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农牧区贫困问题的畸形消费致因探析

2014-03-26张艾力

关键词:农牧区农牧民内蒙古

张艾力,崔 英

(内蒙古民族大学北方民族研究所,内蒙古通辽028043)

近年来,内蒙古农牧区现代化进程加速,农牧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攀比、跟风、虚荣等心理因素支配下,畸形消费现象也呈现出了蔓延趋势,在某些地区、某些人群中甚至已经成为重要的致贫因素。2011年中国政府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2020年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有这一切都标志着内蒙古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探究畸形消费对农牧区贫困问题的影响,帮助农牧民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逐步校正其畸形消费行为就有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合理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前提是消费者要具有理性决策能力,是“理性的人”或具备“个人理性”。而这种理性,很大程度上讲依附其消费价值观,也就是说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消费模式等消费要素受其消费价值观的影响。

消费行为所体现出的价值追求也即消费价值观,是指在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中,消费者从自身需求和购买力出发,对消费行为做出价值判断,并决定消费态度、选择和方式的客观、科学的认知综合体。[1]它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价值判断,是决定消费主体消费行为合理与否的关键。

消费价值观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并且直接体现着消费主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内蒙古的基层农牧区现代化起步晚、起点低,受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决定农牧民消费价值观的只能是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这一主导思想。人们的消费大体上只能停留在生存型消费阶段上,医疗卫生、养老、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追求只能占很小的比例。生产力发展的低水平决定了民众消费能力和消费质量的低水平,过度节俭的基本生存型消费价值观是当时农牧民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其消费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度节俭的基本生存型消费观逐渐向关注享受、关注发展的多元而主动欲求的消费观转变。具体表现为农牧民对生活享受消费、扩大生产的发展型消费关注度增强,吃、穿等基本生活消费在家庭总消费支出中的所占比例下降,建房、交通、通讯、娱乐、教育等方面的享受、发展型消费支出比重上升。本课题组对通辽市库伦旗三家子镇下希泊嘎查和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白音温都尔苏木沙布日台嘎查500户农牧民家庭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直观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表一的调查数据虽然只局限于农牧民家庭家电及车辆拥有情况,但还是可以反映出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农牧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增加。而且在此两类消费中,超前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有些家庭的洗衣机用来储存粮食,冰箱在充当碗橱的用项,而在沙化或草原地带,小轿车也并派不上多大用场,而且,燃油等相应消费也使很多家庭不得已将其闲置。

表1 内蒙古农牧民家庭拥有家电及交通工具调查统计(调查总户数为500户)

农牧民消费价值观的变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农牧民作为内蒙古地区最主要的消费主体,消费价值观带来的相对扩大了的消费对地区经济的刺激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消费的增长是产生新的社会需求、促进生产更大发展的推动力量。“个人消费需求对总需求变动具有重要影响,成为总需求变动不断再生的重要推动力量。消费需求不断上升的变动趋势对近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2]而且,目前的内蒙古地区,农牧民消费的扩大只是较之以往的一种“相对”,从发展的角度看,农牧民的消费必须进一步扩大,因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是困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的突出问题,而内蒙古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更加严重。[3]

但是,必须承认,农牧民消费价值观的变迁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正在以攀比、跟风、虚荣等心理支配下的畸形消费凸显出来,这一点,本课题组对通辽市科左后旗某苏木的一个老妇人的访谈很能说明问题。印象最深的是她对自己的儿媳妇的一些做法的不以为然,最大的意见在于,每年秋天粮食一卖,年轻人就会拿上钱一通狂花。而且,农闲的时候还会男男女女的扎堆玩麻将。虽然,老太太的话语可能会有一些偏颇,但还是可以看得出当前农牧区年轻人当中消费的享乐性取向。

通常,畸形消费最明显的特点是超过现期收入或近期预期收入的承受能力,消费行为所追求的重点也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附带在商品之上的所谓的“面子”、“身份”、“地位”等表象。在类似“跟风”、“攀比”、“虚荣”等消费心理的支配下,一部分农牧民消费者丧失了经济理性,使得原本就很有限的消费资金不能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有些消费行为甚至是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不惜通过高负债来达到目的的,很多家庭因此致贫或返贫。

