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田径社团中提高学生髂腰肌力量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4-03-29方征
方征
(杭州市第十五中学 浙江杭州 310012)
传统训练理念中,很多体育教师都很重视大块肌肉力量的训练,比如大腿肌肉群、上肢和下肢力量的训练,训练方式也多为跑的练习,而很多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髂腰肌对提高短跑成绩有较为核心的作用。髂腰肌力量的提高,主要分为技巧的掌握和力度的控制,既要体现平衡的发力,又要保障力量的聚集。髂腰肌发挥近侧支撑的作用,髂腰肌的收缩直接关系到腿部力量的储存,所以在短跑训练中,能否保障学生运用较强的速度,关键是对髂腰肌力量的掌握。目前,我校短跑训练中,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加强对髂腰肌的锻炼,目的在于利用其提升短跑学生的技能,避免和减少学生受伤,同时避免受力度的影响,降低短跑训练的质量。
1 研究背景
1.1 问题缘起
2011年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上,短短的两天半时间,共有5起腿部拉伤情况出现,其中最严重的一例,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在进行100m决赛时,在终点冲刺阶段,拉伤倒地,非常痛苦,送进医院,最后诊断为撕脱性骨折,部位就是髂腰肌。该名学生是校田径社团的一名优秀短跑运动员,此次受伤不仅耽误了比赛,更是对他个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自此,我反思过去,发现很多受伤情况都是出现在髂腰肌部位,虽然有部分学生受伤原因是因为准备活动没有到位,没有充分活动肌肉韧带,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髂腰肌力量的不足。这些受伤情况,轻的症状表现为韧带拉伤,重的则会影响正常活动。出于一名体育工作者的责任心,也是对学生终身发展的负责态度,我开始研究髂腰肌,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避免和减少受伤。
1.2 学生现状分析
我对田径社团的1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现状。
从表1可以初步看出大多数学生有拉伤情况,且基本都是在运动时造成的,而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他受伤的真正原因,也不知道受伤后的处理方法,而知晓髂腰肌部位的学生只有2%的学生,而对这2%学生进一步了解得知也是因为家里有家长有专业知识的,也只是仅仅知道而已,进一步的了解就没有了。
表1 腿部拉伤情况调查表(%)
表2 腿部拉伤的恢复情况(%)
表3 频率和髂腰肌力量的关系表
从表2可以看出,一旦受伤之后的恢复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对训练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小部分受伤学生追踪调查也发现,受伤部位愈后会有运动阴影,需要更长时间去消除。
因此,真正了解髂腰肌对短跑训练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高认识,学习和传授科学的训练和恢复的方法。
2 实践研究
2.1 概念界定
骼腰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和骨盆内,它由腰大肌和骼肌两部分组成。它的起点是腰大肌在第胸椎体和上个腰椎体,骼肌起于骼窝。两肌在骼窝处合成一键,止于股骨小转子。
2.2 髂腰肌与短跑训练关系
髂腰肌主要功能是使大腿屈和外旋由于它处于人体的总重心处,又是较大的肌群,起到了稳定身体重心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国外体育专家通过对优秀短跑运动员下肢摆动阶段功率研究认为,摆动阶段耽关节肌群是主要的发力肌群,而骼腰肌正是该肌群中的核心,对提高步频和步幅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在短跑训练中,重点关注学生步伐的长度和频率,在髂腰肌内侧肌肉的支持下,牵动肌肉收缩,形成腿部摆动的动作,尽量提高大腿前后的高度,降低摆动频率,由此,髂腰肌的力量,对短跑训练中的各种因素都存在影响,例如:学生在短跑比赛中,身体力度集中在髂腰肌处,通过髂腰肌的支持,提升学生躯体的运动速度,促使运动员的重心前置,同时给予髂腰肌的牵引,学生腿部与地面之间产生的力度瞬间增加,提升短跑训练的效率。
