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我自己<二>
2014-03-24窦一鸣
窦一鸣
编辑导语
世界上最深的痛苦和最大的无奈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爱自己的那个人,也许今天还康健,也许明天也硬朗,可也许就在被你忽视或习以为常的某一天,永远地离你而去。于是,你只能靠着回忆去缅怀、去思念、去追悔……时常问问自己:我为爱我的家人做了些什么?亲情其实比快乐更重要。
时常问问自己,我为爱我的家人做了什么?我不能只为自己的快乐而生活啊!问问自己,我会收获很多。
——题记
星期五,我回到家,娴熟地插上电源,打开了电脑。随着期盼已久的启机声响起,我激动地想:爸妈妈都没在家,终于可以过一次游戏瘾了。
可是,电脑开启那优美的声音还没响完,急促的电话铃声却响了起来。
“喂,你是谁呀?”
“谁?我是你爸!你爷爷病了,今天刚住院,快到医院来!”
“……”
哦?一向身板硬朗的爷爷居然会得病?不可能吧!可爸爸不会骗我呀,爸爸怎么可能拿爷爷的病开玩笑啊!
我关掉电脑,怀着疑惑的心情来到了医院。走进病房,一张病床上正躺着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干枯的双手,深陷下去的眼睛和一身破旧的衣服……这是谁呢?我的心里问。病床旁,爸爸的双眼布满血丝,一向有烟瘾的他怎么不吸烟了?旁边妈妈正在费力地把早晨买的已经干掉了的油条撕开泡在奶粉里。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在一旁的奶奶告诉我:“你爷爷他得病了,昨晚咳出了血,你爸爸和妈妈都守了一夜了。你爷爷一点儿东西都不能吃。他说想看看你。”什么?这个老人就是我爷?爷爷想看看我?
我……我,我大约一个多月没有去看爷爷了。初二的学习并不是很忙,每当爸爸妈妈催我到爷爷那儿去,我总是推说作业没有写完。事实上,我却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只想着玩游戏,还总是任性懒惰。所以,在我的脑海里,爷爷的轮廓还停留在一个月前的样子,想想爷爷几十年来受过的苦,熬过的难,又想想爷爷含心茹苦地养大了四个孩子,以及为了孩子的孩子四处奔波得了重病,我感到无比心痛和愧疚。作为爷爷唯一的孙子,我为他做了什么?连在星期天看他一次都不愿意,却沉迷于电脑游戏之中不能自拔。我问我自己:我能对得起父母对我的期盼吗?我能对得起爷爷对我的关爱吗?
我缓缓地走到爷爷的病床前,握着爷爷那双粗糙的大手:“爷爷,对不起…… ”
时常问问自己,我为爱我的家人做了什么?我们不能只为自己的快乐而生活!问问自己,也许你会收获很多。
教师点评
1.巧用题记开篇。文章开篇设计题记,以简洁的语言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点明题旨,在不断地“问问自己”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2.善用心理描写。文中多处运用心理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开篇猜想爷爷到底会不会生病?到医院后在心里询问自己病床上的人是不是爷爷?看到爷爷后在心中追问自己作为孙子的责任和义务……成功的心理描写让“我”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3.首尾巧妙照应。文章结尾并不是对题记的简单重复,而是再次向读者强调“时常问问自己”的重要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在结构上巧妙照应开篇。
(指导教师:李 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