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utoCAD Civil 3D软件对松北巡河路进行设计
2014-03-23王军
王 军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80)
哈尔滨市松北灌排体系的工程任务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建设具有引水灌溉、排涝、生态环境、景观、旅游等综合功能的河网体系。发生渠两侧巡河交通路,该公路分别设在发生渠的左、右岸。左岸由一条主线组成,右岸由一条主线及两条支线组成。道路等级为Ⅳ级。
1 概述
Auto desk Civil 3D就是根据专业需要进行了专门定制的Auto CAD,是业界认可的土木工程软件包,可以加快设计理念的实现过程。它的三维动态工程模型有助于快速完成道路工程、场地、雨水/污水排放系统以及场地规划设计。所有曲面、横断面、纵断面、标注等均以动态方式链接,可更快、更轻松地评估多种设计方案、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生成最新的图纸。
2 道路设计
2.1 创建地形曲面
曲面是一块土地表面的三维几何表示。曲面由三角形组成,这些三角形是由Auto CAD Civil3D连接组成曲面数据的点而创建的。把巡河路原始测量图(测量点、等高线)的原始数据创建原始地形曲面[1]。图1为Auto CAD Civil 3D生成的巡河路原始地形曲面。
2.2 设计平面路线
在已生成的地形曲面上,用路线布局工具,设计道路的平面曲线。道路线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线性,通常有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线型构成。本次道路等级是Ⅳ级道路,相应的平面曲线仅有直线和圆曲线构成。具体操作是利用路线布局工具,确定路线前进时的每个转点的平面位置、按顺利依次首尾相连成为一条路线对象。在本次平面路线设计时要考虑道路中心线与景观红线,渠道上开口线和与之平交、立交的公路桥和铁路桥之间的关系。左侧巡河路在24#公路桥前和3#铁路桥后、4#铁路桥前后按断头路设计。断头路处设有车辆回转平台,在24#公路桥、2#、3#铁路桥之间和4#铁路桥前后按人行路设计。
图1 巡河路原始地形曲面图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规》CJJ37—90的规定,城市道路的圆曲线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是150m,巡河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均 >150m,故不设超高[2]。AutoCAD Civil3D生成的巡河路平面路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巡河路平面路线图
2.3 纵断面设计
在AutoCAD Civil 3D中根据平面路线和地形曲面可以自动创建地形纵断面图,然后在地形纵断面图上根据地势的实际变化情况,用纵断面布局工具绘制道路设计纵曲线,即拉坡设计。本次纵断面设计在考虑了路线起点、终点路基设计高程;平交、立交建筑物的路基设计高程的基础上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的前提下,使纵断面设计尽量满足工程数量小、造价低的原则。规范规定最大纵坡应≤9%,最小坡长为60 m。平、纵曲线组合设计: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规定,四级公路合成坡度≤10%。左侧巡河路最小竖曲线半径:凸曲线1 231.46 m。最大纵坡3.16%;右侧巡河路最小竖曲线半径:凹曲线1 397.71 m。最大纵坡3.16%;环湖路路最小竖曲线半径:凸曲线1 669.87 m。最大纵坡3.52%。AutoCAD Civil 3D生成的巡河路纵断面图见图3。
图3 巡河路纵断面图
2.4 标准横断面设计
从道路部件库中选择车道、路肩、边坡等标准道路部件,以搭积木的形式、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一个标准的道路横断面见图4。按照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四级公路路基横断面积几何尺寸的规定以及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工程的路基设计原则。路面宽度5.00 m段,路基宽度5.30 m;路基边坡填、挖坡率均为1:2.0;路拱横坡度:单侧1.5%。边沟设置在挖方道路,形式为梯形断面,底宽0.30 m,深度0.30 m,两侧坡比均为1:1。边沟内设厚0.20 m的干砌石和0.10 m的碎石垫层。边沟的纵坡采用和道路纵坡相同的坡比,在纵坡的最低点设置横向排水设施,在临渠道侧排水设施形式采用预埋预制混凝土管,将边沟里的雨水排到渠道里;在背渠道侧边沟和排水涵结合设置,将边沟汇集的雨水通过沟道与进水涵进口连接,使雨水通过排水涵进入渠道。标准横断面图见图4。
图4 标准横断面图
在AutoCAD Civil3D中还可以自动创建道路的横断面图纸,并能导出道路的土方报告,并自动将设计图形精确分幅,创建若干个布局,可以直接打印出图。
3 结语
使用AutoCAD Civil 3D的道路建模功能可以创建灵活、可配置的三维道路模型。在创建道路模型的同时,还可以自动生成道路曲面、创建横断面图纸、输出道路土方工程量计算报告等,并可以创建道路图幅组合施工图集,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
[1]任耀,秦军.AutoCAD Civil 3D 2008[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2-14.
[2]张向东.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8-9.