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差异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4-03-28江锡顺
江锡顺,张 苗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和规模剧增,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日益加大。我国本科教学资源紧缺,新建本科院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发展迅速,加快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步伐,已成为我国本科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建本科院校在区域分布、升本方式、隶属关系或行政权限、所有制或办学经费来源和学科门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上都采取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相结合,以本科为主,在办学定位、特色和结构上做了积极探索,明确办学定位,发展自身特色学科和专业,促进了我国本科教育的大发展。“大众教育”阶段与“精英教育”阶段相比,学生本身素质发生了变化,以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的教育要求。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对原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加以改变和探索,加快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和实践,寻求适应现阶段高等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众多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中,差异化教学能做到因材施教,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1-2]。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实施了大学物理课程差异化教学,但是不同学校和专业在差异化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我校于2004年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目前学校含有各类本专科专业40多个,大学物理课程涉及各个层次和专业。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思考和尝试大学物理课程差异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的问题
虽然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能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契机,在课程专业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大学物理课程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3-6],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一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这样就忽视了不同层次和专业学生对大学物理知识的需求程度。即使有的学校把大学物理课程分为物理专业和非物理专业进行教学,但仍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扩招后高校又快又好的发展要求。
1.2 大学物理教师缺乏,工作负荷过重
近几年新建本科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又处在转型当中,教授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师人数增加滞后。大学物理理论和实验课有大量的课后习题和实验报告,授课教师在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上要花费很多精力,另外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习题讲解和课外辅导。教师集主讲和辅导于一身,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更多精力去思考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3 理论课时数明显减少
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加强了外语、计算机应用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这样一来,大学物理等基础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随着教学课时的减少,很多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不得不压缩,甚至被忽略掉,而习题课更多时候无法正常开设,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1.4 实验教学效果不明显
新建本科院校突出了“应用型”办学定位,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制定了相关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大学物理实验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积极地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进入深入分析和思考,很多学生在实验中仅根据实验教材提供的步骤进行相关测试,不能对实验数据做出相关的分析与讨论,导致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不深刻,使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另外,实验教学的考核形式单一,教师往往根据学生最后提交的实验报告给出实验成绩,没有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讨论纳入考核结果中。
1.5 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经过近几年扩招,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相应的教学资源却不能及时得到加强和补充。许多基础课的教学都采取合班形式,有的人数达到百人以上,大学物理课程也不例外,合班教学很难兼顾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师生的思想交流严重不足,忽略了相关专业的差异性,同样会影响教学效果。
2 差异化教学内涵与意义[7-8]
所谓差异化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的兴趣、专业以及天赋差别不同,所组织的人才培养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积极自觉的学习,促进各种才能较快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专业和层次人才。
差异化教学可以对现代教育理念下学分制进行完善和补充,是在现有教学软、硬件资源不足情况下与学分制的有机结合。差异化教学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能做到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模式已成为按学生兴趣和能力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做到尊重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激励,使其更大程度的发挥特长。差异化教学可以解决素质教育中的全体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参与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发挥个性特长。差异化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学习中体会探究与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3 大学物理差异化教学的实践与实施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学生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不少学生对它都有一种畏惧心理。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如果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能提供给学生一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和分析问题能力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如何创造这些条件呢?这必然要求我们施行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差异化教学能够为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提供全新的学习机会。根据学科、专业及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是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3.1 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定
我校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服务工程、土木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制药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15个本科专业和机械设计与制造、应用化工技术等专科专业。我们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比如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纲中加强了大学物理中电磁学部分内容的教学,而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对力学内容做了相关调整,为学生制订各自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等。
3.2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研究
大学物理课程是大学理工科专业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五大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其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在教学过程必须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特点,对这五大部分内容有所侧重,不能搞一刀切。如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大学物理中电磁学部分关于电介质和磁介质内容的讲解,并且有必要给学生介绍铁电材料和铁磁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更充分的认识,促进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9]。
3.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近年来,我校大学物理教研室一直致力于加强大学物理课件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本课程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利用多媒体课件与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手段,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现在网络已十分普及,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鼓励他们通过网络资源,特别是其他高校的精品课程,查找和解决学习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提高了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知识的能力。
3.4 实验环节的改进与提高
大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相结合的科学。通过加深和扩展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技术难度、加强实验的设计性、综合性和专业性,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课上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项目的制定过程中,充分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和实验课时总数,制定出每个专业的实验项目,使实验课程贴近本专业培养目标。如应用化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内容安排注意实用性,突出了热学部分实验项目,为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打好坚实的物理基础,明显增强了学生在以后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3.5 成绩评定的改进
学生大学物理课程的成绩评定改革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5.1 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相结合
对实验为独立授课的专业,成绩评定按照平时作业、考勤和发言等占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对实验为非独立授课的专业,实行平时作业、考勤和发言等成绩占30%,实验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40%。
3.5.2 增加实践操作考核
将实践操作考核纳入最后的总评成绩,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考核中学生按10人一组,随机抽取实验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学期所开设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分析,每个学生有三次实验操作机会,监考教师应当堂给出成绩等级,如不能完成实验,其实践操作部分评定为不合格,要求其重修。
3.5.3 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
对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加分;对屡次上课看小说、玩手机和严重违反课堂纪律使老师无法正常教学的学生除批评教育外,还应酌情减分;对受到校纪处分的学生,其最终评定成绩为不合格,要求其重修。
4 结束语
通过对我校大学物理课程进行差异化教学进行改革和实践,发现只要对差异化教学有足够的重视和理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同时也会极大地提高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整体教学效果。
[1]李海霞.差异教学与教学的差异化[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4-56.
[2]李大圣.全纳公平教育视野中的差异化教育[J].今日教育,2012(10):20-22.
[3]张 章,代显智.高等师范院校电子专业大学物理学习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4):217-218.
[4]李 辉,曹 晴,李聪等.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J].电子测试,2013(16):159-160.
[5]俄 燕,宋 青.大学物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5):177-179.
[6]何素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91-192.
[7]刘 瑾.浅议差异化教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98-99.
[8]黄 莹.中国国内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0(4):134-136.
[9]李昱材.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学理论,2013(26):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