实际短跑训练与髂腰肌存在相互牵连的关系,短跑训练中,能够带动髂腰肌运动,对其形成一定的锻炼和保护作用,同时髂腰肌的适当开发和锻炼,对学生的短跑能力产生推动效果。
2.3 髂腰肌力量在短跑训练中的作用
髂腰肌的力量集中在“髂”和“腰”两部分,髂肌是以扇形的状态存在,腰肌位于腰部,形状较长,学生在短跑时,呈现近侧支撑的现状,自下而上形成一股拉动力度,髂腰肌收缩,能够使学生大腿屈动,而且学生在短跑中,是否能够高效率的完成短跑,主要与髂腰肌相关,例如:短跑训练时,学生大腿会重复朝前方驱动,不论是摆动还是抬腿,都是依靠髂腰肌的收缩,可见:髂腰肌的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定的牵动力[1]。如果短跑训练时,学生采用的是远侧支撑,则会牵动全部髂腰肌,促使髂腰肌处于全部收缩的状态,例如:学生身体前驱时,会引起骨盆前倾,学生发力起跑时,大多的力量来自于髂腰肌,此时髂腰肌需面临全部力度,一方面保障学生向前驱动;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腿部力量,同时还可稳定学生的重心,使其发力完成短跑运动。
保障髂腰肌充足的力量,可以直接作用在短跑训练基本要素上,通过髂腰肌收缩,既可以调整学生的步伐幅度达到最优状态,又可以加快学生的迅速移动,进而加大学生短跑时与地面的相互作用力[2]。因此,短跑训练时,老师应着重加强髂腰肌的训练,强化学生的体能。
髂腰肌力量的提高,对学生训练具备一定的实质价值,其可以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短跑能力[5]。第一,髂腰肌力量的提升,可以提高短跑训练的基本能力,髂腰肌在短跑训练中,占据较大的影响比重,相比其他训练方式,重点训练髂腰肌,对学生形成一种模式定义,促使学生意识到髂腰肌的重要性,保持严谨的训练方式;第二,提升短跑学生的整体水平,在髂腰肌的约束下,学生快速掌握短跑训练的发力技巧和短跑方式,学会如何运用髂腰肌的力度,完成短跑训练,通过髂腰肌力度的理解,形成短跑意识;第三,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髂腰肌力量训练方式,理解髂腰肌与短跑的关系,学生基本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掌握髂腰肌训练的技巧,选取合适的髂腰肌训练组合,促使学生能够在短跑训练中,和谐的运用髂腰肌发力。由此可见:提升髂腰肌力量,对短跑训练,不仅具备一定的实践意义,更是推进短跑运动的发展。
我们通过相应的训练技巧发现,学生的短跑频度和髂腰肌力量之间存在关系,见表3。
2.4 如何提高短跑训练中髂腰肌的力量
利用髂腰肌提高运动员的短跑能力,主要途径是提升髂腰肌的力量。通过对短跑训练与髂腰肌的关系进行研究,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髂腰肌力量的练习,主要分为徒手、静止和器械三类,围绕此三类因素,实际提出具体的练习措施。
2.4.1 悬垂式练习法
学生可借助单杠,首先将身体放松,悬挂于单杠上,也可选择与单杠相类似的器械,主要是可以起到悬挂的作用,能够支撑学生的腿部运动,然后将双腿并拢,实行“上举”动作,尽量保持腿部与身体的直线型,其中可以分腿躯体作为休息状态,同样可以达到髂腰肌锻炼的效果,开始练习之初学生以适应为主,无需做具体数量的规定,待身体素质稍微好转后,进行练习次数的上升。
2.4.2 仰卧举腿练习法
学生呈仰卧状态,加紧双腿,确保能够产生髂腰肌锻炼的力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并拢双腿或稍微区分,进行上举训练,上举腿部的最佳状态为与身体平行,尽量保持举腿练习动作的规范性,如此才可保障学生本身达到一种力度平衡的状态,还可帮助调整自身的呼吸,达到舒适训练的状态,举腿式髂腰肌的力量练习,需克服仰卧重力的影响,不仅对髂腰肌产生一定的锻炼效果,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腰部力量,促使在力量锻炼的过程中,感受运动与力量的关系。为了前后对称练习,我一般在仰卧举腿练习之后安排俯卧抱头的背肌练习。
2.4.3 前弓后箭
双手放在腰上,眼睛凝视正前方。迈出右脚,注意腰背挺直,右脚大小腿折叠大于90°,脚尖位于膝盖之前。左腿膝盖跪地,身体略后期,往身体的中心点下压,充分伸展髂腰肌内侧的肌肉,至酸痛感,重复8~10次,换腿练习。
