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4-03-29周海燕
周海燕
(吉林动画学院 公共基础教学部,吉林 长春 130012)
艺术类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周海燕
(吉林动画学院 公共基础教学部,吉林 长春 130012)
艺术类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无法实现、与学生专业脱节、教学方式创新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对应用文写作存有偏见等现状,使得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写作能力难以提升。只有明确课程定位、整合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色才能改变现状,使应用文写作真正成为一门实用课程。
艺术类;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对策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些艺术类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实用课程,旨在提升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艺术类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在重视高校内涵教育的今天,这门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艺术类院校的课程体系中不可忽视。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这门课程目前来看不如人意:教学质量不高,学习效果偏差。因此,分析艺术类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寻求对策的任务迫在眉睫。
一、艺术类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
1.学时有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以实现
由于自身格式、内容的要求和针对性等特点,应用文写作课程更多地倾向于条理化、理论化,但同时它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多数艺术类院校的写作课程只开设30个学时左右,学生的写作训练严重不足,课外的练习和指导更是无从谈起。这样就导致一种状况:学生对某种文种仅停留在对写作格式等理论的了解与掌握,而真正落实到现实应用时却是手足无措,无法将理论与现实要求有机结合,写不出一篇像样的应用文。
2.面面俱到,缺乏与学生专业的互动共融
有的教师授课时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面面俱到、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长远来看,一些艺术类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未能按照艺术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今后的工作岗位进行系统设计,普遍存在着过分注重单元设计而轻视课程整体设计、过分注重知识目标而轻视能力目标的现象。
3.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略显不足
艺术类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比较单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方法方式上需加大改革步伐。一些教师授课时采用的是学科型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按照应用文文体的概念、特点、种类、写作格式及要求和案例评析的一贯思路进行授课;个别教师甚至存在只要学生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就能写作应用文的偏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很少。
4.吸引力弱,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不够多样
相对来说,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稍差,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成的文章错别字较多或是语句不够通畅,对文种的写法理解不透彻,对应用文写作这类理论性相对较强的课程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够强,甚至存在排斥情绪。另外,有些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呆板,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给学生归纳几个条条框框,然后提供几篇范文,让学生生搬硬套,没有恰到好处的提问,没有师生的良好互动,学生完全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这是目前艺术类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艺术类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
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结合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创新策略。
1.明确课程定位,剖析课程重要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让学生明确应用文的“应用”意义,了解学习这些知识对以后工作和求学的重要作用,他们才能真正将其视为不可或缺的课程。但由于一些教师讲授时常常照本宣科,学生不仅没有认识到其用途,连一些原本准备认真学习的同学也产生了厌倦心理。所以,应用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和某些文体的现实效用,再以恰当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写作知识。
2.有意别出心裁,整合教学方式方法
艺术类学生相对来说在学习上缺乏耐性,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让他们保持长久的兴趣。教师自说自话的讲授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整合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常有新鲜感,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学习的兴趣。具体到一节课来说,能设计一段好的课堂导语往往就可以初步达到目的。例如,在进行“总结”这一文体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开头:“第一学年即将结束,我想知道大家一年来有什么感受。”看似有如随意的闲聊,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先说收获和成绩,后说遗憾与不足。再以“你觉得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绩呢?“你觉得还存在哪些不足吗?”“你对未来有什么设想吗?”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经验、不足和展望。最后明确“情况——成绩——经验——不足——展望”的思路,开始“总结”的教学。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很快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接受教学内容创造了一个好的开始。
3.课堂内外结合,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文的写作也趋向于用电脑输入,在电脑上完成。所以,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也需与时俱进。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逐步建立比较完善、充实的网络教学资源,将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的网络资源平台实现有效的网络学习,鼓励学生在网络上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上传到网络,既能得到老师及时、直接的指导,又能逐渐熟悉如何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应用文写作,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4.考虑专业特色,兴趣与实用并行不悖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如何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教师顺利展开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紧扣学生的专业特色和将来的岗位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往往事半功倍,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计划”这一文体时,教师通过材料让学生知道计划的用途和特点后,明确“目标任务”、“措施方法”和“具体步骤”这三要素后让学生写一份专业学习计划。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熟悉并热爱自己的专业,纷纷开动脑筋提出比较实际的具体目标。教师可以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很快地掌握了知识。
综上所述,应用文写作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只有理性认清现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才能改变高校应用文教学研究发展缓慢的状态。
[1]李纯明.浅谈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
[2]赵丽玲,周金声.应用文写作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3]马新莉.多媒体技术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8(1).
2013-10-23
周海燕(197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动画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讲师,硕士,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G642.0
A
2095-7602(2014)03-0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