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七国将俄“踢出G8”

2014-03-26

环球时报 2014-03-26
关键词:拉夫罗夫克里米亚领导人

本报驻俄罗斯、德国特约记者 柳直 青木 ●本报记者 刘洋 ●陈一 汪析 “我们认为,(这样做)不论对我们还是对我们的(西方)伙伴们,都是适得其反的。”25日,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这样回应西方七国的一项决定——取消原定今夏在索契召开的八国峰会,中止俄参与八国集团讨论的资格。这意味着已在国际舞台存在16年的八国集团(G8)重新“降格”为七国集团(G7)。在西方舆论场,“俄罗斯被踢出G8”被认为是对“执意吞并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合情合理的惩罚,听到消息的俄外长拉夫罗夫显得并不在乎,称离开一个连会员卡都没有的松散组织“不算大事”。西方媒体的叫好声背后,也有人流露出担忧,一个较新鲜的埋怨是,西方不该不理解普京,他想做的不过是让俄罗斯将“失败的斗篷”脱下。“不再有G8了” 24日在荷兰首相府,日本、加拿大和欧洲四大国(英法德意)领导人,以及欧盟理事会与欧盟委员会领导人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倡议下齐聚一堂,商讨如何应对“非法吞并克里米亚”的俄罗斯,1998年以来第一次将俄罗斯排除在外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就这样召开了。 “美国与其他大国将俄罗斯踢出G8”,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4日援引白宫声明报道了这一消息,称奥巴马与其他西方大国领导人一致决定结束俄罗斯在这一全球领先工业国家集团中的角色,这是工业大国对俄罗斯的惩罚。 《纽约时报》的报道将此事形容为美国及其最亲密的盟友决定将俄罗斯排除在工业民主国家集团之外,西方最专属俱乐部里不再有俄罗斯了。此外,奥巴马与其他领导人还决定,如果普京针对乌克兰的行动升级,俄罗斯的能源、银行、财政、设计、军工等致命性领域将面临西方更严厉制裁。西方七国为此发表一项宣言,名为《海牙宣言》。 “我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的领导人、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会聚海牙,重申我们支持乌克兰的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白宫公布的《海牙宣言》全文共8条,除谴责俄违反国际法,宣言最受关注的是第六条:“本集团因共同信仰与责任走到一起,而俄近几周的行动与这些信仰和责任不符。在此情况下,我们将不会参加计划中的索契峰会。我们将暂停参加G8,直到俄罗斯改弦易辙,环境恢复到G8能够进行重要讨论的地步,同时G7将按计划在2014年6月于布鲁塞尔再度举行会议。”法新社称,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会前建议讨论“G8永久开除俄罗斯”,但最终是中止了莫斯科的资格。1998年G7允许俄加入,是作为对其选择民主道路的奖赏。德国《每日镜报》25日说,G7吸纳俄罗斯标志冷战结束,如今又把它排除在外,看来冷战又回来了。 “如果我们的西方伙伴认为G8这种形式已没有存在的必要,那就暂停好了。作为实验,我们可以等上一年或一年半,看看离开G8俄罗斯是不是就活不了了。”英国《卫报》说,就在西方七国商讨惩罚俄罗斯时,刚与乌克兰临时政府外长德谢茨亚结束会面的俄外长拉夫罗夫对西方的威胁表示不屑。拉夫罗夫说,G8不过是个非正式俱乐部,连会员卡都没有,也谈不上能开除谁,目前全球经济问题都由G20决定,G8的存在不过是为实现西方与俄对话,俄罗斯并不依赖这样的组织。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25日称,俄暂未收到G8伙伴国推迟或取消双边合作的通知,“我们仍准备与G7在各层面接触,从专家级到部长级,甚至最高级。”