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视野下的灯具创新设计
2014-03-26王锡斌
王锡斌
Thanks to the growth 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Pearl River Delta has become the home to world-class lamp decoration industry cluster, which is also confronted with development bottleneck of product homogeneit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eek after breakthrough for the lamp design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Under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Lingnan Region, methods and approaches to perfect interac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lamp design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natural landscape, local customs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es, respectively.
历经30年的培育,珠三角已形成世界性的灯饰产业集群,但是也遭遇到了产品同质化的发展瓶颈,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为灯具设计寻求突破点。以岭南文化背景,分别从自然景观、地域风情、传统产业三个方面探索了文化与灯具设计对接的方法和途径。
广东省珠三角西翼是我国首屈一指的灯具生产基地,从1982 年发展至今,经过30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形成了以古镇为中心, 覆盖周边三市十一镇区,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灯饰产业集群,成为世界性的灯饰专业市场之一,是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但是在骄人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发展的障碍, 包括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设计雷同、利润下滑等等,这些问题在近两年国家大力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大背景之下显得尤为严峻。如何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已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产品同质化背景下的设计突围
根据一般工业产品发展轨迹,产品在满足消费者的基本使用要求以后,就会到达一个“同质化”的阶段,产品的价格因素就会成为影响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企业为了生存就不得不纷纷降价销售,利润会大幅滑坡甚至亏本。这样的价格战会成为商家的噩梦,财力不足的中小企业可能会面临倒闭。为了避免卷入这种恶性竞争,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设计创新能力,走差异化的发展之路。灯具行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光源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极少数的企业手中,虽然有着广阔的改进空间,但是其改进的要求和平台都很高,非一般的企业所能承受,很可能是跨国集团或者政府层面才能涉足的。以古镇为中心的灯具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在光源研究的层面上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时候如何更好地利用好现有的技术条件,增加产品的艺术设计内涵就成为了企业切实可行的突破口。在这方面“波西米亚风格”的发展历程或许能给人们以启迪。一旦文化元素能以某些特定的形式与产品相结合,设计出既符合当今社会的意识潮流,又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的产品,其生命力将是非常巨大的。
二、灯具设计与文化对接的可行性
当提高灯具产品的艺术设计内涵成为企业竞争的战略举措的时候,如何找到设计的突破点就成为了商家们必需拿下的战役制高点。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元素在国内外市场的认同度越来越高,这无疑将给产品设计带来新的思考方向。我国旖旎的自然风光以及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素材宝库。但是这笔财富对于工业设计而言总有一种“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感觉,守着金山却未能有效地发掘利用,这就是工业设计与文化资源的结合现状。或许是现代工业设计直接源自西方,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表现形式都与中国传统文化较远的缘故,导致工业设计与文化元素的对接显得异常困难。
