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需求的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2014-03-25肖遥
肖 遥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对于民办院校来说,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来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已成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策略。但是由于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学生的就业率就成为了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一点对于民办院校来说也不例外[1]。因此,民办院校在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时,同样要注意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 基于就业需求的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非常多,例如: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以及学生自身的情况等等。而在这其中,学生在高校期间所学习的专业是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如果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实际失调,教学水平即使再高也往往会有一部分毕业生因专业的原因而导致在就业市场上无人问津。所以,民办高校在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时,如果能够从社会需求出发,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实际出发,来进行专业建设工作,就会成为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
(二)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与公立高校相比,我国很多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相对要较低,而这也成为了阻碍民办高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如果民办高校在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时,能够从社会需求出发,充分考虑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实际要求,不但能够提高办学效益,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还有助于优化学校的专业结构,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更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随着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配置等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而对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三)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过去统一招生、完全分配工作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由被动上学转为主动择校,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竞争性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程度也开始越来越激烈。而且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了大众化发展的阶段,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也越来越市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就成为了其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竞争水平的关键环节。如果民办高校能够从就业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开展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将会大大提高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有助于学校生源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3]。
二 基于就业需求的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现状
全面的现状分析,是提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策略的基本前提。因此,本文在开展基于就业需求的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首先针对基于就业需求的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本文的现状调查是在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作为具体的调查对象而开展的,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在基于就业需求的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师资队伍水平和结构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
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开展基于就业需求的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环节,也是影响特色专业建设成效的关键环节。任课教师的执教水平和执教能力会对民办高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民办高校要进行基于就业需求的特色专业建设,就必须要配备相应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然而,在针对基于就业需求的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目前在师资队伍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如下不足:
首先,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知识更新不够。受民办高校体制的影响,师资队伍的培训、学习很有限,从而影响到了整体师资队伍知识的及时更新。进而也影响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影响了学校特色专业的建设。
其次,民办高校任课教师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任课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时发现,很多教师反映,实践经验不足是影响其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教师认为,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导致难以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调查还发现,近5年内有过企业实习或是企业培养经历的任课教师很少,在本专业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参加过实践满两年的就更少了,由此可见,民办高校任课教师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是目前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急需学校的重视和解决。
最后,任课教师的来源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学校基于就业需求的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在针对基于就业需求的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时发现,目前任课教师来源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是民办高校目前较为普遍的问题。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目前学校的任课教师多数都是在学校毕业之后直接走上教育教学岗位的,从企事业单位引进的教师不多,学校从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的渠道存在明显的不畅,以至于影响到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需求的了解和把握程度,而且也进一步导致了学校师资方面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基于就业需求的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实践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的强化
从就业需求的角度进行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时,培养的重点在于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学生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是在目前却发现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到位,以至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不到社会要求的标准,从而丧失了基于就业需求的角度进行特色专业建设的意义,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多数民办院校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也存在滞后的问题。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确保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达到特色专业建设要求的物质基础,通常包括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外实践基地等。但是在针对这些对民办高校进行调查时却发现,很多民办高校由于受经费投入或是其他因素的限制,都存在实验室数量少、实训基地设备配置不全或陈旧等问题,以至于影响了学校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顺利提升[4]。
(三)专业课教材的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开展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时,专业的特色必须要在教材建设工作上有明显的体现,必须要与特色专业的特色相吻合。但是由于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一般具有异质性,因此,很难找到针对特色专业的、现成的教材。很多民办高校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采用了自编教材的做法。但是在自编教材的过程中,却存在普遍的重量不重质的问题,很多都是通过各种不同教材的节选凑成的混编版,不但没有实现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就业需求的角度来进行特色专业教材的编写和建设更是无从谈起,以至于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三 基于就业需求的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对策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问题,笔者在资料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特提出如下几点完善对策:
首先,针对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可有针对性地通过如下几种方式进行解决。一是在学校的师资引进方面,应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需求,制定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面向社会,积极引进富有经验的教育教学人才,以促进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对社会需求的全面了解、准确把握[5];二是要注意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师培养策略。通过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在职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并通过校本培训、进企业挂职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三是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注意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通过聘任兼职教师,来促进学校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化。
其次,针对实践教学方面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应在原有的教学安排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数,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之间实现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和互相强化,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二是要注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专业建设的需求,完善学校的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通过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是与企业合作办学建立企业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来强化学校的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
最后,针对教材建设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教材建设观念,注意突出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特色,注意突出学校特色专业的特色,建设符合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要求的教材体系,为特色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要注意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把握经济发展的走向,在全面、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走向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教材的内容和方向,真正从就业需求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特色专业的教材建设工作。
[1]房剑森.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闵光泰,陆衣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孙栋.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伏六明.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习监控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5]梁传杰,段冠玮.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发展状况的政策评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