此项练习,个人觉得很有效,能充分活动到一般练习达不到的伸展效果,并且有一定力量强度。田径社团有位学生,由于髂腰肌受伤,不能进行其他强度的跑的练习,我针对他情况,安排了这项练习,效果明显,不仅没有加重受伤部位的疼痛,反而对缓解伤情有促进作用,并对力量训练有一定作用。
2.4.4 直腿仰卧起坐练习法
仰卧起坐是一种很普通的练习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较多,但一般都是发展腹肌力量居多,多采用屈腿的方法。而直腿仰卧起坐的方法,通过研究发觉对髂腰肌的力量有很大帮助。我在教学和田径社团的训练过程中,也运用了此项练习方法,学生感觉和屈腿仰卧起坐相比较幅度更大,对腿部的伸展要求更高,在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力量。
2.4.5 器材式练习法
借助器材进行髂腰肌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髂腰肌训练的效率,还可以保障练习者的安全,通过器材可给予一定的力度支撑,或者提供一个支点控制[3]。学生通过器材提升髂腰肌的力度,主要分为三种运动方式:第一类为提拉,即通过蹲起的方式,增加跨腿的拉度,例如:学生可以墙体为依靠物体,将弹性皮带固定在脚踝处,利用提拉的力度,实行跨腿练习,选取另一名学生,为训练的学生提供辅助工作,通过弹性皮带,提供反方向的力度,与练习学生形成抗衡力度,髂腰肌在受力过程中,形成锻炼的形式;第二类为顶膝,同样借助皮带,主要是以“屈”、“顶”为动作要素,通过膝盖的运动,作用于髂腰肌,与提拉类不同的是,韧带的作用点在膝盖处,利用其形成拉力,使练习学生双腿相互替换,进行髂腰肌的训练;第三类为摆腿,将沙袋作为重力物体,固定在脚踝处,促使沙袋形成一定的弹力,配合髂腰肌的训练,髂腰肌会通过一定的张力传递,对肌肉形成塑性,使其产生能量,通过多次训练,可感受到髂腰肌处形成厚实的力度,有助于在短跑中,迅速发力,同时有效控制力度,避免过度牵拉。
2.4.6 非强度练习法
此类练习法,基本属于节奏缓慢类,适用于短跑训练中的日常训练工作,随时可以完成对髂腰肌的训练[4]。非强度练习时,一般在户外即可完成,例如:教师可将非强度的练习方式,综合规划,为学生提供合理的练习方法,首先进行弓箭步练习,促使学生在髂腰肌附近得到热身活动,避免短跑发力时,造成髂腰肌发力不足,然后再实行高抬腿训练,主要是增加髂腰肌附近的弹性力度,教师规定合理的频率和周期,在学生完成之际,由后蹬或高跳为收尾训练方式,一般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短跑实力,制定练习计划,偏重于跑动练习,活动髂腰肌,避免长时间的静止运动,导致髂腰肌缺乏运动,降低能力。
综上所述,髂腰肌的训练,是个综合性的练习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选取组合优化,这些方法也是我的训练积累,目的是提高运动员髂腰肌的力量,促使其在短跑训练中,发挥较大的力度支持,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短跑技能,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训练素质,促使学生在长期的短跑训练中,发现适合自身髂腰肌训练的方法。
3 结语
髂腰肌力量的训练,需讲究灵活性,因为学生的体能和素质存在差异,教师在对其进行训练时,根据学生自身短跑训练的具体情况,实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不论是在髂腰肌力量的练习次数,还是在练习要领方面,都需进行合理的规划。今后将会继续研究髂腰肌力量的训练对短跑成绩提高的方法和手段,并思考如何有效处理髂腰肌受伤之后的恢复训练,真正的完善短跑训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1]李京平.短跑的速度耐力训练方法之我见[J].中国体育学院学报,2009(4).
[2]顿文菲.试述短跑中的肌肉放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4).
[3]张克权.浅析放松技术对短跑运动成绩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2009(5).
[4]赵惠敏.对短跑放松技术的探究[J].中国体育学报,2012(4).
[5]尹志强,谢晓信.论放松技术对短跑训练的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