事实上,产品与文化结合是多层次的,有设计思想、产品造型、产品装饰等方面。从设计思想的层面而言,理论上所有的产品类型都可与文化相结合,只是设计思想是隐形的因素,在具体某一款产品上的表现并不明显;相对而言产品的外观装饰就直观得多,例如某些图案、结构、材料的运用等等,马上就能让人与特定文化背景产生联想,但是,由于文化的装饰元素指示过于具体化,因而也有其局限性,并不能适合所有的产品类型。这就要求我们在产品造型、产品装饰等方面与文化因素联姻时需要加以挑选提炼,优化适配。以灯具产品的设计生产为例,所谓的“挑选提炼”就是要对浩如烟海的文化元素加以分类归纳,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在这方面岭南文化研究走在了全国区域文化研究的前缘。如《岭南文库》至今出书已逾100种;其姐妹丛书《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出书已逾200种,这300多种著作蔚为大观,显示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内涵和飞扬风采。而“优化适配”则是指在对文化元素进行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灯具产品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对挑选出来的文化元素进行表现形式、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优化,使之符合灯具产品的设计生产需要。
现代灯具产品作为工业产品的一个大类,既有普通工业产品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和销售的特点,又有自身的特别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艺术性。除了一部分功能性占主导的工业用灯、工程用灯以外,大部分的灯具都非常重视艺术性,在很多场合中灯具就是视觉的焦点所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空间的氛围,因此其装饰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灯具产业中的装饰元素主要以现代风格以及欧式风格为主导,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灯具有待进一步开发。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为灯具设计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创作灵感和素材。
灯具的艺术性让其成为一个良好的文化元素展示平台,其与文化元素的对接将是可行而且默契的。
三、灯具设计与岭南文化对接的途径
灯具设计与岭南文化对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灯具的设计方法入手,也可以从灯具的生产工艺等方面入手,但这些途径都过于理论化或者过于技术化,与岭南文化的距离较远,因此本文试图从岭南文化的自身特色切入,探讨灯具与文化联姻的途径。
1、岭南自然景观
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一带。此外,也有文献指出岭南的范围还包括海南全境,以及湖南及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历经漫长的地质变迁运动,岭南地区形成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错,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特点。岭南自然风光婀娜多姿,既有气势磅礴的山峦,也有水网纵横的平原;既有岩溶洞穴,也有川峡险滩的奇景,更有海天一色的港湾风光。这些丰富的自然景观往往被当作旅游资源开发, 却很少有人把它作为艺术设计的资源加以利用,事实上这些自然景观可以成为灯具设计的好素材。
广东肇庆市的七星岩是国家首批4A级的风景名胜区,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景观名为“卧佛含丹”,其中“卧佛”是指七星岩仙女湖畔几座山远观酷似一尊大佛卧在仙女湖水面上,而“含丹”是指在每年的秋分节气前后,夕阳犹如仙丹,缓缓沉入卧佛口中的景观。这是一个集天时与地利于一体的自然奇景。姑且不论由此人们为其赋予了“佛吞含丹,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与日同辉。”;“卧佛含丹人团圆”等等吉祥内涵,此景观的本质就是一个特定条件下的光影效果,这与灯具产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非常吻合的。通过对自然景观中特殊光影的捕捉和演绎,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灯具设计途径。如图《卧佛含丹灯》,就是以“卧佛含丹”为文化背景设计的灯具,半椭圆的造型上给人予丰泽圆满的美感,也印证着“天圆地方”的古代宇宙观;采用印花工艺将精美的景观影像复制在洁白的PC灯罩内侧,当开灯以后映照出一片宁静祥和之光。这是一个对自然景观原型缩微设计的作品。
岭南是全国重要的石灰岩地区之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巧夺天工的溶洞奇景。很多旅游景区都会为喀斯特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配上各种五彩斑斓的灯光,打造出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游客置身其中如在化外,令人印象深刻。《石钟乳灯》的外观造型设计就是来源于喀斯特溶洞中的石钟乳,灯罩采用半透明的树脂为基材,在其表面上嵌入水晶颗粒。在光源的映照下,整个灯具发出柔和的黄色灯光,显得晶莹剔透,镶嵌的水晶则射出耀眼的光芒,塑造出梦幻迷离的装饰照明效果。这是一个巧借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型能力,综合不同材料的光学性能特点设计出来的作品。
2、岭南地域风情
五岭山脉除了给岭南地区带来了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外,也成就了这一地区特殊的地域文化,如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其中以广府文化影响最大。
