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词汇学习策略对二语词汇磨蚀的影响

2014-03-25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策略研究者

(浙江工业大学 之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一、引言

一直以来,词汇学习被认为是语言学习的基石,是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能力的基础。丰富的词汇资源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加有效地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提升其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词汇学习是贯穿整个英语学习过程的关键。然而,词汇习得必然伴随着词汇磨蚀。词汇磨蚀表现为词汇认知困难、提取失败、应用错误等现象,这不但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习负担,也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本研究基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探讨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磨蚀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一)词汇磨蚀

词汇磨蚀是语言磨蚀的一种,是词汇习得的逆向过程。所谓语言磨蚀,也称“语蚀”,是指外语学习者由于外语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减退的现象[1]。与二语习得研究相比,二语磨蚀研究是一个相对新的领域。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探明的二语磨蚀影响因素有八个:磨蚀前水平、读写能力、磨蚀时间、外语接触量、外语学习方式、情感因素、年龄和性别[1-4]。

Hansen[5]的研究表明,二语读写能力越高,磨蚀发生几率越小。Shewell[6]分析了社会/情感因素对磨蚀的影响,发现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动机能有效地避免磨蚀。Nagasawa[7]对七名学习日语的美国学生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学习时接受了明确教学指导的学生比缺乏指导的学生更耐磨蚀。这说明外语学习方式是影响磨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倪传斌[8]发现年龄也是影响磨蚀的显著因素,而且发现外语易蚀群体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3]。对男性来说,磨蚀的决定因素是磨蚀前水平,而对女性则是外语接触量。以上研究表明,影响词汇磨蚀的因素是多样的,没有一个因素能够解释词汇磨蚀的所有方面。

(二)词汇学习策略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标志着二语教学研究开始关注学习者自身的行为对语言习得的影响。O’Malley和Chamot[9]基于信息处理理论提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类学习策略。文秋芳[10]将学习策略划分为两大类: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对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都具有制约作用。

词汇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的一个分支,是在语言学习策略框架内进行研究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更多研究者开始从微观层面深入地探讨学生词汇习得的具体方法和技巧。Lawson & Hogben[11]发现学生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大致可分为四类:重复识记(反复阅读、书写、复习、自测等)、词语特征分析(关注拼写、运用词汇分类和词缀知识等)、简单分析(句子翻译、使用简单语境、借助类似英语单词记忆等)和复杂分析(使用复杂语境、同义表达、运用记忆技巧等)。Nation[12]总结了自主学习者掌控词汇学习的八条原则,其中包括学习观念、学习计划、词汇分析、无上下文学习、以意义为目的输入和输出、流利度提高、关注进展等有用策略。他还将词义猜测作为最重要的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三、研究方法

(一) 问题设计

本研究拟探讨以下问题:(1)英语专业学生词汇磨蚀的程度和特点如何?(2)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应用的特点是什么?(3)词汇磨蚀、英语水平和词汇学习策略之间是否存在关系?(4)词汇学习策略对词汇磨蚀的影响呈现怎样的特点?

(二) 研究对象

为了更好地控制实验变量,确保实验对象的典型性,便于开展后续研究,本研究选取本科英语专业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被试的英语高考成绩均在100-115分之间,其中女生17人,男生4人,年龄在19-20岁之间。

(三) 实验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为一份词汇测试卷、一份词汇学习策略量表和前一个学期的综合英语期末成绩。

词汇测试的50个生词,均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八级词汇表中选出,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各15个,副词 5个。每个生词提供五个英语解释(或同义词)选项(其中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以降低猜测的几率。本次词汇测试只关注被试对生词词义的认知(接受性词汇知识),而不关注他们是否能够使用这些词汇(产出性词汇知识)。

本研究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量表参考了O’ Malley & Chamot[9]和文秋芳[10]的分类。量表由27个选择题(α=0.78)和1个开放性问题组成,选择题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计分。第1-3题关于词汇学习概念,第4-8题关于元认知策略,第9-23题关于认知策略,第24-27题关于社会/ 情感策略。开放性问题要求被试写下三个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并说明在使用这些策略时遇到的困难。选择题两分一题,总分100分,开放性问题不计分,只作为定量研究的辅助资料。

(四)研究步骤

研究者要求被试完成三次词汇测试,随后进行词汇学习策略调查。

在第一次词汇测试前两周,所有被试收到一份50个单词的词汇表,并被告知不久以后将进行多次词汇测试,测试成绩将计入主干课程的平时成绩。研究者只暗示被试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词汇学习。

第一次测试在下发词汇表两周后进行,第二次测试在第一次测试后一个月进行,最后一次测试在第二次测试后一个月进行。每次测试时间均限制在20分钟以内,测试中不允许被试查词典或向同学求助。被试的三次测试前均没有得到任何关于下一次测试时间和内容等信息,也没有被告知之前所有测试的结果。

