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
——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析

2014-03-26张改素丁志伟胥亚男王发曾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力城镇城镇化

张改素 , 丁志伟 , 胥亚男 , 王发曾

(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1867年西班牙人A.Serda首先提出城镇化的概念,到20世纪初这一概念开始风靡全球,学者们分别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等角度来界定城镇化的概念。国外对城镇化的研究主要从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的空间组织、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城镇化的动因分析以及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1-7]。国内的研究主要涉及城镇化与工业发展[8]、城镇化的方针与模式[9-10]、城镇化的动力机制[11-14]、农村城镇化[15-18]、城镇化水平的评价与比较[19-20]、城镇化质量[21-23]、本土城镇化[24-25]等方面。21世纪以来,在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为动力的支撑下,我国的城镇化过程逐渐向社会化、集群化、生态化和集约化发展,城镇化发展向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迈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新旧问题不断出现,人们开始思考我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城镇化之路,于是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已经从传统的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综观之,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集中于新型城镇化内涵、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模式、不同路径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响应5个方面[26-33]。

日前,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同时指出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中原实际的五级城镇体系,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体系分级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关系,对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有重要意义。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是对城镇综合实力的评定,属于高级层面的结构形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镇体系内城镇的规模大小、职能类型,并影响着城镇的空间布局状态,为现代城镇体系内部结构的合理化组织提供了框架依据[34]。因此,优化与调控河南省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结构,对整个经济区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进程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从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的综合评价出发,提出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的调控方案和策略,以期为中原经济区现代城镇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城镇中心性强度的计算

1.1 评价理念

从现代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的概念内涵出发,选用“城镇中心性强度”这一综合指标[35],来划分河南省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结构。根据区域城镇体系的实际情况,选取15项与影响城镇中心性强度诸因素有直接关系的指标,采取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26个城镇(18个省辖市和108个县城、县级市)进行评价,进而划分河南省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结构。

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城镇中心强度是对城镇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信息等方面形成的综合发展实力的评定,所以,在进行现代城镇体系等级层次指标体系构建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在分析诸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统一性、可比性原则,从城镇规模、城镇经济、城镇基础设施、城镇社会生活、城镇生态环境5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城镇中心性强度评价指标体系

1.3 选取评价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理念是用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代替原来指标体系,且这些综合指标既能反映原指标体系所反映的所有信息,同时,它们之间又彼此独立。因此,在进行综合实力评价时,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各项指标降维处理成一个综合指标——城镇中心性强度,并以此分析河南省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结构。

1.4 测算城镇中心性强度

依据上述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的理念与方法,运用《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河南省统计年鉴2012》、河南省2012年各地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108个县城、县级市的城镇中心性强度分别进行计算,其结果见表2、表3。

由表2可知,省辖市的城镇中心性强度值差异较大,即18市的综合发展实力和在河南发展中的作用差别较大。郑州的城镇中心性强度综合得分最大(2.266 8),远远高于其他城市。洛阳(0.417 6)虽与郑州有一定差距,但与其他地市相比也遥遥领先。城镇中心性强度综合得分较低的是周口(-0.398 9)、驻马店(-0.410 3)和信阳(-0.469 2),其经济实力、城镇规模和辐射作用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弱。由表3可知,河南省108个县城、县级市中城镇中心性强度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是永城市(1.417 1)、巩义市(1.198 5)、固始县(1.071 5)、新密市(1.067 4)、禹州市(1.027 0)等,这些县(市)无论从经济实力、城镇规模及在地区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均高于其他县(市),而城镇中心性强度综合得分较低的有南乐县(-0.528 8)、范县(-0.570 5)、新县(-0.603 2)、卢氏县(-0.683 9)、台前县(-0.793 2)等,这些县城基本都处于山区或边远地带,其城镇规模、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均较弱,综合竞争力不强。

表2 河南省18个省辖市城镇中心性强度值及排序

2 等级层次结构的建立

2.1 依据中心性强度值划分等级层次结构

根据表2、表3中城镇中心性强度值的变化规律和拐点值,将18个省辖市按中心性强度综合得分﹥0.4,-0.3~0.4和﹤-0.3划分为3个等级,将108个县城、县级市按城镇中心性强度综合得分﹥0.2,-0.2~0.2和﹤-0.2划分为3个等级。综合126个城镇的等级层次划分,按照核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次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地方性次中心城市和一般性地方中心城市分为6个等级层次。同时,应用ArcGIS 9.3软件的空间表征功能将等级层次的划分结果在河南省行政区划图上显示出来(图1),从而能更清楚、直观地了解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在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为把握河南省城镇的发展情况提供依据。

