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本质与比特币
2014-03-24汪其昌
汪其昌
货币的本质与比特币
BITCOIN AND NATURE OF CURRENCY
汪其昌
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们对之既爱又恨。莎士比亚曾这样描述过作为货币的黄金:“金灿灿的黄金啊,你是人类共同的娼妇!你可以使美变丑,也可以使丑变美;你可以使错误变成正确,也可以使正确变成错误;你可以使活人变成死人,也可以使死人变成活人!为了得到这金灿灿的黄金,良家女子当娼妇,善良小伙成强盗!我诅咒你,可恶的黄金!”中国晋代鲁褒在《钱神论》也有过类似精妙的描述。这是为什么?这实质是对人性自利异化的绝妙刻画。因为有人才有货币,在月球和火星上没有货币,就没有这种情形。货币的产生是人类行为共同选择的结果。那么货币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一选择结果既是因为资源稀缺人们需要交换,又因为在交换过程中需要解决由于人性的自利和有限理性产生的信用和不确定性问题作为可靠承诺。这就要有一个共同认可的“东西”作为一般等价物。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即大家相信某个“东西”作为稳定购买力的承诺和兑现。这样货币有了相当于第十二匹骆驼润滑交易的作用。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人类选择币材是从贝壳、铁、石头和粮食等共同认可的实用性东西,到金银等贵金属,再到私人和国家发行的纸币、看得见摸不着的电子货币。只要大家都认可某一符号、并且相信它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就可以成为交易的媒介。南太平洋雅浦岛以石头为货币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这需要解决发行者可置信承诺问题。从此,我们不难理解到为什么各国都是由私人铸币发展到国家通过暴力和法律强制各国央行发行货币,由纸币与黄金等贵金属或者与某硬通货挂钩发展到完全的不可兑换信用纸币,并且都把币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基本目的。
然而,政府由人组成,是人就有私利,并且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仙或者上帝,很难搞清楚交易中需要多少货币为宜,因为多了就通货膨胀,少了就通货紧缩。总免不了陷入水多了加面粉,面粉多了加水的循环两难困境。因国家发行货币的垄断性,政府首先考虑的是自身财政需要,又有巨额铸币税,所以经济学家哈耶克说凡政府发行的纸币迟早会贬值的,政府发行纸币的历史就是支付制造通胀的过程。即使英美国家通过央行的独立性、发钞与税收挂钩等制度安排,仍然无法解决大幅开货币之闸门放水问题。2008年次贷危机后,各国央行的行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怪不得凯恩斯曾经说过要搞垮一个国家很容易,就是从飞机上撒钞币。这说明政府垄断发钞缺乏由可置信威慑形成可置信承诺的内在约束机制,也不能有效解决货币购买力稳定问题,所以哈耶克提出还是由私人银行进行竞争性发钞,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历史告诉我们:退回到私人银行发钞时代还是无法解决可置信承诺问题,回到金本位虽然有限制滥发钞币的硬约束但又不能解决恰当货币量的问题。那么如何克服法定货币的缺陷呢?在这历史的节骨眼上,互联网时代的比特币提供了克服法币先天缺陷的一种创新思路和选择。为此,我们需要了解比特币的发行原理与货币本质的内联系。
比特币是如何“无中生有”的?2009年1月,中本聪设计它为不与任何实物或法定货币挂钩,由算法产生的数字符号,自动按时发行,几乎完全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1.发行。我们如何获得比特币?有三种方式:开动挖矿机挖掘、从交易平台买入和用产品和服务换取。我们首先看看如何以本源的方式获得。比特币没有中央发行机构和实体发行设备,只要有人有计算机,运行挖矿软件,接入比特币网络就能发行。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制造比特币,都是发行者。运算比特币的过程被称为“挖矿”,发行者被称为“矿工”。根据比特币的供应机制,每个人能够挖到的比特币数量与其挖矿设备(计算机)运算能力整个占比特币全网运算能力总和的比例成正比。随着矿工的增多,挖矿的难度在增加,当然如果你用普通的家用电脑永远挖不到比特币。挖矿的本质是争夺记账权。因为算力不够,以目前主流的算力66GH/s的阿瓦隆矿机为例,如果超频到70GH/s,每天能够挖到的比特币只有0.36个。挖到的比特币先储存。比特币总量有限,按照程序算法,全世界比特币的总量2140年达到2100万个。这种特性杜绝了通货膨胀的隐患。
比特币总量有限,其生产速度会慢于所交易的商品和劳务增长的速度,那么是否会形成通货紧缩呢?我们不要被2100万个误导了,不能用法币的单位去分割比特币。比特币不是实体货币,不可物理切分为圆角分厘来使用,只需发明更小单位或者借助小数点就行了,现在交易中已经发展到小数点后八位了,如果需要还可分割更小单位。通常通货紧缩的假设前提是:当人们预期未来物价下跌时,物价还会更加便宜,人们还是不消费,持币等待物价继续下跌。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们反过来观察:我们是否因为许多商品从明天开始就要持续涨价,我们是否会立即用法币购买所有能够购买的商品?电子商品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因为摩尔定律发挥作用,不断降价,但我们并没有发现许多人持币等待购买,反而消费得更多。比特币的这种特性不一定会导致通缩。
