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非专业素质培养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2014-03-29张丽王艳霞
张丽,王艳霞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70)
注重非专业素质培养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张丽,王艳霞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70)
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学生也能认识到自身非专业素质的缺乏。加强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学校应营造培养非专业素质的氛围、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化、开设能力建设课程群和开展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加强自身意志力训练、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高职院校学生;非专业素质;就业竞争力;培养
能够向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是人才培养的成功,也是化解办学风险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讲,是学习价值的体现,也是成功就业的实现。对于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解读,其一是学生具备专业素质,即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二是学生具备非专业素质,即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的素质,指一种不受专业局限的、通用的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各种非专业方面的能力、非专业方面的知识等[1]。专业素质是用人单位非常强调的能力之一,但往往其区分度没有想象中的明显,而非专业素质通常会成为判断学生未来发展潜质的必要条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高职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水平不尽人意,成为学生就业的“短板”。
1 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的社会需求与现状分析
结合发放给相关用人单位并回收的100份《关于用人单位对高职生职业素质要求的调查问卷》,以及在本校内机电、电气、水利等各专业发放并回收的225份《学生对自身非专业职业素质要求调查表》,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和学生对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有很多共性的认识。
1.1 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包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道德修养、责任感,等等。用人单位来往往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特别要考量的是学生有没有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精神、有没有爱岗敬业和对企业的忠诚意识、是否为人诚实并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言行举止是否彰显文明礼貌程度等,这些都是后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问卷中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相关排序的反馈结果是:吃苦耐劳、团队协作意识并列第1位,均有37%的认同率;为人诚实居第2位,有33%的认同率;爱岗敬业和对企业的忠诚意识位列第3,有30%的认同率。
学生在校期间经过了思想品德教育,在被问到对这些素质有没有认识的时候,他们也会表示这些素质对个人的发展很重要,学生的问卷中,也有71%的学生能认识到勤恳、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精神是企业用人的首要品德要求。但一些学生在校时的懒惰享受、漫不经心、诚信及责任心差、语言粗俗等彰显出这些学生认知与实际行为的脱节。
1.2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良好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等等。对于用人单位来讲,特别要考量的是学生有没有坚韧和耐心这些品格。企业的问卷中显示,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有33%的认同率。但一些学生在校时的心浮气躁、学业厌倦、缺乏自制力等彰显出这些学生心理的耐受力差。有42%的学生最希望有待提升的素质是意志和毅力,可见学生很明白自己的缺陷却不从行动上去改变。
1.3 各种非专业方面的能力
如果思想品德素质是前提,心理素质是基础,那么能力素质就是非专业素质建设的核心,包含了很多职业发展的必要内容,如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等。在访谈中,用人单位当然希望员工具有很多的能力潜质,这些都是后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企业的问卷中,对于学生非专业能力要求相关排序的反馈结果是,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居第1位,有47%的认同率;职业拓展能力居第2位,有30%的认同率;社会适应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列居第3位,有23%的认同率。
很多学生在被问及是否知道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时,回答是肯定的。但被问及是否主动加强自身能力培养时,回答是羞涩的。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希望提高的能力中,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为第1位,有57%的认同率;语言表达能力居第2位,有22%的认同率;学习及创新能力居第3位,有21%的认同率。可见,学生们也能看到自己不善交流、不善合作、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及语言的贫乏、学习能力差、遇到问题的语讷显现自己思维等各种能力差。
1.4 非专业方面知识
非专业方面的知识是指专业知识之外广阔的知识面,如经济、时事、社会知识、礼仪、管理类知识,等等。企业访谈中,用人单位也会比较关注学生专业之外的扩展知识是否充实,但很多学生兴趣面狭小,阅读面狭窄,非专业知识贫乏。
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是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是力求改变学生主观上明白、客观上懒惰和放任的矛盾纠结。
2 加强高职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2.1 营造培养非专业素质的氛围——推行从学校到教师到学生一条线,重视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认识
