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患者术中给予预防性护理对压疮的预防效果

2014-03-28冯燕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7期
关键词:预防性压疮皮肤

冯燕香

(广州市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广东 广州 510545)

手术患者术中给予预防性护理对压疮的预防效果

冯燕香

(广州市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广东 广州 510545)

目的 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成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压疮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成员术后3 d压疮的发生率分别为:18%、10%、5%,明显低于对照组23%、15%、9%。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手术;预防性护理;压疮;满意度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运受阻导致局部缺氧、缺血、营养不良,从而发生组织的溃烂甚至坏死[1]。术中压疮是指患者在手术结束至手术后6 d,皮肤组织受损,发生溃烂坏死[2]。患者由于受疾病的侵袭,身体状况本身相对较差,又加之手术刺激,术后由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压疮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压疮在临床上虽然较为常见,但由于其易引发感染,且不易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为了降低压疮在术中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特进行了如下研究。

表1 两组患者的压疮的发生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n(%)]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需要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其中男患者126例,女患者74例,年龄在12~82岁,平均年龄为(45.4 ±2.3)岁,术中卧位情况为:平卧位72例、侧卧位48例、俯卧位36例、截石位44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患者,男患者65例,女患者35例,平均年龄为(43.9±3.7)岁,其中平卧位患者36例、侧卧位患者25例、俯卧位患者17例、截石位患者22例;对照组100例患者,男患者61例,女患者39例,平均年龄为(46.1±2.5)岁,术中卧位情况为:平卧位患者36例、侧卧位患者23例、俯卧位患者19例、截石位患者22例.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卧位的选择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1.2.2 实验组成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

①术前评估:访视护士于手术前1 d对患者进行评估,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患者皮肤潮湿度、感觉、活动方式、活动能力、营养情况、剪切力、摩擦力等。手术开始前,再次进行皮肤的检查,主要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进行检查。易压疮部位由患者的卧位决定,仰卧位时主要检查肩胛、肘部、骶尾、足跟等;侧卧位时主要检查肩峰、大转子、髋部、膝部等;俯卧位时应检查颊部,颏部、乳房、髂前上棘、男性生殖器,足趾[3]。②术中选择合适体位: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尽量不影响其生理功能。术中严密观察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必要时使用软枕将其悬空,间断改变支撑部位,降低压迫感,在患者平卧时,应尤其关注骶尾部和足跟,因其承压最大,应适当在其下方使用厚度合适的软垫。侧卧时,要注意观察两膝间以及脚踝部骨隆突处的皮肤状况,使用棉垫进行保护。③正确使用手术床:经术前评估,对于压疮发生率较大的患者,应换掉普通床垫,给其接触面压力相对较低的充气床垫或者高密度泡沫垫[4]。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稍微抬高床尾约5°,这样可减少患者的滑动、降低剪切力,在手术中,随时观察床单的清洁情况,保证床单整洁、干燥、无碎屑。④正确使用体位垫:在给患者安置体位时,尤其注意观察支撑物或者垫衬物的位置,观察患者的支撑点、固定点、着力点,放置体位垫时,应注意不让其影响患者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⑤保护受压皮肤:可使用凡士林进行保护。凡士林可在涂抹部位形成一种油性保护膜,降低摩擦系数,从而降低摩擦力、剪切力,对抗垂直压,润滑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延缓压疮发生[5]。⑥严密观察:定时给解除受压部位的压迫,两次解压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 h;检查约束带的松紧情况,以通过一手指为佳,约束带和皮肤接触的部位也要使用保护垫,并定期检查垫下皮肤状况;术中每20 min检查一下患者肢体末端的皮肤状况和血运状况,并适当给患者松解约束带。⑦心理护理:面对手术,多数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该种负面情绪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震颤、僵持的状况,皮肤血液循环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皮肤发生破损,此时护理人员应安慰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放松,将其情绪状态调至最佳。⑧认真完成交接班: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完成后,应和医师再一次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估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外科护士进行交接时应该全面负责,并和其一起进行检查。

2 结 果

实验组成员术后3 d压疮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成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P<0.05,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有相关统计学意义。见表1、2。

3 讨 论

手术中的压疮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摩擦力与剪切力、手术体位的要求、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类型、应激反应、再灌注损伤、患者自身情况等[7],因此对以上因素进行预防和改变是降低压疮发生率的关键所在。本实验通过进行预防护理,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尽量将损伤风险降到最低,从术后开始一直到手术结束,关注可能引发压疮的每一个环节,并配合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以放松的状态进行手术,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整个护理措施实施中,术前评估是关键的一步,根据患者术前皮肤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方案,然后根据方案执行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也应加强压疮管理知识,强化管理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与之相符的解决方案[8]。此外通过本次试验,实验组成员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对于和谐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在术中护理使用预防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张的青,林卫红,叶媛媛.试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预警干预术中压疮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32.

[2] 赵丹凤.改良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脑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8,15(5):64-66.

[3] 江华容,廖健敏,彭敏.持续压疮危险预警管理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587-589.

[4] 王晓梅,徐应琴,德琴.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85例瘫痪病人的护理[J].护理实践,2007,7(2):12.

[5] 王英,蒙张敏,黄丹莉.压疮评估和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37-39.

[6] 张艳.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8):1154-1156.

[7] 赵霞,周立颖.国内压疮的研究及护理新进展[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21(4):l-3.

[8] 胡美华,孟琳.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332-1333.

R473.6

:B

:1671-8194(2014)07-0248-02

猜你喜欢

预防性压疮皮肤
第二层皮肤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