肇庆作为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做得比较好,不仅保留着最原始的粤语“丰川古话”,也保留着全国最高最长的古城墙“宋城墙”。宋城墙始建于宋政和三年(1113年), 高6.5-10米,宽8.5-18米,蜿蜒2800多米巍然屹立,位于城墙西北段最高处的披云楼高高耸立。历经数个朝代近20次修葺,城墙上可找到宋代以来历朝历代的砖,被专家称为是“广东第一、全国罕见”的砖的博物馆。作品《披云揽月灯》就是参照了宋城墙的文化元素:用质朴的竹块构建起城垛,给人以城池的感觉; 磨砂质感的灯罩上压印出沧桑的砖痕,加上高耸入云的披云楼影像,造就出一种穿越古今的地域文化氛围。
长期以来,广州是作为广府文化的中心存在的,尽管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大,但是在老广心中依然难忘西关大屋、难忘“月光光照地堂”的童谣。作品《西关明月灯》就是以广州西关的地域风情为背景设计的。西关大屋最具特色的当属门口的趟栊。趟栊是一个水平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条5到6厘米直径的圆木条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角门和趟栊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的建筑构件。[5]此作品的基座借用西关趟栊的形式,可以左右滑动,边上采用透雕的手法刻上具有岭南特色的图案;灯光从圆形的白色灯罩漫射开来,宛如一轮初升的明月照耀着儿时的记忆,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西关风情。
3、岭南传统优势产业
佛山,是岭南最大的、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而石湾陶瓷则是佛山一张亮丽的“名片”。石湾历来有“南国陶都”的美誉,有源远流长的陶文化底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制陶的历史,到唐宋时期已经非常发达,明清两代达到鼎盛,自明代起,石湾的艺术陶塑、建筑园林陶瓷、手工业用陶器等就不断输出国外。改革开放后,石湾陶瓷范围更广,品种更多样,规模更庞大。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岭南地区就出现了陶制的豆形灯, 陶瓷以其特有的可塑性以及耐高温性登上了灯具制作材料的舞台。在此后各种形制的灯具中,陶瓷材料一路伴随着灯具发展成熟。到了电气照明时代,随着灯具发热量的降低,对灯具的耐高温要求也随之降低了。塑料等材料逐渐成为主要的灯具制作材料,陶瓷退居幕后,更多的是作为电器辅助原件而存在的,但是陶瓷作为一种极具传统特色的材料,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开发潜力。陶瓷依照其烧成温度以及致密程度又可以分为陶器、炻器以及瓷器,三者的材质美感有着很大的区别。陶器质地粗糙,孔隙较大,给人一种憨厚、质朴的原始美感,著名的“石湾公仔”就多是陶质的,采用这种材质可以设计制作出古朴、典雅的灯具产品;瓷器的质地细密,表面装饰手法丰富,极具装饰性,可以表现出细腻的主题效果,是展示岭南文化的好平台,与灯具设计结合就能产生极具地方文化色彩的产品。
此外,灯罩所用材料的透光率对于灯具的使用功能以及艺术性影响非常大。现有灯罩材质主要有金属、玻璃、塑料、布料等等,它们固然都有自生的性能优势,但是在材料的透光性方面都显得过于单一。如金属材料是完全遮光的,导致了金属灯罩很容易产生眩光的效应,让眼睛感到不适;而塑料材质虽然有一定的透光性,但是由于加工工艺以及材料成本的控制,塑料灯罩一般是通体一致的,这就导致了其透光效果比较呆板,显得艺术性不足。相对而言,瓷质材料灯罩在透光率方面拥有良好的表现, 可以通过改变瓷胎的厚薄控制其透光率。当瓷胎较厚的时候可以做到完全不透光,与金属材质相似;当瓷胎较薄的时候则有一定的透光性,瓷胎越薄透光性越好,最薄的时候可以接近透明; 而需要完全透光的地方则可采用将瓷胎打通的方式来实现,必要时也可以使用透明釉对打通部位进行封孔处理,以保证灯罩的完整性。由于瓷胎厚薄的变化可塑性高,给了设计师很大的创作空间,可以设计出透光层次丰富的艺术灯罩。
可见,与传统优势产业对接,开发利用好传统材料也可以给灯具的设计创新找到突破点。
四、结语
广东的灯具产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以创时代新风的姿态率先发展起来,30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走到了发展的瓶颈处。如何摆脱过去追随设计潮流的运作模式,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前行,使广东的灯具逐渐由行业潮流的跟随者上升为引领者是广大行内外人士共同关注的事情。岭南文化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人文魅力,为灯具的设计创新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善用这些资源应是灯具设计新的着眼点。
肇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1303
参考文献:
【1】郁芳.基于符号学的产品同质化现象的考察[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
【2】何莎莎.中国LED面临专利洗牌[J].科技创业,201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郭栩东.肇庆宋城墙遗址公园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观层面视角[J]. 热带地理,2012
【5】阮桂城.西关大屋与西关文化[J]. 岭南文史,2004
【6】邓燕宁.佛山陶瓷文化遗产概述[J].佛山陶瓷,2010
【7】王强.流光溢彩[M].镇江: 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