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改革初探
2014-03-29张晓旭
张晓旭
(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1 前言
自上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不断的扩大和发展中,其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但在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对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对高效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专业建设能力的增加的制约矛盾更加的凸显.为此,高校逐渐的推行校、院两级的管理模式,其教学管理的实体为二级院校.但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改变下,高校为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逐步的向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体系转变.其管理模式的应用,可将学院在教学管理中的任务和权限扩大化,实施科学合理的分权,不但有利于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并且还有助于应用型和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高校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的内涵
2.1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内涵
教学管理,指的是通过对有限教学资源的应用,进而对教学工作开展监督、计划、协调、组织和控制的工作过程[1].高校目前应用的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主要侧重对各教学环节的宏观性指导,对各项教学资源进行宏观性的协调,进而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并监督整个高校的教学运行.同时学校内部的各院系为学校部门的下属科研、管理和教学单位,通过学校的综合管理,对本院系的科研和教学进行管理,其具有一定的的财务权、对外交往权、人事权和自主办学权.
2.2 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的内涵
高校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指的是高校为促进办学目标的实现,而应用教学改革,促进校园内部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其资源的综合应用下,发挥综合管理效能,进而形成学校、学院和教学系(教研室)的三级教学管理模式,提升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三级教学管理的本质在于实现学校职能部门在管理职能方面的转变,下移教学管理的中心,建立起将学院作为管理主体的教学管理体系,并在权限的下放过程中,将校、院和系的权限和职责明确,进而促进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率的提升.
在校、院、系的三级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中,可从教务管理、管理体制和教务管理模式三方面着手.其教学管理体制的转变,可促进管理关系的明朗化,并促进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优化,进而提升管理的执行力.同时高校三级教学管理的应用,也是分权的实现,可将校领导从复杂的教学事物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学校的全局性发展和改革,促进学校前瞻性和全局性管理的实现.
3 高校实施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的意义
3.1 细化高校教学管理的职能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大众化的发展背景下,需提升相应的教学管理职能.在两级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的职能划分较为模糊,不能够将其具体的落到实处,促使教学管理职能的粗放化管理.校、院、系三级管理的实现,促建了教学重心的下移,进而发挥院系组织在教学实施、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院级管理者应用下放的权利,结合自身学科的主要特点,对其进行整合、优化,根据实践经营和本学宗旨,建立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质量的提高,以及办学条件的优化,促进教学的科学化和有序化.在大多的研究中,均提到促进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完善,进而实现其创新性和高效性的发展[2].因此,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教学的改革,以及提提高教学水平为当前紧迫的任务.校、院、系三级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在其职能的细化方面,能够满足其发展要求.
3.2 实现有限教学资源的高效应用
在教学管理中,充分发挥学校资源的应用效率,院系分级管理的实现,为其最基本的实现手段.同时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的实现,为实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并且对于促进的科学化管理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注重内涵教学的应用.因此,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为高校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目前的科学管理理论中,若是部门或下属过多,将会加重协调组织的任务.为此,分层管理的应用,可有效的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学院通过对全院系科研、教学和行政的统一管理,促进分层管理的实现.在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实施后,在学校统一制定各院系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有助于人才培养的实现.
3.3 提升教师在高校办学改革中的积极性
分层教学管理的实现,能够突出科研和教学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凸显教师在办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进而调动各院系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将教师安排到教学管理中,结合教务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各院系下属的各机构进行工作安排,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进而优化人才资源,提升教师在办学管理中的积极性.
4 高校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改革的措施
4.1 促进教学管理制度和体制的改革
在目前校、院、系的三级教学管理体系中,存在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并且对应的权责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校级管理部门在下放权利中,存在随机分权的现象.同时在下放权利之后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促使在院系的管理中存在管理职权重复,以及岗位设置多余的现象,造成了物力和人力的极大浪费,该类现象的存在也导致多头领导的出现,致使在出现问题时,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人,或是互相推诿的情况[3].因此,应完善三级教学管理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其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
由于教学改革的实施,相应的教学目标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在教学管理制度和体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发展,同时还需实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目标.校级的教学管理主要从宏观概念上,确立相应的办学理念、教育的基本理念,并从学校整体的发展上进行统一的管理.根据各院系的教学性质,对其教学活动加以引导和控制,进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而院系两级的管理重点在于执行以教案管理为基础的制度.在二级学院的管理中,应结合教学管理实践,根据其具体的情况,执行校级管理制度,进而促进院级教学管理思路、方法和理念的形成.另外,需注意院级的教学管理,主要是对教学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的传承,但同时还需彰显出不同院系的发展路线和办学风格.
