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字危机”到来的时候
2014-03-27王淦生
王淦生
汉字面临的困境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数千年来,汉字除了它的实际功用外,还被视作艺术品,更被看作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能写一手好字曾经被视为一种竞争的资本,一件足以令人自豪的事情。无论时代怎样嬗变,无论技术怎么革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作为后来者,理当致力于文化的接续与弘扬,不能在各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文化的自尊、自重与自觉。
然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很多情况下,手写、笔写常常会被键盘上的“敲字如飞”所取代。而因为长期使用键盘输入,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结构。一项调查显示,2000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种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法国规定“法国生产的商品的标志必须使用法文”,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日本从中小学到文科大学书法都是一门必修课,俄罗斯甚至把保护母语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滋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血液。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让“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能让汉字沦为一种“失落的文明”。
围绕汉字发生的几件事情意味深长
针对汉字书写危机,中央电视台前不久推出了一档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据主办方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负责人介绍,汉字听写大会的电视形态研究和论证进行了两年,全台上下非常重视,科教频道为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制作准备。因为事关重大,大家都希望尽量严谨。
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已经成为一年一度国家级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最广的文化娱乐赛事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国家、地方教育部门、有关媒体对传承汉字文化的高度重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开启,一方面可以检验国民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另一方面让汉字文化得以交融,让人们“振兴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让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充分展示汉字书写的真谛和魅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应当成为一种高端的全民文化娱乐的大事。
与此同时,一档名为《汉字英雄》的节目在河南卫视开播。在节目中,中小学生比拼写字能力,在被难住时,孩子可以打电话求助家长,但成人也误答连连。这个节目凸显当代中国人“写字能力”严重退化。据报道,《汉字英雄》开播以来收视率连续杀入全国前十。
港台许多的文化界人士也对大陆的汉字运用颇有微词。这种訾议并不仅仅限于汉字的书写,还有汉字使用上的“简繁之争”。不久前,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在微博中写道:“在大陆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微博中“正体字”本指人类在特定时代及范围内使用的符合标准或规范的文字。现在中国内地规范字是简化字,而港台的规范字是繁体字。在语言政策的争议上,台湾采用的“正体字”这一词语除了含“标准汉字”之义,还意味着繁体字是“正统的汉字”。
黄秋生的“吐槽”引发热议。很多网友表示,简体字和繁体字都类属中文,简体字使用方便,这恰恰是一种进步。相比之下,繁体字乃是没有进化完全的所谓“华夏文明”;文字的变革和传承并没有冲突,不是所有人都看懂甲骨文才能拯救华夏文明。就传承而言,繁体字也许胜过简体字;但就使用来看,简体字绝对胜过繁体字。汉字简化是历史必然。
被网民称作“汉字叔叔”的62岁的美国人理查德·希尔斯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美妙的故事。”他倾其所有自费研究汉字字源,将96000多个古代中文字形收录在网上,建立起“汉字字源网”,供人们免费查阅。在美国,理查德·希尔斯只是个“小人物”;在中国的日子里,他的物质生活几近潦倒。为了收集相关资料,他经常往来于美国和中国之间,几乎将所有积蓄都用来购买珍贵的中国古文字典籍。加上“汉字字源网”的建设、维护,这些年的投入超过30万美元。“尽管贫穷,但我不后悔,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做的是我喜欢的事。”在“汉字叔叔”看来,“自己虽然不像很多美国朋友那样有房有车,但是他们没有来过中国,没有领略到汉字的奥妙。这些经历和愉悦,千金不换。”这样一位文字界的“白求恩”,真让人感动不已。