2.交易与匿名防伪。在交易时,对每一个比特币的来源进行追索,一直追索到该货币被创造出来的那个时刻,每进行一次交易,就记录一次流通信息,并在点对点网络上进行传播,使所有节点(即使用货币的计算机)都保存全部货币流通的信息。这样任何一个节点都能轻松发现伪造的货币。比特币的转账支付结算不通过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没有国别,是真正的世界货币,无需兑换,不须记名。
3.防重复支付。比特币网络节点将其接收到的交易放到一个区块(一个区块包含了规定时间内的所有交易单,记为A)进行验证,验证方法是进行解密计算,验证成功之后,如果另一个节点在A的基础上完成了下一个区块B的验证,就会把B的区块挂在A块之后,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区块链。同一比特币多次交易会形成多个区块链,最终的结果就是:哪个链条最长,哪个交易就会被确认有效,其他交易则被废弃。因而同一个比特币不管被重复支付多少次,只能一次有效,从而解决了重复交易问题。同时,这也把集中监管的工作量交付给整个网络节点,无需第三方监管。这在技术上造就了比特币的核心特点之一。
正因为比特币有更符合本质的特征,所以一面世就处于持续的“宇宙大爆炸”状态。2010年7月,最大的比特币交易网站成立,持币价格不到0.05美元;2013年11月就超过了数百美元,逼上近千美元。当然比特币价格波动也非常大。2013年11月19日,当天从兑换8000元人民币跌到4383元。当然,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市场承认了比特币,可以购物和作为捐款标的。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后,壹基金宣布接受比特币捐款,几天之内就收到了233个比特币,折合人民币22万元。虽然我国人民银行不承认比特币作为交易货币,但中国却成为世界上最大比特币交易市场,占了全球40%多的交易份额。
货币的本质是因为信用才成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才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目前没有任何机制确保比特币的流动性。因为其稀缺性,代表了无政府主义、去中心化精神,迎合了一些人的心理诉求,人们像收藏古董那样投资并囤积比特币,世界上没有一家比特币银行可以增发比特币维持流动性。就是在金本位体系下,至少银行有黄金储备,可以在必要情况下增加流动性。现实中法定货币都可以通过信用创造机制增加流动性,普通人很难进行囤积。比特币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的信心,这种信心是高度分散化于全球,没有政府或企业为其背书,也就是提供可置信承诺。这种承诺的可置信来自于其本身的独特性和与国家货币和其他电子货币的竞争性优势(例如,现在发明的莱特币)。比特币比法定纸币更接近货币的本质。因此目前比特币的适用范围无法从虚拟世界完全扩展到真实世界,满足真实世界的需求,但无疑会不断完善和扩散开来。
法定货币是一种契约,契约即承诺,但这种契约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以法律和国家暴力为强制执行的强制契约。个体只有被动接受,无选择和对抗能力,美元、人民币等法定货币都是如此。但在比特币的世界里,都依赖于计算力的民主投票。计算力背后是一个个矿工和用户,他们用自己的计算设备直接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投票,一个GPU一票,公平合理。这里没有代议制,没有法官和警察,每个人仅仅依靠自己的投票就建立了一种P2P的新型契约,解除了法定货币的强制契约。这种契约在网络世界的发展超出了许多人意料。比特币里面包含了密码学、经济学、政治学、货币学和计算机前沿技术等许多理论和技术,把这种思路和货币拓展到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可以说这种契约的改变是一次革命性的,是闯入传统金融体系和金融理论中的一只黑天鹅,其所形成的金融体系会发生怎样的革命性变化还未完全展开,但也初见端倪,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庞氏骗局。正如百万台大规模集成电路击溃由高等祭司所护卫的中央服务器,比特币至少可打破传统金融理论和技术所支持的金融婆罗门的垄断,创新了金融结构和商业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比特币没有替代国家法定货币的使命,其开源的本质决定了它不会成为未来世界的唯一货币,只是众多纸币和电子货币的竞争者之一,在理论上,不排除有一天会产生比比特币更完美的互联网的电子货币,比特币参与竞争是对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思想的实践,会使得货币的本质体现得更加深刻和更加完美,也就是契约的承诺更加可置信。上海就有一个巴别塔自由主义研究社,是以学习、实践和传播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知识和理念为目标的社团,是实践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理念的追随者,他们就可以用你的产品和服务换取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