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技能研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

2014-03-28张建磊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经济学外语学习者

张建磊

(新疆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一、引言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涉及经济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的边缘学科,是用经济学方法和工具研究影响语言能力的因素和后果的方法。语言经济学的出现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北美及欧洲各国大规模的移民潮,欧洲各国制定官方政策,引起了经济学界对语言的网络效应和移民外语能力与其收入间关系研究的关注。欧美经济学家Vaillancourt[1]、Chiswick[2]、Grin[3]分别运用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解释说明了学习多数族裔的语言可以给移民或少数族裔带来经济上的好处。

目前国内学者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汪丁丁[4]和韦森[5]等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综合评述,认为语言的习得和选择是一个理性选择过程,用成本-收益分析法研究人们对自己所用语言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的影响因素。张卫国[6]归纳和总结了国外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认为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传统方法,主要包括语言与经济地位关系,语言的动态发展,以及语言规划与政策;博弈语用学,将博弈理论方法用于语用学的研究,分析理性言语交际者在特定策略场合下的言语行为选择。二是应用研究,主要是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应用性的语言现象,如流行语、网络语,外语教学以及语言政策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

国内学者从语言经济学视角研究外语教育的还不多。[7]P66许其潮[8]、袁俏玲[9]从语言经济学研究的视角研究了外语教学的重要性;熊金才[10]研究了外语市场价值和外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宋金芳和林勇[11]、任荣[12]运用语言经济学评价了英语热和汉语危机,以及制定合理外语政策的必要性。鉴于目前语言经济学在国内外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莫再树[7]认为该领域应用在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还比较单一。语言经济学与外语教育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落后于我国现阶段外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通常认为,语言经济学研究存在三个主要维度——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能力,作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官方语言和作为制度的社会语言。[6]本文试图以语言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评述和探讨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对外语教育教学的启示。

二、语言作为人力资本的理据

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使行为最大化,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这种最大化行为的前提是资源是稀缺的。稀缺的意思是,这种资源的获取不是无限的,免费的。也就是说,如果要获取某种资源,必须要放弃另一些东西,即会产生机会成本。这种资源可以是市场上供应的商品和服务,也可以是其他东西。比如说,一个人在一年中拥有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把这一年的时间投入一种活动,就无法用来做另一种活动,而这种未发生的活动可能带来的收益,就是该人将时间这一稀缺资源,用于第一种活动所产生的机会成本。

凡是具有生产力的事物都有可能成为资源,但只有产生成本的资源才会成为资本。例如,阳光只能被定义为一种自然资源,而非资本,而语言能力的获取则会导致时间、精力和货币成本的投入,所以语言能力可以成为一种资本。资本可分为两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人力资本是指人所具备的能力。所以语言能力的获取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

把语言界定为一种人力资本是语言经济学家的创举。语言是既可以用来补充和取代其他类型资本的人力资本,又是获得其他人力资本(知识和技能)的工具性资本。人力资本理论一直以来都认为,教育、职业培训、身体健康以及知识都是重要的资本投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经济地位和职业状况。直到20世纪80年代,语言经济学家们才开始把移民的语言能力当作一种人力资本形式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语言能力完全具备人力资本的三个要素:具有一定产出、成本耗费和依附于人体中。[2]

三、外语学习与人力资本投资

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像母语或其它二语学习一样,外语学习也满足人力资本的三个特征。

1.外语学习的产出

一个人的外语能力会对他的就业能力产生影响,即外语学习是有产出和生产力的。从经济角度考虑,具有较高外语能力的学生,会有更多的交际机会,能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同时工作收入也较高,[3]尤其是其掌握的外语符合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地缘情况的需求。这一部分是语言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影响语言学习者做出外语教育选择,或选择学习何种外语的主要因素。往往某一特定语言群体与收入水平有某种联系,当一些操持某种语言的群体成员发现其经济收益低于另一语言群体成员时,在其他因素假定相同的情况下,这些人很有可能将其归结于语言的差异。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外语学习者和非外语学习者,和不同外语学习者之间。

在社会交往方面,外语能力强的学生更易于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人建立多语的社会网络。外语学习可以消除因语言差异造成的社会交往中的交易成本增加,摆脱由单一语言形成的社会和信息网络的限制。随着社会交往机会和渠道的增加,外语学习者的经济产出和收入,社会交往和外语学习的愿望都会进一步提高,产生良性循环。

2.外语学习的成本

学习外语会产生成本——时间,精力和金钱。还有因选择学习某种外语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外语学习者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参加语言教育培训,购买外语学习书籍等。受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影响,这种成本的大小因人而异。未参加工作的在校学生,学习外语也会产生成本。虽然他们的时间没有直接的经济价值,但选择某种外语而放弃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或其他外语语种的学习,会对学生就业和未来的收入水平,造成影响,产生机会成本。

学习外语成本的大小受到外语学习者年龄,接触该语言的程度(语言环境的优劣),以及母语与外语差异大小的影响。[2]

