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又遇暗礁
2014-03-23李仲周
李仲周
2013年12月,世贸组织在印尼巴厘岛举行部长级会议,成功达成巴厘一揽子协议,给蛰伏18年的世贸组织带来了重新振作的希望。部长会议宣言责成贸易谈判委员会在12个月内拟定一份清晰界定的工作计划,供谈判代表们做最后决策。时隔半年多,期限即将届满,最近谈判却在原无争议的《贸易便利化协议》上遭遇暗礁。
“担忧”致协议悬而不决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协议从此失效,只是悬而不决。不过协议悬而不决对整个多哈回合谈判进程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贸易便利化将加速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全球价值链。按理说,发展中国家应该力推协议早日生效,但有些发展中国家担忧将承担比发达国家更多的改革国内体制的义务,这种担忧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另一种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用贸易便利化作为谈判筹码,换取发达国家在农产品等领域做更大的让步。
长期看协议成效巨大
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贸易便利化就是为了简化贸易程序,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从而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把拖延《贸易便利化协议》生效作为谈判筹码并不是很高明的策略。
当年西方国家制裁中国,阻挡中国成为世贸组织创始成员,中国政府决定暂停加入谈判,但改革开放却不停步,并且决定对部分产品自主减税。结果中国进出口贸易保持持续增长。加入世贸前,平均关税40% 以上,由于贸易量小,关税收入只有50亿美元左右。加入世贸后,平均关税降至9.9%,2013年我国进口值达19502.9亿美元,按平均关税率粗略算,关税收入达1930亿美元左右。由此可见,很多事情不要只看眼前,要以动态观念来考察。贸易便利化问题也是如此。
多哈回合命运多舛源自地缘政治理念差异
多哈回合命运多舛有一个地缘政治的大背景,主要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原本力推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但发达国家发现逐渐失去制定多边贸易规则的主导权,美国担心会失去霸主地位,现正千方百计夺回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主导权。TPP刻意排斥中国参加就是明显例证。
事实上,中国非常重视建立互利共赢的中美经贸合作关系,支持全球经济均衡和可持续的增长。美国曾探讨建立G2集团试图同中国联合主宰全球经济。但双方存在基本理念差异:美方关心的是维持美国的霸主地位,中方主张全球经济多元化,倡导和谐世界,互利共赢,包容并蓄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地缘政治理念的差异反映在实际中,就是发达国家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压力升级,多边主义遭到冷落,多哈回合寸步难行。
其实人们应该放眼看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全球化,多元化,相互依存,互利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没有单个救世主,只有全球民主共管才能保障全球经济长期可持续的繁荣。
编辑|赵丽芳 lifang.zhao@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