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模式摭探
——国外创业教育经验梳理与借鉴

2014-03-29刘智慧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村官大学生课程

刘智慧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

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模式摭探
——国外创业教育经验梳理与借鉴

刘智慧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

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关键环节,对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体系结构性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认识不足及大学生村官群体自身局限性等诸多原因,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亦是当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瓶颈。国外创业教育已有长足发展,经验丰富,对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在更新理念、丰富内容、强化社会支持程度等方面具有积极借鉴意义。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以时间为纬度可细化为前创业时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时期的延伸教育两个阶段,分阶段对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探索更具针对性。

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国外经验

2009年中组部办公厅会同农业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下发了 《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通知》,这反映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富民工作备受各级政府重视,俨然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1]。《通知》中“强化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服务指导、注重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的塑造”等观点的明确提出都显示出各级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的重视。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是关系到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成败与否的关键环节,但是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至今为止依旧是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顽疾所在。国外虽无大学生村官群体,但是国外有丰富的创业教育经验,这对我国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创业教育的源起与界说

早在1919年,美国高校就开始建立青年创业社,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商业尝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创业教育团体。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这门课程即为最早的创业教育课程。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创业能力和基因毫无关系,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的;不是一种神秘的魔力,而是一门学科。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于北京召开,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专家柯林·博尔在会上正式提出 “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他把未来的人都应掌握的教育知识巧妙比喻为三本护照:第一本是学术性教育护照,第二本是职业教育护照,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2]。“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在学术界引起极高关注。

2 国外创业教育的现状

2.1 美国的创业教育

美国的创业教育无论从发展时间、课程体系,抑或是教学方法来看,皆具有明显优势。优势一在于美国的创业教育覆盖面极广,积极践行“创业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一信条。美国倡导从小学开始的整个教育阶段都应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优势之二在于美国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科学、体系完整,且与创业者的个性有机结合。优势之三在于美国抛弃传统以书本为主的教条化创业教育,形成以案例为核心,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体系[3],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实践。

2.2 日本的创业教育

近年来,日本的创业教育进入系统化的成形阶段,表现为:以高校为主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社会向高校提供社会需求信息,高校以此为依据调整创业教育方向。日本高校积极引入校友会资源,校友会不但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并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援助以及实习机会。另外,日本重视学生少年时期的创业教育。据日本早稻田大学于2009年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初中时期接触创业资讯的学生中,有35%的学生有创业意愿,而大学才接触该类内容的学生,创业意愿大大低于前者[4]。但是,日本的创业教育欠缺明显:不注重以人为本的主体思维培养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受雇者”,不积极主动去解决实际问题。

2.3 欧盟的创业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失业率成为困扰欧盟各国的痼疾。欧盟认为,创业教育可提高创业就业率进而降低失业率。2006年欧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创业教育会议”,会议形成《奥斯陆创业教育议程》,呼吁各成员国及早培养公民的创业精神和技能,所有层次的学校都应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重点课程。在推动创业教育进程中,欧盟逐渐明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积极有效的创业教育离不开政府、高校、商界、社区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欧盟积极扮演创业教育催化剂的角色,组织专家对各成员国创业教育进行指导,联合出版社、媒体广泛宣传创业教育实务案例,积极搭建创业教育交流平台,建立“欧洲创业教育中心”;各成员国政府积极出台创业政策,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商界人士积极参与高校创业教育,提供实习岗位[5]。

3 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现状

3.1 我国大学生村官群体特征

我国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地区 (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职务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

3.1.1 优势明显,经验不足 由于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村官群体具有传统村官群体不具备的优势: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运用,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强;具有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创造力、市场经济意识、开拓创新精神等,能够发挥桥梁作用,将外界的市场信息输人农村。但是,农村是一个集乡土、人情为一体的复杂工作环境,这就给农村工作者提出了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上的要求,这也正是初到农村,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所缺乏的。

3.1.2 大学生村官身份“边缘化” 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身份,而是村组织特岗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界定,权利和义务缺乏法律保障的大学生村官被“边缘化”。另外,大学生村官初入社会,对当地村情了解不深,没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及资源,无法使当地村干部及村民信服。因此,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一般以“助理”形式出现,以文职型为主,技术型和创业型则较少。

