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圩堡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研究
——以肥西县四大圩堡为例
2014-03-27车珠琳余伶莲
车珠琳,余伶莲,卢 松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0 引言
文化景观概念的研究由来已久。Carl Sauer在“文化地理学的近今发展”[1]中给文化景观作出定义,即“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2]。Wager and Mikesell 认为文化景观是一个特定的人类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的和特征性的产品,体现了特定的文化偏好和潜力以及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它是历代自然演化和人类活动的结果[3]。Melnick 认为文化景观是一个在自然景观背景上的人类活动和信念的有形证据[4]。中国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综上所述,文化景观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5]。目前文化景观主要研究内容有文化景观的起源和变迁、景观感知和解释、文化景观组成及保护与规划等[6-9]。在中国,关于聚落和民居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演化、文化景观结构的地域整合及文化景观的保护是当前文化景观的主要研究内容[10-15]。此外,中国一些学者还对梯田农业遗产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16-19];江淮圩堡、福建土楼、开平雕楼都是集居住和军事防御为一体的民居建筑,福建土楼和开平碉楼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旅游资源得到很好的开发,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20-25],而圩堡文化景观的研究目前尚未深入,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关注和研究。
1 江淮圩堡文化景观构成
1.1 圩堡文化景观要素
文化景观既是一种实体对象,又具有相应的人文内涵,因此其构成要素可分为物质和价值两大系统[26]。文化景观的构成非常复杂,其中景观的物质外貌,如聚落的形态和格局、土地利用划分的现状和配置、建筑物的式样风格、人类活动的形式等,是表现文化景观的最重要因素[27]。圩堡文化景观具体要素包括水、墙、厅、楼、园、岛等物质形式的建筑景观和体现圩堡主人价值的非物质要素两大系统,如图1。
图1 圩堡文化景观具体要素构成
Fig.1 The elements of the embankment fort’s cultural landscape
圩堡作为晚清特定时期淮军将领的居住形式,其文化景观构成体现时代特色,圩堡建筑整体上呈现一心多环的特点,如张老圩(图2),重点是突出防御功能,此外圩堡都建筑在丘陵地带的两冲之中,山地两山夹坳之间,以保证水源充足。圩子外环深壕(图3),内砌石墙,四角建有碉堡,与外通行则利用吊桥;圩内有正厅、客厅、堂楼、书房、花园、小姐房、库房和下人房等。建筑风格上圩堡既有雕梁画栋、又比较朴素实用,受条件限制,建筑用材不太讲究。在整体构造上以水环绕、攻守相宜,兼具北方建筑粗犷之气和江南园林灵秀之美,代表着晚清地主庄园的建筑潮流,本质上体现的是江淮地区兼容并蓄的江淮文化特质。
图2 张老圩平面图
图3 张老圩内壕沟北段
1.2 圩堡文化景观特征
江淮圩堡有其独特的文化景观特征:(1)数量众多、集中连片。圩堡是以晚清淮军名将为主营造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民居建筑,是江淮地区特有的集居住和防卫功能于一身的地主庄园,淮军将领们在家乡肥西修建了100多个大大小小的圩子,形成了中国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圩堡群。(2)集防御和居住功能于一体。江淮圩堡群的建筑具有古城防御的特色(壕沟、围墙、炮楼、城堡等),每个圩堡均有5 m左右的壕沟和围墙,外壕内宅,壕上架有吊楼以供出入,壕与宅之间建有围墙,围墙四周建有碉堡,整座圩堡集防御与居住功能于一体。(3)体现江淮自然环境特色。江淮圩堡微缩了古代护城河和城墙的防御特点,采用外壕内宅的布局,充分利用江淮地区的过渡性自然环境特色,具有防御性、水缘性和西洋性,体现了兼容并蓄的江淮文化特质。
1.3 圩堡文化景观建筑空间结构
圩堡作为江淮地区的一种居住形式,其基本空间单元是由院、楼构成。圩堡空间组合单元是院楼组合,灰墙灰瓦、木构架、马头墙,采光以内天井为主,内装饰木格扇有各种雕刻花纹,体现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圩堡的空间结构一般是中心组群建筑,周边环绕几个分散的院落功能性建筑,再外围是围墙、壕沟、田园景观等,呈现一心多环的特点。
2 江淮圩堡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江淮圩堡文化景观开发现状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不能仅仅被看作复原至某一时期或使现存形态完整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历史研究和现状调查中了解其演变和转化的过程,从而确定哪些部分需要改变,哪些部分需要恢复,及哪些部分需要使之继续演变。针对四大圩堡群的现状,肥西县目前主要采取保护、保留、风貌整治、文化延续、部分搬迁等措施进行修缮。
肥西县有关部门对圩堡群进行了一次普查,发现现存的圩子遗址有70 多座,主要分布在合肥肥西县大潜山、周公山、紫蓬山周围∗合肥市旅游局.。由于历经战火和劫难,如今四大圩堡已仅剩轮廓(表1),除庄园遗址和壕沟依然可见外,房屋家什已损毁殆尽。
表1 肥西四大圩堡建筑特点∗刘铭传旧居保护规划.
