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服“动物精神”
2014-03-28苏琦
苏琦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是6年前的事了。对此次危机进行反思的书籍已然汗牛充栋,但对身为前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的观点,人们依然有着很多期待。这一方面是因为职位所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术界有不少人士认为6年前那场全球危机的爆发与格老的“疏于监管”不无干系,因此想看看他如何“夫子自道”。
在《动荡的世界》一书中,格林斯潘坦承危机让其反思以前对动物精神的重要性的看法。以前他认为对理性和效率的偏离——经常反映着动物精神的影响——是罕见和随机的现象,不会超出经济噪声的级别,但2008年危机已经很难用经济噪声来描述,看来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人们的行为符合理性的长期利益——并不完全准确。在金融危机管理失败的后果面前,格林斯潘的结论是,提高资本金监管标准的措施被严重耽误了。
但如果仅止步于此类大家在近年来都耳熟能详的“反思”,则格林斯潘的学养很容易被专业和非专业的读者们“小觑”。在格老看来,监管从来都是一项不易为的工作,因为监管必然会对竞争性市场施加限制,而增长与稳定之间的微妙平衡点经常成为争论的话题,尤其涉及金融监管的时候。此外,在认同提高监管标准的同时,格林斯潘反复提醒人们要依然相信市场的力量。在他看来,失衡的解决办法,要么让市场通过卖盘高峰来自我修正,要么通过政府干预来推迟调整并可能导致最终的调整结果有更大问题。阻止超买市场(泡沫)的清算,将导致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囤积过多存货,阻碍经济从衰退中异常复苏,甚至导致更坏的结果。在过度监管的市场和裙带资本主义市场,市场的自动稳定机制会遭到严重削弱,甚至被完全掏空。
关于硬币的另一面,即对“动物精神”的预测方面,格林斯潘也展现了迎难而上的气魄。他承认金融业向来是最难以模型化的经济组成部分,问题并不在于经济预测者不知道市场容易陷入野性乃至狂乱状态,会脱离理性基础,而在于这样的“非理性”行为实在太难测算。但在过去几年深入研究“动物精神”在严重危机期间的表现,格林斯潘形成了这样的观点:人们的非理性行为有着比我们以前设想的更系统的特征,尤其在经济极端紧张时期。或者说,这种非理性行为是可以被测算的,可以成为经济预测过程和经济政策制定的内在组成部分。
格林斯潘指出,预测“动物精神”的模型将包括若干变量,将反映长期经济稳定性背后隐藏的真实性,其中应该包括时间偏好(和利率),股权溢价,公司市盈率,以及自19世纪以来的私人储蓄率等,因为它们反映着支配商业周期运转的恐惧与狂热倾向的外围边界。此外还有些非先天的稳定趋势,例如社会福利支出与国内总储蓄占GDP的百分比之和。预测要涉及的其他稳定性因素还包括:劳动力规模(包括出生的潜在劳动力)和平均工作小时数等。
格林斯潘承认,从根本上说,这是一本关于预测人性的书籍,由于人性的反复无常,预测总是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他相信,如果能把“动物精神”的某些系统行为特征恰当地纳入模型,并考虑到复式记账恒等式所要求的市场力量的约束,人们还是有望大幅提升预测的准确性。
此外,尽管有大量证据显示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持续存在,但也有数据表明,理性经济判断从长期来看依然引导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前进方向。
《到芬兰车站: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
作者:[美]埃德蒙·威尔逊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49.8元
从历史写作与历史行动的关联入手,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社会主义的观念是怎样一路由西向东旅行的。
《独自上场(增补版)》
作者:李娜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39元
李娜讲述30年的人生故事。与众不同的成才之路、跌宕起伏的赛场传奇、不离不弃的爱情誓言,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
作者:[加]梁鹤年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65元
本书是对西方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大整理,作者希望借此系统分析,梳理出西方文明发展的脉络,找出“大国盛衰”的逻辑。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作者:[美]丹尼尔·查莫维茨
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定价:35元
作者对我们踏过的草丛、嗅过的花朵、爬过的树木给予深入关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和我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面包屑山》
作者:[美]伊丽娜·戈罗霍娃
出版:译林出版社
定价:32元
这是一本关于冷战时期前苏联的小说,有各种中国人所熟悉的生活细节。小说的主人公选择了抵抗,在荒诞晦涩的时代,遵从内心,捍卫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