2.2 等级层次结构的特征分析

由表1、表2可知,郑州市作为第一等级的首位核心城市,综合发展实力最强,是整个河南省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发展的龙头和领头羊。洛阳市作为副核心城市,综合发展实力大于其他省辖市,与郑州市“双核”牵引,共同带动河南省的发展。第二等级层次城镇共有11个城市:新乡市、济源市、焦作市、平顶山市、许昌市、安阳市、南阳市、三门峡市、漯河市、濮阳市及开封市,占城市总量的8.73%。其中,新乡市的综合发展实力最强,位居该等级层次的首位,济源市、焦作市次之。其后平顶山市、许昌市、安阳市及南阳市综合发展实力较为接近,而三门峡市、漯河市、濮阳市及开封市处于该等级层次的后几位。第三等级层次城镇共有5个:鹤壁市、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及信阳市,占城市总量的4%。其中商丘市的综合实力较强,周口市、驻马店市等市限于城镇规模、经济水平、社会生活水平的差异,综合发展实力较弱。第四等级层次城镇共有26个,占城市总量的20.6%。该等级层次城镇绝大多数为经济实力发展较好的县级市,如县域经济实力排名靠前的巩义市、禹州市、永城市、新密市等。此外,还有一些县域经济实力、社会生活等综合实力较好的省直管县和市带县,如固始县、中牟县、安阳县、濮阳县等。第五等级层次城镇共有39个,占城镇总量的31%,伊川县、武陟县、唐河县、西平县、方城县、镇平县、潢川县等县(市)的综合发展实力较强,西华县、新乡县、栾川县等县(市)的综合发展实力排名落后。第六等级层次城镇共有43个,占城镇总量的34.1%。该等级层次城镇绝大多数经济发展实力不强,城镇规模偏小。

表3 河南省108个县城、县级市城镇中心性强度值及排序

图1 河南省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

从图1可看出,核心城市郑州市、洛阳市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在郑汴洛城市走廊相互呼应,共同推动着整个功能地区向外扩展。核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次中心城市较为密集地分布在中原城市群区域以及南北向的京广交通轴带上,而在河南省的西南部、东部、东南部分布比较稀少。从地方性中心城市来看,60%左右的县(市)集中分布在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区域,如巩义市、荥阳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禹州市、长葛市、临颍县、偃师市、辉县、长垣县等,其余县(市)则零散地分布在边缘地带,如灵宝市、邓州市、固始县、项城市、林州市、永城市等。从地方性次中心城市和一般性地方中心城市分布来看,分布特征基本类似,即较均匀地分布于河南省的各个区域。稍有不同的是,地方性次中心城市中多数均匀地分布在以兰考—淅川为分界线的河南省东南部区域,而一般性中心城市中多数分布在该分界线的河南省西北部区域。

3 等级层次结构的优化调控

3.1 现代等级层次结构的建立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逐步推进、“一极两圈三层”中心带动战略的实施、郑汴都市区的营建,河南省内部的城镇等级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各种资源要素将得到高效利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信息等方面将进一步协调发展,各个等级的城镇发展也将迈上新的发展台阶,现代城镇体系建设也将逐步由非均衡增长向均衡增长迈进。结合表2、表3、图1中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结构特征和未来区域城镇化进程,河南省城镇体系结构将会在以郑州、洛阳“双核”城市牵引下引领河南省城镇体系建设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下,区域中心城市新乡市有望发展为北部核心城市,形成洛阳—郑州—新乡“三核”鼎立局势。河南省的区域次中心城市鹤壁、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有望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以扩大其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实现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有机联动、协调互动和均衡发展。随着省直管县试点、省扩权县政策的逐步实施,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性中心城镇永城市、巩义市、固始县、新密市、禹州市、新郑市、邓州市、荥阳市、林州市、项城市、登封市、中牟县、辉县、安阳县、长葛市等县(市)有望发展成为区域性次中心城市。同时,河南省内一些发展较快的地方性次中心城市伊川县、武陟县、唐河县、西平县、方城县、镇平县、潢川县、许昌县、新安县、商水县等县(市)有望发展成为地方中心城市。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发展特征,结合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至2030年河南省城镇体系有望实现洛阳—郑州—新乡“三核”鼎立、区域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优化升级以及地方性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布局合理的格局(图2)。

