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本向度
2014-03-25王玉平
王玉平
(安徽科技学院 思政部,安徽 蚌埠 233100)
当下很多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生活疏离,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从大学生的生活入手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增强价值观教育吸引力、提高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意蕴
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针对脱离生活的价值观教育而言的,是一种从实践层面着眼,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准则、外化为行动规范的一种教育路径。其内涵可从以下两个维度把握。
(一)大学生活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场域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是“现实的、实践的人”,人的一切活动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生活。“现实的人”必须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生活着的人,所以“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有意义、有价值,始终是大学生不断思索的问题。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出发,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这一价值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乐意去接受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要求。
大学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独立思考,自我意识强烈,关注自身发展,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愿意从现实和微观的层面来思考自己的人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交往、感情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他们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常常摇摆不定,无所适从,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效引领和提升。“积极疏通引导,支持和弘扬正确的思想观念,反对和批评不正确的观念,并注意把其中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2]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大学生的生活为现实场域,以学生生活中遭遇的、体验的价值冲突问题为切入点,直面学生生活中的价值困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二)指导大学生的生活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
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价值的知识和理论,而是引导大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切入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他们的生活体验和个体感受,真正解决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困惑和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才能使大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生活中形成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导价值观,最终外化为行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3]。大学生是最具理想主义的青年群体,他们内心都向往自由、平等、公正、和谐的生活,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教育他们如何追求这种生活境界。
此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最终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大学生的价值认识、品德素质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才能转变为显性的德行,也只有在这样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个体的成长、对社会进步的价值和意义。生活实践既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场域,也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归宿。
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缺失
大学生的生活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根基,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考量不能离开这一基本场域。但从实际情况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的知识化:生活现实的脱节
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部分教育者受传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把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同于价值观知识的教育,注重对价值规范、价值理论的传授,忽视了价值观教育的情境性、大学生活的现实性,学生学到的只是知识性的价值观念、规范、准则及抽象的价值理论,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信任危机、道德滑坡现象发生尖锐的矛盾,学生对此感到困惑和迷茫。他们常常感到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应用,学到的“大道理”和现实生活反差太大,他们不能从价值观教育中领悟到价值的真谛,不能诱发出对人生的领悟、生活的理解、生命的珍视和对他人的关怀,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践的知识化教育不仅造成了价值理论与生活关系的断裂,而且直接导致了学生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断层,出现“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现象。如果社会倡导的平等、公正、诚信、友善、和谐等价值理念没有付诸行动,落实到生活中践行,那就只能变成流于形式的政治口号。知识化的价值理论非但不能让大学生认同和信仰,反而会使他们对所授的价值规范产生强烈反感,他们可能出于某种外在的原因高喊神圣的口号,却仍然我行我素。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生眼里就成了“虚假的教育”,充其量只能称作是“教”,而无“育”可言,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失去它本真的意义,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育的悬空化:日常生活空间的缺场
从价值观形成的规律来看,主体对某种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相当程度上是从自身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小事”的变化来确认是否可信、可行,即日常生活才是价值实现的真实根基。人们常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性。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4]。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获取途径”的调查发现,当前对学生价值观影响最大的渠道来自社会,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 1/2,根据自己理解的标准来权衡价值观之“合理性”的人数也有近 1/4,而课堂上的知识教育渠道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收效不大,只有 11%,家庭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仅有0.5%[5]。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单一诉求于课堂—教师的线性模式,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行为缺乏有效的引导,忽视了学生宿舍、网络等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忽视了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终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种悬空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会降低核心价值观的公信力和感染力,还会失去在大学生中的话语权,最终导致价值理论的“退场”。
(三)教育的单向化:生活主体的失落
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无疑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但这种引导对于大学生来说,终究是一种从外部施加的影响[6]。这种外部的教育影响只有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内心真正接受、认同,才有可能实现“内化”和“外化”。从当前教育实践来看,一直以来,价值观教育模式往往倾向于单向灌输,一味向学生灌输社会的价值规范,把学生当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思想、价值观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忽略了个体实际价值诉求和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性无法施展,造成生活主体的失落。这种忽视生活主体的教育方式,由于缺乏感情色彩和人情味,难以与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经验沟通,自然也就难被他们接受、认同。这种单向化的教育模式遮蔽了核心价值观的人本价值,失去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关照,其结果使学生的价值认知不能转化为价值行为,导致知行脱节,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多重人格。
三、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
怎样实现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根本在于实现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生活的全面对接。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寻找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土壤,让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举止中体验式地接受核心价值观并自觉践行,做到知行合一。在开展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尝试和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转向。
(一)教育理念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不完全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需要大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认同。因此,从生活化的角度审视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尊重大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关系上要坚持“主体间性”,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视对方为主体的相互平等的共同体关系。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理解、接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特征、情感需求、生活状况等,认同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接受上的自我选择性和个体差异性,真正关注、触及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将其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使主体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以实现教育主体间的思想、情感的沟通和价值的选择,使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价值目标和道德追求植根于大学生的内心,成为大学生内心长久的精神动力。
(二)教育内容要融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具有一定的凝练性和抽象性,不容易为价值主体所接受、认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要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一方面要改变原有的“知识化”“悬空化”的教育内容,将其进行“生活化”的解读,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把“虚”的理论转化为“实”的热点、难点和疑点,分析与学生成长成才有关的具体问题,如专业学习、就业创业、恋爱情感等问题,分析感到困惑的社会现象,使大学生从对生活和社会现象的分析和理解中体会到核心价值观的人文关怀,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避免空头说教;另一方面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先进事迹及人物去感染和影响大学生,多用身边的人和事说明、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理,使大学生觉得可感可触、可亲可信[7],促成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深刻体悟和自觉认同。如我校“11·11”献血集体(江龙锋母亲遭车祸,急需输血,14名师生赶往医院献血)的先进事迹,就是信息与计算科学2009级1班的师生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育活动要根植大学生的生活空间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是靠单纯的灌输就能奏效的,还要靠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与交往来验证、巩固和确立。实现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纳入大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视野内,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延伸到课堂外,把原本时空单独的价值观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广阔、开放式的时空环境中,随时随地根据生活情境来调整内容与方法,构筑学习、日常生活一体化的教育空间[8]。
学校、家庭、社会等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空间,学习、生活、娱乐、交往等是日常生活的内容,通过日常交往和实践,通过社会角色的承担,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才会有更丰富、更深刻的情感意志体验,从而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此外,手机、网络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积极利用手机短信、微信、QQ 群、微博、E-mail、论坛等发布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好人好事,与大学生坦诚地交流心声,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网络环境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间和空间的有效覆盖。
总之,高校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不仅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内容上从书本转向生活,在方法上从说教转向引导,在空间上从封闭转向开放;更意味着让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生活实践之中,从生活开始、在生活中展开、接受生活的检验。这才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2] 王晓宏,魏荣.网络背景下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策略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2):91.
[3] 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28.
[4] 毕明生.试论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高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09(8):82.
[5] 赵欢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大学生价值观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9):91.
[6] 石海兵,刘继平.论大学生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3(2):91.
[7] 李大健.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性及实施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1(5):205.
[8] 李东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内涵论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4):4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