惩罚过后,更深的担忧 “我都想拿把冲锋枪爆那傻X的头。”24日,一段据称是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在与政治盟友的电话中爆粗口的录音被俄媒曝光。季莫申科在电话中愤怒地表示,“现在是时候拿起武器杀死那些该死的俄罗斯人和他们的领导人”,她还称要搅动全世界,让俄连焦土都不剩,至于“待在乌克兰的800万俄罗斯族人”则“应该直接都用核武器弄死算了”。 季莫申科与其盟友谈及的一个重点话题是“如何对付待在乌克兰东部和东南部的俄罗斯族人”。CNN24日援引美国官员的话说,在俄吞并克里米亚成为事实后,西方最担忧的就是俄罗斯出兵乌克兰东部或东南部,以及在摩尔多瓦等其他地区攫取土地。北约23日警告称,俄目前在靠近乌克兰东部边界大量屯兵(约两万人),普京也许对乌克兰东部土地仍有兴趣。有分析人士称,乌东部及东南部地区有大量军工体系,且与俄本国军工体系联系紧密,莫斯科会想尽办法确保乌东部及东南部地区在亲俄势力手中。《纽约时报》称,如果俄出兵乌东部及东南部,西方将挥起最重的制裁之锤。 “我们希望能坐下来谈,找到解决办法,也许还能喝杯伏特加”,24日,德谢茨亚在与拉夫罗夫会面前对媒体这样说。此次会面被美国《华尔街日报》形容为海牙峰会一项小突破,德谢茨亚称乌克兰临时政府希望外交化解冲突,但必须先搞清俄的意图。他同时对俄陈兵乌克兰东部边境表示极为担忧,并称军队已做好准备“保卫乌克兰”。 针对乌克兰及西方的担忧,拉夫罗夫24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不会向乌克兰提出新领土要求,但西方国家并不相信。拉夫罗夫说,“我们不强迫任何人相信我们”。他同时也对西方表示不信任,称“从苏联解体起,我们长期相信我们的西方伙伴,但却为轻信承诺付出了代价”。“西方应向中国取经” “惩罚奏效吗?”英国《经济学家》说,西方目前对俄官员的制裁不能说不重要,但从被制裁的俄副总理罗戈津发推特调侃奥巴马来看,这些制裁未必能改变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纽约时报》说,将俄开除出G8虽是象征性的,但这一象征性举动也有意义,因为普京其实很在意,俄是希望留在“大男孩俱乐部”里的。 “普京到底在想什么”,英国《卫报》以此为题说,普京最初并没有想吞并克里米亚,与克里姆林宫有关联的分析家马尔科夫说,普京曾给西方领导人提出几个条件,如确保乌临时政府是所有政治力量(包括亚努科维奇的地区党)都能参与的联盟,确保俄语成为官方语言,如果这些条件被满足,克里米亚仍会是乌克兰的一部分。文章说,目前的克里米亚形势是普京隐忍多年的对不公正国际秩序不满的总爆发。 “在克里米亚,俄罗斯脱下了失败的斗篷”,《纽约时报》24日以此为题的文章援引俄政治评论家科斯耶夫的话说,“1991年后的23年,俄罗斯被有意无意地当做冷战的失败者对待,但我们有话要说,我们不是冷战战败国。” “西方媒体对普京和俄罗斯进行铺天盖地的谩骂,但几乎没有哪家媒体指出,是西方把普京逼到墙角,不给他任何出路。西方领导人曾多次向戈尔巴乔夫保证北约不东扩,可后来他们食言了。现在,西方又保证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退一步,北约不会在克里米亚建海军基地,还有哪个俄领导人会信呢?”新加坡学者马凯硕25日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说,西方逼普京是地缘政治智慧衰减的表现,北约不明智的扩张把俄罗斯变成了敌人,但当西方最终醒悟过来,要对付一个崛起的中国时,俄罗斯恰恰可能是平衡中国力量必要的地缘政治砝码。马凯硕称,西方应当研究和学习中国,中国没有动摇世界秩序便成了世界第二号大国,这几乎是地缘政治奇迹。而中国依靠的是克制,如果西方能效仿中国采取克制战略,就有可能结束过去十年的战略失败。▲

猜你喜欢

拉夫罗夫克里米亚领导人
22日,美俄领导人分别发表讲话
克里米亚热气球节
夏朝
大选前4天普京视察克里米亚
俄称日媒歪曲外长言论
国家领导人与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