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型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机制及风险管理探讨

2014-03-29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财会通讯 2014年4期
关键词:成长型民营企业融资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李 强

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活力,具有较大潜在成长性的企业,创造了许多轰动性的品牌效应。然而,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各项财务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都伴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成长型民营企业由于高速发展的特点,往往更容易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一旦超出可控范围,会更容易蒙受损失,甚至破产倒闭。成长型民营企业应对自身的财务风险保持足够的警醒,采取科学的方法加强风险管理,避免引起重大的财务危机从而威胁企业的生存发展。

一、成长型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机制

(一)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在初创期往往采取简单的家庭式治理结构,向成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变,而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势必凸显其原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固有问题,并产生一系列新的矛盾。出于对公司控制权的考虑,民营企业管理层往往任人唯亲,这就造成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或者有专业技术而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有相关行业经验而无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家庭式管理同样造成企业组织结构不科学,管理不规范,权责不清,决策过程简单草率,缺乏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随着民营企业成长和扩张,这种简单原始的公司治理结构势必无法满足需要,而其管理环境的先天不足导致其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过程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导致更多代理问题的产生,造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更多的利益冲突,产生更多的代理成本。在这样的环境下,财务风险更容易积聚和爆发,威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二)缺乏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普遍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与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而成长型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很多都应归咎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企业可以依照该体系的框架,建立起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降低财务风险。但内部控制在我国毕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该内部控制体系仅处于试点阶段,仅在中央企业和部分上市公司中推进,实施效果尚不明显。正在实施的企业中,也往往以传统的财务内控为主体,对于风险管理侧重不多,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而对于仍在摸索中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民营企业,其管理者往往缺乏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具备正确的风险观念,很多民营企业由于人员、机构和管理成本所限,不愿或者暂时难以专设内部控制机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也很难建立。这造成民营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预警,应对能力和控制措施十分有限,往往使潜在的财务风险得不到及时控制而演化成为财务危机。

(三)忽视现金流管理 成长期民营企业自身实力的不足和管理层观念的缺失决定了民营企业往往不愿以高薪聘请高层次的知识人才,尤其是企业的财务部门,从业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领导水平都有待提高,财务管理人才缺乏,财务部门工作往往停留在财务核算的阶段,难以为企业财务和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决策有用信息。企业更为关注企业的收入创造和利润实现,而忽略了对企业的现金流的管理。现代财务管理注重现金为王的原则,从现金流的角度对企业的融资、投资、资金营运、资金分配进行整个流程管理,资金运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财务风险,如果忽视这些风险,会造成企业对现金流疏于管理,控制不力,营运资金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现金周转慢,存货、应收账款等占压资金严重,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从而降低企业的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尤其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极为严重。

(四)融资风险较高 筹资困难本就是制约广大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痼疾,成长型民营企业在高速成长过程中,更是需要大量资金。民营企业在初创期,资金来源绝大部分依赖主要投资者的个人投资,因此资金规模十分有限,用于发展的资金也大多依靠自身经营的内部积累,这样发展速度往往较慢,无法满足规模发展的需要。成长型民营企业从事的又多为技术性行业或新兴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大量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依靠民营企业的内源性资金远远无法满足企业成长发展的需要。内源资金融资不足,外源资金融资又十分困难,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筹资渠道单一,缺乏风险投资及其他权益性融资渠道,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门槛较高;由于民营企业本身缺乏足够的资本积累,规模实力不足,管理水平低下,资质信用不高,可用于硬抵押的资产少,更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管制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这也是造成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加之银行信贷配给的差别待遇,民营企业往往难以从正规的金融市场中获取发展所需的资金。在创立初期,融资困难往往会加重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获得外源融资的可能性较低,主要依赖内源融资;而在民营企业的成长期,随着自身实力的加强,筹资能力提升,民营企业通过外部金融机构融资会变得就比较容易,但这又会造成债务资金比例上升,形成风险较大的资本结构,高企的资产负债率带来了较大的偿债风险。加上民营企业获得的往往是短期债务资金,很少能够获得长期债务资金,资本结构不合理,偿债能力弱,又会埋藏下较大的财务风险。很多成长型民营企业在出现融资困难时,往往会求助于民间借贷,但民间借贷目前存在着较高的法律风险,且资本成本较高,应慎重行事。