4.2 明确三级教学管理中职权问题
根据有关学者的理论,实现高效院系两级的改革,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三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形成,实现了学校管理职能部门的转移.在管理中心下移的过程中,存在集权和分权的管理.为此,应注重突出学院的中心管理地位,将学院的权限和职责划分清楚,进而实现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优化提升的目的.同时,高校还需明确教学管理的中心是学生和教师,其管理的宗旨在于服务于学生.因此,在分权的过程总,应侧重人才培养机制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在获取分权后,院级管理者应将本科的教学评估作为教学管理的指导,进而制定出本院系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评价的标准和目标.同时,二级院系管理的中心,在于对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生的就业指导,以及促进教师科学研究.
院系在履行职权的过程中,需基于一定的原则理论来实施,在基本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对学院进行重组和实施创新性的设置,将校院两级的权责明确,突出学院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加强运行机制的建设,把下放的权利落实到位.新的管理体制下,各院系所履行的职责也各不相同.就专业建设、学科和教学而言,校级管理应侧重于办学目标的实现,以及监督课程、专业建设的全过程;院系的重点在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专业建设;二级院系作为学院下属的基础科研组织,并且还是教学科研的最基础单位,应注重的科研活动和教师教学,并且其主要的组成是根据兴趣和课程而形成的小组,主要负责组织本专业的科研和教学活动[4].
4.3 发挥院系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在教学管理中,校级管理作为决策层,主要的任务在于对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规划,以及进行学科建设和经费预算等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同时还可通过提供服务、评估和监督等宏观调控手段,实施对学院的目标管理.学院在整个教学管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校行政组织、教学和科研的基础运作单位,并在学校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履行相应的职责及义务,同时还具有对应的利益和权利.教学系为最基础执行层,主要的履行的职责为课程建设、科研计划和开展科研活动等.系在三级教学管理中,主要的职责为进行科研和教学的组织,并且承担主要的学术活动.基于此,学校应多承担行政管理的事务,促使院系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进而提升教学和科研的质量,促进学科建设的完善.
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通过现代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并优化检查制度和教学评估体系,结合信息反馈的应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教务管理活动中,管理的主体为学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等,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学校应为其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提升求管理水平.另外,还需注重教务职能的下放管理,首先应明确各自的权责问题,使其在教学管理中院系重要管理作用的发挥.
4.4 结合二级学院的目标管理实现教学改革
在二级学院的管理中,首先应明确其主要的任务和职责.为充分发挥二级院系的职能管理作用,应对其进行适当的授权,确保其有足够的权限完成任务.并给予相应的利益作为报酬,结合工作量的计算,促进权、责和利的统一实现;其次,应为其制定专门的考核评估体系,对其工作绩效进行客观性的考评.并且对其教学管理目标的制定,应根据本科教学、师资、人事和学科建设等进行,通过集体的评定,对其进行综合的考评.最后,还应建立制约和激励并存的奖惩机制,促进关系到学校总体教学目标的子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应注意保证目标管理的严格性和规范性,确保教职工能够投入到教学改革中[5].
5 结束语
推行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的应用,不仅能够优化教学资源,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同时对于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通过院系和教研室管理作用的发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以及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其办学的档次和品味.
〔1〕黄泽龙,陈瑶,黄合婷.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去行政化”改革的实证研究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8):347-348.
〔2〕章颖,张小梅.浅析高校教学管理与改革的措施[J].时代教育,2013,3(11):578-579.
〔3〕黄合婷,黄泽龙.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去行政化改革调查——基于管理人员的调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26-27.
〔4〕李新新.浅谈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问题[J].才智,2011,4(28):458-459.
〔5〕郭红英,陈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J].商情,2012,4(26):47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