在四大圩堡中,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故居刘老圩是规模最大、也是轮廓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圩子。众所周知,刘铭传因保卫台湾而功垂史册,刘铭传及其故居因此也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刘老圩位于肥西大潜山下,坐东朝西,占地100多亩,整个庄园建设前前后后持续了10 年之久。据史载,当年圩子有内外两道壕沟,每个壕沟上有2~3 座吊桥(图4),桥头建有牌楼,圩内大小建筑有300 余间,房屋、炮台、花园,码头错落有致,蔚为大观,如今这些建筑基本上已不复存在。不过,整个圩子的轮廓依然保存完好,外壕沟还在环圩而绕。2006年5月刘铭传故居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刘老圩被国台办批准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为刘老圩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目前,刘铭传旧居的复建工作正在实施,复原图如图5。
而刘老圩周边的张老圩和周老圩的现状和刘老圩基本相似,原建筑毁坏严重,圩子或用作林场,或用作学校。周老圩花厅因学校改作它用,2008年7月~9月,肥西县财政投入保护维修经费35万元,将花厅进行大规模的保护维修,恢复了古建筑的原有的风采。对于唐五房圩转心楼的保护维修工作,肥西县曾于1987年、1991年、2004年和2006年,先后4次拨专款进行保护维修,2006年又拨专款59万元,对唐五房圩转心楼进行彻底的保护维修,保护维修工作已经结束,已对外开放。
图4 刘铭传旧居现状(外壕及吊桥)
图5 刘铭传故居复原图
2.2 江淮圩堡文化景观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圩堡群文化属垄断性文化,市场认知度并不高
淮军是曾国藩“湘军”扩张的产物,起步于地主武装,而历史上对淮军代表人物李鸿章一直褒贬不一,尤其是因晚年代表清政府签署的两个不平等条约,使得李鸿章一直背负骂名,这造成消费群体对淮军文化了解不够,会存在片面认识,因此也导致市场认知度不够。
2.2.2 淮军文化至今没有特色品牌
除合肥市区李府遗址保存较好、已成为成熟景点外,其他淮军故居、遗址破坏较为严重,肥西的圩堡虽然众多,但大多因历史原因遭到破坏,仅留下大体轮廓,没有足够吸引消费者的特色品牌。
2.2.3 圩堡群破坏严重,管理体制复杂,难于整合
肥西圩堡群内各圩堡破坏严重,修复需要大量资金,而政府财力有限,资金投入困难,而连接各圩堡之间的道路尚未能实现全面贯通,基础设施远未能适应远期旅游发展的需要。
内部管理主体也较为混乱,如周老圩、唐老圩、张老圩为当地中学所在地;肥西境内淮军资源也存在个体分散情况,如唐老圩在柿树岗乡,与刘老圩、张老圩等圩堡庄园有一定距离,带来实际开发中资源整合的困难。
3 江淮圩堡文化景观旅游开发价值
3.1 圩堡文化独具特色
淮军故里圩堡景观特征明显,历史文化特色突出,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因其独特而成为特色旅游产品。江淮圩堡四周大多有水体围合,圩内也有许多历史遗迹,因此开发建设圩堡群这一全国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打造国内独有的旅游品牌,将为肥西旅游开发增加更为厚重的文化内涵。目前中国没有像“合肥西乡”连片的圩堡群,更没有像“四大圩堡庄园”这样的离合肥市区近、彼此间距离也近的圩堡,且在紫蓬山、周公山、大潜山周围,便于开发为连片的文物保护和旅游景区,成为中国仅有的圩堡文化景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同时“圩堡文化”这一概念,有利于文化旅游增加人文氛围告别过去单一的自然生态游,向多元化的综合体发展。
3.2 历史研究价值重大
圩堡建筑工艺将徽派建筑的灵秀之美与北方建筑的粗犷大气溶为一体,其建筑风格飘流淌着极具江淮文化的特质个性,并有着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
文物价值:圩堡是江淮大地上一种独特的民居类型,是一种独特的民居景观,在中国民居体系中具有独特性,为研究圩堡群类建筑、圩堡文化提供了宝贵材料;江淮圩堡兼有南北方民居的部分特点,同时包含了西洋建筑的风格,具有地域文化特征和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其建筑群的平面布局、空间结构等具有风水概念的内涵,其所处环境优美,面山背平的选址方式具有独特性。
社会价值:四大圩堡群的综合保护和开发,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肥西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刘铭传旧居为国保单位涉台文物、第四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可作为推动海峡两岸友好往来的交流平台,对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政治价值:淮军在中国军事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清末洋务运动主力军,在抗击外敌入侵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被认为是镇压革命运动的反动力量,无论是非,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不可抹去的一笔,在晚清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淮军独特的民居景观——圩堡,是江淮之间自然环境的过渡性的产物,吸取了古城城墙与护城河防御性特点,每圩均建有壕沟和围墙,在中国民居体系格局中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特色,代表清末民初江淮地域民居风格,同时也是这一时期政治社会经济背景的反映。
