人产生了一种畸形的认识,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下,一种被称为“虎妈”“狼爸”的畸形教育现象随之诞生.

1 “虎妈”“狼爸”现象的内涵及成因分析

1.1 “虎妈”“狼爸”现象的内涵

“虎妈”“狼爸”即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通过打骂、严格控制等方式促使子女学习成才的家长,因其方式的苛刻、严酷、不近人情,故被冠以虎狼之名,因而此种教育子女的方式被称为“虎妈”“狼爸”现象.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但也有一些成功的个例,如“虎妈”蔡美儿、“狼爸”萧佰佑.他们都坚持用“最传统、最原始”的方法对自己的孩子实施家庭教育,“虎妈”对孩子实施“十不准法则”,即不准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甚至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也不准参加等十分不近人情的准则.狼爸更是以“每天挨顿打,孩子进北大”为号[1],孩子的学习成绩、课余生活必须按他的要求完成,不然都要受到惩罚,节假日也不例外.狼爸说,孩子是民,家长是主,打是一种文化.他一直标榜自己遵循中国古礼,不仅要让自己的棍棒下面出孝子,更要在自己的棍棒下面出才子[2].

1.2 “虎妈”“狼爸”现象的成因分析

1.2.1 历史原因

1.2.1.1 古代教育理念的影响

传统教育思想的糟粕是“虎妈”“狼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其中不乏众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但一些陈旧的不符合现代教育实际情况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没有被消除,仍然在现代家庭教育中被广泛使用,这就使得“虎妈”“狼爸”现象的出现和存在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这些陈旧的传统教育思想中,诸如“玉不琢不成器”“棍棒下面出秀才”等观念仍然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很多人.“虎妈”“狼爸”就是利用传统陈旧教育理念和方法实施教育的典型代表.

1.2.1.2 父辈教育理念的传承

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往往呈现出其继承性,家长教育观念的形成与其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息息相关的.“虎妈”蔡美儿在接受采访时也坦然承认她的教育方式是父母教授的,她也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优秀的,并且也要将这种教育方式传授给女儿.可见,“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的形成其实与他们父母对其自身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

1.2.2 现实原因

当代社会教育体制以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是虎妈狼爸现象的又一个成因.

首先,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考试成绩的好坏成为评判学生能力大小的主要标准,造成应试教育体制在中国仍然占主导地位.应试教育片面地注重成绩,导致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死记硬背,勤学苦练”[3].造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下降,然而学校和家庭教育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依然积极对学生实施强制的“填鸭式”教育,而孩子又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不愿被动接受,因此家长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孩子实施教育也成为必然现象.

其次,家庭教育并非一个封闭的真空体,它与社会教育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社会教育环境在客观上对家庭教育的方式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家长在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以社会教育环境为参照系.例如各种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家长不管孩子是否愿意,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加之不少商业化的教育集团打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通过各种媒体把“培养天才儿童”的观念不断投射给家长,造成家长在选择家庭教育方式上的不合理[4].

2 社会及学术界对“虎妈”“狼爸”现象的基本观点

2.1 支持的观点

支持“虎妈”“狼爸”教育方式的观点主要存在于秉承传统教育方式的家长中,他们普遍认为以打促学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帮助.这种观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第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些人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父辈留传下来的教育方式,只注重家庭教育的结果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合理方式,不懂得因材施教.第二,功利主义和攀比心态在作祟,这些家长在教育子女之初就怀着光耀门楣或者是炫耀的功利心态,其目的不仅仅是教育子女成才,而是更注重子女成才之后带给自己虚荣心的满足.

2.2 反对的观点

针对“虎妈”“狼爸”现象,教育学界并不认同此种做法.首席教育专家卢勒说,中国的父母渴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们也必须知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道理.教育是最个体化的内容,只有因材施教才是最合理的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强则严厉地斥责这种教育方式为“奴性的早教”[5].教育专家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他们从事专业的教育学研究,从理论上科学地分析了这种教育方式,看到了其中的种种弊端,所以必然会对不合理的教育方法进行批评.

2.3 中立的观点

对于“虎妈”“狼爸”现象,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持中立态度,既不旗帜鲜明地反对,也不明确地表示支持,处于赞成和不赞成之间.他们认为在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视情况而打”,即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在于这些人并没有一个明确判定是非的标准,没有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他们在对待“虎妈”“狼爸”的问题上只是简单的进行中庸的评判,并没有看到“以打促学”的负面作用.这种观点看似中立,实则等同于家庭教育中的“斯德哥尔摩现象”.

3 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3.1 “虎妈”“狼爸”的成功不可复制

从某些方面来看,“虎妈”“狼爸”的教育是有成果的,甚至可以说是成功的,但也应当看到“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并非适合所有的家庭,这种成功只是个案.因为我们平时看不到通过打骂教育出来的失败案例,所以就会认为“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就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过分强调家长的权威性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孩子性格和智力等重要促成因素的结果.

3.2 家庭教育应以启发自觉为主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平台,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动因,所以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关键因素,这就需要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掌握好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尺度.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鲍姆林德曾对父母教育方式与个体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研究.他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个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与忽视型.其中专制型父母与“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相类似,研究表明,这些专制型父母教育出来的子女通常表现为焦虑、退缩等较多的负面思想和行为.而权威型父母的教育方式最为理想,他们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做出适当的限制,设立适当的目标,同时,会耐心听取孩子的观点,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启发孩子的思想,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生活和学习和生活态度.

3.3 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互相配合

个体社会化是人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因此个体社会化并非只在家庭这个封闭的空间完成,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桥梁.个体社会化的完成需要家庭、学校的配合,从而使个体成功地完成社会化并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人.目前我国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学校教育,从而放松了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便造成了学校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脱节,最终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在目前中国教育大背景之下,要想成功地使每个个体顺利完成社会化,成为对社会有利的人,学校教育必须要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学校教育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引导,家庭教育给予学校教育有力的支持.

3.4 政府应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应当更多地关注教育问题,促使家庭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首先,政府在制定宏观政策之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政府对教育的人文关怀,减轻现代人的生存压力.其次,政府应当加强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为层面的教育.例如宣传部门应将素质教育的实质理念向家长进行大力宣传,让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最后,设立专门的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向家长传播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积极纠正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家长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功利主义观念,为孩子的健康、轻松成长和学习提供外部环境保障.

3.5 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社会舆论环境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又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例如媒体应充分发挥其作为公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作用,多进行正面教育理念的宣传.同时,对于“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式进行批判与分析,让家长在能判别教育观念正确与否.其次,社区作为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因素,应当更多地关注家庭教育中的亲职教育,通过宣传亲职教育来引导家长更多地关注亲情,避免儿童因亲情的缺失而造成各种心理问题.最后,社会教育机构应竭力纠正家庭教育中的唯智化倾向,减少各种培训班对家庭教育的误导,还家庭教育一个自然、轻松的舆论环境.

〔1〕刘丽.让孩子成才不一定要做“虎妈,狼爸”[J].家庭教育导读,2012(6).

〔2〕朱晓芳.狼爸: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EB/OL].新浪亲子:http://baby.sina.com.cn/new s/2011-10-24/081851029.shtm l.

〔3〕许建辉.从素质教育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及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

〔4〕张玉林.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及若干对策[J].家长学校,2007(13).

〔5〕佚名.“虎妈狼爸”式教育值得效仿吗[EB/OL].有伴网.http://www.youban.com/issue-34.htm l.

〔6〕王敏.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猜你喜欢

虎妈社会化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虎妈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三斗虎妈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你要当虎妈型父母还是“直升机”型父母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健康观念治疗
不用当虎妈,也可以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