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声乐发展的“摇篮”与“沃土”
2014-03-27羡涛
羡涛
摘要:辽宁省的艺术建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蓬勃发展,特别是声乐领域涌现了大量的优秀歌唱家与优秀作品。首先这与我省人民热爱艺术的文化天性有关,而更重要的是省内的几所著名的声乐演出、教育团体为我省的声乐事业贡献巨大,代表着全省乃至东三省的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水平。这些专业团体、院校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说就是我省声乐事业的发展历史。而这些团体当中,尤以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与辽宁歌剧院的贡献最为突出。
关键词:辽宁声乐 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 辽宁歌剧院
一、歌唱家的摇篮——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
(一)悠久历史
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建立于1958年,前身为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声乐系。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建系以来,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些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声乐教育家陆续在系内执教,如:周淑安教授、吕伯克教授、李洪宾教授、胡静华教授、管林教授、程浩教授等,并培养出以杨翌春教授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教学骨干。
(二)发展壮大
随着数十年来的积累,沈音声乐系逐步打造了一支拥有一支整体水平有明显优势和发展后劲的教育团队。包括在编教师二十人,外聘教师一人,其中多人有过海外留学经历。教授七人、副教授九人、讲师一人、助教四人。获得博士学位一人,获得硕士学位三人,而该团队年龄结构为50岁以上7人,40-50岁8人,30-40岁1人,30岁以下5人。
声乐系相继开设了五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与声乐主干课(声乐演唱和声乐艺术指导)构成了完整的声乐教学体系。在教材建设上,注重引用国内外相关专业教材及曲目。系内自编的教材中,霍立老师主编出版的《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1-9》,获得了辽宁省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多年来,系内教师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几十余篇。
声乐系注重加强国际和国内之间的学术交流。曾先后聘请国内著名专家金铁林、马秋华、廖昌永等,以及俄罗斯、美国、等国著名教授、学者来院交流讲学,选派中青年教师去德、美、意、等国家,以及国内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学习,吸收国外留学归来的青年教师纳入教师队伍中,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硕果累累
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成立至今为新中国培养了无数的歌唱人才,大部分都被各级艺术院校团体招纳,更不乏优异者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斩获奖项。如:于平获第四届“罗莎.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宋波获“法国玛尔蒙德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吴艳彧获第26届“贝利尼国际歌剧比赛”第二名;梁莹获“意大利马萨弗拉声乐比赛”金奖等.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音乐界专家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产生了较大影响,对省内外声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结出丰硕果实的艺术沃土——辽宁歌剧院
(一)既往辉煌
辽宁歌剧院其前身是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音乐舞蹈团,成立于1960年3月。首任院长同时也是时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家李劫夫。从创立以来,辽宁歌剧院先后编排了多部自创大型作品,其中包括《草原烽火》、《阿诗玛》、《强者之歌》、《归去来》等四十余部,而其中《情人》也曾获得辽宁省政府优秀文化作品奖。其间,辽寧歌剧院还曾改编了多部外国优秀剧目,包括阿塞拜疆轻歌剧《货郎与小姐》,还曾退出了世界著名轻歌剧《快乐寡妇》的中文版。1990年上演的《归去来》获得了1991年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
辽宁交响乐团,隶属于辽宁歌剧院,除服务于剧院本身的歌剧演出外,多年来一直以自身的风格为辽沈大地的观众们演绎着世界著名管弦乐曲。除自身拥有相当一批技艺精湛的指挥家、演奏家与乐手外,还长期与中外著名指挥家、演奏家合作,包括齐培尔、罗纳德·舒维茨、小泽征尔、郑小瑛、黄晓同、石叔诚、张眉、张培豫等。
(二)巅峰之作——《苍原》
辽宁歌剧院经历了多年创作上的历练,于1995年正式推出了一部最具国际影响力与民族代表性的歌剧作品——《苍原》。这部歌剧虽然是运用西洋大歌剧的形式,但却是一部融入了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的史诗剧,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歌剧史上的巅峰。
这部歌剧在表演与唱法上均采用西洋模式,但在文本方面采用了诗化道白衔接宣叙调、咏叹调相衔接的形式,可谓是一项本土化的突破.在交响乐编排也是运用西方技法,但其间的旋律却是实实在在的民族味道。《苍原》从剧本、音乐创作及表演各个方面都努力寻求音乐性与戏剧性完美结合,结合当时最新的戏剧理念,使得这部作品既具有西洋歌剧的外在形式,有富含中国作品的内在精神气质,所以才成为了既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的伟大作品。十多年来,《苍原》在全国各地演出并受到持续热烈地追捧,《苍原》与它的四位主演几乎拿遍了能够拿到的所有奖项,是辽宁这篇艺术热土上开出的最为瑰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