3.2 等级层次调整的策略

在第一等级层次建设中,主核心城市郑州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综合竞争力,发挥其交通、政治、文化、科技、信息枢纽的区位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高新产业服务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以及现代制造业基地,缩小与其他省域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家级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协调好与周围卫星城镇巩义、登封、新密、新郑、荥阳、中牟的联动,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和组建郑汴都市区,提升其综合辐射能力。核心城市洛阳应发挥其工业基础、交通区位、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科研实力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在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加强与郑州文化、科技、信息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并注重与郑洛工业走廊中第三等级层次城市偃师、巩义、登封、荥阳的联动发展[36]。新乡要充分发挥其在豫北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农业科技、城乡统筹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平原新区、科技园区、城际交通的建设,实现与核心城市郑州的交通运输业、商业、物流业、第三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的对接,使其成为河南北部的重要核心城市,与洛阳共同支撑、协助郑州形成洛阳—郑州—新乡“三核”带动格局。

图2 2030年河南省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

在第二等级层次建设中,首先应提高中原城市群其余6市的综合竞争力以支撑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的带动作用。焦作市应在强化其工业综合实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旅游服务、金融贸易、科技信息、休闲度假等第三产业,借助于“资源转型”的成功经验重点改造传统产业,扩大对中原经济区外围区的运城、长治、晋城等区域的影响,并提高其在山西、陕西省的区域地位。济源市应发挥其副地级市的各种优惠政策,在发展能源、化工、冶金等工业门类体系的同时,提高第三产业竞争力,尤其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使其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平顶山市应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挥煤炭、电力、钢铁、纺织等工业的集聚优势,在保持好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迎接下一阶段资源转型、城市产业转型任务。许昌市要发挥交通、经济枢纽的区位优势,发挥其紧邻郑州市、邻接黄淮四市“经济结合带”优势,建设中原经济区南北发展轴的重点节点城市、轻工制造业重要基地和历史文化旅游中心,提升其在河南省南部的影响力。漯河市要在大力推进食品加工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其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的优势条件,建设富有中原特色的食品之都和轻工食品业制造基地。开封市应在大力推进郑汴一体化和开封新区建设的同时,加快与郑州市的联体发展并融入郑汴都市区建设,在加强自身工业建设的基础上为郑州市提供生产服务、金融贸易平台以促进郑汴之间的工业、商贸发展。其次,应注重城市群外围安阳、濮阳、三门峡、南阳、驻马店、周口、商丘的协调发展,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9市的规划建设,重点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与核心增长板块的联动,从提高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功能和综合影响力出发,明确各市的职能分工和发展重点。河南省北部的安阳、鹤壁和濮阳一方面要注重与核心增长板块中原城市群的产业互动,形成具有地方活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太行山前产业带,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体系,争取与北方经济区开展高层次的经济交流与区域合作。河南省东部的商丘、周口与江苏、安徽交汇,需要寻求跨省的多方合作,商丘市可积极融入徐州市都市圈,加强与徐州市、淮北市的产业交流与合作,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周口市不仅可加强与核心城市郑州的互动以提高经济实力,也可通过依托宁西铁路形成的产业带与长三角经济圈加强联系。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市应加快由矿产资源加工向多元化的高端工艺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延长产品加工链,同时,应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发展循环产业园区[37]。河南省南部的信阳、南阳应积极迎接核心增长板块的各种经济辐射,形成与核心增长板块互补的产业链条,在提高自身城镇实力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围区的影响力。

在第三等级层次建设中,要发挥各县城、县级市的优势产业,提高城市的规模和综合服务能力,提供优惠政策、创造有利条件培育一批区域次中心城镇。在未来 “十三五”及中原经济区建设期间,在加快永城、巩义、禹州、新密、新郑、荥阳、固始、林州、登封、邓州、灵宝、偃师、项城、长葛等县(市)经济发展的同时,考虑城镇的人口规模、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重点培育核心增长板块内支点城镇巩义、新密、新郑、荥阳、长葛、偃师、项城、汝州、沁阳的建设,形成支撑网络化的城市群城镇体系,从而带动整个增长板块竞争力的提升。其他的一些省直管县试点县(市)和省扩权县如中牟、长垣、新安、义马、临颍等县(市)应重视城镇建设的规模化和集聚化,重点提高建设质量,形成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区域性次中心城市。

