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2014-03-29张国祺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环境

张国祺*

(四川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生态文明是学术界关注已久的话题。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中共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指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十八届三中全会还决定用制度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3]这足以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

一、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生态(ecological)这一概念,是伴随着近代生物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与生态学(ecology)同时诞生。直观地说,生态就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水、光、温度、空气、土壤和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确切地说,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影响和利用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对人类发展有利的范围之内,就形成了文明。

文明(civilization)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象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根据恩格斯的思想,史前的各文化阶段是从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再到文明时代。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目前人类文明的演进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史前文明。大约在新旧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和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简单的采集和渔猎活动,时间跨度为上百万年。

2)农业文明。由于铁矿的冶炼和铁器的使用,原已学会的农业和畜牧业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天然产物生产的能力,使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时间大约在一万年左右。

3)工业文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器的使用,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三百多年的世界工业化发展,使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达到了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表明地球已无力支撑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如果说史前文明是“无色文明”(对环境影响较小),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对环境污染不大),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对环境污染很大),那么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就是“绿色文明”(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当代人类理想的文明。

4)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是工业文明之后的全球范围内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而取得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文化发展形态。如果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角度上说,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状态。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组成人类社会文明的完整体系。

从社会结构来说,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社会结构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经济、政治、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主要结构。把这种结构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形成了生态结构,就构成了社会的完整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发展水平和进步程度可以用物质文明来衡量。社会的政治结构(马克思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发展水平和进步程度可以用政治文明来衡量。社会的观念结构(思想的上层建筑)是指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组成的有机系统以及它们有确定规范的联结方式,其发展水平与进步程度可以用精神文明来衡量。同理,社会的生态结构是指自然环境各要素的优劣程度及其联结方式,其发展水平与进步程度可以用生态文明来衡量。所以,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生态结构与社会的物质、政治、精神、生态文明在其发展水平与进步程度的衡量方式上是基本对应的。

可见,在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应成为文明体系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们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政治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社会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所以,社会的物质、政治、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这是一个完整的文明体系,标志着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整体结构的无比优越性。物质、政治、精神、生态文明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文明圈”或“文明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将使这个“文明圈”或“文明场”更具活力。

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并举和协调发展,构成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整的总体战略。遵循这个总体战略,将会形成合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当代中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产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人和自然环境的矛盾也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尤其是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发展而加剧,当然,这一矛盾的缓和也依赖于人类本身应对自然活动所采取的积极的行为方式。[4]所以,关心环境、关心自然,实际上是关心人类自身,这也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的根本所在。

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离开自然环境就无法生存,自然环境却可以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人类可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能量等,可以与自然环境和谐友好相处,但不能任意主宰自然环境。[4]

笔者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人和自然环境构成的世界体系,“在基本层次上可以概括为三种生产——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环境生产——及其相互联系。三种生产的彼此关系,呈环状结构。任何一种生产不畅通,就会危害世界系统的持续和发展;或者说,人与环境这一系统的畅通程度取决于三种生产之间的和谐程度。”[4]

关于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5]提出第三种生产即环境生产(environmental production),是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持,也是社会进步的有力佐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着自然资源的供求状态和生态环境的变迁方向,从而在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处于优良状态还是恶劣状态,其趋向又将如何。这也就决定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自然生态的状况究竟是文明的还是非文明的。

环境生产是指在自然力和人力的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和自然状态的维持与改善行动,其基本参量是污染消纳力——加工和消费废弃物的能力与资源生产力——生活和生产资源生产的能力。物质生产的基本参量是社会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而资源利用率表示从自然环境中索取的资源和从生产中取得的消费再生物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比例,它取决于自然资源与生活资料的具体属性等因素。[4]随着工业文明的演进,社会生产力无限增大,而资源利用率急剧下降,两者之间的不协调状况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调整,将会愈演愈烈,直到资源枯竭、生产停顿。人的生产的基本参量是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消费方式,人口数量和消费方式决定了社会总消费,它的无限增长就是世界系统失控的主要原因。当人口增长到超出环境的人口承载力时,就会出现生活资料缺乏、环境条件恶化,随之可能产生贫穷、失业等社会现象。随着社会总消费的提高,不能仅限于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主动地去建设环境,加强环境生产,提高环境的污染消纳力和资源生产力,促使生存环境、社会生产、人口消费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应当把环境生产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基础产业,从而使环境生产担负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历史使命。[4]

在人的生产、物质生产、环境生产的良性互动中,生态文明首先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有限自然资源在当代人之间、尤其是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合理分配和永续利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文明首先要解决人类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样的矛盾,这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中的焦点。基于当今社会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已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了最迫切、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任务。[4]

生态文明建设所涉及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利用和分配在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问题上,必然引申出如何处理好现在与未来的矛盾问题,这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又一焦点。为了处理好这一矛盾,“人类应当站在未来的立场上考虑现在,以当前的现实承诺未来。我们既不能为了现在局部的、暂时的利益而牺牲未来,也不能因为未来而牺牲现在,应当是既为了现在、也为了未来,合理地协调两者的关系。”[4]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任何时候,环境对于一个具体的人而言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对人类整体而言,环境与自然是同等的,就是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通过具体的人和环境的适应或不适应、人所处的环境好或不好表现出来。

由人和环境构成的世界变化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原始社会的浑然一体,经农业社会的逐渐分离,到工业社会的割裂对抗,终于激化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普遍困惑。[4]因此,人与环境的相融和谐及其有效的协调举措,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措施。

人与环境的矛盾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内在关系,其中最基本的辩证法应该是以和为本。人类社会要持续和科学发展,人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体就不能被破坏,所以统一、和谐体现了世界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4]

要实现人与环境的相融和谐、协调发展,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科学可行的举措。其中,尤其需要全面的创新,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观念创新。变革传统思维方式,树立新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人人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人们应该像对待自己一样,善待环境,承认并尊重自然环境的应有价值及其伦理意义。

2)环境开发创新。依靠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突破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具体界限。不是单纯地保护环境,而是要主动地建设环境,到环境中去寻求对人类发展的支持,持久地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3)经济发展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机制,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把经济活动纳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世界系统,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进。[4]

4)制度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我国,近期尤其要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4]

5)人的创新。强调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和终极目标。人是有理性、有感情的,特有的能动性绝不会听任自己的主观意志和环境的自发规律各行其是。人类本着和谐意识,使自己与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得以协调、合理、友好、科学和持续地健康发展。为此,生态文明需要回归自然,以本然自然为研究对象,大力发展直接面对自然的科学(如林学、农学、生物学、土壤学、大气学、海洋学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倾听自然、亲近自然的意识,改变从单纯的有用性出发,任意干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态度,真正做到向外在自然学习,切实认识和发现外在自然的规律和特征,并严格践行,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科学地总结了我国30多年来各项建设的成功经验并正确地吸取了其他国家建设事业的经验教训和人类文明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果断而不失时机地作出的战略决策。这也说明我们对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阶段。它也是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取得的宝贵成果,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跃上新的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的时期,在科学上需要从原先的“人类中心主义”到包含人类的“生态中心主义”转变。[4]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前进步伐。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张越川,张国祺.可持续发展:一种创新的发展观[J].社会科学研究,1999(6):22-2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环境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环境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