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调卫汤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30例
2014-03-26黄佳珉周曙俊周定华
黄佳珉, 周曙俊, 周定华
(1.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2.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风湿寒性关节炎是迄今原因不明,以风、寒、湿环境因素及体力负荷为主要诱因,以膝、腰椎等多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这种关节痛,只有关节疼痛症状,无肿胀等炎性体征。本病又可称为“风寒湿痹”,西医往往不能确定为哪种类型关节炎,实验室指标大多正常,西药治疗疗效不显,反而给患者带来一定副作用。调卫汤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为治疗表虚自汗、不任外寒所设立的方子。近年来,笔者运用该方加减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风湿寒性关节炎患者55例,其中女43例,男12例,年龄26~55岁,平均(42±4)岁,病程1~20 a。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1985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寒病学术座谈会标准(1985 年制定,1988 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1]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风湿寒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诊断标准包括:以某个肌肉或一两个关节(多为肩、肘、腰、髋、膝)疼痛、麻木、沉重、屈伸不利;重者可发生全身肌肉、大小关节疼痛(无红肿);关节活动因疼痛而受限,甚至瘫痪状态;部分患者反复发作,从局部到全身渐行性加重,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ccp、HLA-B27、ANA、抗ds-DNA、ENA、血沉、C反应蛋白等结果一般正常,影像学等检查多无异常。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证候标准。年龄>20岁但<60岁。服药依从性好,精神正常,能自述病情无需代述。
1.4 排除标准 明显肝、肾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一倍以上,尿素、肌酐高于正常等),严重心脏疾患(即心功能Ⅱ级以上等),严重肺功能异常(氧合通气功能障碍等),服药后胃部不适或过敏不能继续治疗者,未能坚持按疗程服药者。
2 治疗方法
55例风湿寒性关节炎患者中,治疗组30例用调卫汤治疗,对照组25例用追风透骨胶囊治疗。治疗组以调卫汤为主症加减。基本方:苏木10 g,红花6 g,猪苓15 g,麦门冬30 g,生地黄30 g,半夏10 g,生黄芩6 g,生甘草6 g,当归稍10 g,羌活10 g,麻黄根30 g,黄芪20 g,五味子10 g。加减:血瘀者加桃仁6 g;肾虚者加熟地黄10 g,川续断10 g;影响到上肢者加桑枝12 g;腰重者加金毛狗脊或功劳叶12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温热服用,14 d为1疗程。停药后观察3个月,随访统计疗效。对照组服用追风透骨胶囊(湖南德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83219)口服,1次4粒,1日2次,14 d为1个疗程。停药后观察3个月,随访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2]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西医理化指标正常,停药后观察3个月未复发者;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正常者;有效:症状减轻,功能未完全恢复者。无效:治疗后未见好转者。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2组治疗结果比较
4 病案举例
张某,女,42 岁,患者平素少气懒言倦卧,乏力,感受风寒后继出现四肢关节酸痛,下肢凉、怕冷,迁延不愈,反复1年,经针灸、口服消炎止痛药效果不明显,经常头昏、失眠、自汗、怕风,舌淡红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化验结果为:血沉12 mm/h,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ccp、HLA-B27、ANA、抗ds-DNA、ENA均正常。中医辨证为产后气虚湿盛中寒,患者气虚,卫气不固,受风或感受寒气后,痹阻脉络,治疗宜补气固卫散寒。应用调卫汤治疗,先服7剂,怕风、自汗、关节疼痛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再服7剂,关节疼痛、怕冷、头晕及其它症状消失,相关检查指标均正常,停药半年后未复发。
5 讨论
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气虚,不能抵御外邪,感受外邪后,寒气入络。体虚腠理空疏,营卫不固,为感邪创造了条件,故《诸病源候论,风病·风湿痹候》说:“由血气虚,则受风湿”。《济生方·痹》也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正气不足,无力祛邪外出,病邪稽留而病势缠绵。外感风寒湿邪,邪气乘虚侵袭人体所致。《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本方主要针对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病机为卫气虚弱,表虚不任外寒,临床症状:遇冷则关节酸痛,四肢倦怠,少气懒言,周身困重,怕冷、自汗。笔者之所以采用李东垣的调卫汤作为治疗的基本方,是因为李东垣认为“夫脾胃虚,则湿土之气溜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肾为阴火,二者俱弱,润泽之气不行”,又曰“五脏外有所主,内无所受。谓无所受盛,而外主皮毛、血脉、肌肉、筋骨及各空窍是也;若胃气一虚,脾无所禀受,则四脏及经络皆病。”因此,脾胃与风寒湿痹的发病关系密切。调卫汤的主要治疗作用是益气固卫散寒,与本类患者的病机相符,且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方中用药以黄芪补气,当归稍、生地养血为主药,苏木、半夏理气、猪苓利湿、红花活血、麦门冬、五味子养阴,黄芩清热,羌活祛风,麻黄根敛汗,甘草调和诸药。标本兼治,合为扶正祛邪之剂。
参考文献:
[1]王兆铭.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49-551.
[2]ZY/T001~001.1-09,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