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民间艺术发展对策刍议
2014-03-28赵慧梅谢江平
赵慧梅,谢江平
(1.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建筑艺术系,天津 300270;2.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城市化过程中民间艺术发展对策刍议
赵慧梅,1谢江平2
(1.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建筑艺术系,天津 300270;2.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城市化改变了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传统民间艺术陷入了传承危机、创新危机和文化危机。批量化生产削弱了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使民间艺术品成了简单的复制品,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得民间艺术在城市化过程中陷入了人亡艺绝的境地。加强对民间艺术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创新,让民间艺术在城市化过程中与市场、民俗融合共生才能挽救濒危的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文化传承;民俗文化
一、民间艺术及其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艺术保护与利用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部类,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冠上“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宫廷艺术、贵族艺术有所区别。艺术一词在古希腊,指的是技术,凡含技巧与思虑之活动及其制作,如机械、工匠、建筑、戏剧之类,皆可称为艺术,是广义的艺术。狭义的艺术则专指含美的价值之活动及其产物,意义与美术(fine art)相同。民间艺术之艺术是广义的艺术。民间艺术是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艺术形式,其存在具有原发性,所谓原发性,指的是民间艺术非理论、非经典的存在形态,也就是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所说的:“民间文化遗产不同于经史子集、皇家经典、宗教精华、文物精粹等中国文化的极致和阳春白雪,它存在于大片的民居和生活起居中,是生活的文化、百姓的文化、俗世的文化。”由此看来,举凡在民间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如传统工艺、戏曲、舞蹈、音乐、雕塑、编织、中国结、剪刻、木偶、魔术、杂技、原住民文化……等等,都属于民间艺术。
我国民间艺术因其民族众多、地域广大,艺术的形式也繁杂多样,实用与欣赏兼有,并表现出强烈的地方色彩。与宫廷艺术、贵族艺术相比,民间艺术的作者绝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艺术训练,从事艺术活动完全出于自发,源于生活和情感的需要,尽管有时作品显得稚拙、粗犷,但是从不矫揉造作,形式无拘无束,甚或不合高雅艺术的“常规”。无论如何,民间艺术都是对主流文化的补充,是百姓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是过去时光留下的物质生活印记。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价值远超艺术本身,民间艺术具有极为丰富的美学、社会学和文化学内涵。民间艺术的存在和发展与其自然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以
及经济技术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是民间艺术的生存发展环境,也是民间艺术的重要内容,它们影响制约着民间艺术的创造发展。
民间艺术不但是民间文化知识的结晶,民间审美情趣的产物,它还是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生长于民间背景之上与承载民间文化内容的民间艺术也逐渐丧失或者改变了生存的土壤。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艺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许多民间艺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艺术遭遇了生存环境的重大改变,民间艺术日渐蜕变和衰落。如何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成为民间艺术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民间艺术的产生、传播、发展与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传统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迅速瓦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在这种状况下,许多民间艺术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而被抛弃。随之而来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将民间艺术挤到了审美趣味边缘。现代社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东西,五颜六色,光怪陆离,而民间艺术的原始、质朴已完全不能施展其原有魅力。审美观、价值观的改变,使人们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和偏爱更象是一种猎奇的怀旧情怀。城市化、市场化使民间艺术的生存语境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毫无疑问,民间艺术的岌岌可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两会期间所说的,“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1]
概括而言,民间艺术面临着三大危机,即传承危机、创新危机、文化危机。
(一)传承危机
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使许多民间艺术不断陷入“人亡艺绝”的境地。民间艺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艺术形式,其传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民间艺术的手工劳作方式往往需要师徒口传心授,手摩心应,因此,民间艺术的传承往往依靠一种亲近关系。“言传身教”在民间艺术中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由于过去许多从事民间艺术创作的艺人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的方式传给下一代。这种口传心授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局限,因为民间艺术的传承没有文字,没有曲谱,没有图像,靠人直接承传,几千年的接力棒传承至今,很多接掌者大多年逾古稀,艺人一旦故去,常常也是民间艺术的失传之时。此外,由于经济的发展,许多年轻人向往经济效益更好的职业,而不愿继承传统民艺,一些传统民艺随着老艺人的故去而自生自灭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创新危机
民间艺术是一种人类文化形态,它是无数民间艺人经过艺术思维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物化作品,民间艺术经过历史的筛选和积淀,成为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每件民间艺术品都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保留着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为保护抢救民间艺术,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品走向市场。但是,民间艺术的市场化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一件民间艺术品如像过去一样由民间艺人手工精细制作,一方面,很难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价格也高,为降低成本,人们往往用工业化手段进行大批量的制造。剪纸不是用剪刀剪出来的,而是用模子刻出来的,成了刻纸。同样,雕刻作品不是雕出来的,而是用模版压出来的。很多民间艺术品在走向市场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价值,变成了粗制滥造的工艺品,以至于艺术品已经失去“艺术”和“民间”的内涵。很多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已经被庸俗化了。此外,即使是工艺品的生产,在目前的情况看来,也是承袭多年的老路子,一件东西,几十年不变,产品开发不够,大量的同类厂家,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进入门槛低,导致艺术价值和民间内涵的双重坠落,创新不足已经成为民间艺术品的一大弊端。正如有人担心的,这种无创新、无内涵的市场化正在驱使民间艺术走向自我毁灭。
(三)文化危机
民间艺术以人类生活为底蕴,同社会民俗活动重叠交织,在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又自然而然地倾注进民众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民间艺术区别于宫廷艺术、贵族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原发性。民间艺术的原发性来自民艺与现实生活的重合性。民艺中的纺线织布、衣饰美化、室内装点、节庆活动,既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生活需要,它表达了民众自己的生活