为调研内蒙古地区农牧民民间借贷情况,本课题组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图布信苏木发放了300张调查问卷。在被调查的农牧户中,无债户89户,大约占总调查人数的30%。债务在5万元以上的有30户,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有54户,3万以下1万以上的有60户,1万以下的有67户,分别占到了有借贷户数的14%、25%、28%、33%。其中,绝大部分是高利息借贷,利息少则2分,多则3分甚至5分。至于借贷的原因,或者因为子女的受教育成本增加,或者因为生产急需投入,但最多的还是产生于家里有婚丧嫁娶等特殊时期。

表2 科左中旗图布信苏木民众借贷情况(调查总户数为300户)

调查反映,当前,民间高利息借贷问题在内蒙古农牧区十分普遍,究其根源,攀比、跟风、虚荣心理支配下的畸形消费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不断上涨的婚丧嫁娶消费、逐年增加的人情往来消费、恣意扩大的饮酒赌博消费、攀比跟风的超前生活消费等,具体来讲:

第一,不断上涨的婚丧嫁娶消费。农牧民家庭操办喜事或者丧事即所谓的“红事”、“白事”对事主的经济实力来讲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操办婚事最大的花销会是给女方的彩礼,规格一般会超过5万甚至有些地方达到10万,很多家庭或者举债娶亲,支付高额利息,而相当多的婚龄男子因为无力承担高额彩礼娶不到媳妇成为人们眼里的“剩男”、“老大难”。我们访谈过一个在通辽市区打工的30多岁的单身男青年,他讲自己谈过几个对象,但都因为彩礼的事情分手了。不过,他说还要在城市里“飘”下去,要想办法挣钱,因为有钱什么都有了,没钱,即便是有人嫁最后也留不住。他的话貌似轻松、无所谓,但无法掩饰的是更多的无奈与辛酸。还有赤峰科旗的一户人家,从生活条件上看还不能算贫困,但家里有4个儿子,最小的也已经24岁了,给儿子们娶亲的费用象一座山,让这个家庭无法应付,于是,老大做了上门女婿。和女青年交谈,问到彩礼的事情,几乎全部被调查者都选择了希望得到,只不过一些人选择必须得到,一些人选择如果特别满意对方,可以少要或者不要。喜事如此,丧事耗费也相当惊人,从丧葬到周年,花费也得几万元,为此,许多农牧民家庭会倾其所有,不少家庭为此还要承受沉重的债务。

第二,逐年增加的人情往来消费。我们访谈过的农牧民,普遍对人际交往中的“面子”看得很重,即便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也不例外,而所谓的“份子”就是对“面子”的一种承载方式。结婚、生孩子、升学、参军、老人过寿……谁家有喜庆之事,大家都要“随份子”,不仅名目繁多,而且“份子”的规格也不断上涨。在笔者走访的几个贫困嘎查、村,据村民们讲,30元、50元在几年以前的交往中是拿得出手的,但现在,“份子”的规格已经上升到了100元,“交情”好的还要高。日积月累,有限的收入在人际交往圈子里转来转去,在吃吃喝喝中变得越来越少,对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影响很大。

第三,恣意扩大的饮酒赌博消费。在内蒙古的农牧区,饮酒为乐甚至酗酒的人大有人在,越是生存条件艰难、文化生活贫乏的地方表现得越突出。不仅如此,文化生活的贫乏使得相当一部分人沉迷于赌博,尤其是在农闲时期,几乎是家家户户、不分男女都在赌。我们对通辽市库伦旗三家子镇下希泊嘎查200户村民玩麻将情况进行过调研,经常玩的有61人、偶尔玩的有128人、从来不玩的仅有31人。赌博导致夫妻反目、甚至倾家荡产的也不少见。

第四,攀比、跟风心理支配下的超前生活消费。在内蒙古的农牧区,农牧民举债度日、高利贷利滚利、反复累计使得好多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泥潭。但很多时候,借贷的目的不是扩大再生产,而是将其用在一些根风、攀比的非理性超前消费上。

在内蒙古的农村牧区。目前正在掀起一股建造新住房的浪潮,对许多家庭的经济条件而言,早已经是在“超负荷”运转。在这种“跟风”消费中,“别人有大瓦房我也跟着盖”是最重要的消费动因,即便房子盖起来以后,无法装修、无法配套基本生活设施也在所不惜,只为觉得在外人面前有了足够面子、很了不起这一点点可怜的虚荣心。这种“跟风”、“攀比”、“从众”的心理,在年轻人当中表现得也很突出。