3.3 名人效应突出
大陆与台湾关系处于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刘铭传作为台湾首任巡抚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引起两岸的共同关注。淮军是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在家乡筹组,为镇压太平天国而建立的军事力量,后来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肥西大潜山方圆百里内在清末涌现出以刘铭传、张树声为首的数百名淮军将领。李鸿章、刘铭传等淮军将领以及淮军文化的知名度远及其他地区,开发圩堡旅游资源有助于发展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提高景区自身文化品位,吸引高层次的旅游者和保持“圩堡文化”诞生地的地理环境的原真性。因此,圩堡群的旅游开发可发展成为学术研究、对台交往和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同时也将使肥西成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一条纽带。
4 江淮圩堡文化景观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
江淮圩堡群旅游开发价值巨大,同时旅游开发也可能面临一些问题。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圩堡群的保护,加强与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结合,探索圩堡群旅游开发的模式,合理规划圩堡群旅游开发的空间格局。
4.1 注重各圩堡文化景观的保护
文化景观的保护应立足于区域景观的悠久性、完整性、建筑的乡土性、环境的协调性和文化传承的典型性等进行全面的保护,其中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关键。圩堡群文化旅游能否有效地、可持续地发展,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圩堡文化景观作为江淮地区特定时期的建筑形式,体现了清末江淮地域地主民居风格,是江淮大地上一种独特的民居景观。目前,刘铭传旧居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他圩堡群的开发和保护明显不足,竞争力不强,加强各圩堡文化景观的保护是江淮圩堡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和重中之重。
4.2 加强与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结合
2012年6月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刘铭传旧居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刘铭传被封为台湾近代化之先驱,刘铭传旧居作为对台交往的一个纽带,其旧居的承担对台交流的功能;同时刘铭传旧居是清末民初这一特定时期政治、历史、文化的载体和缩影,在中国民居体系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将刘铭传旧居作为淮军历史文化载体,能够丰富肥西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对台交流基地之一。把圩堡群与刘铭传旧居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开发,利用刘铭传的名发展圩堡群旅游业,不仅能够带动周围圩堡群的开发,还能充分挖掘清末民初圩建筑所蕴涵的文化内涵,通过刘铭传旧居架起祖国统一的桥梁,把这一难得的政治机遇转化为发展机遇,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4.3 探索圩堡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模式
圩堡文化景观作为江淮地区特定时期的建筑形式,体现了清末江淮地域地主民居风格,是江淮大地上一种独特的民居景观。目前,仅有刘铭传旧居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他圩堡群的开发和保护明显不足,竞争力不强。因此,可将江淮地区圩堡群整体打包,积极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江淮圩堡文化景观的开发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整体上做到保护和开发两者并举,注重对圩堡文化景观的保护。同时由于各个圩堡的价值特色和旅游开发价值不同,可对不同的圩堡采用差别化的开发模式:一类为文物式开发,即对一些整体保存较好的圩堡或文化价值重大的圩堡,可作为文物景点加以保护开发,也就是所谓的样本式保护,开发后不住人,仅开展观光旅游,如刘老圩原址保护开发,在保留刘老圩(刘铭传故居)原址的基础上,恢复古建、陈列和展示。一类为保护性开发,即保留原有圩堡生活气息的开发,利用原有圩堡向游客提供观光、餐饮、住宿等服务。一类为旅游仿制式开发,即建设与自然风貌协调的圩堡,提供餐饮、酒店、娱乐等设施,增强其食宿娱功能。
4.4 合理规划圩堡旅游开发的空间格局
根据对圩堡群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评价,目前圩堡群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开发应形成“以点带面、组团式”开发之势。各圩堡旅游节点有机组合,功能互补,成网络状、小组团配置。各组团既溶为一体,又相对独立。选择保存较好、影响较大、交通便利的四大圩堡进行整体化开发,形成“圩堡群落”产品,组合旅游线路。针对圩堡群距离近,建筑风格和审美情趣相近,坚持差异化开发原则,做到一圩一品,避免同质化竞争。