研究者在三次测试全部结束三周后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随后,研究者根据开放性问题的回答情况与部分被试进行了面对面访谈。最后,研究者将词汇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作为定量数据输入SPSS18.0进行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一)词汇磨蚀情况

研究者统计出所有被试在三次词汇测试中的平均成绩,并分别记为S1,S2和S3,其中S1=65.62,S2=52.14,S3=44.57。三次测试之间的磨蚀值分别记为A1,A2和A3,计算公式如下:A1=S1-S2,A2=S2-S3,A3=S1-S3,如该分值大于零,则说明词汇磨蚀现象存在。本研究中所有被试在三次测试之间的磨蚀均值为:A1=13.48,A2=7.57,A3=21.05。一维组内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次测试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Greenhouse-Geisser调整F=40.72, p=0.000,偏η2=0.67)。然后,我们对三次测试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第二次测试成绩明显低于第一次测试(t=5.71,p<0.016),第三次测试成绩明显低于第二次测试(t=4.61,p<0.016)。

研究者将被试作为横坐标,词汇磨蚀值作为纵坐标,比较三个磨蚀值(图1)。从图1可见,除了第二和三次测试之间的磨蚀值(A2)中有一个为零,一个小于零之外,其它磨蚀值均大于零,说明词汇磨蚀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三条曲线波动较大,但形状基本吻合,这表明被试之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被试在接受词汇学习任务时被告知将进行多次词汇测试,因此他们对两周后进行的第一次测试有一定预期并作了充分准备,因此第一次测试平均得分最高。后两次测试分别在一个月后和两个月后进行,测试前没有给被试任何提示。因此第一次测试后,被试对词汇学习任务的重视程度降低,词汇磨蚀效应开始凸显。从图1可以看出,A1与A2虽然有部分重合之处,但总体上A1数值较大(t=2.077, p=0.051),而A2的多个值已经接近零,个别甚至达到或小于零,说明发生在第二、三次测试之间的词汇磨蚀相比第一、二次测试之间的磨蚀大得多。另外,A3数值最大,说明磨蚀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记忆的巩固过程是一个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持续过程,语言磨蚀伴随着语言习得而产生。磨蚀产生的初期是磨蚀效应最显著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磨蚀水平逐渐降低。这一结论符合词汇习得的普遍规律,即习得过程中止后遗忘速度快速上升,随后逐渐减慢[13]。

图1 三个磨蚀值比较

(二)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磨蚀之间的关系

上文中提到,目前已经确认的外语磨蚀影响因素有八个。由于本研究对被试特点和相关变量的控制,其中受蚀时间、外语接触量、年龄和性别[注]① 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分别对男女生的三个磨蚀值和词汇学习策略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值均远高于0.05的显著水平,说明性别差异在本研究中不是磨蚀的主要原因。四个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研究者预测,本研究中对词汇磨蚀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被试的词汇学习策略(包含了外语学习方式和情感因素),以及英语水平[注]②按期末成绩排序将被试分成三组,每组7人。高、中、低分组的总磨蚀值A3分别为8.00,21.43和34.00(F=18.026,p=0.000),说明学生的英语水平对词汇磨蚀有显著影响。(用期末英语成绩计算,代表了被试磨蚀前的英语水平和读写能力)。

以词汇磨蚀为因变量,词汇学习策略和英语水平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Stepwise)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R2决定系数分别达到了0.758和0.911,说明“词汇学习策略”能单独解释“词汇磨蚀”75.8%的方差,与“英语水平”联合则能解释“词汇磨蚀”91.1%的方差,显著值为0.000,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具有较显著的意义,证实了研究者的预测。

对被试的词汇磨蚀与词汇学习策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表1),三个不同阶段的磨蚀值A1,A2,A3与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出不同的状态。A3(总磨蚀值)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最高(r=-0.870**),其中认知策略与A3高度相关(r=-0.863**),其次是社会/情感策略(r=-0.592**)和元认知策略(r=-0.444*),而词汇学习观念则与词汇磨蚀无相关性(r=-0.254)。A1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r=-0.688**)高于A2(r=-0.551**),说明词汇学习策略在磨蚀初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随后它的影响有减弱的趋势。从学习策略的二级变量看,社会/情感策略是个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情感策略与词汇磨蚀的相关度不降反升,说明在词汇学习的初期,认知与元认知策略是影响词汇学习的重要因素,而一旦习得过程完成,学习者的动机、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等因素逐渐成为了维持词汇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表1 词汇学习策略与三个词汇磨蚀值的相关性