学校重视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才能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激励机制、整合教学资源等大的决策方向上做出相关努力;教师认识到提高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才能深入了解非专业素质的内容,集思广益,认真挖掘非专业素质的内涵,致力于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专业老师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建设的同时,在专业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贯穿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会取得同步并举的效果。辅导员老师认识到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会在主题班会、学生自我反省活动、日常行为管理等方面更加具有偏向性。学生重视对自己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才能把思想上的认识化为行动上的付出。只有全校上下思想一致,形成一种氛围,才能形成专业素质培养与非专业素质培养两辆马车并驾齐驱。正如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开创者赵作斌教授把大学素质教育生动形象地表述为“两条腿走路”,即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同步推进[2]。
2.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化——以各种实践体验改变学生认知与实际行为的脱节现象
对于吃苦耐劳、团队协作、为人诚实、爱岗敬业等思想意识,在学院的思政课教学中反复提倡,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观念的认同,对于真正落实还得从实践入手,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在实践中内化,成为一种行为的习惯约束。学校应广泛开展体验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实践式学习[3]。在课堂上让体验式学习、案例、活动等贯穿始终,课堂实践活动可以是辩论会,让道理越辩越明;可以是演讲会,在素材收集与表述中自我启发、自我反省;可以是讨论会,和团队的人追逐共同的价值观。在校园里,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约束,采取加分和减分制给定学生思想品德分,考量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室和宿舍的卫生清扫和维护;是否在食堂、校园等公共场所做到像在未来职场的公共空间一样自我约束;是否在校内实习工厂能够历练未来职场的真正本领。在校园外,是否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企业参观学习、社交活动、志愿者活动、义工服务、公益劳动,等等。让学生的品德认知在实践中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正所谓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2.3 加强学生非专业能力方面的建设——开设能力建设课程群和开展能力训练
对于提升学生非专业能力,除了努力追求各课程所设定的能力目标得到实现之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开设以选修课为主的能力建设课程群和相关拓展训练,让学生根据兴趣及个人需求自我选择。提高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课程有《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等,并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场景设计训练,比如在宿舍里,同学睡觉时间不同步,或者对卫生的要求水平认识不同,同学怎样去设计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进行沟通,从而达到相互谅解。提高学生职业拓展能力的课程有《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拓展》等,组成企业认知、问题解决、团队合作、时间管理、职业礼仪与个人形象设计等模块,并假设职场情境,做相关难题解决训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课程有《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等,并开展语言表达技巧训练、肢体语言训练、商务场景训练、即兴口语表达训练,等等。以提升学生能力建设的选修课程一定要突出实践训练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学校可以尽可能地提升学生能力的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并在课程实施中反复督促学生提高自信、多吸取知识、多了解社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多实践,学会解决问题。
2.4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以提升学生的意志力为核心引导学生加强自身意志力训练
一些高职学生有颓废和自我放弃等心理,平时表现为意志力缺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除了开设《成功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等切合实际的选修课程之外,给学生发放《意志力训练手册》,在校园内可以开展一些提高意志力的感知训练、思维训练、恶习根除训练等;或者开展一些挑战心理的极限项目,让他们在体验中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挑战自我,完善人格。
2.5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举办校园讲座等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开拓学生视野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很多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阅读量少。因此,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他们闲暇时间有事可做;二是用学院特有的品位与格调、风气和氛围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比如组织和开展关于经济、管理、礼仪、时事等专题讲座,让学生领略知识的魅力、探索人文价值观念,开拓视野;开设名著欣赏专栏,让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及对人生的启示;校园内播放科教影片,举办科技节等让学生走近科学。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既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开拓学生视野,又促进学科专业的深化。
[1]任春梅.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及其研究新进展[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16.
[2]郎茜,杨沙.关于“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问题——从一项获得国家优秀成果二等奖的项目说起[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7).
[3]刘素娟.加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思考[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3).
责任编辑 李 燕
G717
:A
:1674-5787(2014)03-0001-03
2014-02-15
本文系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加强高职学生的非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NJDZJ2013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丽(1969—),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王艳霞(1971—),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