调查发现,前几年,内蒙古乡村里狂热的摩托车消费风潮已经出现了被汽车消费取代的趋势。在我们调查的通辽市库伦旗三家子镇下希泊嘎查300户人口中,目前已经有43户已经拿到了C1或B2证;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沙巴日台嘎查200户人口中,也有32户拿到驾驶证,还有不少人正在准备考试练习中,有些人驾驶证还没有拿到但却早早把轿车买了回来摆在院子里显示“威风”。不仅如此,农牧区女青年的婚庆消费也呈现出了很明显的“随潮”、“攀比”特点,婚礼上的礼服、高档次婚宴、价格不菲的婚纱照等等都成了必须的程序,同时“有车有房”是衡量结不结婚最低标准的口头禅,要让男方建好新瓦房,要有摩托车或三四轮车甚至大货车小轿车等,要买“三金”(金耳环,金戒指,金手镯),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等更是不在话下,这种攀比现象不仅使男方家庭的压力越来越重,成为新婚夫妻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农牧民的这种需求往往成为一些商家倾销滞销甚至假冒伪劣产品的商机,破坏消费秩序、损害农牧民利益、危害社会稳定。

在非经济和反积累的消费文化引导下,当较低的经济收入经常性地伴随着畸形消费时,就会导致贫困的形成和延续。[4]因此,“除了要考察消费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要考察消费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考察消费现象背后人的存在状态[5]。在当前内蒙古地区“扶贫增收”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农牧区攀比、跟风、虚荣心理支配下的畸形消费所呈现出的蔓延之势不仅是贫困问题的重要致因,而且也成为反贫困的重要阻力。

第一,畸形消费是对农牧民经济收入的严重消损。研究表明,内蒙古地区近十年的发展具有高投资、低消费的特点,而在为数不多的消费资金中,还会有很大份额被畸形消费所占据,这本身就是对农牧民消费资金的一种极大消损。而且,畸形消费往往具有超过当前甚至近期预期家庭经济收入承受能力的特点,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畸形消费的后续影响会持续很多年,对于农牧民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和生活条件的真正改善会是一种极大的限制。尤其是当很多家庭要依靠高利息借贷渡过难关、沦为高利借贷的负债户时,畸形消费就成为了农牧民家庭致贫或者返贫的元凶。对有些家庭来讲困难可能会是暂时性的,但是,也会有一些家庭会“还了旧帐出新帐,年复一年债无头”,始终挣扎在贫困的泥潭。

第二,畸形消费是对农牧民生产性、发展型投入的极大限制。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极大程度上依赖自然、靠天吃饭,要改变这种现状,生产性、发展型投资是关键因素。但是,畸形消费的存在和蔓延,导致了农牧民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可支配资金严重分流,有限的经济收入固化为难以增值的生活资产或消费在非必需的、非理性的支出上,生产性积累减少、发展型投资能力减弱,造成了农牧区经济发展能力的严重弱化。

第三,畸形消费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消费领域内城乡差距的缩小。攀比、虚荣、跟风心理支配下的畸形消费,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农牧区有限的经济资源得不到充分动员,难以形成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刺激。消费领域内的城乡差距会因此进一步扩大并进而对宏观经济的稳定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畸形消费不利于农牧民消费结构的改善。众多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经济落后——文化落后——人的素质落后——脱贫能力落后之间的恶性循环。畸形消费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牧民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和科技消费权重的提高。虽然,“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6]这一论断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通过对内蒙古农牧民消费资金去向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消费、科技消费所占的比例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大多数家庭中,文化支出排在所有支出的最后。借贷户的借贷资金也大多集中在孩子的读书费用支出上,用于家庭的其他文化支出微乎其微。农牧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低下,其后果必然包括文化贫困的延续——农牧民文化知识水平、科学素养水平的低下,而这些后果又会反作用于农牧民的消费行为,导致其在消费趋向上的极强的盲目性和非理性。