注:*=p<0.05;**=p<0.01。

对词汇学习策略与总磨蚀值A3的进一步相关分析(表2)表明,认知策略(r=-0.863**)与词汇磨蚀相关度最高。在Oxford[14]的分类中,认知策略属于直接策略,是与目标语言学习直接相关的策略,是影响词汇磨蚀的最主要因素。其中,阅读(r=-0.750**)和上下文策略(r=-0.638**)相关度最高,其次是练习策略(r=-0.530*)、做笔记策略(r=-0.523*)和联想策略(r=-0.457*)。在认知策略中,猜词策略(M=3.81, SD=0.75)和机械记忆策略使用频率(M=3.71, SD=0.80)最高,但这两种策略与查词典和词形/分类策略的相关度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词汇的语境意义和实际运用对巩固记忆十分重要,但关注词汇的表面特征对词汇磨蚀的预测作用有限。这从词汇磨蚀角度验证了先前Nation[12]关于词汇策略有效性的研究结果,即阅读对词汇习得的质量和数量提升有重要作用。

元认知策略是安排、计划、评估和调控语言学习的过程,起到管理和制约认知策略的作用。从被试的使用情况看,元认知策略的平均分是四个二级变量中最高的(M=3.76, SD=0.73),其中选择性关注居首位(M=4.33, SD=0.91)。这说明被试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对自身的词汇学习有较强的整体管理能力。数据表明,元认知策略在词汇磨蚀的初期与磨蚀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元认知策略的影响是四类策略中衰退最快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元认知策略必须通过认知策略才能发挥作用。结合上段的论述,认知策略在元认知策略的管理下对学习行为产生作用,而一旦学习任务完成,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影响力就衰减了。

本研究中,社会/情感策略是四类策略中使用频率最低的(M=3.00,SD=0.80)。与其他策略不同的是,社会/情感策略与词汇磨蚀的相关性不降反升,它与总磨蚀值(A3)的相关度(r=-0.592**)仅次于认知策略。其中,自我激励(r=-0.741**)和寻求帮助(r=-0.554**)两项达到了显著值。不少学生在谈话中表示,坚持词汇学习需要极大的毅力,只有不断鼓励自己,才能有效降低学习焦虑感,维持学习动机水平。学习词汇的最佳状态是与班级其他同学一起朝共同目标努力:互相鞭策,比较进度,交流经验。根据Serri et al.[15]关于动机和社会/情感策略相关性的研究,笔者推断,社会/情感策略主要通过维持和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着词汇磨蚀的发生。

在很多研究中,学习观念被看作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赞同应通过实际运用(M=4.05,SD=0.97)和上下文(SD=3.95,SD=0.74)来学习词汇,但仍有部分学生认为机械记忆(M=2.62,SD=1.67)是词汇学习的一种手段。这一结果说明虽然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对词汇学习的观念已经有所转变,但背单词的传统对他们的影响仍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词汇学习观念与词汇磨蚀之间并没有呈现相关性。这说明虽然学生对正确的词汇学习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并未将这些观念成功转化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应用于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

表2 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磨蚀A3的相关性

注:*=p<0.05; **=p<0.01。

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三次词汇测验和词汇学习策略调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词汇磨蚀现象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磨蚀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策略是影响词汇磨蚀的主要因素。其中,认知策略影响最为显著,上下文学习策略被证明是减少磨蚀的最有效方法,而通过机械记忆(死记硬背)习得的词汇更易受到磨蚀。社会/情感策略一向是受关注度最少的策略,但从词汇习得的中长期看,它在抵御词汇磨蚀方面的影响是延迟显现和逐渐扩大的。因此,研究者有必要将社会/情感策略与学习动机结合起来,对外语磨词汇磨蚀现象作进一步的动态研究。

参考文献:

[1] 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J].外国语, 2007,(1): 42-51.

[2] 倪传斌.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 (3): 179-185.

[3] 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性别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 (4): 1-5.

[4] 王湘云.语言磨蚀原因与应对策略[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3): 121-124.

[5] Hansen, L. Language attrition: The fate of the start[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1,(21): 60-73.

[6] Shewell, J. & Hansen, L. The role of alphabetic literacy in second language retention: The case of Koran[M].Seoul :Applied Linguistics of Korea,1999. 21.

[7] Nagasawa, S. Learning and losing Japa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 multiple case study of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A]. Hansen, L.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in Japanese Context[C].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70.

[8] 倪传斌.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1): 50-55.

[9] O’ Malley, J. M. & Chamot. A. 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3.

[10] 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76.

[11] Lawson M. J. & Hogben, D. The Vocabulary-learning strategies of foreign-language students[J]. Language Learning,1996, (1): 101-135.

[12] Nation, I. S. P.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13.

[13] Schmitt, 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A].Schmitt,N.&McCarthy,M.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C].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80.

[14] 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90. 103.

[15] Serri, F & Boroujeni, A. J. & Hesabi, A. Cognitive, metacognitive, and 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J].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2, (4): 843-849.

猜你喜欢

元认知学习策略研究者
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高中写作教学探索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探析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现状与词汇学习策略
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元认知量表构建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元认知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