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运动视角下的残疾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维护与满足

2014-03-29张革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残疾全民教学活动

张革平

(辽东学院 体育部,辽宁 丹东 118000)

1 前言

残疾人由于在体质或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使其在生活、学习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便或障碍,致使其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主流.而残疾学生作为残疾人群体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承担者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承担者因自身残疾而形成的巨大心理压力,这种双重的压力会导致残疾学生的健康问题进一步恶化.体育健身具有增强体质、完善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功能,是提升人们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从体育需求的心理层面来讲,残疾学生不仅具有较为强烈的体育健身需求,同时,更应享有参与体育健身的权利.因此,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满足残疾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就成为现阶段学校体育教学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并给予切实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其核心目的在与提升全民族的体质健康水平,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助力.在此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支持,对满足残疾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维护与满足途径进行探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2 满足残疾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重要意义

残疾学生由于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使其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严重、敏感多疑、缺乏自信、对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具有恐惧、厌烦甚至排斥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但是,在残疾学生的潜在意识里,同样拥有着与其他学生一样的对于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渴望与需求.因此,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有效地消除或缓解残疾学生的心理问题,实现对残疾学生体育健身需求心理的有机满足,对于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以及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

体育是一种蕴含深邃文化内涵以及巨大社会功效的社会活动方式,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为人类社会所共享.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就是要通过对体育社会职能的有机运用,来营造出全民积极参与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发展的全新态势,在全面提高广大民众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大众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进而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发展,提供必要的助力与保障.学校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残疾学生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会导致其成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弱势群体,而一旦在体育健身活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出现轻视或忽略这一弱势群体的现象,则不仅会对残疾学生的心理产生更为严重的损害,同时,还会造成校园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构建的偏失,这对于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会产生极为严重的阻碍.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来满足残疾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不仅是学校体育实现全面发展的需求,同时更是彰显关爱、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

2.2 有助于体育教学体系的完善,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教学体系是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因素的集合体,是教学活动赖以开展、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教学体系的变革与其各构成要素的变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满足残疾学生体育健身的需求,需要具有专指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的支撑与保障,因此,实现对残疾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满足,必将引发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拓展与完善,进而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体体现为:首先,满足残疾学生体育健身需求,有利于多元化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由于残疾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造成了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强度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在确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构成中,必须要遵循多元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以便于为满足全体残疾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提供保障;其次,满足残疾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有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支撑,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设置,势必会引发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发展,进而针对残疾学生的不同体育健身需求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用以提高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第三,满足残疾学生体育健身需求,有利于体育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发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必将导致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实践证明,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是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有效途径.鉴于残疾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多样性,为实现对各种程度体育健身需求的满足,要求体育教学手段必须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以便于在教学活动针对不同的目标、内容以及需求加以有机的择用.由此可见,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来满足残疾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对于促进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变革与完善,进而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树立坚强信念,为残疾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满足残疾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实质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促进其积极自主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良好习惯的自主生成.体育具有强身健体、完善心智的重要功能,而相对于残疾学生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而言,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满足其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不仅有助于培养其持久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自主意识,同时,更能够帮助残疾学生克服身体条件的束缚、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起勇于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以便于为残疾学生实现未来的自我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 基于全民健身运动视角下的残疾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维护途径

3.1 建立健全残疾学生体育学习的组织体系,为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

残疾学生由于其身体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健身需求也具有特殊性,因此,为确保残疾学生体育健身的需求能够得到切实的满足,必须要针对残疾学生的体质状况与心理特征来建立健全具有专指性的体育教学的组织体系.首先,要加强对残疾学生加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便于提高残疾学生对于体育深邃内涵与重要功能的理解与把握;其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组织体系的构建,要以强化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为基本原则,促进其积极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第三,针对残疾学生的体质特征组织与开展凸显适应性的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其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兴趣;第四,在体育教学中要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方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适当降低难度,凸显娱乐性、休闲性、特殊性与大众性的特征.在教学方法的择用上,要彰显关爱与尊重,以确保从残疾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开展教学活动.

3.2 尊重残疾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强化对其自信心的培养

人格与尊严是社会个体心理构成与行为结构的支撑因素,是其立世修身之本,任何社会个体都具有人格尊重与尊严维护的基本权利.残疾学生因自身体质与心理的现状,对于人格尊重与尊严维护具有更为强烈的需求.残疾学生在璨宇体育健身活动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心理表现就是缺乏自信,使之在体育学习或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恐惧、淡漠甚至抵触的心理状态.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残疾学生群体的尊重具有特殊的人格支持力量;只有对其人格与尊严给予足够的尊重,才能有效地消除残疾学生的自卑心理,促使其消除因自信缺乏而导致的对于体育学习以及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恐惧、消极与懒惰.这就要求在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要一切实满足残疾学生的体育学洗衣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为核心导向,建立起以服务与关爱残疾学生为宗旨的教学体系,制定有助于残疾学生持久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体系,为其量身定做活动计划与学习规划,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对残疾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充分的尊重与鼓励,进而实现对残疾学生自尊的唤醒、自信的确立以及自强心理的生成.

3.3 加强对体育教师责任心的培养,以便于为满足残疾学生体育健身的需求提供保障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引导者,其自身责任心的具备与否,将对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残疾学生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而言,以满足其体育健身需求为核心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更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的支撑与保障.因此,为了实现对残疾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切实满足,必须强化对体育教师责任心的培养,促进其大爱意识的有机生成,使之能够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并根据残疾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设计出彰显实效性与适应性的体育教学规划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计划,为切实满足残疾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提供保障.这对于全面激发残疾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消除心理障碍,形成自觉参与体育学习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良好习惯,进而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指导价值.

〔1〕李永平.析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教育衔接问题[J].体育学刊,2000(2).

〔2〕袁广锋.终身体育动机、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0(3).

〔3〕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5,12(5).

〔4〕王程.和谐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3).

猜你喜欢

残疾全民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全民·爱·阅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