在第四等级层次建设中,各城镇要依托自身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城镇规划的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拉大城镇框架和扩大城镇规模以适应地方中心城市的发展要求。省直管试点县和省扩权县鹿邑、舞钢、孟州、淅川、西平等县(市),以及经济实力较强的一些县(市)可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难题,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其他的县(市)可根据城镇建设规划的要求,合理部署各项事业的建设任务,重点完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环卫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以适应地方中心性城市各项指标需求。

在第五等级层次建设中,各城镇虽然经济实力落后,但在地方经济的影响力和村镇体系建设中作用巨大,具有承接地方中心城市建设、引导村镇经济发展、指导新型社区建设的联接作用。因此,各县(市)一定要立足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产业发展,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充实城镇的社会功能,为河南省现代城镇体系的基础等级层次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4 结语

基于126个城镇的综合实力评价结果,结合各等级层次城市的发展基础与态势,提出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未来的组织方案和调控措施,有利于推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也可为河南省现代城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但现代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结构必须与其他三大结构(规模序列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战略调整相适应,使四者协同共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城镇体系建设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也更有利于经济区城市与区域系统整体效益和效应的发挥。因此,河南省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结构研究不仅要与其他三大结构进行整合研究,也有必要外联到中原经济区231个城镇,结合产业布局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管理建设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oore W E.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A Developing Econom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2):156-165.

[2]Moir H.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bor Force Structure,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J].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1977,26(1):25-41.

[3]Laumas P S,Williams M.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Eastern Economic Journal,1984,10(3):328-332.

[4]Scott A J.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 Geographical Agenda[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6,86(1):25-37.

[5]Black D,Henderson J V.A Theory of Urban Growth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9,107(2):252-284.

[6]Kim, Sukkoo.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Did the Steam Engine Contribute to the Growth of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J].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2005,42(5):586-598.

[7]Gregg H,Luis A.Global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Pre-World War II Southeast Asia[J].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2011,48(1):20-36.

[8]周一星.中国城市工业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的关系[J].经济研究,1988(5):74-79.

[9]谷荣.中国城市化的政府主导因素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6(3):51-55.

[10]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辩——“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淖[J].城市规划,2008,32(11):9-14.

[11]严国芬.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分析[J].城市规划,1988,12(1):29-41.

[12]林国蛟.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13]刘贤昌.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14]张泰城,张小青.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J].经济问题,2007(2):47-49.

[15]冯尚春.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

[16]王宝柱.优化中部地区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17]黄晋太,田振兴.农村城镇化的动力与模式构想[J].中国集体经济,2010(22):7-8.

[18]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J].城市问题,2008(12):2-12.

[19]朱传耿,孙姗姗,李志江.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与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08,27(1):13-22.

[20]薛俊菲,陈雯,张蕾.中国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12):2005-2011.

[21]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建立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05(7):15-19.

[22]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8-32.

[23]王忠诚.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直辖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6):32-33.

[24]张小林.苏南乡村城市化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1996,16(3):21-26.

[25]魏清泉.城乡融合——城市化的特殊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1997(4):28-31.

[26]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

[27]杨帆.新型城市化及其评价指标[J].理论学习,2008(9):30,41.

[28]王承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13-18.

[29]黄亚平,陈瞻,谢来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1(8):11-16.

[30]曾万涛.新型城市化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48-51.

[31]罗煜.试论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J].决策探索,2008(10):40-41.

[32]王发曾.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2010,30(12):1972-1977.

[33]曾志伟,汤放华,易纯,等.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9(3):1-4.

[34]王发曾,刘静玉.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5]王发曾,袁中金,陈太政.河南省城市体系功能组织研究[J].地理学报,1992,47(3):274-283.

[36]丁志伟,王发曾.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发展态势与布局优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4):79-84.

[37]冯德显,汪雪峰.中原城市群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1):12-15.

猜你喜欢

实力城镇城镇化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实力抢镜
文化边城镇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家乡的城镇化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