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研究
——以甘肃省S县为例

2014-03-25王露萍李双奎

关键词:档次新型农村新农

王露萍,李双奎

(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老龄化步伐的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峻,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甘肃省农村总人口数为16 384 078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 175 389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13.28%;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 426 264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8.71%。[1]根据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10%时,说明该国或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由此可以看出老龄化对甘肃省的农村养老保障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使甘肃省各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序地推进,是各级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2009年9月1日,国务院以国发[2009]32号文件正式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农保”),甘肃省首批“新农保”试点工作也于2009年12月展开。S县于2012年6月正式开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这是S县首次针对农村居民制定的养老保险制度,农民首次作为参保对象被纳入S县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当中。S县“新农保”试点制度在国家既有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制定了适合该县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政策:S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对象是年满16周岁~59周岁的农村居民,因为在校学生不参保,所以实际参保年龄在20周岁及以上。 S县“新农保”的缴费标准暂设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长缴长得。中央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全额补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省级财政按照实际参保人数每人每年补贴30元 。县财政对选择100~400元档次缴费的每人每年补贴5元,选择500元档次的补贴10元, 选择600~1000元档次的补贴15元。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直接决定了“新农保”的覆盖率和“新农保”政策的实施效果,参保意愿在“新农保”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有重要的决定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S县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总结了影响农村居民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和访谈设计

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文中的分析数据从2013年11月笔者在甘肃省S县的实地调查中得来。笔者通过随机抽样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从农民期望的养老方式、参保时选择的缴费档次、对“新农保”的参保态度、养老金的保障作用以及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五个方面,对S县120名受访者进行了访谈,并以访谈得来的数据为依据,分析S县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以及影响S县农村居民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

(二)样本特征

S县共有15各乡(镇),笔者以经济发展水平,距离县城的远近,乡(镇)规模作为参考因素,选取了6个乡(镇),并在这6个乡(镇)中随机抽取了120户农户进行了访谈。受访者中,年龄在16~20岁3人,占2.5%,20~34岁24人,占20%,35~50岁55人,约占46%,51~59岁27人,占22.5%,60岁及以上的11人,约占9%;男性占58%,女性占42%;家庭年收入1 万元以下的占8%,2~4万元的占82%,5万元以上的占10%。

三、参保意愿调查与分析

(一)参保意愿研究

1.农村居民最理想的养老方式。受访者中,64.5%的居民认为他们最理想的养老方式是靠子女养老,21%的居民想靠自己储蓄养老,5%的居民想靠土地养老,3%的居民想靠养老院养老,4%的居民想靠政府养老(“新农保”养老),还有2.5%的居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些数据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而言,他们的养老观念中靠子女养老是最主要的,并且家庭子女数越多越希望靠子女养老。而对于想靠储蓄、土地、养老院和政府养老的农村居民而言,他们首先期望的还是靠子女来养老,在子女无法依靠的情况下才选择了后者。在问及政府养老的保障程度时,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因为政府的政策时常发生变动,所以他们对政府养老是一种观望态度,缺乏信心。

2.农村居民的参保档次。受访者中,已经参加“新农保”的居民中有78%的选择了100元的缴费档次,16%的参保者选择了200元的档次,300元以上的仅占到6%。这些居民选择最低档次缴费的原因有: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占15%);看别人缴100元,所以他们也就缴100元(占41%);只是响应政策,对政府养老没信心(占34%);政府强制缴费(占10%)等。

3.农村居民的参保态度。受访者中,除了20岁以下的3名受访者因为是学生没有参保以外,还有7人没有参与“新农保”。未参保的原因有:子女没有缴纳养老金,导致年满60岁的老人不能领取养老金;[2]家庭经济困难,负担不起;没有必要;对政策没有信心;其他。

4.农村居民对养老金养老保障作用的认知。养老金的养老保障作用难以发挥,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3]有87%的受访者认为,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下,养老金的养老保障作用难以发挥,满足不了真正的养老需求。在调查中发现,越是靠近城区的农村居民,认为养老金对他们而言发挥的养老保障作用越小;越是偏远地区且年龄越大的农村居民,认为养老金对他们而言发挥的作用越大。由表1可知,根据S县的“新农保”制度,按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本金的利率按年息3.575%)计算,一位参保者如果每年按照100元的最低标准缴费,不论缴费15年还是44年,年满60岁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都难以保障基本生活;如果选择1 000元的最高档次缴费,缴纳15年,60岁后每月可领取205元,这个标准只能勉强满足极少数人的养老需求;参保者只有从16岁开始参保,并且每年至少缴费500元,缴纳44年,60岁后每月可领取462元,这才能保障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

表1 S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核算对照表

资料来源:S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册

注:①该表基础养老金按55元∕月计算; ②本金利率按年息3.575%计算

5.农村居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访问过程中,仅有3.3%的受访者表示对“新农保”政策非常了解,30%的受访者对政策了解,52.5%的受访者表示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无所谓,12.5%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还有1.7%的受访者对政策完全不了解。这说明在“新农保”试点前期,S县各级政府部门对“新农保”政策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多数农村居民对政策一知半解。而农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也决定了他们的参保意愿。