3.外语学习的个人属性

外语能力是不能脱离外语学习者的身体的,必须依附在人体上,才能像健康和其他知识一样,不断投资,用于消费和市场活动。外语学习的这种属性,使得外语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投资,区别于其他外在性的投资,如购买电脑或其他外语学习工具。外语技能一旦获取,具有强烈的个人属性,无法被他人窃取或短时间模仿。而且,这种能力的使用价值,也不像其他物质资产,会随着多次使用有所削弱,直至耗尽,反而通过不断使用,外语语言能力可以不断加强和修正。

总之,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人们学习外语的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即考虑学习外语的“投资费用”和学成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这种费用常常被视作其他一些稀缺资源的耗费,如学习时间的投入和参加外语学习班产生的学费。而这种效益可以是多种呈现形式:更高的收入,消费成本降低,用一种或多种外语进行交流的语言技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一种高含金量的“语言资本”。因为预期回报高,所以人们对投资外语学习乐此不疲。

四、外语教育投资的经济价值

学习外语作为一种经济投入,其成本就是为学习这门外语而花去的时间和直接的货币支出,而其效益则取决于学习者学成这门外语后是否经常有使用的机会和是否使用得广泛。按照语言经济学的理论,语言的经济价值分为直接和间接价值。外语教育教学的直接经济价值是个人能利用外语专长,获得更高收入工作,完成工作任务;社会中所有外语人才都可以在工作中合理使用外语,没有浪费教育资源;学校的最优效益是培养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创造科技产品和人力资源,从而造福社会;教师的最优效益是自身学术价值的增值和施展才能;学生的最优效益是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完善和社会就业的成功。[13]P418间接价值是现行外语教育可以满足未来社会和个人的经济预期。但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外语学习者一直挣扎在提高应试技能还是交际能力的矛盾中。

外语教育,尤其是作为目前唯一公认的全球性语言——英语的教育教学的发展,反映了语言制度变迁的方向是语言单一与融合。个人接受外语教育的经济效益或效用,是其未来因外语能力而获得的高收入与学习外语产生的学习费用和机会成本之差。外语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一国对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使用外语所节约的交易成本和可能创造的商业机会和贸易利益。

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某一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该语言在不同市场上的使用程度,包括在劳务市场上是否急需,在私人和公共消费市场上的应用多寡,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常用等。为此,国内学者张忻、[13]许其潮[8]提出,将英语引入专业教学,重视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发展,加强校际间、学校与社会外语教学资源的合理流动,以及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外语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提高语言教育的经济价值,必须要优化外语教育的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即教学效果,合理设置外语课程,突出实用技能训练课程,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五、启示

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经济学研究视角,为外语教育实施需求分析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现行的外语教育改革虽已开始关注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但远未达到与学生学习需求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程度。语言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学习缺乏足够动机和兴趣,所学语言知识无法为社会所认可和利用,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语言的经济价值没有实现,人力资本的主体没有参与到资本投资的过程中。需求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以及评价提供依据,这必然是我国外语教学需要更加重视的研究领域。[14]

另外,在当今世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深入,国际间贸易和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交通成本持续下降和通讯手段迅猛发展,都给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的人们开始考虑是否有可能找到某种方法,降低不同语言群体沟通和交流的成本,包括多数民族、少数民族、移民、留学生。目前该领域的主流研究还集中在经济学界,但其研究成果和研究工具,已不断被国内从事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学者和教师重视和了解。

语言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还不到五十年,研究的数量虽然有限,但研究范围却随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15]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用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待中国的外语教育教学问题,及时梳理和思考这些研究问题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Vaillancourt, F. 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Planning[J].LanguageProblemsandLanguagePlanning, 1983, (7):162-178.

[2]Chiswick, B. 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P].IZA Discussion Paper No. 3568. Bonn: IZA,2008.

[3]Grin,F. Language Planning and Economics[J].CurrentIssuesinLanguagePlanning, 2003,4(1):1-66.

[4]汪丁丁.语言的经济学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1,(6):86-95.

[5]韦森. 语言的经济学与经济学的语言[J]. 东岳论丛,2009,30 (11):5-29.

[6]张卫国.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8,(2):144-154.

[7]莫再树.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育研究[J]. 外语界,2008,(2):65-72.

[8]许其潮.从语言经济学角度看我国的外语教育[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8):35-38.

[9]袁俏玲.外语教学的经济学成分分析[J].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4):142-144.

[10]熊金才.外语的市场价值与外语专业课程设置[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5):49-52.

[11]宋金芳,林勇. 语言经济学的政策分析及其借鉴[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81-86.

[12]任荣.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看“英语热”和“汉语危机”之争[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2):93-96.

[13]张忻. 语言的经济学与大学英语教育[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4(3):415-419.

[14]陈冰冰. 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41(2):125-130.

[15]蔡辉.语言经济学:发展与回顾. 外语研究[J],2009,(4):1-5.

猜你喜欢

经济学外语学习者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山教你学外语
经济学
大山教你学外语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