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修齐治平”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当代启示
2014-03-27付艳艳余思新
付艳艳,余思新,陈 云
(1.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2.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实现“中国梦”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目标,正如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所言: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1]“中国梦”的提出不仅是对当代人历史使命的强调和赋予,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脉络的秉承与延续。立足于儒家文化语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其固有的文化品性与逻辑指向表达了中国古代伦理政治建构的基本诉求,它为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可借鉴性启示。
一、以“修身”奠定实现中国梦的人性基础
儒家“修身”表达的是人性的自我改造、规范和完善。性善论代表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善端人固有之,但却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易“丢失”,因此强调以“修身”来“求放心”。性恶论代表荀子则认为人生之就“好利、疾恶、好声色”,因此强调以“修身”来“化性起伪”。不管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儒家重视以“修身”完善自我,以达到人性至善,这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益启示。“个人的道德修养在‘中国梦’的构建中作用巨大,培养国民健全的人格特质,提升个人修养和品质,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位置。”[2]
“中国梦”目前还是一个待实现的理想状态。“‘中国梦’的提出包容了全社会及所有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实现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都应为之奋斗的责任目标。”[3]然而,社会中的每一人却因其个性的多样性而表现出了对“梦”追求的不同利益向度,并反映出了不一样的人性基调,以致于现实生活中各种的腐朽现象、拜金文化以及劣根经济现象大行其道,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不言而喻,这就间接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修身为要,人性向善。
儒家“修身”讲求“仁礼”,“仁是一种内在品德,专指‘恭宽信敏惠’”五德,君民只有讲求“仁”才能的德行天下; “礼”是一种制度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怀着仁心在道德与法律规范的界限内创造生活,就会逐渐革除贪污腐败、误人子弟、文化堕落等恶态。此外,儒家“修身”也讲求“忠恕”,力求以“忠恕”之道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如“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颜渊》)。最后,儒家“修身”也注重“学习”,如孔子有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现代社会很多人因浮躁心态而难以潜心读书学习,以致在很大程度上使人性逐渐迷茫,因此,以“学习”来“修身”定能让人们自作反省、格物致知,以期获得“知性和人性”的统一,从而以集体人性的力量助推“中国梦”的逐步实现。
二、以“齐家”把握实现中国梦的关键环节
“家庭”作为一种血缘关系,它是人类道德产生的始基,它以对个体单元自然人性的教化与改造,推动了国家伦理实体的成长并彰显着其文明程度,如有学者说:“家庭作为‘伦理实体’所标示的是,家庭是人类文明和伦理关系的起点,家庭的产生是人类最早创立的一种制度文明,其实质是一种伦理文明。”[4]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家庭的和谐与文明程度已整体提高,但现实当中仍然存在着少数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诸如虐待老人;搞婚外情;频频家暴;不敬长辈等等,无不冲击着家庭的伦理精神,以致于造成了妻离子散、家庭解体的悲剧性结果,这从根本上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定有序与国家的繁荣昌盛。因此,“家庭”内部是否和谐与幸福直接关涉着国家的稳步发展,进而影响“中国梦的实现。
“齐家”作为儒家的精神品格,表达的是家庭伦理道德的建设,强调家庭内部要保持父子、夫妇、兄弟、男女之间的清晰伦理关系,唯此才能把家庭治理好,才能进一步治国理政。如朱熹言:“有公家之政,有私家之政。士君子修一家之政,非求富益之也,种德而已尔,积善而己尔。家政修明,内外无怨,上下无怨,子孙世昌,移之于官,则一官之政修,移之于国与天下,则国与天下之政理。鸣呼,有官君子,其可不修一家之政乎?家政不修,其可语国与天下事乎?”(《朱文公文集·家政》)家国同根生,有家才有国,齐家方以治国,其积极因素对“中国梦”的实现来说不无启发意义。
儒家“齐家”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夫妇和”、“兄弟睦”。从以上意义上看,儒家“齐家”的精神品格反映出“家国”同构中的关键问题,就国家而言,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国学讲堂等渠道让“齐家”理念走进每一个人的心。只有把“家”建设好了,人们才能以其内部的凝聚力为国家出力献策,从而才有利于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三、以“治国”铸就实现中国梦的理念方略
“治国”作为儒家的价值使命从儒家的政治伦理体系中可知,其“治国”的核心理念是“民为邦本”,强调“为政以德”并兼及“礼法并重”的主要方略,这对现代社会推进实现“中国梦”同样具有启迪意义。“民为邦本”,即统治者要以民众的利益为重,要养民、保民、安民、乐民,这样国家才能稳定有序。例如:孔子关心民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孟子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就“中国梦”而言,实际上就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5]因此,儒家“民本”理念启迪着执政者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实现“中国梦”应做到让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此外,儒家以“为政以德”为“治国”方略,主张统治者应该侧重于用道德教化来引导民众,通过培养民众的廉耻之心达到治国理政的目标,有如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对执政者而言,儒家的“为政以德”为其开出了基本的德性要求,启迪着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是靠“身先为范、情理服人”的“仁政”要求。习总书记也特别强调: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5]
当然,儒家“治国”并不忽视“法”的运用,即当德性教化不见成效时,可以适当兼用法律惩治,纠偏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6]孔子深刻指出:“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之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孔子家语·刑政》)。这与当前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并不冲突。
四、以“平天下”达至实现中国梦的终极意义
儒家“平天下”是继“修身、齐家、治国”逻辑脉络的终极指向,表达的是最终要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如《礼记》所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平天下”绝非简单意义上的本固邦宁,而是普天之下意义上的世界和谐,正如曹德本教授所言:“中国传统文化讲平天下,是以天人合一为哲理,追求人类美好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就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是全人类的和谐。实现了世界大同,也就达到了至公无私,从而实现了全人类的和谐。”[7]综上,儒家“平天下”的终极指向揭示了“世界和谐”的深刻内涵,这对推动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逐渐强大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实现也正朝着光明的方向逐步推进。然而,在当前世界局势中,基于中国的强大,“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逐渐泛滥起来,他们认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复兴,必然会对现有国际格局造成重大威胁。事实上,中国的强大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并不会造成对世界的威胁,反而有利于促进世界和谐。中国几千年以来都秉承着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平天下”之“天下为公”和谐理念,主张“兼爱、非攻、和为贵”而反对“霸道”,中国将永远以和平发展之路指引“中国梦”的实现。孙中山先生说: “中国更有一种极好的道德,是爱和平。”[8]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捷指出: “实现‘中国梦’,决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因为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这也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秉承。”[9]因此,我们要谨防西方“中国威胁论”思潮的影响,应坚定民族自信心,以科技促发展,以发展强国力,继续以合作共赢、共担责任的友好态度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最终达至实现“中国梦”的终极意义——世界和谐。
[1]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36.
[2]陆卫明,赵述颖.“中国梦”解析:历史到现实[J].探索,2013(4):178—181.
[3]张劲松.中国梦:辉煌于包容与衰败于僵化[J].江汉论坛,2013(9):102—106.
[4]刘海鸥.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
[5]习近平.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01).
[6]谭绍江.探寻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两大主题——从周公到孔子[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
[7]曹德本.修身治国平天下——中国和谐文化纵横论[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7:651.
[8]孙中山.三民主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55.
[9][著者不详].“中国梦”的世界对话[EB/OL].(2013-03-12) [2014-02-15].http://news.xinhuanet.com/ 2013lh/2013-03/12/c_114987862_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