(二)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访谈可以得出,影响农村居民参保意愿的因素主要有:

1.传统的养老观念是影响农村居民参保意愿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约束,农村居民将未来的养老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子女身上,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观念在西北地区的农民心中更是根深蒂固。由于农民自身收入来源的局限性,当他们把子女抚养长大、成家立业后,也就将他们毕生的积蓄消耗殆尽,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将养老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尤其是儿子身上,而且家庭子女个数越多,依靠子女养老的期望就越强烈,[4]从而对社会养老的依赖程度就越小。所以,农民的传统观念和所在家庭的子女个数直接影响农民的参保意愿。

2.对政策的认知程度直接决定了农村居民的参保热情。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养老金养老保障作用的认知;多数农村居民,尤其是青年农民认为在目前的物价发展趋势下,政府每月发放的养老金将来难以起到年老后保障基本生活的作用,所以政策对他们的吸引力较弱,难以调动他们的参保积极性。[5]另一方面,农民对政府政策缺乏信心;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除了少数农民确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参保或者选择最低档次缴费以外,其余未参保或者选择最低档次缴费的农民,多是因为对政府政策缺乏信心或认为养老金起不到养老的保障作用。受访者表示,虽然“新农保”制度是一项惠民工程,但是政府政策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所以他们为了响应政策只选择了最低的缴费档次,这样,即使将来政府的政策发生变化,对他们来说造成的损失也不会太大。

3.经济因素不再是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直接因素。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民的收入渠道也在逐渐增多,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处于社会较低层次,但是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2年S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24元。从访谈中可以看到,除了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外,大多数农村居民认为每人每年100元的缴费支出,对他们的生活基本不会造成影响,所以农民的收入水平对参保意愿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农民对政府政策缺乏信心以及养老金的养老保障作用是决定农民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民的收入水平对参保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改变这一现状的核心是要看政府怎么做,政府只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法理制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让农民老有所依,农民的思想观念才会转变,参保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二)对策建议探讨

为了有效推行“新农保”试点工作,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参保热情,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使“新农保”这项惠民政策能够持续发展并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加强农民对“新农保”的认识。“新农保”虽然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四年的实践验证,但是对于S县的农村居民而言,“新农保”是一个新事物,面对新事物人们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认识并接受它。[6]通过调查,S县在试点初期,只是通过张贴宣传标语以及乡镇或村政府广播宣传的形式对“新农保”政策进行了宣传,农民对该项政策具体的实施细节了解不全面。农民只有很好地认识了“新农保”,才能更好地接受“新农保”,所以政府在政策宣传方面应该加大力度,通过印发宣传手册、媒体播报等方式,定期对政策进行深入普及,让每一位农民对政策有更深的了解,通过加强对政策的了解来调动农民的参保热情。[7]

2.设置缴费激励机制,提高养老金的待遇水平。S县“新农保”政策中虽然强调多缴多得、长缴长得,但是对选择较高缴费档次的参保者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如选择每年100元缴费和选择1000元缴费的农民,在县级财政补贴上每人每年只相差10元。政府应该根据财政状况对选择不同缴费档次的农民设置较为明显的补贴梯度,通过每提高一个档次,基础账户和财政补贴增加一个等级的方法来激励农民参保。[8]中央财政和省级也应加大对“新农保”的财政投入,提高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要想“新农保”起到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目标,需要各级财政的共同支持。[9]

3.建立健全“新农保”法律制度。通过调查,农民不愿参保或者选择最低档次缴费,主要是因为对政府政策缺乏信心,担心政策变动给他们带来经济损失。我国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立法比较欠缺,政府应当加快步伐,制定并颁布保障农民利益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10]只有将农民在参与“新农保”过程中的权利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给农民吃颗定心丸,农民才会解除后顾之忧,积极参与到“新农保”的建设当中。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有利于“新农保”的持续健康运行。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EB/OL]. (2011-04-28)[2013-10-20].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2]成志刚,曹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对湖南省试点县数据的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2013,37(1):15.

[3]李伟.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13(3):31.

[4]王永礼,林本喜,郑传芳.新农保制度下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对福建656户农民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2012,(6):142.

[5]徐书铭,陶立业.吉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意识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1455.

[6]李伟.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的调查[J].经济纵横,2011(6):82.

[7]杜云素,钟涨宝.我国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调查——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4):401.

[8]陈小京.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分析——对湖北省C市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的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12(12):57.

[9]杨翠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应注意的问题及政策建议[EB/OL].(2010-03-05)[2011-02-10].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1084783.html.

[10]李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缺陷与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4):862.

猜你喜欢

档次新型农村新农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新农人时语
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 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农人时语
这个假期你错过的不是院线片而是这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