3.1.3 “跳板”型角色定位,行为短期化 目前,我国大学生村官的一个任期为2年到3年。据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显示,大学生村官在合同期满后,68.06%有考公务员的想法,而选择续签合同的只占了27.09%。这说明大学生村官任职的目的功利化,行为具有短期性,群体流动性大,没有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为农村谋发展,更多考虑的是个人期满后的出路问题。

3.2 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可以从实施主体角度区隔为两个教育阶段:前创业期的创业教育,即大学毕业前的学校创业教育和创业时期的延伸教育,即就职于大学生村官时期的社会创业教育。

3.2.1 前创业期的创业教育 在前创业时期,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教育和普通大学生的教育模式并无差异。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8年,清华大学引入MIT创业竞赛模式,以期培养技术与管理技能兼具的高层次创业型人才。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鼓励高校进行创业教育,努力营造创业氛围。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也不断涌现。如上海市于2005年设立的全国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基金,推动了众多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发展。这些举措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创业教育逐渐显现出其独有的特征,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认识存在偏差,缺乏启蒙教育。从现有政策来看,创业教育并未定位成一项重要的就业政策,而从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方案看,创业教育也没有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目标。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长久以来,我国教育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学校的教学目标、家庭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永远围绕“升学”二字,能否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是学生成败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一教育模式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大学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非自己创造一个好企业。因此,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佳。

(2)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我国创业教育的课程单一,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只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开设,或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开设目标也以“就业指导”为主,对创业教育仅一笔带过,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系统。创业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脱节,缺乏系统性和全程性。

(3)师资队伍不健全。创业教育在中国是面临着巨大需求的新生事物,师资队伍不健全成为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教师一般为其他科目教师或 “就业指导”部门教师兼任,这些教师长期专门从事教师一职,空谈理论,与创业实践脱节。

(4)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性。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数停留在理论阶段,配套的创业项目孵化基地或没有建立,或只是形象工程,不能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训、企业孵化、项目对接等方面的帮扶,难以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要。缺乏创业实践基地,直接降低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成功率。

3.2.2 大学生村官创业时期的延伸教育 目前我国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创业专题形式开展的创业教育模式,如“毛泽东思想精髓与大学生村官创业”主题讲座。但是这些理论讲座大多注重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意识激发,或只针对大学生“村官”在创业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进行教育,因此这些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讲座,往往只能给大学生村官带来一时的创业头脑热,而无法真正指导大学生村官进行完整的创业行为。

我国采用的另外一种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教育模式是“SYB创业培训模式”,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这一培训模式可以使大学生村官转变就业观念、激发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这种模式具有相对完整的培训体系,但是该模式主要适用对象为下岗工人、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若以大学生“村官”为创业培训对象,则培训内容知识层次不高、过于简单。

4 创业教育的国际比较

4.1 理念不同

发达国家从中小学时期就开始对学生进行“企业家式”的思维启蒙,培养创业能力被看成一种教育目标和教育改革方向,旨在传授创业原理与方法,使受教育者形成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此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在我国,创业教育更多作为一项就业政策来执行,其宗旨在于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行为具有短期性。另外,由于直接就业长期以来就是学生毕业之后的首选,因此。创业教育在执行的过程中,常常沦为“走过场”。

4.2 内容不同

国外创业教育内容多样,系统完整:创业意识与态度、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等都被纳入创业教育知识系统中。如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管理、创业相关的法律、商业计划书、创业领导艺术及教育等几十门课程。国外创业教育课程基本贯穿教育全过程,依旧以美国为例,美国从小学至研究生都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另外,而在我国,2002年教育部虽指定9所院校为创业教育试点,但截至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课程系统,创业教育普及依旧很低。

4.3 社会支持程度不同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国外创业教育拥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组织支持和资金支持。组织支持包括不同层级的组织,这些组织的成立旨在进行创业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开发、教学信息的交流等。另外,国外的创业教育有雄厚的资金保障,以使创业教育能够从构想落实到实践。与国外相比,我国创业教育的支持系统较为落后。虽然已经进行一些尝试,但是依旧没有形成整合社会力量的组织体系。