参考文献:
[1]Sauer Carl O.Recent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Geog raphy[M]//Hayes E C(ed.).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Sciences.New York:Lippincott,1927.
[2]De Blij,Harm J,Muller Peter O.Human Geography:Culture,Society and Space[M].3rd ed.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86:142.
[3]Wagner P L,Mikesell M W.Readings in Cultural Geograph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1.
[4]Melnick R Z.Cultural landscapes:rural historic districts in the National Park System[M].Washington D.C:U.S.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National Parks Service,1984:7-8.
[5]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1):71-79.
[6]Sauer Carl O.Foreword to Historical Geography[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41,21:1-24.
[7]Gold John R.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Geography[M].Oxford: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117-118.
[8]Tuan Yi-Fu.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ttitudes,and Values[M].1974:248.
[9]陈昌笃.景观保护与受胁景观红皮书[J].生物多样性,1994,2(3):177-180.
[10]傅伯杰.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生态意义[J].地理学报,1996,51(5):454-462.
[11]刘之浩,金其铭.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J].南京师大学报,1999,22(4):120-123.
[12]冯健,张小林,金其铭.文化景观结构的地域整合与旅游开发——以徐州汉文化景观为例[J].人文地理,2000,15(1):23-27.
[13]黄成林.徽州文化景观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2000,19(3):257-263.
[14]朱竑.海南岛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研究,2001,20(4):463-470.
[15]王云才.基于景观破碎度分析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模式——以浙江诸暨市直埠镇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1):10-22.
[16]王林.文化景观遗产及构成要素探析——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9(1):177-183.
[17]角媛梅.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研究[J].人文地理,1999(增刊):56-59.
[18]角媛梅.云贵川大坡度梯田形成原因探析——以红河南岸哈尼梯田为例[J].经济地理,2000,20(4):94-96.
[19]角媛梅.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J].地理研究,2002,21(6):733-741.
[20]黄建军.福建永定土楼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08,28(1):170-172.
[21]黄宁,陈娟.福建土楼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策略[J].福建地理,2006,21(2):63-85.
[22]梁海燕,袁书琪.福建土楼旅游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27-131.
[23]林丹彤,卢伟亮.“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保护及旅游开发研究[J].旅游经济,2010,5:167-169.
[24]梁江川,张伟强.基于活动偏好市场细分的旅游产品谱系开发——以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9):36-42.
[25]陈耀华,杨柳.分散型村落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J].地理研究,2013,32(2):369-379.
[26]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2):90-94.
[27]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