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高压电网亟需建立

2014-03-28严碧华

民生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东部特高压电网

严碧华

一方面,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电力供应紧张日趋严重、环境压力突出;而另一方面,西北地区大量的新能源因找不到通道而被闲置。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总经理助理喻新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去年两会期间,他就曾建议加快特高压建设,将西北的能源输送到中东部。

今年他将目光再次聚焦到特高压,在按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他表示,特高压不仅能解决中东部能源不足的尴尬,还能有效缓解雾霾。“我调研时发现,为了解决能源问题,中东部很多地区火电企业密集,而这些地区本身环境容量有限。”

据《民生周刊》记者了解,今年有多位代表委员关注特高压。近三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提交有关加快发展特高压的建议、提案达100多件。

能源通道欠缺

几乎每年夏天, 中东部一些省份都会闹电荒,拉闸限电是常有的事。

喻新强在电力系统工作多年,在他看来,一方面是中东部省份电力供不应求;而另一方面,西北却有大量能源被闲置,其中不乏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因为两者缺少一个通道。

喻新强曾任国家电网西北电网分部主任。作为能源资源大省的陕西,煤炭资源探明储量1700亿吨,居全国第三位,可支撑电力装机1.4亿千瓦。

此外,陕西新能源利用条件较好,开发潜力巨大。其中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807.98万千瓦,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太阳总辐射量居较高水平,生物质能常年可利用总量约折合2071万吨标准煤。

但遗憾的是,这些能源尤其是新能源,比如风能和太阳能,尚未有通道能输送出去。

事实上,我国大规模水电、煤炭、风电等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以及北部边远地区,而用电负荷中心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发展呈逆向分布。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以就地平衡为主,形成了大规模、远距离输煤的能源配置格局,致使煤电运紧张局面反复出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喻新强表示,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大规模风电、光伏消纳送出困难,煤炭运输占用了一半以上的铁路运力资源,造成铁路运力长期紧张,公路运煤卡车多次大堵车。

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必须转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发展方式和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必须集约化发展大煤电、大水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优势的特高压电网,促进能源基地集约高效开发和电力大规模输送,全面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喻新强说。

缓解雾霾

因通道不足而导致区域性缺电之外,去年以来,雾霾已成为京津冀及东中部地区挥之不去的伤痛。

喻新强调研发现,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火电企业密集。“有些地方十几公里就有一家电火电厂。”

数据显示,雾霾严重的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煤电装机分别超过1.3亿、1.4亿千瓦,单位国土面积煤电装机分别是西北地区的13倍、26倍,单位面积的大气污染排放都在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

喻新强直言,“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6%、56%、74%左右,而PM2.5中的50%~60%源自燃煤。其中,直燃煤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电煤的排放相当,烟尘排放量接近电煤的3倍,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

他表示,发电用煤虽然比直接燃煤能效高、污染少,但由于耗煤总量大,在东中部地区分布集中,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如再往深探究,则跟我国能源消费机构相关,长期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比高达70%。这种不合理的能源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对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带来严重破坏。而发展特高压电网,以输电替代输煤,提高外受电比例,可以显著改善东中部地区大气状况。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持类似观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我国在能源结构供应上应加强平衡协调的步伐,如果能够尽早建立西北与中东部地区的高压电网,京津冀地区煤电污染的状况会得到缓解。

“技术已经不是问题”

数年前,国内关于特高压存在争议。争议的核心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是否成熟;二是投入巨大,是否合算。

喻新强表示,技术已经不是问题,我国已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核心技术和全套设备制造能力,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以前有争议是因为这是国内自主研发,尚未实证,而我们先后建成‘两交三直’5个世界上电压最高、容量最大、技术领先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一直保持安全运行。”

至于成本问题,在喻新强看来,这需要辩证看待,从运送能源单位消耗来说,特高压反而降低了成本。比如,上述已建成的“两交三直”全面验证了特高压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经济性。

“可以说,我国大规模建设特高压电网的条件已经具备。”喻新强表示,这也是业内的共识。

美国前能源部长比尔·理查森近期在《能源日报》发表题为《特高压技术助力解决美国电网困境》的文章,认为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解决困扰了中国和很多其他国家几十年的电力问题,美国也必须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输电高速公路,这样才能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并保证美国继续拥有可靠、高效的供电系统。

“去年迎峰度夏期间,多地负荷连创历史新高,特高压大电网充分发挥优化配置资源作用,有力缓解了供需矛盾。比如,2013年特高压送华东地区电量占其总外受电量的比例达到64%。”喻新强表示,数据有力地支撑了特高压优势。

猜你喜欢

中东部特高压电网
吉林一号卫星在吉林省中东部松林变色立木监测中的应用
穿越电网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失效绝缘子判断的仿真计算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特高压输电塔双重非线性分析
千亿投资助推特高压审批开闸2014年迎来特高压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