5 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5.1 前创业期的创业教育

5.1.1 提高认识,重视“启蒙教育” 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初衷不是培养企业家精神,而是解决就业难题,这是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症结所在。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不仅要提升就业能力,还要积极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要实现创业教育理念由解决就业演变成培养创业精神。因此,不能仅仅注重对“准毕业”学生的创业教育,而是要将创业教育纳入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5.1.2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创业过程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创新思维、决策知识与能力、领导科学、市场营销、公共关系、调查分析等都是创业所需的实际能力。另外,崇高的事业心、开拓精神、意志与毅力、钻研精神、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心等都是创业者所应具备的品质和素养。因此,要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就要将培养创业技能与创业品质有机结合起来。在课程教学方法上,案例教学能够动态体现出过程,有助于直观生动地启发学习者的创业思路。

5.1.3 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 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师资群体基本属于“学院派”。“学院派”的特点在于他们大多缺乏创业经验,部分教师甚至只从事过教师这一种职业,他们只是通过书本了解创业知识,与创业实际有出入。因此,在创业教育过程,我们要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接触市场,加强实践历练。实现路径有二:一是学校直接聘请创业实操企业家为教授;二是学校鼓励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兼职学习,积累创业经验。另外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变,由 “主导”学生变为 “引导”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创业潜能,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

5.1.4 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创业教育实用性 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落实实践,提高创业成功率。有别于传统教育,创业教育要重视“第二课堂”,即重视“课堂外”和“学校外”教育,做到理论与实践,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具体形式可采用组织学生去创业型企业进行参观考察;举办“创业座谈会”、“模拟公司”等教学活动;进行校企合作,搭建“大学生进企业”实习平台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

5.2 大学生村官创业时期的延伸教育

5.2.1 明确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后顾之忧 前文提到我国大学生村官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是非公务员身份。缺乏相应的法律界定,权利和义务缺乏法律保障的大学生村官被“边缘化”,导致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视这一岗位为“跳板”,一心只为任职期满之后的“远走高飞”。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不清晰,发展前景不明朗使得大学生村官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创业。因此,我们要从政策上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后顾之忧,给大学生村官以“国家公务员”的法律身份,并给予同等待遇。

5.2.2 开发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课程基本直接套用国际劳工组织采用的通用模式,缺乏本土适应性。因此,开发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明确我国大学生村官的群体特殊性,如针对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经验不足这一特点时,在开发创业教育课程时,要加大创业案例分析的比重,其中包括正面案例和负面案例;针对大学生村官对任职所在地农村村情不甚了解这一情况,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开发本土化创业教育课程,便可初步形成集本土性、实用性、专业性为一体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课程模式。

5.2.3 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基地,完善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是保障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基地可从创业动机培养、创业技能培养、创业实训三部分组成教育活动。通过创业动机教育来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意识;通过创业技能培训使大学生村官了解项目选择、筹资、市场营销等实用技能;通过创业实训组织受训大学生村官参观企业、制作创业计划书、模拟企业运作等环节增加创业体验。建立创业教育班级,加强班级日常管理。培训基地应制定创业教育班级考勤制度、创业教育结业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受训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及时掌握受训学员对创业教育的反馈意见,从而改进创业教育工作。最后,针对每位参训大学生村官的不同情况,为每位学员建立“追踪卡”,按时对已结业受训者进行信息追踪,及时了解学员最新创业情况,积极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难点。

5.2.4 搭建创业教育服务平台,积极营造创业文化完善的服务平台、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对创业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考虑传统平台运用。如创办创业教育专刊,按期发放到每名大学生村官的手上。另外,网络技术的普及告诉我们:网络是不能被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虽然我国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大学生村官网,这些网站也偶尔介绍一些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故事,但仅仅局限于故事的感性分享,没有客观详细的指导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因此,亟需建立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网站,建成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数据库,可供大学生村官进行学习、交流。最后,可联合高校和企业,组建创业教育导师团队,创建导师辅导、创业实训、企业模拟为一体的“N+1”公共服务体系。

[1]王智金,杨明巍.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模式研究[J].人民论坛,2012(26):154-155.

[2]任璐瑶,杨增雄.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17-20.

[3]王一川,陈圆.美国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对江苏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32):170-172.

[4]张昊民,陈虹,马君.日本创业教育的演进、经典案例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11):49-54.

[5]李新华,于贤荣,谢百盛.欧盟国家的创业教育[J].华东科技,2012(10):57-59.

[责任编辑:束仁龙]

G71

A

1674-1104(2014)05-0151-04

10.13420/j.cnki.jczu.2014.05.039

2014-04-22

刘智慧 (1989-),女,安徽池州人,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村官大学生课程
唱村官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