汉字危机来自哪些方面
所谓的“汉字危机”,其实并非自今日始,最初表现在汉字的“繁简之争”上。
新中国诞生之初,为了尽快扫除文盲,当然也为了与旧文化决裂,中央政府倡导、推行了一套汉字简化方案。这一方案的施行,从正面看,大大降低了汉字的书写难度,方便了没有文化的劳动者去学习、掌握和运用汉字,对文化普及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准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是,汉字简化,其负面效应也不容小觑:简化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中华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割裂,使年轻一代阅读古籍出现障碍,人为地造成了大陆与港台地区在文字使用上的分隔状态……当然这些负面影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完全都被其正面效应掩盖着,人们纵然有非议也往往都会被压抑着而表现为一种腹诽。到了改革开放之后,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日渐增多,文字使用上的龃龉也就日益凸显出来;再就是大陆民众言论环境较前大为宽松,所以汉字“繁简之争”也就呈现出一种日趋激化的态势。而上文提及的由黄秋生的微博引发出的热议不过是近期汉字“繁简之争”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古文字学家陈梦家说过:“文字是需要简单的,但不能混淆。这些简化字,毛病出得最多的是同音替代和偏旁省略。简化后有些字混淆了。”后来他因此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含冤自尽。一些简化字的确有“苟简”之嫌,大概与绵延近一个世纪的“汉字拼音化”主张有关。既然简化字只是拼音化的准备和权宜之计,考虑不周全也就在所难免。如今,汉字废除论也就是拼音化也许可以不提了,繁体字恢复论还在争议中,尤其是知识界呼声最烈。如《汉字五千年》总策划兼撰稿指导麦天枢就说过:“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比我们几十年的历史重要得多。”更多专家则指出,“复繁”是用错误的手段改正当年“苟简”的错误。繁简并用、识繁用简是比较稳妥的做法。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是“国字”,都需要加以珍惜,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留出适当的缓冲期,逐步规范和整形是必要的,但不应非此即彼或厚此薄彼。endprint
而汉字危机的“重症”乃是最近一段时间引起公众瞩目的汉字“失写症”现象。
由央视和河南卫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文化类节目,原本出于“拯救汉字危机”“领略汉字之美”的理念,由于电视媒体的普及率很高,所以其间暴露出的成人、孩子在汉字书写上低能的问题,引起了国民的热议和反思。有网友道:“难道将来写汉字会成为一种绝活?”这是一种调侃,也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可怕的现实。
据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只有30%的成人体验团写对了“癞蛤蟆”一词,而“熨帖”一词的正确率仅有可怜的10%。一档电视节目,成了一道让当代中国人尴尬、汗颜、犯难的“公众考题”,难怪许多人会感叹“汉字的危机来了”!
汉字“失写症”固然是一种危机,但这一危机的形成大多非“主观故意”,而“网络文字”对传统汉字的冲击往往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行为。生造“网络文字”的主力军多为处于文化积累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的行为冲击了传统汉字,也影响了自身的文化积淀。
比如用“88”代表拜拜,用“MM”代表妹妹,用“GG”代表哥哥……这对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丰富,还是一种冲击?
除了网民们为了方便快捷用许多符号来代替文字,对汉字文化产生的冲击,现在很多广告商也在肆意错改、错用汉文字,比如:“咳不容缓”“饭醉团伙”“骑乐无穷”“一戴添骄”“天尝地酒”“无胃不至”……可以说汉字正遭受信息化技术全方位的冲击。
再有一点,就是书法遭到空前的冷落。这里的书法既指书法艺术,也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书写。自夏商时代起,特别是自西周以后,书法就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六艺”之一,“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书”包括了文字识读和书法。我国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开设了写字课,教材的设计思路是从铅笔到硬笔再到毛笔,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不过在近年来的升学重压之下,写字课时间多半被其他主要课程占用,或者干脆被改成了自习。
