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党报提高舆论引导力的四大策略

2014-03-28张振安

传媒 2014年20期
关键词:头版襄阳日报

文/张振安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党报自身存在的弊端让其在边缘化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体制改革的滞后和市场转型的艰难,令城市党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之中,城市党报的社会影响力持续下降,其发展也进入了“寒冬期”。根据最近相关的中国媒体品牌指数排行显示可知,不管是在品牌建设方面,还是在入选数量方面,城市党报与其他类报纸都有着很大差距。城市党报要想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品牌意识,明确市场定位,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力。

打造品牌评论,管好“第一提琴手”

在城市党报的宣传报道中,评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被称之为报纸的灵魂,被誉为新闻报道的“第一提琴手”,因此,要想提高城市党报的舆论影响力,首先要打造品牌评论,管好“第一提琴手”。在这一方面,《襄阳日报》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自2011年以来,《襄阳日报》始终以襄阳市政府中心工作为核心,坚持思想引领舆论,舆论引导发展的理念,先后推出了20多个系列,近300篇龙仲平评论文章。每一系列文章都在地方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充分实现了品牌评论的建设,有效提高了《襄阳日报》的舆论影响力。

在襄阳市全面开展“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工作的背景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和谐舆论环境建设的语境下,龙仲平评论就如同响亮的进军号,全面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激情,带动了全市务实争先的工作积极性。每一篇评论的推出,都能够引发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定期出版的专辑,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广泛影响,许多读者纷纷来电、发帖,分享学习心得。

《襄阳日报》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密切关注民生热点问题,站在全市发展的战略高度,通过对一个阶段重大战略、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发表评论,提高思想认识。或传达政府声音,引领思想走向;或深化内涵,提供思想支撑;或激浊扬清,明确方向,以实现统一思想、团结力量、促进发展的目的。这就是《襄阳日报》打造品牌评论的根本目的,也最终取得了显著效果。当下,《襄阳日报》所推出的龙仲平系列评论,已经成为襄阳引导社会舆论的一大品牌。

全力打造全媒体,一体化传播

在全媒体时代,网络的异军突起将传统报业推向了危险边缘,面对巨大冲击和挑战,如何实现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报界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处理好网络和报纸的关系是实现报业转型的关键。新媒体的崛起,虽然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但并未出现简单的新旧更替,相反却出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融合的现象,城市党报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断拓展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切不可固守传统思维,作茧自毙,无法走出纸媒的小天地。城市党报与网络的联动已经是必然之势,但也要谨慎为之,报纸转型绝非弱化报纸,而是实现报纸与网络的优势互补,借助于网络提高报纸自身的舆论影响力。

作为中央党报的代表,《人民日报》就充分认识到了网络在报纸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报网联动的实现途径,其在新浪上的官方微博于一年时间内粉丝突破千万,这无疑是个非常好的例证。不难发现网络能够有效拓展党报的发展空间,在报纸上无法发表的文章,能够在网络上刊发。利用网络平台,能够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对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和意见大有裨益。在大部分青少年网民没有看报习惯的背景下,党报网络媒体平台的有效构建,可以有效扩大党报的受众群,创造性地提高并维护党报权威性。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二维码赋予了传统报纸丰富的阅读功能。记者在采访时能够利用智能手机对新闻现场进行真实记录。在写完稿件后,将所拍视频进行相应处理,上传到网络平台并生成二维码,然后将其印在传统报纸稿件的旁边。比如,2013年8月中旬,《济南日报》刊发了《人、花、泉的一次完美结合》一文,真实描绘了首届济南泉水节荷花灯会上的场景,记者不仅能够以文字描述,用图展示,而且还利用二维码让读者真实体验到当时的热闹场景。从这个角度而言,报纸已经不在拘泥于传统的报道形式,真正实现了报网联动,打造了纸媒、网媒和流媒体一体的全媒体,实现了一体化传播,有效提高了城市党报的舆论影响力。

办好党报头版,不摆“杂货铺”

党报头版在整个报纸的宣传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报纸阅读的起点,而且是其他版面的模板。头版具有最高的含金量,决定了报纸的权威性。所以,头版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以党委政府工作为中心,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提高舆论引导力。在这方面,《衡水日报》就做得非常好,它明确将头版作为重要定位,以改版为切入点,强调中心工作,不摆“杂货铺”,引导舆论走向,成功进行了一系列党政党务工作报道,受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城市党报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引领力,在头版表现得尤为突出。党报头版要想全面提高舆论影响力,就要加强在重点报道、突出核心上的头版表现。自2013年以来,《衡水日报》头版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开展报道,包括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农村面貌改造升级等,引导舆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有效提高了党报的舆论影响力。其中的强势开局跨越赶超战略,作为衡水市发展的战略性部署,是其他工作的核心与根本之所在。因此,头版在显要位置开设了专栏,利用各种新闻报道形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专项报道,全面促进了战略的贯彻落实。

需要指出的是,《衡水日报》头版打破了传统党报“杂货铺”式追求大而全的编排模式,毅然将非中心工作报道放到其他版面。为了确保信息量的合理性,编辑通过各种导读方式,确保了头版日平均报道10条左右的信息,不仅包括当天热点新闻,而且确保了信息有序和科学。

成立市民记者团,增加“泥土味”

网络新媒体凭借超强的实时互动性,对传统报纸形成了巨大冲击,而这也是纸媒必须面对的既定事实。实际上,一定的互动能够拓展纸媒的生存发展空间。加强与读者的互动,能够打破传统报纸单向传播的落后模式,充分发挥读者在新闻传播中的主体性作用。此外,加强互动也是寻求报纸和读者之间完美契合点的有效途径,通过互动及时了解和掌握读者的需求和意见,进而根据读者的反馈打造品牌特色,为全面提高舆论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

2012年,《济南日报》大胆进行了改版实践,并创造性地成立了《济南日报》市民记者团,为普通市民和读者敞开了报社大门,为普通市民提供了文章在党报刊发的难得机会。实事求是地说,一份城市党报能够拥有1000名的市民记者是非常难得的,但市民记者的规模终究是有限的,要想将城市党报办成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得到市民广泛支持和肯定的报纸,单单依靠这些市民记者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必须要不断扩大党报的受众群体,调动读者参与党报建设的积极性。打破传统城市党报读者基本是“看客”的局面,为受众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现和自我表达的机会,想方设法吸引受众参与其中,全面加强城市党报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为受众构建和谐民主的自我表达平台,促进城市党报的可持续发展。

读者是报纸赖以生存的根本,若是没有了读者的关注和参与,报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广大城市党报要想拓展未来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开设互动专栏,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并将其建设为品牌栏目,提高报纸在读者中的影响力。广大读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表达意见,积极参与评报,对报纸未来的发展提出中肯建议等,使之成为城市党报与广大读者沟通的桥梁。

在市场化语境下,读者个体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众需求的个性化。既然存在个性化市场需求和多样化的受众划分,城市党报就要立足于受众实际需求,在宣传报道过程中尽量避免同质化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在时政报道方面要彻底打破传统说教式的报道模式,要改变始终做党的喉舌和宣传话筒的古板形象,努力构建一种亲民的、接地气的党报形象。要加强对受众差异的研究,不断提高传播艺术,全面提高新闻质量,加强党报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城市党报要在品牌评论、头版建设、加强互动和报网联动等方面进行重点探究,不断寻求城市党报舆论影响力的提升之路,推动城市党报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头版襄阳日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头版”既出,一切才刚刚开始
天空之城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