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青年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与改善对策

2014-03-25刘江

关键词:成人师生关系价值观

刘江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安徽 蚌埠 23300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其自身独特的性质,成为引导大学生成人的一个主要途径,它能够培养学生由生命“个体”成长为价值“主体”,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的精神、良好思想、健全的灵魂、完整人格的人。笔者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创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

一、当前青年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现状

当前青年大学生,是希望的一代,他们具有很多可贵的精神品质,但也存在很多不足。这里针对青年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不足的一些地方来探讨。

是否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是评定一个人是否精神成人的重要指标。因为社会道德的构建必须要以责任感为基础,但当前有部分大学生严重缺乏责任意识,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整日沉迷于网络,厌学逃学,连自身的责任都不能担当起来,更别说他们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如果不加强矫正与引导,就很难对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诚信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1]。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储备,我国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效直接与他们挂钩。尤其是在社会转型阶段,很多人的思想都会受到冲击,会产生有失诚信的思想,在大学生中也有这种现象。比如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低、考试作弊等,均是当代大学生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大学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结构群体,而身处大学之中的学生,也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比如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等,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些关系的平衡性与和谐性。如今,有少数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健康、不积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影响其价值观,这使得一些学生将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对其他人或事物非常冷漠,复旦大学的“黄山门”事件就体现了现今大学生以自我利益为重,集体奉献精神减弱,整体观念、全局意识淡薄,极端自私,缺乏关爱等;一个人有了理想,才能让生活过得充满意义,才能赋予我们生机与动力,而对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现状而言,大学阶段理应是一个理想观树立的关键阶段。但在现实中,许多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其理想观与价值观出现了一定的扭曲,没有正确、崇高的理想信念,比如信奉物质,生命意识不强,这不利于自身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在很多人看来,师生关系就是一种简单的“教与学”关系,其实不然,师生关系既要受到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要能折射出当前历史阶段下的某一层社会关系。从当前我国的社会构建以及教育事业发展趋势来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是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既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一个保障措施,又是构建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客观来讲,当前我国大学内的师生关系较为融洽,但是离“和谐”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究其根源还是高校“重管理轻教育”所导致的。在重管理轻教育的思想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倾斜,使双方的沟通受阻,使教学质量的提升遇到瓶颈,因为老师仅仅在教,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意愿,无法动态地做出教育策略调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有效引导青年大学生思想成人,必须要和他们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均衡双方地位,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动态掌握学生的精神思想变化动态,一方面动态地调整教育策略,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重视,这样才能对他们精神成人起到引导与促进作用[2]。

当前,有不少家长认为,学生成人与成才都是学校的工作,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应由学校来负责,这样的认识是极为狭隘的。无可否认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但是家庭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有效,所以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出家庭教育的作用。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建立起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沟通,形成一套立体的教育机制,发挥出家庭教育中鼓励、倾听、专一的教育优势,并与家庭教育建立起动态的沟通、联系,时刻从学生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精神生活与思想变化,然后结合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的精神思想表现,双方共同商讨教育与引导对策,使学生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能受到关爱性、科学性的教育,最为有效地使学生的精神成人受到来自家庭与学校的保障与支持[3]。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加强对青年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引导,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塑造理想人格,促进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形成。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思想正处于过渡阶段,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价值观扭曲、理想模糊、个人中心等问题,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应当引导学生尊重并热爱生活,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重新审视自身的个人价值观,寻求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以及今后的奋斗与发展目标,力求实现精神成人[4]。

通俗来讲,校园文化就是一种大众性的群体文化,在文化的构建上主要依附于学校自身的校园精神。我国作为文化古国、文化大国、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道德文化精髓,将其融合于当代校园文化建设中,定能对学生的“精神成人”起到积极作用。良好的文化环境,有益于学生情感的熏陶,心灵的美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使得他们成为相互尊重、互助友爱、积极进取的人。此外,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创新能力。比如现今高校举办的“三生教育”主题团日活动,重在探索“三生教育”的本质,解读“三生教育”的内涵,“通过学生主体对主流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来逐步提升人的主体性、发展性、超越性,从而逐渐回归教育的生命本旨[5]。

“大学”二字不仅指的是知识方面的渊博,它同时还具有人格方面的深层次含义,而作为大学生,应在丰富自身知识能力的同时,养成健全的人格,培养自身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帮助他们培养自律、自爱、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使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克服困难,并通过自我调节来不断奋进,最终从各个层次实现精神成人。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培养他们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应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其精神成人。因为有了过硬的知识能力,还要配合积极、健康的精神思想,才能促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切实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聘,李辉.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现代特征与教育指向[J].江苏高教,2012(6).

[2]张笑涛.大学生“精神成人”:为何与何为[J].现代教育管理,2011(9).

[3]许亮.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德育维度[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5).

[4]李文英.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成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5]张澍军.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猜你喜欢

成人师生关系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成人不自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Un rite de passage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