有人说:键盘革命,成了“手写体的诅咒”。今天,随着计算机、手机以及网络的普及,电子文档渐渐改变了大众书写方式,键盘几乎取代了笔,成为文字的“书写工具”,办公越来越趋于“无纸化”……这些,使得手写的意义日见式微。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基本上是“非考不教”。既然升学考试不考书法,谋职应聘只看你的电脑操作水平,这书法课程自然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需要决定投入,既然升学、就业与书法已经没有太大的联系,又有多少家长、学子愿意为书法投资呢?书法被冷落似乎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汉字是否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不过,很多人认为,现在舆论界、学术界炒得热乎的“汉字危机”其实不过是一种“居安思危”,因为汉字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机会并不像某些专家渲染的那么恐怖和不堪。
假如长时间不练习手写汉字,那提笔忘字就在所难免。科技在进步,书写方式也在变革。习惯用五笔输入法的人,用笔写字依然能写得较为准确。如今键盘上敲字速度很快的人,往往都用拼音输入,比如打出“鳏寡孤独”“罄竹难书”“魑魅魍魉”等笔画比较多的成语,只要会念,甚至连前后鼻音、是否翘舌都不必考虑。
“提笔忘字”的人被有的人评价为现代“文盲”,这个标签显然贴得有些过分。现在不少人离开电脑书写就错漏百出,甚至不能书写,这是一种电脑依赖症的表现。但是,书写本来就是一种技能,依靠笔还是电脑来写其实并不重要。
用手写字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显得效率低下,从书写的工具来看,从甲骨文、竹简上的字,到写在纸上的毛笔字、钢笔字,人类的书写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到现在电脑打字、语音识别,更是把文字表达的速度提升到了极致,这是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必然。再者,电子文档方便多次修改。如果只论结果,无论用笔还是用电脑写作,只是使用工具不同,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电脑输入不可能完全取代手写,中国人不会写字的日子不会出现。
面对“汉字危机”引发的焦虑,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表示,解决书写能力退化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学校进行文字书写能力的相关训练,而汉字书法在传统时代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在现代同样可以作为艺术保留下去。所以,面对“汉字危机”不必太悲观,汉字会有人遗忘,也会有人把它作为艺术去热爱和传承。微电子技术专家许居衍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从改进输入法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汉字“失写症”的方法。他说,使用“形码”输入法或许是缓解“汉字危机”的一个办法。“形码”是依形编码,使用时就相当于直接输入汉字,唯一性强,人们就不容易忘掉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使得汉字在信息时代照样得以传承与弘扬。许院士还建议,国家可以将“避免汉字出现危机”与“形码科研和教学”正式立项,邀请有关专家研究汉字从教学到输入的科学方法,从根本上防止“汉字危机”。北大教授张颐武也在微博上发表了类似看法,他认为在计算机时代,汉字书写将会在手写电脑中复兴。新的电脑一般都有手写功能。可以倡导大家用这种方法多练练字,保证自己不患上汉字“失写症”。
其实,“汉字危机”这一感觉形成深层原因还是我们强烈的“文化危机”感。因为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和载体,它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字只需“牵一发”,我们的文化便会“动全身”。一场简化汉字运动,绝不仅仅是文字的简化,更体现出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诸多用心。而今很多国人连汉字的书写都陷入了困境,这自然让关注民族复兴、关心民族文化的国人内心涌起巨大的浪涛——全民患上“失写症”与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不相称的。
遗忘汉字的代价,是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是对书写阅读的思维方式的淡忘。遗忘之后的表现,却是人们在思想上对技术的追求与依赖。
网络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但给人心灵上所带来的满足感未必会超过以往。智能手机的普及能够使人随时进入网络世界,但同时也带来了注意力的破碎化。现在人们通过网络,注意力可以随时被打断,以往的写诗填词式的专注,在当今的社会,再难呈现。
随着电视、网络的发展,人们高呼“读图时代”的到来,但图像式的思维方式,迫使成人把孩子式即刻满足的需要和对后果漠不关心的接受方式视为正常。图画要求我们诉诸感情,而不是理智;它要求我们去感觉,而不是思考。而文字培养我们的,正是选择、比较、思考这种能力。
遗忘几个汉字不可怕,但丢掉汉字的美让人心痛,丢掉汉字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令人担忧,丢掉文字所培养的严谨的逻辑思维才最可怕。
因此,在我们习惯了通过敲击写出汉字的同时,试着拿起笔,把它呈现在纸面上,因为它不仅仅是汉字,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延续。
不管怎么说,现阶段我们许多同胞在手写汉字方面的表现确实令人尴尬——这究竟是不是一种“危机”,其原因何在,如何去应对,值得每一位华夏儿女好好思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