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好孩子
2014-03-28权蓉
权蓉,四川人,编辑一枚,喜欢文字、色彩、做饭……
日子么,就要自得其乐。像蚯蚓给自个儿截成九段,凑两桌打麻将的,还有一个端茶倒水的。
1如果小时候你叫二狗子,只要回了乡,就还是有人叫你二狗子。粗枝大叶的,叫了就叫了,心思细密的,叫完才幡然悔悟地说,呀,都这么大了,还叫你这个。不过第二天见了,还是叫二狗子,哈哈一笑,说你大名叫什么来着,一急,给忘了。
不过江家是大家族,如果父老乡亲不小心把那里面的谁叫了声二狗子,就要惴惴不安好久,所以就算不知道他们的大名,这样的错误也不会再犯。
2江叔叔在这有头有脸的人物里首屈一指,人们说他在首都做着一份日进斗金的工作,至于什么工作、什么条件,这些的细节和传奇又以亲疏好恶的派别而版本不同。
不管江叔叔做什么,他们家的经济条件是很好的,所以乔阿姨有钱又有闲暇工夫,常常去县里市里逛,走一圈回来,时新的衣服够出好久的风头。加上乔阿姨生得白净,特别出挑,一礼堂的人开大会,她一走来,风生水起,让别的人羡慕又嫉妒。
3有天夜里,来了一队自称是警察的人,把山村平时宁静的夜搅成了一锅粥。第二天江叔叔携款潜逃被列为通缉犯的事情传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讲出不同工作版本的人们这次口径一样,不管他是做总厨也好遇到老人收编了其家产也好还是混黑社会也好,这些不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拿了一大笔钱跑了,被列为通缉犯——他们想起了江叔叔的小名,江黑牛。
乔阿姨要和江叔叔离婚,江家不同意,她干脆走了,人们都说,可惜了那家的两个孩子。
那俩孩子便是雪梅姐姐和江博。
4江博那时刚会走路,摔倒也不哭,麻溜地爬起来继续走。江叔叔犯事后他们失去了经济来源,乔阿姨走后,他们失去了母爱的温暖,也许江博还小,所以人们反而更心疼雪梅姐姐。
村里常有生意人收破铜烂铁、草药之类的,但凡能赚回点钱的,雪梅姐姐都积攒着。有次我妈路过,见她趴在石坎下面的地上哭,将她拉上来,问怎么了,她说收书纸的少给了她五毛钱,追了好长一段路,那人不承认,还推了她一把。四处一看,收书纸的人早没了影儿。我妈把那钱给她添了起来,说以后算账当面算清了,不然别人是会不认账的。
5邻家有人结婚,近邻都在帮忙。晚上吃饭时,礼房的人说今天江谁谁家搭了礼钱。刻薄地说,一个是逃犯一个家都不要跑了,哪里还有人来送礼,是不是写错了。礼房的那个人不满,大家嚷嚷着。突然这家有女眷想起来,说今天雪梅来了,一定是雪梅送的。
礼薄上的名字都是户主的名字,那几个字就代表了一个家,那几个字在,就表明这个家还在。人们对江家的事情议论慢慢淡了,可能因为时效,出现了新的谈资,也可能经过这次,他们或多或少地注意到了,江家有一个年纪虽然不大却正在努力维护那个家的女儿。
6暑假我常去雪梅姐姐家待着,她家房子是按两层来设计的,所以墙特别高,青砖压的屋脊,廊檐下垂了一串叫不出名字的花式木雕。院子是青石板铺的,因为不像别家的院子常年要用,边角上都泛了一层淡青。江博不爱说话,安静地跟在我俩面前坐着,我俩说着说着,突然停住,看一只鸟从屋顶旁若无人地飞到青石板上磨它的喙。有时赶上下雨天,看着雨水顺着廊檐俯掉下来,刷刷地掉在石板上。
我俩都有些惆怅,雪梅姐姐是真愁——首先愁的,是江博和她的学费。每次班主任让没交学费的站起来,随着站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就剩雪梅姐姐自己了。
雪梅姐姐后来便不读书了。
7乔阿姨再回来,人们已经见过了不少世面,她提离婚,旁的人站在理解的一方,说江黑牛跑了这么多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离吧,没必要拖着人给他垫背。
雪梅姐姐归了乔阿姨,江博归了江叔叔。
后来雪梅姐姐給我讲过这一段,她说:我给我妈跪着让她把江博带上,我留在家里,可大人都不同意。奶奶觉得带走儿子是带走了江家的命根子,而我妈觉得将女儿换成儿子妨碍她以后的婚姻。我和我妈走的时候,江博没有追上来,他捂在被子里哭,抖得我心都碎了。
8飘摇的江博后来也不读书了,过早地奔流到城市里,可能因为缺少家庭的温暖,在他跌进这股狂流的时候,就有了天生的软肋,被别有用心的大孩子一关心一教唆,就走到瞎混的路上去了。这个温润的孩子可能自此毁了,也可能遇到了谁,拉一把,又上了岸。
谁也无法预计这些未来,因为他还年轻。人长大了可能就有这样的好处,很多事情还是无能为力,但比起小时候那个小小的人儿,兀的多出很多能杀伐决断的勇敢。我们知道,只要自己做出些什么,世界肯定要给一个回答。
9雪梅姐姐和乔阿姨离开后的某年夏天,我路过他们家,江博在院子下面的水池边洗衣服,他不太会洗,各种颜色的都泡在一个大盆里,但搓得十分起劲。
见我过去,他腼腆地站起来招呼我去家里坐。
我说不去了,他讷讷地站着,半天说了一句,妈妈走了,外婆他们不来了,姐姐走了,你也不来了。
他站在树影下,一个孤单的小孩子,身旁是一堆待洗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