(五)投资决策过程存在较大问题 很多民营企业在初创期创造了较高的盈利水平,主业经营得十分出色,而一旦进入成长期,在扩大经营范围或者进行多元化投资的过程中却往往出现决策失误,无法将辉煌持续下去。很多民营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存在较大的问题,仍有不少管理者在进行冲动性投资,对企业财务风险认识不足,急于做大做强,不断盲目上马新的项目,前期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不遵循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往往投资于自己并不熟悉的,与主业并不相关的领域,跟风投资,盲目扩张,如近几年大量的民营企业在主业获得较好的业绩后跟风投资房地产,这些成长型民营企业本身就存在大量的财务风险,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更弱,一旦投资方向错误,投资决策失误,唯一的结果就是资金链断裂,造成企业破产。我国成长型民营企业在进行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过程中,仍然普遍缺乏科学的决策知识,缺乏分析和论证,在没有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的条件下就草率进行项目投资决策,从而造成一个失败项目拖垮一个原本蓬勃发展的企业。

综上分析,民营企业在组织结构、管理层水平、人员素质、经营管理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先天不足,自身风险承受力较差,在外界经济政治环境变动的作用下,不但要承受较大的系统性风险,自身也会产生潜在的非系统性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最为关键、对企业影响最大的一环。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的产生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企业的融资、投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确定性,都有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都会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贯穿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关键因素,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可以通过现金流动的情况显现出来。企业进行融资时,权益融资是长期而稳定的自有资本,但会分散所有者的控制权,要求的资本回报也较高;债务融资形成暂时的现金流入,资本回报相对权益融资较低,但有固定偿还期限,且对于成长型民营企业来说获得更多的是短期的债务融资,与企业长期的资金需要不相匹配,一旦企业投资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无法产生足额的现金流量用以偿还债务,企业就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成长性民营企业的投资活动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一旦出现决策失误,会产生巨大的资金漏洞。而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如果管理不到位,也会占压大量的营运资金,进一步加剧资金的短缺,扩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多样的,需要企业进行全局的统筹管理,才能保证现金的顺畅流动,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水平。而财务危机的爆发往往是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财务风险不断加大,企业若没有及时加以应对,一个环节的问题就可能会成为压断整个企业现金链的关键因素。

二、成长型民营企业风险管理方法分析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必须经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阵痛,才能理顺权责关系,企业各部门各司其责,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才能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推行建立良好环境。在专设内部控制机构之前,相关的风险管理工作仍由财务部门兼任,为了保证风险管理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应赋予财务部门更加超然的地位,将财务决策提到企业管理决策的较高位置,将财务核算的成果和财务分析的结论用于企业的各项重大决策之中。财务部门应基于财务风险的把控,对企业的诸如项目投资等重大决策拥有一票否决权,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决策和效果拥有比重较大的投票权,应将财务风险的高低作为企业各项活动决策的主要依据。

(二)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管理层和员工都应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应正确地把握财务风险,利用财务风险带来的收益,并将财务风险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做好风险的预警和应对的准备。根据代理成本理论,债务融资能够起到减少代理成本的作用,减少经营者对公司自由现金流的滥用;适度的负债水平能够产生财务杠杆作用,在企业经营稳定增长期可以带来可观的财务杠杆利益。作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时要重视财务风险,也应正视财务风险的作用,不应一味地回避风险,而要将风险为我所用。为了保证将债务融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应在融资决策中准确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注重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比例,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例,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的比例等,尽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控制融资风险,保证足够的偿债能力。

(三)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很多民营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情况时,账面上都存在着大量营运资金被占用的问题,这说明其财务风险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营运资金管理出现了问题。成长型民营企业应积极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加强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的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减少资金占用,规避因营运资金不足而造成的财务风险。具体的方法包括加强现金管理,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量;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重在事前的调查分析,包括提供商业信用前对客户信用的调查,信用政策的合理选择等;学习先进企业的“零存货”模式,加强供应链管理,减少营运资金在存货上的占用等。

(四)建立以现金流管理为基础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成长型民营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从简明实用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开始,逐步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预警体系建立之初,应尽量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从财务部门选聘知识经验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风险控制委员会,逐步建立起全面预算制度,并应注意成员的培训和企业整体的风险观念的树立,培养和聘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初期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可以采用现金流量指标和杜邦分析体系中偿债能力系列指标作为核心,参考金融机构对企业风险的诊断方法体系,设定风险临界值,建立一套能快速识别风险作出预警的体系;在企业中运行实验测试效果后可以进一步采用多变量分析、引入VaR风险控制模型等方法建立更为全面的风险预警模型,具体反映企业的投融资风险、资金利用水平、破产概率等,分时期评估企业所处的状况,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提高成长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 杨德岭:《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北方经济》2009年第7期。

猜你喜欢

成长型民营企业融资
融资
融资
成长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在创造中生长
——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成长型课程体系初探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从金河水务看成长型企业内部管理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