第五,畸形消费某种程度上讲导致了农牧区消极丑恶现象的滋生,影响着新农村(牧区)建设的发展进程。首先,内蒙古农牧区目前存在着一种怪象,民众利用麻将、博彩等进行的赌博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而公开的娱乐活动,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耗费其上,甚至还有人为此铤而走险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对一些笃信宗教的民众来讲,笃诚的宗教情感驱使他们把来之不易的财物不断用于宗教消费领域。而且还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跟风、攀比,裹挟其中,迷信愚昧消费增加,许多人用封建迷信来寄托空虚的心灵和虚无的愿望,拜法师、请巫婆、求神问卦等死灰复燃,大修坟墓、建庙宇等挥霍性的“白色消费”不断增多,有的人甚至人还活着坟已修好。此类消费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的投入,严重时还会成为危害社会安定、扰乱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内蒙古农牧区畸形消费现象的蔓延趋势及其危害,无论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从将反贫困事业推向深入乃至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来讲,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引导农牧民和谐消费、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

在整个消费过程中,能够看得见的是产品和消费者行为,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消费价值观。[7]消费价值观影响着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的走向。因此,帮助广大农牧民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和谐消费、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对校正农牧民畸形消费行为意义重大。

首先,要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消费价值观中,适度、节俭、精神追求三个核心价值理念,追求其所蕴涵的正能力在当前形势下的最大化。

其次,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已经为众多的实践经验所证实,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鼓励农牧民多消费。但是,“反浪费与刺激消费不矛盾”[8]。必须要引导他们树立“俭奢”和谐的消费价值观,处理好生产和消费、储蓄和消费的关系,根据自己的收入进行量力而行的消费支出,也就是说进行消费时要考虑个人或家庭收入水平这一动态因素量入为出的有计划消费,遏制“攀比”、“跟风”、“虚荣”等心理支配性的非理性消费风气,只有科学理性的消费行为才可能真正实现对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

(二)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

发展生产、提高收入水平是提升内蒙古地区农牧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增长正面临着高投资、低消费的难题[10],发展生产、提升农牧民收入水平是打破约束农牧民消费能力桎楛的关键。为此,要继续加大对农牧业的扶持力度,保证惠农(牧)政策的连续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将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农牧区富裕劳动力的疏导、转移作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要加大对农牧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证农牧民农作物和牲畜产品(肉、毛皮、奶食品等)及时得到销售。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是保障其合理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三)移风易俗、实现乡风文明,消除畸形消费繁衍的文化土壤

贫困文化是贫困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反贫困的重大阻力。要矫正非经济和反积累的畸形消费必须要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行为,从移风易俗、实现乡风文明入手。要采取形式多样、通俗、生动的科学教育,多种途径消除畸形消费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尤其是要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教育青年女性在婚姻关系确立过程中自强、自立的态度。要想方设法丰富广大农牧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从赌桌、酒桌上脱离出来,一为发展生产,二为杜绝过度饮酒导致的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四)加大科技、文化消费权重,提升农牧民消费质量

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消费内容上的文化“缺位”与低俗化是导致农牧民消费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在当前反贫困的关键阶段,要多种途径改变这种消费结构,增强科技消费和文化消费在农牧民消费结构中的权重,切实提高其消费质量。为此,在提升农牧民消费能力的前提下,加强对科技、文化消费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畅通科学、文化消费的路径,保证农牧民科技、文化消费的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

当前,内蒙古农牧区畸形消费现象呈蔓延趋势,可以说,这是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内蒙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民众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消极反应。由于畸形消费大多具有跟风、攀比、超出当前甚至近期预期收入承受能力的共性,所以,当消费主体个人或者家庭遭遇某些特定情况时会成为贫困问题的重要致因。在当前内蒙古地区的扶贫增收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形势下,帮助农牧民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提升其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对反贫困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对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1] 王国猛,黎建新,廖水香.消费价值观研究述评[J].消费经济,2009(5).

[2] 张东刚.消费需求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3] 任军.内蒙古居民消费不足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6).

[4] 张艾力.多维文化视角下的蒙古族聚居区贫困问题原因探析——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1).

[5] 刘艳.和谐社会构違中的和谐消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 尹世杰.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J].消费经济,1992(1).

[7] 赵璐.近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和谐意蕴及其现实意义[J].唐都学刊,2012(1).

[8] 人民日报纵横:反浪费与刺激消费不矛盾[EB/OL]//http:// opinion.people.com.cn/n/2013/0219/c1003-20524027.html.

[9] 任军.内蒙古经济高增长背景下的高投资、低消费难题解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农牧区农牧民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爱在内蒙古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山南地区农牧区防雷现状和对策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