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化学青年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4-03-29薛斌

大学化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学化学板书青年教师

薛斌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化学系 上海201306)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学条件的普遍改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地进入了高校课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扩充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在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背景下,高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大量青年教师充实到高校教学第一线。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受到过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并且熟悉采用多媒体手段汇报科研成果的过程,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较高,因而在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成为普遍现象。然而,伴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大范围使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下面以大学化学教学作为切入点,对青年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进行讨论。

1 大学化学青年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效果欠佳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大学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例如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减轻了教师负担等,已有多文论述,本文不再赘述[1-3]。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听不懂、记不住等学习效果较差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更是如此,甚至可能会导致其产生畏难、厌学等情绪。在课程内容较为复杂,需要深入思考的情况下,这种现象表现得更加突出。例如,在滴定终点的误差分析、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含量的原理和能斯特方程的应用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普遍较低。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多媒体课件播放速度过快,呈现内容过多;学生来不及领会,无法记笔记;教师讲解较少,复述课件内容较多等。这些因素在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这可能是由于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没有仔细分析和研究教学对象的特点,简单地将多媒体教学等同于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与多媒体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受众对于报告内容有较高程度的了解,而后者的受众对教学内容属于初次接触。显然,二者对于信息的认知和接受水平相去甚远。青年教师如果用做学术报告的方式来进行多媒体教学,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进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弱化

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没有经过充分的教学实践锻炼,甚至教学仪态、语言、板书等教学基本功都没有经过系统训练,故需加强对青年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然而,大多数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便投入到课堂教学第一线,并且从第一次走上讲台开始,就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把很大精力集中在课件制作上,授课过程基本是围绕着课件展开;而且由于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无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无暇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工作成为单调、重复性的机械行为。这样久而久之,教学能力不但不能得到提高反而会弱化,具体的表现是:对教材体系不够熟悉,经过几轮的多媒体教学,仍然对教学内容和框架不甚熟悉,不能摆脱对多媒体课件的依赖,教学过程沦为“照本宣科”;由于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课件上,不能有效地掌控课堂和组织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反映,减少了师生互动,不能实现教学相长;板书书写能力大大下降,甚至不能完成规范、美观的板书。如此下去,势必会影响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高等教育的质量。以致于部分高校规定,青年教师初次授课不得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多媒体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高校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青年教师需要充分分析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以及自身教学水平的特点,尽快地适应并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而不是简单地放弃多媒体辅助教学。

2 大学化学青年教师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提高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不可否认,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倾向于重科研、轻教学,这在客观上导致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压力大,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科研中,而忽视了教学工作,使得其教学能力徘徊不前[4]。需要指出的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第一身份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因此必须从思想认识和情感上提高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传播大学文化,是在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贡献。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学工作无疑是伟大的。因此,无论科研工作多么繁忙,都没有理由忽视教学工作。只有从内心深处重视教学工作,热爱教学工作,把教学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才有可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2 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

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有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青年教师除了要加强自我修养,苦练教学基本功之外,还需要接受系统的、长期的培训,这样才能在不断学习中逐渐成长。例如通过岗前培训,可使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系统地学习基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了解大学精神和内涵、学习本学科的教学论、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与理论、练习教学基本功等。在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之后,并不急于让他们走上讲台,而是给他们安排跟班听课、为老教师充当助教等任务,给他们一个缓冲期和准备期,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分析研究教学过程,并做好从学生向教师的转变;在青年教师独立承担教学工作以后,可通过包括网络培训在内的多种渠道,继续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鼓励和资助他们参加教学研究类的学术会议。笔者对这一点深有体会,通过参加网络师资培训、微课大赛和学术会议等途径,获取了不少教学方面的信息,更新了教学理念,积累了更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说,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终身工程,需要青年教师加强自身努力,也需要校方的高度重视。

2.3 增强教学互动

教学过程是交互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内容少、进度慢,这一点比较容易做到;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内容丰富,教师就不得不加快讲解的速度,从而忽视了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这种缺乏交流的多媒体教学过程往往会造成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理解二者之间的脱节,一面是教师照本宣科,一面是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避免这种情况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即把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把教材与课件结合起来进行预习,提前获得学习的重点;在课堂开始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导入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进行中,注意控制节奏,有讲解也有讨论,结合课件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请学生来回答;教师不是总站在讲台上对着幕布讲解,而是走到学生中间去,从空间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振作起来,认真听讲,同时教师也能近距离观察学生对讲授内容的反应,及时掌握教学情况。此外,教学互动的方式是全方位的,不仅限于课堂之上;课间休息时间、课后答疑时间、网络(电子邮件、微博、QQ)、问卷调查、教学评价等环节都是与学生展开互动,及时获知学生反馈,弥补多媒体教学不足,为学生答疑释惑,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机会。青年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年龄优势,与学生打成一片,多去了解、倾听学生,通过加强师生互动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2.4 精选多媒体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但青年教师切不可不加选择地使用这些资源。换言之,一定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个人风格加以选择和加工,精选多媒体教学内容。这其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杂化轨道理论教学中,可以引入动画图片来生动地演示杂化轨道形成的过程,变抽象理论为直观图像;在介绍了重要的理论和规律之后,配以提出和发现这些理论和规律的科学家的照片,并讲述这些科学家的人生历程、趣闻轶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在介绍重要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过程中,可播放相关视频,以“绿色”的方式进行演示实验,增加讲授内容的直观性;在理论课教学中,穿插播放实验课的基本操作视频,再次强调关键技术和容易出错之处,以巩固实验课所学成果,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这些环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是无法实现的,也正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因此,挖掘更多的教学素材,增添生动的教学环节,对于在多媒体教学中扬长避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切忌文字太多,字号太小,背景与文字对比度太低;否则会使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总之,多媒体课件一定要精选内容,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详略得当。

2.5 注重板书作用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必然会减少板书。但这决不是说板书可以完全退出课堂教学了[5]。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板书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各热力学函数之间关系的推导过程中、在化学平衡的计算过程中、在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描述过程中,通过板书的推演,可以使学生产生清晰的思路,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避免的是,在多媒体教学中随意穿插板书,将黑板当成草稿纸,这样会失去教学过程的严谨性。同时,也应避免为了板书而只在黑板上抄写章节标题的做法,这样就失去了板书的意义。最好的办法是,在教学中把教师自己梳理出的知识脉络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相当于一节课中多媒体课件多页内容的浓缩版,这样能有效地弥补多媒体教学只有纵向描述,没有横向比较的缺憾,保持了教学过程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使得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教学相得益彰。

2.6 经常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每讲授一遍课程内容,教师都会产生新的认识和想法,同时也是教师知识升华和能力提高的过程。这一现象在青年教师身上尤为突出。因此,青年教师应该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并及时关注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及时补充到以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教学内容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常教常新,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长足进步。例如,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穿插介绍学科发展前沿;在每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后,以科普的形式介绍获奖科学家及其成就;在每年年底介绍当年的世界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有关化学学科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的更新,无疑会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大学化学青年教师提供了有力的教学辅助工具。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既需要青年教师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锻炼,又需要青年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对象和课程教材,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以上针对目前大学化学青年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为大学化学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供参考。

[1]王卫.大学化学,2011,26(4):21

[2]徐志珍,张敏,田振芬.化工高等教育,2012(2):102

[3]吕慧丹,刘勇平.广东化工,2010,37(4):228

[4]朱雪波,周健民,孔瑜瑜.高等教育研究,2011,32(4):54

[5]刘艳菊,杨怀霞,王霞.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4):74

猜你喜欢

大学化学板书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基于SCIE的大学化学学科文献计量学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
信息技术在大学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