理想和心愿,是一种实际的生活创造。民间艺术的原发性不仅在于它的产生是自发的,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人民大众对生活的直接需要,其精神审美功能寓于生活之中,正如鲁迅所言,“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正是由于民间艺术与民众生活难以割舍的性质,一旦创作主体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原有的民艺自然也就走向衰亡,而附着其上的民艺文化也随之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让农民离开土地,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也让民间艺术失去了存在的依托。此外,由于传统的生活已经失去,民间艺术的传统文化内涵也渐失光彩。如今传统工艺元素的地道性成了民间艺术的唯一要求。不幸的是,传统工艺也因为缺乏生活依托而走向“人亡艺绝”的境地,侥幸不灭者则成为批量生产的工艺品和高不可攀的奢侈品,其文化的内涵则消失不见。
三、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一)研究保护与传承创新并举
从官方的角度而言,通过学术研究、博物馆收藏展览,对民间艺人进行传承性保护等方式来促进民间艺术发展是有益的。2006年12月颁布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保护措施中,强调要为艺术遗产“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要求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就体现了研究、保护和传承的完美结合。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7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传承人带徒传艺活动的保护为核心的。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民间艺术后备人才是最有决定性意义的保护。政府应全面搜集本地民间艺人的资料,建立人才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和奖励,对优秀的民间艺术项目及其传人应给予重点保护。
从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的本质,以及传承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民间艺人的师徒传承模式存在局限。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象发达国家一样将民间艺术纳入学校课程教育。只有这样,民间艺术的传承才能获得不断拓展的空间,民间艺术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开发。面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境遇,应当倡导弘扬、发掘传统民间艺术,并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渗入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培训。对未成年人加强传统民间艺术教育,尤其要在学校、少年宫和青少年艺术教育机构中增设民俗文化、民间艺术选修课,举办民间艺术讲座和组织民间艺术兴趣小组。一些民间艺术的专业性博物馆、陈列馆应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让他们从中了解本土优秀文化,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的道理。
在做好传承的同时也应注重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继承传统就是“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从现实社会中汲取营养,才能使传统民艺增添时代色彩,创作出符合当代生活需要的作品。就此而言,传统民艺不应当一成不变,当作“活化石”锁在深闺,而应该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传统民间艺术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民俗化
民俗学家张紫晨认为,民间艺术“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艺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2](P10)民间艺术依附于民俗活动,民俗是民间艺术存在的根基。民间艺术如与民俗相分离,则失去了存在的依托。民间艺术的原初性、实用性使其带有强烈的现实生活特征,与上层文化的经典性、理论性不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态是情境性、动态性的。民俗和民间艺术都要受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两者都是动态发展的。传统的民俗文化与农业时代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联,反映的是农业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心态与审美情趣。因此,随着城市现代工商业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的迅速变化,传统的民俗文化空间势必会逐渐衰弱与缩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客观地讲,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失去其相应的生存环境。但是城市化与传统民俗并非截然对立,事实上,民俗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民俗的情景性、动态性决定了民俗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续体,社会环境的改变也使得新民俗的塑造成为可能。让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嵌入城市化过程,从而获得新生,是民间艺术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城市化、商业化的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的民俗、民艺的生成过程,可以预见的是,城市化并不会导致民俗和民艺的消失,相反,会使得民俗和民艺在城市化过程中相互融合、和合共生。日本的“造乡运动”对民艺的保护和发展就是在城市化、商业化的过程中通过民艺的民俗化而实现的。我们相信,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民俗和民艺也一定会在城市化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当然,民间艺术品的内容、题材、样式必须与时俱进。
(三)市场化
在商品经济社会,民间艺术作品进入市场也是大势所趋。尽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市场导致了艺术的衰退,许多民间艺术的保护者也相信,民间艺术的拷贝化和庸俗化与市场直接相关,市场是民间艺术的头号杀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市场的出现促进了艺术的繁荣。文艺复兴就是由商业文化的繁荣所推动的。由于成功的艺术家可以从市场获得巨额回报,它激励着艺术家努力创新以赢得市场。市场的出现增加了艺术家的财务保障,让艺术家获得了创作的自由,对民间艺术而言也同样如此。此外,市场造就的文化多样性为民间艺术赢得了一席之地。“市场让深受大家喜爱的艺术家,如迈克尔·杰克逊、史蒂文·施皮尔伯格,与他们的受众打成一片;与此同时,市场也为较为晦涩的观点,如布赖恩·恩诺或彼得·格里维纳的观点保留了一席之地。通常被冠以高雅艺术或粗俗艺术的那些种类常常是互补的东西,而非我们必须进行取舍的选择对象”。[3](P10)在市场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爱,正是市场的多样性需求成就了艺术的多样性繁荣。更重要的是,市场为艺术家提供了消费者,也提供了受众,市场让民间艺术走出深闺,面向大众,它是民间艺术浴火重生传承更新的重要途径,民间艺术完全可以借道市场获得新生。这需要广大的民间艺术工作者充分提炼民间艺术的文化元素与艺术元素,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全新形态的艺术产品。而政府部门和广大艺术市场经营者也有义务帮助那些只懂本门艺术而缺少商业概念的艺人们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适应市场环境的经营机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民间艺术品的商业化,让市场接受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元素,从根本上挽救困顿前行的民间艺术。
[1]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喜获“保护伞”[EB/OL].http:// news.sina.com.cn/c/2004-12-03/08404420074s.shtml.2014-01-12.
[2]张紫晨.民俗与民间美术文集[C].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
[3]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责任编辑:董金荣]
G112
A
1008-8466(2014)02-0014-04
2014—01—25
赵慧梅(1980— ),女,天津汉沽人,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建筑艺术系教师,同济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设计专业研究;
谢江平(1976— ),男,江西吉安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